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常委會工作要點
時間:2022-11-04 08:50:31
導語:市委常委會工作要點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2011年是中國共產黨建黨90周年,是實施“十二五”規劃的開局之年,是提升發展水平的關鍵一年。今年工作的總體要求是: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圍繞建設全國百強縣(市)的目標,堅持惟德乃興、致力轉型升級,主動融入中部崛起、海西經濟區、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建設大戰略,積極打造“一個樞紐、四個基地”,強力主攻三區(園區、城區、景區),推進三化(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加快三個轉變(產業由資源導向型向市場和科技導向型轉變、產能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產品由初端產品向終端產品轉變),打造三個基地(傳統產業對接升級基地、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崛起基地、現代物流基地),建設三城(中國銅都•新型礦業體驗城市、區域交通樞紐城市、最適宜人居和創業城市),努力實現科學發展、進位趕超、綠色崛起的宏偉目標。
一、以解放思想為先導,進一步把干部群眾的力量凝聚到爭當縣域經濟科學發展排頭兵上來。要著眼于實現“十二五”良好開局和未來五年的發展目標,正確認識存在的差距,繼續在深化市情認識、跳出謀上解放思想,在深化文化認識、堅持惟德乃興上解放思想,在深化環境認識、提高核心競爭力上解放思想,在深化趕超認識、加強黨的建設上解放思想。深化創先爭優、實現轉型升級,大力增強“敢想敢干敢闖敢爭”意識,以思想的大解放、觀念的大轉變推動市域經濟加快發展、做大總量、提升水平。今年要確保實現兩個標志性指標,即GDP超100億元、財政收入超20億元。
二、堅定不移地抓好“決戰三區工程”,切實增加有效投入。以項目為抓手,以“三區”(園區、城區、景區)為主戰場,補足“短板”,全力打造具有相當規模的產業基礎和項目支撐。通過決戰園區,打造平臺,做大企業,提升產業,推進新型工業化,建設傳統產業對接升級基地、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崛起基地、現代物流基地;通過決戰城區,提高品位,做大規模,完善功能,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最適宜人居和創業的中國銅都;通過決戰景區,凸顯特色,打響品牌,拉動三產,推進新型礦業體驗城市,建設全國旅游強市。以工業的理念發展現代農業,推進農業現代化,培育社會主義新農民,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重點抓好投資12億元的60萬噸硫酸循環經濟、投資20億元的金山金礦產業鏈項目、投資26億元的多元鎳粒子項目、投資40億元的中央商務區項目、投資3億元的LED項目及國家礦山公園、梧風洞景區、繞二溫泉度假村、港首旅游服務區等項目。
三、堅定不移地抓好“升級增效工程”,大力提高發展效益。要按照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提出的包容性增長的要求,堅持把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作為加快發展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堅持把科技進步和創新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支撐,加快轉型,提速升級,增效惠民。要積極推進產業由資源導向型向市場和科技導向型轉變,產能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產品由初端產品向終端產品轉變。同時,要樹立升級增效全面的觀點,在經濟、社會、文化、生態各領域、各層次推進升級增效;樹立協調的觀點,堅持速度、質量、效益相協調,堅持一產、二產、三產相協調,堅持投入、出口、消費相協調,堅持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堅持發展、改革、穩定相協調;樹立永續的觀點,重點加強自主創新、環境保護、生態建設。
四、堅定不移地抓好“民心民生工程”,不斷增加群眾福祉。要順應人民群眾過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著力關注改善民生,將公共財政的陽光普照到每一位市民身上。城鄉居民可支配收入要明顯增加。所有有勞動能力和就業愿望的勞動者必須都能實現就業。堅持推行高中免費教育,加強教育基礎設施建設,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整合和發展職業教育,讓全市人民都能掌握一定的發展技能;健全學生資助制度,保障經濟困難家庭、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平等接受義務教育;加快城區學校的布局調整和建設;進一步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深入開展教育系統“正三風”、“治三亂”整治活動。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加快企業、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探索建立農村養老保險制度。多渠道籌措資金,加快安居工程和棚戶區改造工程建設,逐步改善住房困難群眾的居住條件。探索城鄉一體的醫療保險制度,建設覆蓋城鄉居民的公共衛生服務體系、醫療服務體系、醫療保障體系、藥品供應保障體系,為群眾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價廉的醫療衛生服務。
五、堅定不移地抓好“環境優化工程”,著力打造投資高地。要圍繞“發展提升年”的要求和建設“區域交通樞紐城市”的目標,切實做好德昌高速、上德高速、京福高鐵、九景衢鐵路等重點項目的配合服務工作;繼續抓好“四線一掛”公路改造項目;適時推進環城快速公路建設。加大農村公路建設步伐,逐步實現通自然村公路硬(油)化任務。開始啟動500千伏變電站項目建設。圍繞以水文化為靈魂的水涵養、水儲存、水分配、水使用、水處置和水管理等工作,讓水利工程真正利民,讓水真正成為的靈氣所在。爭取川氣東輸工程在我市盡快啟動建設。從市委做起,實行權力公開透明運行。優化許可、監管、服務三個環節。繼續清理行政審批事項,壓縮行政審批環節,簡化辦事程序。建立招商聯席會議制度,為客商提供個性化服務。要按照“溝通思想、對稱信息、中介、全程服務”的要求,為所有投資創業者提供優質服務。把“表態慎重、說話算數、辦事認真、服務周到”作為誠信的重要文化來弘揚。
六、堅定不移地抓好“創新創造工程”,全面激發城市活力。要進一步健全完善現有的經濟社會發展評價體系,嚴格按照“1+x”科學評價辦法(1個綜合,若干個單項),將所有鄉鎮納入同一考核體系,走出單純以GDP為導向的評價誤區,做到經濟與社會發展同部署、同檢查、同考核。要打破城鄉二元結構,推進城鄉一體化進程,抓住戶籍制度改革的機遇,盡快把農民進城的制約因素成功疏導化解,采取適度寬松的政策措施,積極引導農民入城。要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積極構筑區域經濟優勢互補、主體功能定位清晰、國土空間高效利用、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北鎮南鄉發展新格局。繼續深化投資、管理、經濟、社會、文化等方面的改革,著力構建充滿活力、富有效率、有利于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使經濟建設力量煥發出勃勃生機,形成強大的內生動力。同時,要擴大對外開放。按照“規劃能認可、項目進盤子、政策有傾斜”的要求,加大跑項爭資力度。著力大招商、招大商,形成大項目、大投入、大增長、大發展的開放新局面。堅持建設良好的金融生態環境和優質的創業服務環境,激活民資,發揮好金融這個經濟核心作用。
七、堅定不移地抓好“和諧穩定工程”,積極構建和諧社會。要根據不同時期發展的實際需要,圍繞“堅持惟德乃興、致力轉型升級”,每年要確定一個主題開展教育活動,并形成長效機制。在全市范圍內開展“城市精神”征集和“市樹、市花、市歌、市徽”評選活動,增強廣大市民對家鄉的自豪感、榮譽感和認同感。加快發展文化創意產業,搶占產業發展的制高點,促進城市繁榮發展。依照“建制度規范、依制度用權、按制度辦事、靠制度管人”的原則,進一步加強民主法治建設,推動黨務、政務公開,維護社會公平正義。要按照“預防、打擊、教育、建設、改造、管理”的要求,進一步落實好社會治安綜合治理;重點解決一些群眾關注度高、涉及面廣的熱點、難點問題,防止非直接利益引起的群體性突發事件。圍繞“揚民主、聚民力、幫民富、解民憂、安民心”這一主題,堅持干部聯系群眾制度和深入開展全市干部大下訪活動,堅持信訪“五包”原則,落實“三辦”機制,著力解決一批群眾反映強烈的熱點難點問題、一批容易引發群體性事件的矛盾糾紛和苗頭隱患、一批長期積累的重信重訪問題,切實維護穩定,保持社會和諧。
八、強化黨建保障,努力提供經濟社會發展的堅強保證。深入推進學習型黨組織建設。堅持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武裝黨員干部。深入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深入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準確把握科學發展觀的科學體系,深刻領會建設和諧社會的豐富內涵和本質要求。通過加強學習,不斷提高思想水平。加強理想信念和革命傳統教育。繼續做好干部教育培訓工作。大力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嚴格落實民主集中制。堅決貫徹黨委執政、人大監督、政府行政、政協參政的總要求,黨委總攬全局、協調各方,切實發揮好黨委的領導核心作用。加強對人大工作領導,保證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履行憲法和法律賦予的職責。充分發揮人大代表的作用。加強政治協商,推動政協組織認真履行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職能。加強同派、無黨派人士和工商聯的合作共事。做好對臺、僑務、民族宗教工作。積極支持工會、共青團、婦聯等群眾團體依照法律和章程開展工作。抓好普法工作,加強法制宣傳教育。加強國防教育,深入開展“雙擁”活動。加強領導班子和干部隊伍建設。精心做好縣鄉黨委、人大、政府、政協領導班子換屆工作。繼續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健全干部選拔任用科學機制,進一步提升干部人事工作的民主化、制度化、科學化程度,建設一支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風上過得硬、人民群眾信得過的高素質干部隊伍。進一步強化干部管理、監督工作。不斷深化整治用人上的不正之風,嚴厲查處買官賣官、跑官要官和拉票賄選等行為,進一步提高選人用人的公信度。深入落實人才發展規劃,加快推進人才強市建設。強化基層黨組織和黨員隊伍建設。加強對各行業、各領域創先爭優活動的分類指導,深入開展創先爭優活動。結合紀念建黨90周年,總結、表彰和宣傳基層黨組織和黨員中的先進典型。健全完善黨員教育、管理服務長效機制以及黨員激勵、關懷和幫扶機制。深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加強對各級干部教育,提高各級干部的道德修養和精神境界,大力營造以廉為榮、以貪為恥的風氣,進一步筑牢思想防線。認真貫徹落實《黨員領導干部廉潔從政若干準則》,堅決貫徹落實重大事項報告、離任經濟審計等各項制度,建立健全用制度管權、按制度辦事、靠制度管人的體制機制。進一步健全監督制約機制,抓住腐敗現象易發多發的關鍵領域、關鍵環節、關鍵部位,進行全方位、全過程監督。加強對黨政“一把手”的監督,常提醒、常告誡,防止黨員領導干部權力失控、決策失誤和行為失范。加大案件查處和專項治理力度,切實糾正損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堅決懲處腐敗分子,扎實推進“雙健康”目標的實現。
- 上一篇:規劃區土地規范方案
- 下一篇:全市信息員建設指導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