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生產安全監管工作要點
時間:2022-08-05 10:57:50
導語:食品生產安全監管工作要點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強化企業自律,認真落實企業食品質量安全主體責任
認真學習和貫徹落實《食品安全法》及其實施條例等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和要求,加強對企業負責人和從業人員進行食品安全相關法律法規和業務知識宣傳培訓,指導和督促企業強化自律,牢固樹立“質量安全、誠實守信、遵紀守法、社會責任”的意識,建立和完善原輔料進貨查驗記錄制度、生產過程控制制度、出廠檢驗記錄制度、不合格品管理制度、產品銷售臺帳制度、不安全食品召回制度、從業人員健康和培訓制度、消費者投訴受理制度,企業誠信制度等,督促企業落實食品質量安全主體責任。
二、依法行政,切實履行本部門食品安全監管責任
(一)整合監管資源,提升應急處置能力。一要按照“三位一體”實施方案中有關部門職責分工,依托內部聯系會議制度的有效實施,整合內部監管資源,形成監管合力。二要建立鎮食品安全協管員、企業食品安全管理員隊伍,健全村食品安全信息員網絡,進一步加大對食品安全協管員的考評力度;充分發揮食品安全綜合監管聯席會議制度的作用,共享內部食品安全信息資源,增強食品安全監管的社會合力和工作的有效性。
(二)嚴格市場準入,實施長效監管。一是幫助企業按細則要求規范生產設備、衛生環境條件;二是督促企業按生產工藝和產品標準組織生產,嚴格執行企業產品出廠檢驗制度;三是對已獲證企業在強化法人是第一責任人的同時,加強獲證后繼監管措施,確保取得生產許可證的產品質量安全持續穩定合格;四是做好獲證企業到期復查換證工作;五是加強獲證企業遞交年度自查報告的嚴格審查工作,按照79號令的要求,對年度自查報告不合格的企業督促其限期整改,對整改后仍然不符合要求的,建議發證部門取消食品生產許可證資質。
(三)繼續推行“三分監管”,提高證后監管效能。根據《省食品生產加工企業分級分類分等監管規定實施總體框架》,結合總局《食品生產加工企業落實質量安全主體責任監督檢查規定》的要求,按照對全縣食品企業確定的監管等級及監管頻次,制定監管計劃(見附件一),對獲證食品及相關產品獲證企業和小作坊進行監管,不斷提高日常監督管理的及時性、有效性和規范性,努力提高監管水平和監管效能。
(四)嚴格規范食品添加劑生產及使用行為。嚴厲打擊食品非法添加和濫用食品添加劑等違法違規行為,推進食品中食品添加劑備案核準工作。對企業(作坊)實施食品添加劑備案承諾制度并張貼上墻。做到食品添加劑備案率達100%和“四個相符”,即企業提交的配料清單、經本局核準的食品添加劑備案表、食品標簽標識中所列的食品添加劑名稱與企業實際使用的食品添加劑相符合。嚴禁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超限量標準、超使用范圍濫用食品添加劑生產加工食品,加強食品添加劑標簽標識管理,嚴禁食品添加劑虛假標識標注。
(五)生產條件持續改進及新企業嚴把準入關口。已獲證生產企業應當對發證時的環境條件、衛生要求,廠房場所、生產設備、檢驗條件等環節持續改進。對相關條件達不到要求的企業不予準入預審;對新獲證企業開展證前企業法人代表約談工作,提高企業質量安全風險意識和守法生產經營觀念。
(六)加強對原輔料資質檢查與質量評估。企業采購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劑、食品相關產品應向供貨者索取許可證復印件和與購進批次產品相適應的合格證明文件;對供貨者無法提供有效合格證明文件的食品原料,企業應依照食品安全標準自行檢驗或委托檢驗,并保存檢驗記錄;此外,企業應及時關注原輔料生產企業的誠信情況,做好安全評估,如有問題應立即跟換原輔料的供給企業。
(七)認真開展食品安全整頓和各類專項整治。做好重點產品監管工作,加強肉制品、白酒、食用植物油、桶裝水、食品添加劑等重點食品監管和治理工作,對發現的突出問題進行集中整治。
(八)做好舉報投訴處理工作,從嚴查處各類違法行為。做到事事有著落,件件有交代,及時反饋相關信息。
(九)認真做好應對食品安全突發事件的資源準備。
三、主動配合,積極履行行政職能
(一)按規定上報年度工作計劃、專項整治實施方案、監抽計劃、工作總結和其他相關信息,重大問題及時請示匯報。
(二)配合其他監管部門開展工作,實現環節之間無縫對接,互通情況。
(三)積極完成縣政府交辦的食品安全監管工作任務。
四、自覺接受監督,嚴格實施責任追究
一是按規定職權公開食品監管信息;二是行政處罰公開公正;三是行政行為合乎規范;四是歡迎對以權謀私、吃拿卡要不廉潔行為舉報投訴;五是對不履職或履職不力、不作為、亂作為以及侵權瀆職,在社會上造成不良社會影響和較嚴重后果的,將嚴格實行責任追究。
- 上一篇:紀檢監察和效能建設半年工作總結
- 下一篇:學校食品安全監管工作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