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職能發展實施意見

時間:2022-08-18 08:23:45

導語:工商職能發展實施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工商職能發展實施意見

一、放寬準入,簡化手續,促進家庭服務業總量提升

1、放寬企業名稱登記條件。允許各類家庭服務業企業名稱直接冠市行政區劃,對具有一定規模,注冊資本在100萬元以上的企業,可將名稱中的行政區劃放置在字號之后、組織形式之前。支持企業冠用“”名,申請人可在區登記注冊窗口直接辦理申請手續;申請不冠行政區劃的企業名稱,由市局通過省局向國家工商總局遠程申報。

2、放寬注冊資本登記條件。一是對一般性家庭服務業公司制企業,除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外,一律降低到3萬元人民幣(一人公司10萬元)。二是鼓勵投資人以專利技術、非專利技術、知識產權、(商標專用權)、股權、債權等非貨幣財產評估作價出資設立服務業企業,非貨幣財產出資比例最高可達企業注冊資本的70%,家庭服務業企業增加注冊資本時,非貨幣出資的比例不受限制。

3、放寬企業住所的登記條件。一是對在各高新技術園區、科技產業園區及服務業集中的鎮區注冊登記的家庭服務企業,在辦理企業住所登記時,允許由園區管委會(鎮政府)出具同意入駐證明和相關住所證明文件,由高新園區管委會(鎮政府)對其日常辦公進行托管,可在高新園區同一住所地址內注冊多個企業。二是對從事家政服務、社區照料、攝影攝像、咨詢設計等無前置審批無環保不良影響的家庭服務業的個體工商戶,其經營者已取得合法居住權的住宅且不在拆遷范圍內,經村委會或社區管理機構同意,可以作為經營場所予以登記。

4、進一步擴大企業經營范圍自主選擇權。除須經法定前置行政許可的經營范圍,家庭服務業企業可根據需要自主調整經營范圍和方式,對未納入《國民經濟行業分類》的新興服務行業一般經營項目,登記機關可根據企業的申請,參照該行業通常用語靈活核定能體現其行業和服務特點的經營范圍。

5、簡化家庭服務業企業分支機構設立和變更登記的程序。家庭服務業法人企業的分支機構設立時其經營范圍中的經營項目只限分支機構自身經營而其法人企業本身不經營,經其法人企業書面同意分支機構設立的,以及分支機構增加只限其自身經營的項目,經其法人企業書面同意分支機構經營范圍變更的,工商部門在辦理上述分支機構設立或經營范圍變更登記時,可以不要求分支機構的法人企業同時辦理經營范圍變更登記。設有多個分支機構的,允許在分支機構設立后一年內集中辦理備案登記。

二、創建平臺,全力扶持,促進家庭服務業企業做大做強

6、創建快速準入平臺。延伸服務窗口,嚴格落實首問負責、一次性告知等各項服務承諾和制度,積極為中小型家庭服務企業的設立、經營等提供登記注冊的便捷服務。

7、創建宣傳支持平臺。充分發揮私個民營經濟協會“自我教育、自我服務、自我管理”的職能作用,以協會為載體,開展相關政策法規宣傳教育和經營管理知識培訓等活動,提高家庭服務業經營者的法律意識和經營管理水平。

8、創建品牌發展平臺。加強對家庭服務企業的走訪,選擇一批管理規范、運作良好、示范性強的服務企業進行重點培育,引導企業樹立品牌營銷理念,通過連鎖經營等方式整合服務資源、擴大服務規模,實行規范化、連鎖化、品牌化經營。支持企業申辦服務商標,用好區政府每個服務商標獎勵2000元的政策,實施家庭服務業商標品牌帶動戰略,優先推薦認定服務類馳名、著名、知名商標。

9、創建信用建設平臺。加快構建家庭服務業信用信息平臺,建立和完善家庭服務業企業信用數據庫,通過對家庭服務業企業信用信息的收集、整理、、評價、警示等,逐步形成一個由政府引導、部門參與、多元互動的家庭服務業企業信用信息網絡。

10、創建融資服務平臺。落實工商局支持中小微企業融資實施意見。一是支持家庭服務業企業通過動產抵押、股權出質的等方式對外提供債權擔保,辦理動產抵押、股權出質登記時,提交材料齊全的當場辦結,不收取任何費用。二是指私個協會區民營經濟協會積極發揮作用,通過組織銀企對接等活動,為具有競爭優勢、發展前景看好的家庭服務業企業提供信貸支持,幫助解決融資難題,扶持企業加快發展。

三、發揮職能,積極引導,促進家庭服務業健康發展

11、鼓勵家庭服務業企業以服務商標為紐帶,發展特許經營等現代經營方式。企業經營時間超過一年、擁有至少兩個直營店、特許經營合同已經商務主管部門備案的,經企業申請可以以“特許經營”表述其企業名稱中的行業類型及經營范圍。已和特許經營企業簽訂特許經營合同并經商務主管部門備案的被特許企業書面同意,可以在其企業名稱和店招廣告中登記和使用特許經營企業的字號。

12、支持社區設立家庭服務企業。對在社區設立的家庭服務中心(站),及時辦理企業法人登記;對其統一管理的維修、裁縫、日用品銷售等不需要前置審批經營項目的網點可以實行申報備案,不再辦照;對以個人名義從事的家政服務、照料服務、病患陪護服務、家庭教育,可以不辦理工商登記。

13、進一步營造公平有序的市場環境。拓展行政指導在工商行政管理中的運用,推動把執法重心由事后處罰向事前的規范指導、預警防范和宣傳教育轉變,努力構建以事前防范為主,以企業誠信為基礎,廣泛應用信息化手段的長效監管機制。加強對服務商標的行政保護。積極協助經營者加強服務商標的使用與管理,保護服務商標持有人的合法權益。

14、完善信用分類監管。探索企業信用分類監管與行業分類監管相結合的新模式,創新和推進遠程行政指導,建立健全有利于家庭服務業發展的監管機制監管辦法,倡導誠實守信,實施失信懲戒機制,促進家庭服務業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