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發展規劃與財務實施要點
時間:2022-08-22 09:24:44
導語:教育發展規劃與財務實施要點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科學謀劃,促進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1.編制學前教育專項布局規劃。根據《市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快學前教育改革發展的意見》,各地要科學規劃學前教育布局,確保到2015年,每1.5萬左右常住人口規劃配建一所幼兒園。2013年編制完成主城區學前教育專項布局規劃(匯報稿)。
2.不斷完善中小學布局調整。針對國家審計署提出的農村中小學布局調整審計意見,各地要進一步落實中小學布局調整整改工作,要按照國家、省規定要求抓緊制定中小學布局專項規劃,在此之前各地暫停撤并農村義務教育學校。要進一步健全中小學撤并學校資產管理的政策規定,確保教育資產的保值增值。
二、強化責任,建立校舍安全工作長效機制
3.做好校安工程的自查驗收工作。要聯合各成員單位,按照“全市中小學校舍安全工程實施規劃”的要求,全面總結三年來中小學校舍安全工程取得的成效。對照省制訂的中小學校舍安全工程檢查驗收標準,3月底前完成校舍安全工程三年規劃的自查驗收工作,并將自查驗收的結果和實施工程中的好經驗形成總結報告,報市校安辦。另外,各地各學校要切實做好省、市驗收的準備工作。
4.科學制訂后三年校舍安全實施規劃。各地要根據《省政府關于深入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意見》(蘇政發〔2012〕148號)精神,科學制訂2013-2015年中小學校舍安全實施規劃,建立健全中小學校舍安全管理長效機制。2013年各級校安辦要進一步落實校安工程建設責任,全面完成市政府下達的新建、加固中小學校舍100所、總面積70萬平方米的目標任務。到2015年,全市所有校舍全部符合國家抗震設防要求。
5.積極推進教育重點工程建設。啟動高師新校區建設。科學、合理地整合市區高中教育資源,加快通大附中、二中新校區建設,確保2013年底竣工并交付使用。
三.依法行政,建立健全教育經費保障機制
6.依法落實教育經費的各項政策。按照《教育法》“三個增長、二個比例”的要求落實教育經費,依法落實財政主渠道、拓寬多渠道籌措教育經費的各項政策。要確保財政教育撥款增長高于財政經常性收入增長,確保全社會教育投入增長比例高于GDP增長比例,財政教育經費支出占財政一般預算支出比例達到省核定比例。要重點解決好教育費附加的足額征收、全額使用和規范管理,要努力爭取土地出讓金教育資金全部用于教育。
7.繼續提高學校公用經費保障水平。2013年生均公用經費財政撥款標準要在2012年每生每年學期幼兒園200元、小學550元、初中750元、普通高中500元的省定標準基礎上有所提高。各地要根據省、市關于建立健全學前、普通高中教育經費保障機制的通知要求,建立并不斷完善學前、普通高中教育經費保障機制。逐年提高財政性學前教育經費在同級財政性教育經費中的比例。要進一步完善學前教育收費管理,切實解決學齡前幼兒入園貴的問題。有條件的縣(市、區)可率先實施一定年限的免費學前教育。
8.全面化解高中學校債務。各縣(市)區要根據省財政廳、省教育廳下發的《關于積極推進化解高中階段學校基本建設債務的指導意見》要求,按照“分級管理、市縣負責;統籌規劃、分年化解;嚴格管理、構建機制”的原則,通過完善控債機制、制定年度還款計劃、多渠道籌措化債資金、建立償債激勵機制等措施,全面啟動實施高中階段債務化解工作。
四.深化管理,提高教育資金使用效益
9.進一步加強教育經費管理。以貫徹執行“學校財務管理制度”為抓手,強化內控職能,完善內控手段。要建立財政教育支出績效評價體系,積極推行績效評價制度,提高經費使用效益。加強會計核算中心管理和會計隊伍建設,實行會計核算業務每月例會制度。制訂直屬學校(單位)、局機關公務卡管理辦法,指導和督促直屬學校(單位)實施公務卡結算,規范財務收支行為,按照“綜合治理、標本兼治、嚴格標準、強化監督、從嚴查處、狠抓落實”的總要求,全面規范學校收費行為。
10.加強學校(單位)資產管理。完善資產管理各項制度,進一步規范資產管理程序和工作流程,明確管理職責。要加強與財政部門的對接,確保數據信息準確、有效、及時。各學校(單位)所有固定資產要清理登記、建賬立卡,新增和減損固定資產要手續規范、及時入賬。
五、完善體系,不斷加大扶貧助學力度
11.全面落實國家助學政策。2013年,對公辦幼兒園、普惠性民辦幼兒園家庭經濟困難兒童給予資助,資助面為10%,資助金額為1000元/生.年;繼續對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免費提供教科書和作業本,繼續實施營養改善計劃,按在校學生8%的補助面發放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生活費補助,小學1000元/生.年,初中1250元/生.年;全面落實普通高中和中等職業學校國家助學金政策,切實安排好補助資金,擴大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免收學費政策范圍,對公辦中等職業學校學校一、二、三年級學生免除學費。
12.繼續開展“江海陽光.慈善助學”行動。積極與市婦聯、文明辦等部門溝通協調,加大資助力度,拓寬資助范圍。認真實施生源地助學貸款管理工作,建立與貸款學生家庭的聯系制度,認真開展貸前、貸后管理和本息催收工作。
六、推進改革,切實提高后勤管理水平
13.建立健全學校后勤管理工作長效機制。完善后勤工作人員管理、培訓制度,分級開展對后勤管理人員的培訓,尤其是要開展有針對性的崗位培訓,提高后勤管理隊伍專業化水平。針對學校多年未充實后勤人員實際狀況,積極探索后勤服務社會化的有效經驗,提高后勤服務質量。
14.完善食堂財務管理制度。堅持學校食堂的公益性原則,進一步規范學校食堂收支核算,合理確定供餐價格,要建立食堂收支公示制度、滿意度測評制度,定期對食堂膳食、服務質量、伙食費結算和食堂財務進行專項檢查和綜合考評。組織開展中小學廚藝大賽,提高中小學食堂廚師技能。
15.開展學校后勤管理工作督導評估。制定《市學校后勤管理工作評估細則》,對學校后勤管理工作實行目標管理。在全市中小學中開展“后勤管理示范單位”、“優秀后勤管理工作者”評選活動。繼續開展中小學“星級節水型學校”創建活動。
- 上一篇:結對幫扶孤兒活動實施方案
- 下一篇:領導在黨風糾風推進會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