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建局精準扶貧實施意見

時間:2022-03-18 08:53:52

導語:住建局精準扶貧實施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住建局精準扶貧實施意見

為全面推進社會扶貧體制機制創新,進一步挖掘社會各方面力量參與精準扶貧的巨大潛力,集中力量打好新時期扶貧攻堅戰,根據縣委、縣政府決策部署,現結合我縣住建領域精準扶貧工作實際,特制定以下實施意見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堅持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全面落實縣委、縣政府對精準扶貧的決策部署,堅持“政府引導、多元主體、群眾參與、精準扶貧”的基本原則,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興友善互助、守望相助的社會風尚,創新并完善人人皆愿為、人人皆可為、人人皆能為的社會扶貧參與機制,構建“政府、市場、社會”協同推進,社會各方面力量踴躍參與的社會扶貧新常態。

(二)基本原則。

堅持政府引導。健全組織動員機制,搭建社會參與平臺,完善政策支撐體系,營造良好社會氛圍。

堅持廣泛參與。充分發揮縣住建系統黨員干部、房產開發企業、建筑施工企業、物業服務企業和房產測繪、評估等中介機構和扶貧對象的作用,調動社會各方面力量參與扶貧的積極性。

堅持自愿互惠。充分尊重幫扶雙方意愿,促進交流互動,探索建立各類主體參與扶貧開發共贏機制,實現可持續扶貧。

堅持精準扶貧。按照“四個精準”和“五個一批”的要求,推動社會扶貧資源動員規范化、配置精準化和使用專業化,瞄準扶貧對象因人施治、因戶施策,真扶貧、扶真貧,切實惠及貧困群眾。

堅持開發扶貧。堅持用發展的思路和辦法解決扶貧對象面臨的民生難題,重點幫助發展產業、提高生產經營能力,增強“造血”功能,提高自我發展能力。

(三)主要目標。圍繞全縣2018年縣“摘帽”、村“銷號”、戶“越線”目標,通過3年努力,確保縣住建局精準扶貧幫扶的4個貧困村有一個單位幫扶,有一支工作隊包抓,有社會扶貧力量參與,按期實現4個貧困村銷號;確保縣住建局幫扶的147戶建卡貧困戶有黨員干部結對聯系,有能人大戶帶動幫扶,有社會力量參與扶持,587名貧困人口實現穩定脫貧“越線”致富。

二、參與幫扶內容

(一)幫助貧困村完善基礎設施建設。主要是在交通、水利、居住和發展等方面,緊密結合幫扶對象實際,投入人力、物力、財力,解決制約發展的瓶頸問題。

(二)幫助貧困戶發展脫貧增收產業。主要是協助鄉鎮、村兩級幫助村貧困戶制定脫貧幫扶計劃,幫助解決優勢產業發展和信息市場培育等問題。大力發展種養殖等特色產業,為貧困戶提供資金、信息、技術、物資等支持;通過各種媒體為貧困村及貧困戶做好公益性廣告宣傳,提供銷售信息,幫助貧困群眾銷售各類農副產品,解決貧困村農副產品銷售不暢問題。

(三)幫助貧困村引進項目和資金。特別是引進各類增收新項目、新技術、新品種和幫扶資金,以項目帶動、技術引領和資金保障,促進貧困群眾脫貧致富。

(四)開展各種公益性幫扶活動。在貧困村開展各類助學、義診、義演及志愿者服務活動,努力借用公益性平臺吸納社會各界力量支持貧困村發展的途徑及方式。

(五)開展各種社會資助行動。采取多種形式資助貧困家庭孩子完成學業,資助貧困群眾解決大病醫療費或天災人禍造成的困難。開展各種社會福利性捐款捐物,使貧困群眾及困難家庭享受社會大家庭的溫暖。

(六)開展扶貧幫困培訓活動。動員社會力量開展科技扶貧、智力扶貧,開展義務咨詢、免費培訓、技術指導、科普推廣等活動,提高貧困人口的綜合素質,引導干部群眾更新觀念、提高素養,增強脫貧致富內生動力。

(七)促進貧困人口進城安居。鼓勵和支持各房地產開發企業開展為貧困人口進鎮進城購房讓利優惠活動,對建卡貧困戶購買商品住房的,鼓勵開發企業給予購房人價格下浮優惠,幫助貧困人口改善居住條件、安居樂業。

三、創新參與方式

(一)建立精準扶貧信息平臺。結合仁和鄉仁同坪村、中壩村、橋亭鄉鐵坪村、山寨村扶貧項目規劃和扶貧開發建檔立卡工作成果,尊重貧困戶意愿,建立貧困戶信息庫和扶貧村項目庫,加強溝通銜接,暢通參與渠道,列出幫扶清單,搭建幫扶平臺,定期開展一些有針對性的扶貧宣傳活動,廣泛調動社會力量對扶貧的關注度和參與積極性,倡導有愛心、愿奉獻、樂扶貧的社會力量自主選擇、自愿結對,采取助學助貧、扶助項目、幫助就業、創業引領等系列精準幫扶措施,凝聚和壯大扶貧力量。(責任單位:局駐村扶貧辦)

(二)不斷深化干部駐村幫扶。切實加強對精準扶貧工作的組織領導,合理配置幫扶資源,創新幫扶形式,落實工作責任,健全考核制度,選優配強4個幫扶貧困村的“第一書記”和駐村工作隊隊長,落實黨員干部結對幫戶責任,實行點對點對接、面對面幫扶,確保所包扶的貧困村和貧困戶按期實現“雙脫貧”目標。(責任單位:局機關、房管局、市政管理所、質安站)

(三)大力倡導企業參與扶貧。鼓勵和支持建設領域各類開發企業、施工企業、物業服務企業、中介機構聯系貧困村和貧困戶,發揮其資金、技術、市場、管理等優勢,通過資源開發、產業培育、市場開拓、項目建設、轉移就業、捐資捐物、智力扶持等多種形式開展扶貧,推動形成企業積極參與扶貧開發新高潮。鼓勵和支持房地產開發企業、建筑施工企業發展轉型,積極參與支持貧困村農村道路、水利、產業園區、易地扶貧搬遷、危舊房改造和公益設施建設,實現企業發展與扶貧開發雙嬴。(責任股室:房管股、建管股)

(四)廣泛動員個人投身扶貧。積極倡導全民公益扶貧理念,引導全縣建設領域黨員干部及各界人士通過愛心捐贈、志愿服務、結對幫扶等多種形式參與扶貧,暢通社會各階層交流交融、互幫互助渠道。定期組織“扶貧濟困,共建和諧”扶貧募捐活動,鼓勵、動員社會各界愛心人士捐款捐物資助貧困人口,鼓勵有意愿有能力的社會愛心人士到村開展助學、建校、修橋、修路、興水利等公益性資助活動,形成長效機制。開展“扶貧一日行”活動,引導愛心人士利用一天時間就近就地赴貧困農家送溫暖,關愛留守老人和兒童。甄別扶貧對象,公布幫扶信息,幫助有意愿的愛心人士和有需求的貧困人口建立穩定的一對一幫扶關系,解決貧困家庭子女上學、醫療救助等緊迫難題。(責任單位:縣住建局工會)

(五)回引務工人員返鄉建設。積極協助村“兩委”完善本村在外創業興業成功人士信息網絡,大力開展“講好故事、共建美好家園”活動,通過親情、友情、鄉情等關系邀請在外創業興業成功人士回鄉探親和考察,通過對比變化、介紹優勢、尋找差距等方式,激發建設家鄉、服務家鄉的熱情,吸引回鄉投資創業,引進有實力的企業來鄉考察投資,捐資建校修路架橋,改善基礎條件,促進村域經濟發展。(責任人:各駐村工作隊長、村第一書記)

四、工作保障措施

(一)建立激勵體系。局每年開展社會扶貧表彰活動,對扶貧成效明顯、貢獻特別突出的企業、單位和個人,在尊重其意愿前提下給予項目冠名等激勵措施,讓積極參與社會扶貧的各類主體政治上有榮譽、事業上有發展、社會上受尊重。對選派到貧困村駐村幫扶第一書記,表現突出的在同等條件下優先提拔使用。

(二)改進服務管理。局機關各股室和直屬事業單位要強化服務意識,改進工作方式,搭建社會參與平臺,不斷提高社會扶貧工作的管理能力和服務水平。加強對社會扶貧資源籌集、配置和使用的規范管理。加強對幫扶單位扶貧工作的督促檢查,創新監測評估方法,公開評估結果,增強社會扶貧公信力和影響力。注重發揮貧困群眾的主體作用,把內生動力和外部幫扶有機結合,不斷提高貧困村和貧困群眾的自我發展能力。

(三)加強組織動員。局機關各股室和直屬事業單位要密切配合,加強協作,按照職能分工加強對社會力量參與扶貧的倡議、動員、組織和對接工作,要落實相關政策,項目資金要向貧困村傾斜,加大資金整合,合力推進各項工作。

(四)強化輿論宣傳。加強輿論引導,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倡導參與社會扶貧理念,開展扶貧系列宣傳活動。充分發揮電視、廣播、網絡等媒體作用,宣傳社會扶貧方面好做法、好經驗和先進事跡,激勵全社會關注扶貧,營造扶貧濟困的濃厚社會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