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局上半年工作總結及下半年工作計劃

時間:2022-07-08 08:24:00

導語:體育局上半年工作總結及下半年工作計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體育局上半年工作總結及下半年工作計劃

2009年上半年××縣體育工作在縣委、縣人民政府的正確領導和上級體育部門的具體指導下,在社會各界的關心、支持下,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十七大精神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不斷提高人民群眾健康素質為目標,突出推進“三邊”工程為重點,緊緊圍繞縣委、縣人民政府的中心工作,認真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體育法》和《全民健身計劃綱要》,完善管理,加強隊伍建設,在全局干部職工的共同努力下,各項體育工作開展有序,局面良好,成效明顯,現將半年來的工作學習情況總結如下:

一、以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為主題,強化學習,努力提高體育隊伍政治思想素質和業務水平

上半年,全局干部職工以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為主題,進一步強化學習,采取集中學習、專題學習、個人自學等方式,積極開展政治理論及業務學習。按照縣委的統一部署,我局自4月份開展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以來,通過深入學習,進一步領會科學發展觀的科學內涵、精神實質和實踐要求,增強緊迫感、責任感,加深了對黨的十七大精神的理解和把握,增強了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自覺性和堅定性,緊密結合體育工作實際,準確把握我縣體育發展的要求,著力在破除影響體育事業科學發展的思想觀念上下功夫,在克服阻礙體育發展的體制機制上下功夫,在解決干部領導作風和工作作風存在的突出問題上下功夫。6月底,我局解放思想大討論活動第二階段結束,正式轉入整改落實階段,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取得了良好的開局,為我縣體育事業的發展進步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同時,全局干部職工自覺學習馬列主義、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十七大精神,學習有關黨和國家在新時期制定的體育方針、政策、法規和各項競賽規則,學習掌握體育工作的各項業務知識。通過強化學習,使全局干部職工政治思想素質和業務水平得到了普遍提高,為更好地開展我縣體育工作奠定了堅實基礎。

二、加強隊伍建設,轉變工作作風

為調動干部職工的工作熱情和積極性,提高工作效率,結合我局實際,進一步明確了相關工作職責,著力轉變機關工作作風,把各項工作層層抓落實,做到即有分工又有合作,同時進一步統一了全局干部職工的思想,提高了認識,有力促進了領導班子的團結,增強了局領導班子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斗力,提高了全局上下的大局意識、政治意識、創新意識,廣大干部職工工作作風有了進一步轉變,紀律明顯加強,想發展、議發展、謀發展的氛圍進一步形成,推進體育事業科學發展的緊迫感、責任感進一步增強,進一步樹立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意識。

三、大力開展全民健身活動,扎實推進“三邊”工程,全面提高人民身體素質

“三邊”工程是推動體育事業發展的有效途徑,是系統貫徹十七大精神的結合點和切入點,實施全民健身計劃關系到廣大群眾的切身利益。我局從實踐“三個代表”的高度,把提高人民的身體素質作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認真貫徹落實《全民健身計劃綱要》,大力開展以全民健身為主的各項體育競賽活動,全縣群眾體育蓬勃發展,廣大群眾的體育意識普遍增強,參加體育鍛煉的人口逐年增加,人民群眾的身體素質明顯提高,全民健身工作成效明顯。2009年上半年,累計開展縣級大型全民健身活動21次,參與健身活動人數29650人次。協助、指導各級單位、學校開展各種體育健身活動18次,參加活動人數達到4270人次。

(一)積極組織開展好群眾身邊的體育活動。

1、與工、青、教育等部門密切配合,組織開展好節假日期間全縣大型全民健身系列活動。

(1)劃竹筏比賽。春節和神魚節劃竹筏比賽精彩紛呈,氣氛活躍,吸引了上萬人前來觀賞,兩次比賽累計450人次運動員參加。2009年1月27日,正值春節大年初二,下午兩點開始劃竹筏比賽在清澈的××縣南壘河橡膠壩河段上拉開了戰幕,比賽共有30支代表隊180名劃筏選手參賽,每支參賽隊4男2女,經過精彩激烈的角逐,最后娜允鎮景吭村芒中一隊獲得冠軍;5月1日,第六屆娜允神魚節拉開帷幕,下午兩點開始劃竹筏比賽在南壘河橡膠壩河段上拉開了戰幕,比賽共有48支代表隊288名劃竹筏選手參賽,此次比賽參賽隊及人數為歷屆之最,經過精彩激烈的角逐,最后下允角一隊獲得冠軍,芒弄小組和娜允五組二隊分獲二、三名。劃竹筏比賽營造了隆重、祥和、萬民同樂的節日氛圍,充分體現了××娜允民族民間傳統群眾體育活動特色。

(2)登金山活動。2009年上半年,由各單位輪流主辦體育局承辦的“弘揚奧運精神,增強全民體質”全民健身登金山活動已舉行16期,參與登山活動人數6400人次。

(3)“五·一”職工綜合運動會。由縣總工會主辦,縣體育局承辦的2009年“五·一”職工綜合運動會于4月24日拉開序幕,4月27日晚落幕,歷時4天,運動會設100米男女混合接力、登金山、拔河三項賽事,來自縣級各部門、單位、部分學校、鄉鎮、企業的30多個代表隊2600人次參加了本次綜合運動會,經過激烈爭奪,其中登金山項目男子組、女子組、兒童組前六十名個人均各有其主;縣一中獲得拔河比賽團體冠軍;醫院摘得100米接力賽桂冠。

(4)神魚節萬人捉神魚活動。5月2日中午12點開始到下午3點,在南壘河橡膠壩河段展開捉神魚大賽,場面壯觀,有約20000人左右參加捉神魚活動,充分展現了娜允神魚節“神魚歡騰、共創和諧”的主題。

(5)“五四·紅豐杯”七人制青年足球賽。由紅豐公司贊助、共青團××縣委主辦、縣體育局承辦的××縣“五四·紅豐杯”七人制青年足球賽于2009年5月22日拉開戰幕,經過7天35場次精彩激烈的角逐,5月28日降下帷幕。本次比賽共有12支代表隊200余名運動員參賽。最終城建局代表隊奪得冠軍,友人、公安二隊、金孔雀聯隊、公安一隊、娜允鎮代表隊獲2至6名,紅豐代表隊榮獲體育道德風尚獎。

2、抓好城區職工體育工作。

上半年我局在與工、青、教育等部門密切配合,組織開展好節假日期間形式多樣的全縣大型迎奧運系列活動的同時,協助、指導各單位、團體積極開展迎奧運職工運動會,上半年共協助指導16個單位、公司開展各類職工運動會,參加職工人數達2400余人。

3、抓好鄉鎮體育工作。

為加大爭創體育特色縣的力度,我局積極在全縣各鄉鎮中開展創建體育特色先進鄉鎮的評比活動,深入到各鄉鎮,幫助他們建立健全鄉鎮體育領導機構,完善軟、硬件設施,鼓勵支持各鄉鎮舉辦鄉鎮農民運動會,上半年共指導協助2個鄉鎮開展農民運動會,參加活動人數1870人。

4、抓好學校體育工作。

學校體育工作以“青少年陽光體育運動”為抓手,以傳統項目進校園為重點,積極推動中小學生參與體育健身鍛煉,逐步培育體育健身意識,養成終身從事體育鍛煉的習慣,增強青少年身體素質。上半年積極協助、指導全縣各中小學校開展好學校體育工作,我局有關領導及體育教練員累計深入全縣中小學校指導開展體育工作26次。

(二)進一步健全群眾身邊的體育組織,加強協調、引導,充分發揮協會作用。

目前,我縣共成立體育協會6個,我局進一步加強對各類協會的協調、引導、支持和管理,加強橫向、縱向聯系使其充分發揮聯系各類體育人群的橋粱和紐帶作用,積極組織開展好各種群眾身邊的體育活動。上半年,我局共指導全縣各級體育協會開展群眾體育工作7次,使其發揮功能和作用,有力的促進了城鄉、社區群眾體育事業的蓬勃發展。

(三)加快群眾身邊的體育設施建設。

按照國家體育總局制定的《關于實施農民體育健康工程的意見》,根據省、市體育局的總體部署,抓住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興邊富民工程等機遇,將農村社區的體育設施網絡建設納入總體規劃,最大限度地滿足人民群眾的鍛煉需求。

1、建成兩塊燈光看臺籃球場。我縣兩塊新燈光看臺籃球場于2009年3月份動工實施建設,6月底完成竣工并投入使用。燈光看臺籃球場的建成,為全縣廣大人民群眾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健身娛樂活動場所。

2、××縣室內綜合健身館項目啟動建設。建設2009—2010年“雪炭工程”××縣體育室內綜合健身館建設項目經2008年申報并獲準實施,項目建設資金150萬元,此建設項目為我縣今年體育基礎設施建設重點,目前已完成選址、堪測工作,于6月底組織項目建設招標及開工建設,計劃于年底完成竣工并投入使用。

3、加強農村體育基礎設施建設。以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為契機,加快農村體育基礎設施建設步伐,上半年新建成16塊標準籃球場,至目前,全縣共有標準籃球場140塊,其中28塊具有燈光設備。

四、協助、指導緬甸第二特區佤邦和平建設二十周年大慶運動會

佤邦和平建設二十周年大慶籃球、拔河運動會于2009年4月6日—13日在邦康舉行,應佤邦政府的的請求,我局積極組織精干裁判員及工作人員共16名前去協助、指導此次運動會,本次運動會共有16支籃球代表隊和9支拔河代表隊500余人參加了比賽。在佤邦政府及各級各部門的關心支持下,本著“相互交流、增進友誼、共同發展”的宗旨,我局結合實際,與佤邦政府團結協作、密切配合,通過精心策劃和認真組織,賽前制作了秩序冊,比賽過程中全體裁判員工作人員做到嚴肅、認真、公正、準確的執裁及服務水平,保障了佤邦和平建設二十周年大慶籃球、拔河運動會的順利舉行,同時各代表隊在賽場上充分發揚“更高、更快、更強”的奧林匹克精神,賽出了風格、賽出了水平,充分展現了佤邦各族人民不畏強手、團結協作、奮勇向前的民族精神面貌。

籃球比賽于4月6日至13日進行,共有16支代表隊近320余名運動員參賽,司法委、勐平開發區、468旅、南鄧特區、勐冒縣、電力公司、171軍區和警衛營分別獲一至八名,電力公司代表隊獲得體育道德風尚獎;拔河比賽于4月11日至12日進行,共有9支代表隊180余名運動員參賽,最終南鄧特區代表隊、318旅代表隊、171軍區代表隊和南卡江橡膠公司代表隊分別獲得一至四名。

五、突出重點,科學選才,狠抓訓練,不斷提高業余訓練水平,為上級培養、輸送優秀體育后備人才

(一)項目和教練員配置

堅持走“體教結合”的路子,結合我縣實際,重點抓好體操、田徑2個優勢項目,以發現、培養、輸送優秀體育后備人才為指導思想,在業余訓練方面有創新。各項工作安排專人負責,責任到人,職責明確,業訓工作由體育局副局長分管,少體校校長主抓全盤業訓工作,成立有體操、田徑、籃球等訓練組。同時配備了專職教練員帶隊訓練,體操組由巖真、昆塔罕、何忠祥負責,田徑組由羅春良、刀金玉、李云梅負責,籃球組由羅成志、喬玉芬負責。要求少體校各項目教練員做到年初有工作計劃,年終有工作總結,平時訓練有訓練日記。除進行正常的業余訓練外,2009年還邀請上級田徑教練到我縣指導業訓及選材工作,不但提高了教練員的執教能力,而且還大大提高了運動員競技水平和成才率。

(二)運動員選拔

運動員的選材以我局制定的《運動員選材標準》為依據,在科學選材小組的指導下,在全縣各級中小學校中對各項目運動員進行科學選拔。并進行長期有目的、有針對性的訓練,目的在于提高運動員的競技水平和向省、市輸送優秀體育后備人才。上半年,田徑隊、籃球隊進行了選才,共選撥各項運動員78名,其中田徑運動員60名(其中女25名);籃球運動員18名(其中女9名)。

(三)訓練工作

1、田徑隊上半年共完成60個訓練日;籃球隊完成180個訓練日。

2、加強對市級布設網點體操、田徑隊的管理,體操隊在訓運動員16人,田徑隊在訓運動員30人。

(四)運動成績

普洱市“體彩杯”籃球運動會于2009年5月10日至16日在墨江縣舉行,此次運動會共有來自我市縣(區)9個男子、女子代表隊參賽,經過頑強拼搏,我縣男籃代表隊最終取得第四名。

(五)人才輸送

全年共向市體育中學輸送了3名運動員,其中輸送足球運動員2名;網球運動員1名。

六、積極組隊參加普洱市首屆體育系統職工綜合運動會

普洱市首屆體育系統職工綜合運動會于2009年6月11日至15日在普洱市舉行,全市共有13支代表隊參賽,我局代表隊共有9人參加此次運動會,榮獲撲克團體第三名、汽排球第七名、文藝表演三等獎。

七、抓好社會體育指導員培訓工作

2009年6月15日至20日,積極組織人員參加普洱市少數民族健身操培訓班,并有5人獲得結業證書,4人獲國家二級社會體育指導員資格。

八、積極參加陽光政府四項制度、體育統計等培訓及組

織實施工作

為促進科學決策、民主決策、依法決策,使政府工作更廣泛地接受人民群眾監督,著力打造陽光政府,促使行政權力公開透明運行,同時,為認真做好體育統計工作,我局高度重視,統一思想,加強領導,及時成立陽光政府四項制度工作領導小組,安排專人負責,積極參加各項專題學習培訓工作,并結合我局實際,制定方案細則,全面啟動實施,認真整理并有關政府信息,同時做好各項體育統計工作。

九、辦實事、獻愛心,做好扶貧幫扶及社會公益事業,推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按照縣委、縣人民政府的統一部署,為搞好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2008年8月抽調我局一名副局長到芒信鎮“興邊富民送溫暖活動”工作隊,任芒信鎮副鎮長兼任芒信鎮海東村工作組組長,開展以“送溫暖、辦實事、促發展、固邊防”為主題的“興邊富民送溫暖活動”。2009年上半年,“興邊富民送溫暖活動”中贈送籃球架9幅,折合資金8.1萬元;解決新農村建設水泥物資10噸,折合資金0.5萬元;贈送乒乓球桌6幅,折合資金1.8萬元;資助現金3萬元。共計資金13.4萬元。

上半年,我局為娜允鎮芒掌村解決體育基礎設施建設物資水泥4噸,折合0.2萬元;為芒信鎮芒卡村解決水泥7噸,折合0.3萬元;為景信鄉回俄村解決水泥9噸,折合0.4萬元;向臘福小學贈送體育設施器材資金0.1萬元;向東乃村贈送籃球架、籃球、羽毛球等體育器材設備,折合資金1萬元;向芒信鎮政府贈送籃球場燈光設備一套,價值1.8萬元;2008年國際“六一”兒童節前夕,為使貧困山區的少年兒童過上一個幸福快樂的節日,縣體育局與氣象局、國營農場共同捐資0.5萬元,購買了2頭豬和學習用具等,前往扶貧掛點村勐馬鎮東乃小學慰問,與東乃小學全體師生共同歡慶“六一”兒童節。

通過開展送溫曖、獻愛心等扶貧活動,為貧困山區群眾送去了愛心、送去了溫暖,使群眾得到了實惠,促進了新農村建設。

十、存在的主要問題和困難

上半年,通過全局領導干部職工的共同努力,各項工作保持了穩定的發展勢頭,取得了可喜成績,同時,工作中也存在一些薄弱環節和問題,主要是:

(一)由于體育事業經費短缺,體育后備人才培養保障機制不夠完善,競技體育發展面臨諸多制約因素。個別項目的業訓工作不能照常開展,影響到我縣對體育后備人才的選拔和培養。

(二)由于體育基礎設施建設和維護的經費投入不足,形成目前功能不齊全、體育基礎設施老化等我縣體育健身場所現狀,從而使一些正常的體育健身活動無法開展,廣大人民群眾對新建功能齊全的體育健身場所呼聲日益高漲。

(三)民族體育場均屬公共設施,場地四周四通八達,給管理上帶來了很大困難,導致人為的一些對場內綠化設施和健身設施損毀事件時有發生。

(四)干部職工政治理論和業務知識學習不夠,深入基層指導工作和調研力度有待加強。

(五)體育產業開發力度不夠。

十一、今后努力方向

一是結合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加強政治理論和業務學習,用十七大精神、“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鄧小平理論武裝頭腦,用先進的理論指導體育工作,進一步深入貫徹《體育法》和《全民健身計劃綱要》,把全市體育工作會議精神貫徹落實到實際工作中。二是以2008北京奧運會為契機,弘揚奧運精神,與工、青、婦、教育等部門密切配合,結合實施《全民健身計劃綱要》,積極組織開展各項全民健身活動,扎實推進“三邊”工程,提高人民身體素質。三是要加大體育基礎設施建設力度,積極爭取得到省、市體育部門的大力支持,完成我縣兩塊燈光看臺籃球場建設,為全縣人民提供一個良好的健身場所。四要樹立體育為“三農”服務的思想,構建城鄉體育發展的格局,以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為契機,加快農村體育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力爭80%的村委會完成籃球場建設。同時,加大宣傳力度,深入鄉鎮開展體育“三下鄉”活動,繼續鼓勵、支持各鄉鎮積極爭創全省體育特色鄉鎮,加快建設小康體育特色縣步伐。五是要依托社會與企業聯姻,走體育市場化、企業化發展的路子,積極舉辦各類體育運動會;六是抓好業余訓練工作,發揮體操、田徑2個優勢項目,以為上級訓練組織培養輸送優秀體育后備人才為指導思想,抓特色、出亮點,做大做強我縣競技體育。七是加強隊伍建設。抓好業務培訓工作,提高干部職工的業務能力,做好教練員、裁判員、運動員隊伍的建設,提高科學訓練的執教能力和公正執裁的水平,適應新形勢,達到新要求,逐步形成一支能吃苦、能善戰,敢于創新,經得起各種考驗的體育隊伍,開創我縣體育事業新局面。

十二、2009年下半年工作計劃

(一)弘揚奧運精神,全面抓好隊伍建設,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力爭取得實效,貫徹落實十七大精神,加強政治思想和業務知識學習,不斷提高干部職工的綜合素質。

(二)繼續組織實施《全民健身計劃綱要》有關各項任務指標,重點抓好全民健身月各項體育健身活動。

(三)協助工、青、婦以及其他相關部門開展好節假日期間系列體育競賽活動。

(四)抓好鄉鎮體育工作,協助各鄉鎮舉辦農民運動會

和職工體育指導培訓班。

(五)抓好社會體育指導員培訓工作,2009年下半年舉辦1期社會體育指導員培訓班,同時抓好教練員的業務知識培訓學習,提高教練員的業務能力和執教水平。年底對全局干部職工進行一次綜合業務考試,并將考試成績作為年終評選先進依據。

(六)力爭在第二屆普洱市中學生田徑運動會中我縣田徑代表隊取得好成績。

(七)抓好全縣業余訓練和基層訓練網點工作,本著突出重點、發揮優勢,有所為,有所不為,量力而行的原則,重點抓好體操、田徑2個優勢項目運動員的選拔和業余訓練工作,為省、市輸送更多、更好的體育苗子。

(八)構建城鄉體育發展的格局,以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為契機,加快農村體育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力爭80%的村委會完成籃球場建設。

(九)按要求實施好陽光政府四項制度工作,做好96128專線開通及服務,及時更新政府信息。

(十)繼續開拓體育產業市場,提高人民群眾體育消費意識,拉動經濟增長。抓好體育彩票的銷售管理和宣傳工作,為全縣體育事業的發展提供資金有效補給。

(十一)積極開展“興邊富民送溫暖活動”、掛鉤扶貧和其他上級領導機關安排的各項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