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議農村農業經濟發展要擴內需保增長
時間:2022-03-08 08:57:00
導語:小議農村農業經濟發展要擴內需保增長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2008年——我國的糧食生產實現近40年來第一次連續五年增產,第一次連續五年單產提高,農業投入增量和增幅均為歷年之最。農民人均純收入可望達到4700元,實際增長8%左右。
2008年,形勢復雜多變,農業穩步增長。盡管自然災害頻發重發、突發事件多、農資價格大幅上漲、國際農產品市場劇烈波動、國內外經濟環境急劇變化,但黨中央、國務院果斷決策,較大幅度增加農業投入,無論增量還是增幅均為歷年之最,農業農村經濟持續穩定發展,并且取得了可喜突破:
糧食生產又創歷史新高,總產、單產雙雙連續五年增產,雙雙超歷史最好水平。預計2008年總產達10570億斤,比上年增產538億斤,增長5.4%,比歷史最高的1998年增長3.2%,實現近40年來第一次連續五年增產;畝產達到330公斤,實現近40年來第一次連續五年單產提高。
“菜籃子”產品供應充足,生豬生產快速恢復,畜牧水產業穩定發展。2008年生豬存欄、出欄逐季增長,預計全年生豬存欄4.7億頭,增長7.5%;出欄6億頭,增長6%;豬肉產量4550萬噸,增長6.1%。禽蛋、奶類保持較快增長,牛羊肉產量與上年基本持平。
農民收入較大幅度增加,實現連續五年較快增長。從全年看,農民出售農產品收入、工資性收入、轉移性收入仍呈增長態勢,農民人均純收入可望達到4700元,實際增長8%左右,繼續保持較快增長。
新農村建設穩步推進,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農田水利建設投入加大,農村公共事業得到發展,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農村義務教育等都取得了較大進展。更多農民享受到公共財政的陽光,農村最低生活保障試點成果不斷擴大。
經濟平穩較快發展,首先要穩住農業——歷史經驗證明,經濟社會發展越困難,農業的支撐作用越重要。增加“三農”投入,能拉動相關產業發展,還有約40%轉化為消費。從長期看,糧食等主要農產品供給壓力仍然很大。
中央領導強調指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首先要把農業穩住。在經濟發展遇到困難的時候,一定要更加重視農業、農村、農民工作,千方百計確保農業特別是糧食安全不出問題。
這是立足統籌發展的科學判斷,是對經濟社會發展規律的準確把握,也是對歷史經驗的深刻總結。歷史經驗證明,經濟社會發展越困難,農業的支撐作用越重要。只有堅持不懈地鞏固和加強農業基礎、促進糧食等主要農產品穩定發展,才能有效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為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創造良好的前提條件。
擴內需、保增長,最大潛力在農村。農業農村建設欠賬太多、基礎設施投入需求巨大,城鄉消費差距顯著、農民提高生活水平的愿望十分迫切,增加農業投入、擴大農村消費對全局有著重要影響。增加“三農”投入,不僅直接拉動相關產業發展,還有約40%轉化為消費。據測算,國家投入農機購置補貼100億元,可增加農機工業銷售產值約635億元;農民消費每人增加1000元,全國就能增加內需9000億元。只有堅持不懈地加強農業農村基礎建設,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才能有效擴大農村消費市場,貫徹落實好擴大內需的方針。
農業部部長孫政才表示,農業發展的好勢頭來之不易,必須倍加珍惜。1998年我國糧食總產達到歷史最高水平之后,由于價格低迷、投入減少、效益下滑,面積、產量連年下降,到2003年糧食產量下降到8613.9億斤,僅相當于上世紀90年代初的水平,此后經過5年的努力,直到2008年才恢復到歷史最高水平,但還是緊平衡。從長期看,糧食等主要農產品需求剛性增長,供給壓力仍然很大,必須常抓不懈。
因此,要毫不放松地抓好糧食生產,決不能因某些品種和局部地區供求關系的變化而出現認識上的反復,也不能因年度的豐歉而出現工作上的搖擺。
2009年——農業農村經濟發展的基本面沒有改變。穩糧、增收、強基礎、重民生,是“三農”發展的中心任務。將有4320萬人逐步解決溫飽并脫貧致富。
當前,我國農業農村經濟運行面臨一些新情況、新問題,但農業農村經濟發展的基本面沒有改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在擴內需、保增長、調結構中突出加強農業基礎的保障作用,在國家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中,大幅度增加對“三農”的投入,加大城鄉統籌的力度。
中央圍繞促進農業穩定發展、農民持續增收的主題,提出了一系列針對性強、含金量高的政策措施,給億萬農民又送上新年“禮包”。穩糧、增收、強基礎、重民生,將成為2009年“三農”發展的中心任務。
2009年國家將進一步落實各地區的糧食安全責任,采取增加糧食補貼等多種措施,調動主產區和種糧農民的積極性。2008年,國家四項補貼資金總額達到1028.6億元,比上年翻一番。2009年將在水稻、小麥、玉米、棉花、東北大豆良種補貼全覆蓋的基礎上,擴大油菜良種補貼范圍,提高良種補貼標準,完善農資綜合補貼機制,落實種糧農民和漁業的補貼資金,并推動落實糧食最低收購價和農產品臨時收儲等政策,國家農機具購置補貼總額達到100億元。國家農村扶貧標準從786元提高到1067元,將有4320萬人享受國家政策,逐步穩定解決溫飽并實現脫貧致富。
當前,農民工就業困難加劇、部分農民工返鄉回流。要引導企業采取多種措施穩定就業崗位,城鄉基礎設施建設和新增公益性就業崗位要盡量多使用農民工;積極支持農民工返鄉創業,從貸款發放、稅費減免、工商登記、信息咨詢等方面予以支持。
- 上一篇:中學安全教育月工作方案
- 下一篇:學生新團員入團宣言儀式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