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鄉環境綜合治理進學校工作要點
時間:2022-10-09 10:59:09
導語:城鄉環境綜合治理進學校工作要點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2014年,是全縣城鄉環境綜合治理“進學校”活動長效機制建設年和“環境優美示范學校”鞏固年。為認真實踐黨的十八大、大八屆三中全會和省第十次黨代會關于環境建設的戰略部署和重大決策,進一步鞏固提升“進學校”活動成果,抓好制度化建設和常態化建設,努力建設“整潔優美、節約環保、文明和諧”的校園,根據省、市有關工作部署,結合我縣教育系統實際,制定以下工作要點。
一、強組織領導,健全工作長效機制
1、進一步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進一步加強組織領導,落實領導責任制和分級負責制。進一步完善工作機構,落實工作部門、工作人員和工作經費,制定工作方案,細化工作措施,落實工作部門、工作人員和工作經費,制定工作方案,細化工作措施,明確工作職責,切實做到機構、人員、措施、經費“四落實”。進一步健全長效機制,把“進學校”活動與教育教學相結合,把集中治理與常規管理相結合,把課堂教育與課外實踐相結合,把環境治理與養成教育相結合,把開展校園治理與助推社會治理相結合。
二、強化宣傳教育,提高師生文明素養
2全縣各學校把城鄉環境綜合治理“進學校”活動融入學校教育教學活動中,利用校內各種宣傳形式,大力開展法律法規、文明禮儀、衛生健康、行為規范、生態環保和生活垃圾分類等知識的宣傳教育,繼續學習貫徹《省城鄉環境綜合治理條例》,努力實現衛生健康教育課程率達100%,學生知曉率達95%,形成率達80%。竭力營造“進學校”活動濃厚氛圍,鞏固和擴大“進學校”活動的社會影響。
3.繼續開展“除陋習,樹新風”活動,使學生做到“十不”(不亂扔垃圾、不隨地吐痰、不亂涂亂貼、不踐踏花草、不攀折樹木、不損壞公共設施、不在街上追逐打鬧、不亂穿公路、不擁擠上車、不購買不衛生領口)和“十講”(講法紀、講秩序、講道德、講城信、講文明、講禮貌、講安全、講奉獻、講節約、講環保)。
4.繼續深入開展“小手拉大手”主題活動和“志愿者服務”、“文明勸導”等各種社會實踐活動,組織學生走出校園開展義務勞動、上街宣傳、深入社區衛生大掃除等,充分發揮學校示范引領作用,努力實現“培養一個學生、帶動一個家庭、影響一個社區、文明整個社會”的目標。
三、突出重點整治,優化學校育人環境
5.切實加大對教育學區、辦公區、運動區、生活區、廁所、陰(陽)溝、垃圾庫等重點區域的治理力底,徹底消除校園衛生薄弱環節和盲點死角,徹底治理校園“十一亂”(亂吐、亂扔、亂倒、亂停、亂放、亂貼、亂建、亂搭、亂拉、亂涂),努力實現校園“十一無”(無蠅、無鼠、無蟑螂、無蛛網、無塵、無污物、無異味、無“牛皮癬”、無衛生死角、無安全隱患)。
6.開展校園周邊環境綜合治理。配合有關職能部門,整治學校周邊的交通、治安秩序,加強對學校周邊文化娛樂場所、出版物經營攤點的監督管理,排查校園及周邊建筑安全隱患,加大對學校施工管理,加大對學校周邊違規占道經營c攤點的取締力度,查處學校周邊無照和未驗照的食品經營加強對校園及周邊衛生食品安全的監督管理。
7.大力推進校園“文化”(綠化、美化、凈化、亮化、文化、特色化)建設,切實加強校園環境基礎設施、衛生設施和后勤生活設施建設,竭力營造整潔優美、特色鮮明、文化氛圍濃厚的育人環境,大力提升學校形象和辦學品位。
四、加強節能環保,開展創建復查活動
8.強力推進節約、環保型校園建設,加強節約、環保宣傳教育,深化節約、環保管理,完善生活再利用和無害化處理,防止污染環境。
9.開展“省環境友好型學校”和市級“示范性標準化學生食堂(公寓)”創建評選活動,復查市級“環境優美示范學校”。
五、強化目標管理,嚴格督查考核問責
10.將城鄉環境綜合治理“進學校”活動納入目標管理,努力實現100%的城區(縣城)學校、高中(職高)學校和95%的鄉鎮學校、85%的村小(校點)達到“清潔化、秩序化、優美化、制度化”的治理目標,確保我縣2014年城鄉環境綜合治理“進學校”活動繼續排在全市教育系統前位。
11.將“進學校”活動納入年度目標考核,對實施不力的按有關規定嚴格問責。加強工作指導,將“進學校”活動督查制度化,定期或不定期的開展督查、暗訪,及時通報活動開展情況和督查暗訪情況。
- 上一篇:儉以養德從小做起教育實踐活動方案
- 下一篇:法律進校園推進依法治教工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