多方籌資 建好新農村
時間:2022-03-12 03:16:00
導語:多方籌資 建好新農村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我國城鄉資源配置嚴重失調。資源配置嚴重失調的必然結果就是,僅僅依靠農村自身的力量,決不可能實現農村“生產發展,生活寬裕”。經濟的問題要用經濟的手段來解決,建設新農村應該有也必須有一定規模的投入。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關鍵是要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格局。
政府提供的資金是新農村建設最主要的資金來源,調動農民積極性,鼓勵農民參與建設,要以國家的投入為首要條件,保證政府提供資金的根本措施是調整國家基本建設投資結構。中央和各級政府還應合理加大財政支出力度,以增加農村公共事務的開支,包括農村義務教育、農村公共衛生等公益性開支。
要引導金融資金、社會資金投向農業和農村。調整信貸資金的投放結構,必須由政府出面,明確規定縣級各金融機構向農業放貸的比例納入考核范圍,縣一級的存款主要來自農村,來自農民,縣級金融機構主要向農村和農業放貸是理所當然的。同時要引導社會資金投向農村。如有些省市要求每個事業單位包一個村,而且事業單位派一個副手在村里掛職,不達考核目標不能回來。由財政出錢很困難,但是每個事業單位擠出五六千塊錢、一萬塊錢還是有可能的。一萬塊錢就能買很多水泥,村里面再出勞動力就能修一條路,幾年下來,農村面貌就有可能改觀。
還可以調動農民的積極性。農民的投入主要以投勞為主,國家出錢或物資,農民投勞動力。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資金的來源看起來是很困難的事情,但是如果分解到許多方面、分到若干年份里逐漸完成,就不是難以逾越的高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