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精神文明建設工作要點
時間:2022-12-19 08:53:24
導語:鄉精神文明建設工作要點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按照中央和省、市、縣委的總體部署,全鄉精神文明建設工作的總體思路是: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全會和一系列重要講話精神,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根本,以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為基本職責,深入推進公民思想道德建設,扎實提升社會志愿服務水平,持續深化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不斷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全面提升市民文明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為加快推進全鄉經濟社會更好更快發展提供強大精神動力和堅實道德支撐。
一、深入推進公民道德建設與實踐活動,著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1.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教育活動。圍繞“24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廣泛開展宣傳教育活動,積極引導人們講道德、尊道德、守道德。著力打造核心價值觀教育實踐八大基地(即:鄉形象展示基地、干部理論學習教育實踐基地、紅色文化教育實踐基地、廉政文化教育實踐基地、誠信文化教育實踐基地、和諧文化教育實踐基地、感恩文化教育實踐基地、農耕文化教育實踐基地),通過傳統教育、影音教育、圖片教育、活動教育、參觀展覽、視頻教學等有效方式扎實開展教育實踐活動。正確引導市民討論公民道德問題。大力開展“講文明樹新風”公益廣告宣傳,以標語、橫幅、專欄、會議等形式,廣泛宣傳核心價值觀、社會道德行為規范等。
2.開展公民道德建設宣傳教育活動。全面貫徹落實《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以“崇德向善·培育風尚”為主題,積極開展全省第十三屆“公民道德建設宣傳教育月”和全國第十二屆“公民道德建設宣傳教育日”系列活動。組織協調相關單位廣泛開展“3.15”消費者權益維護、緬懷革命先烈、環境衛生文明勸導、文明交通行動等活動和“學雷鋒做一個有道德的人”青少年愛國主義讀書教育活動。
3.開展道德模范及身邊好人評選活動。評選推薦縣第三屆道德模范,推選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愛崗敬業先進典型,繼續開展“我推薦、我評議身邊好人”活動,挖掘選樹一批雷鋒式的先進典型。組織道德模范在鄉機關、學校、企業、村社等單位進行宣講,組織媒體對道德模范、身邊好人的事跡進行深度報道,大力宣傳道德模范及身邊好人的感人事跡和崇高精神,引領社會風尚。
4.加強道德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教育和治理。堅持德治與法制相結合,以推動誠信建設制度化為重點,會同相關職能部門,加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教育,推動建立企業信用“紅黑榜”制度,開展“誠實勞動、誠信經營”創建活動,深化道德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教育和治理,營造守信光榮、失信可恥的社會輿論環境。
5.持續推進道德講堂建設。在各級文明單位(鄉、村、社區、單位)中全面推進道德講堂建設,實現道德講堂在市級以上文明單位(鄉、村、社區)中全覆蓋。開展好道德講堂活動,制定好授課計劃和方案,采取身邊人講身邊事的方式,探索職工樂于參與、便于參與、寓教于樂的形式,廣泛開展“修身律己”活動,切實提高干部職工的道德水平。
6.弘揚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以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七夕節、中秋節、重陽節為重點,開展“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開展中華經典誦讀活動,開展網上節日主題活動,引導人們認知傳統、尊重傳統、弘揚傳統,增進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情感。
二、不斷深化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著力提升市民文明素質和城鄉文明程度
1.鞏固市級文明城市創建成果。建立健全長效管理機制,在成功創建市級文明鄉鎮的基礎上,進一步細化措施、落實責任,狠抓市政基礎設施建設、環境衛生和公共秩序整治以及市民素質提升等工作,切實鞏固創建成果。扎實做好市級文明鄉鎮一年一度的公共文明指數測評工作,力爭取得優異成績,為創建鄉改鎮建設良好環境。
2.加強文明單位(鄉、村、社區)創建與管理。按照“6+1”創建模式和“五位一體”考核機制,進一步規范文明單位(鄉、村、社區)的創建與管理。推進文明單位(鄉、村、社區)“六個一”活動,推動道德講堂、公益廣告牌、志愿服務隊伍、網絡文明傳播、文明餐桌行動、公益活動等在文明單位(鄉、村、社區)中實現全覆蓋,引導各級文明單位(鄉、村、社區)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加強對文明單位(鄉、村、社區)的動態管理,抓好新一輪的創建申報和年度復查工作。
3.深化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全面貫徹落實《中共縣委辦公室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進一步加強新形勢下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工作的實施意見》(宜縣委辦〔2012〕85號),加快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加強農村移風易俗宣傳教育,積極建設以行政村(社區)為主體,集農家(社區)書屋、電影放映、廣播電視、文化信息、群眾體育、道德講堂、志愿者工作站等為一體的鄉村文化院壩,打造火箭村、社區等一批示范文化院壩。以“星級農戶”評選等活動為載體,廣泛開展文明鄉(村、社區)等創建活動。協調各級文明單位結對開展企村共建、校村共建、軍(警)民共建等城鄉共建活動,打造一批亮麗新村。
4.扎實開展文明幸福指數測評。按照《中共縣委辦公室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在全縣開展公共文明形象指數測評工作的通知》(宜縣辦字〔2013〕47號)要求,在全鄉各級各部門和文明單位(鄉、村、社區)中扎實開展好2014年度公共文明幸福指數測評工作。測評結果繼續作為各級各部門黨建和精神文明建設年度考評和文明單位(鄉、村、社區)創建考核的重要依據。
三、加快推進志愿服務制度化建設,著力打造學雷鋒“三關愛”志愿服務品牌
1.完善志愿服務工作機制。健全文明委總體規劃、協調指導、督促檢查,文明辦牽頭協調、社會各方面積極參與的志愿服務工作機制,完善志愿者的招募、注冊、培訓等制度,推進志愿服務活動制度化、常態化。
2.不斷壯大志愿服務隊伍。依托鄉志愿服務總隊、15支村級志愿服務分隊,率先建設鄉志愿服務站(點)和實踐基地。各級文明單位(村、社區)普遍建立學雷鋒志愿服務隊,扎實做好志愿者注冊工作,確保全鄉注冊志愿者總數保有量達到500人以上。
3.廣泛開展志愿服務活動。全面實施“三關愛”(關愛他人、關愛社會、關愛自然)志愿服務,圍繞重點時段、重點場所、重點人群,精心策劃活動項目,用志愿服務的實際行動唱響“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主旋律。以“鄰里守望”活動為主題,扎實推進社區志愿服務活動,開展社區家政、心理疏導、醫療保健、法律援助等志愿服務,關心關愛空巢老人、留守兒童、農民工和殘疾人等弱勢群體。
4.選樹優秀志愿服務典型。大力弘揚“學習雷鋒、奉獻他人、提升自己”的志愿服務理念,培育志愿服務文化,打造志愿服務精品社區、精品單位、精品項目、精品隊伍、領軍人物,評選表彰一批優秀志愿服務組織、優秀志愿服務項目和優秀志愿者。
四、積極營造健康良好的社會文化環境,著力推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
1.開展道德教育實踐系列主題活動。深入開展“做一個有道德的人”主題活動。開展“走復興路圓中國夢”讀書教育活動。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傳統教育。開展“美德少年”評選和學習宣傳等系列活動。在重要節慶日集中開展網上祭英烈、“學習雷鋒、做美德少年”、童心向黨、向國旗敬禮等四項活動。常態開展“灑掃應對”、認星爭優、日行一善等習慣養成活動。建設學校道德講堂,探索開展禮節、禮儀、禮貌“三禮”教育。用好《省中華經典誦讀大綱》,廣泛開展誦讀活動。
2.建好管好用好活動陣地。建立完善鄉村學校少年宮,實現鄉村學校少年宮全覆蓋,開展鄉村學校少年宮制度創新試點工作。積極探索啟動未成年人社區教育示范點建設。積極推動推動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等各類公益性文化設施免費向未成年人開放。
3.強力凈化社會文化環境。建立健全凈化社會文化環境工作定期聯系會議制度,加大對互聯網、手機媒體、網吧整治力度。開展綠色頻率頻道創評活動,大力凈化熒屏聲頻。深化“警校共育”活動,開展“珍惜生命、遠離”教育活動和“掃黃打非”行動,加大校園周邊環境常態化治理力度。開展優秀童謠征集傳唱活動。
4.保護未成年人權益。深入開展特殊未成年人幫扶,進一步關愛農村留守兒童,全力保護未成年人利益。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完善未成年人心理成長指導建設,加大心理健康教師培訓力度,重點抓好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輔導工作,推動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創新發展。
五、強化精神文明宣傳陣地及人才隊伍建設,著力增強精神文明建設工作水平
1.加強精神文明宣傳陣地建設。加強向中國文明網、文明網、中國未成年人網、志愿服務網和文明網的信息報送工作。積極推進文明宣傳陣地建設。加強網絡文明傳播,提升網絡文明傳播志愿者隊伍的水平。加強《教育手機報》推廣工作。
2.加強精神文明人才隊伍建設。認真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加強理想信念和廉潔從政教育,強化各級精神文明建設工作機構干部職工的政治意識、大局意識、責任意識和紀律意識。積極爭取縣委縣府和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建強各級精神文明建設工作機構。積極參加上級文明辦組織的各類培訓,提升各級精神文明建設隊伍的思想素質和業務技能。
- 上一篇:煙花爆竹打非行動工作總結
- 下一篇:鄉委員會工作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