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科普示范鄉鎮工作總結

時間:2022-02-28 08:56:00

導語:創科普示范鄉鎮工作總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創科普示范鄉鎮工作總結

QQ鄉2003年創建全國科普示范鄉鎮

工作總結

按照XX縣創建全國科普示范領導小組的要求,為把創建全國科普示范縣各項工作落到實處,取得了顯著效果,今年以來我們主要做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進一步鞏固和完善科普組織網絡

鞏固和完善鄉科協和村科普小組,積極在民營企業中發展科協組織。加強鄉科協辦公室規范化建設,切實落實“四有一保證”(即有辦公室、有牌子、有人員、有年度工作計劃、有經費保證)。“農技協”穩定在5個左右,并著力提高功能,引導向實體型發展,充分發揮為“三農”服務的作用。同時,積極在民營企業中建立科協組織。

二、增加經費投入,加快科普設施建設

按固發[2002]13號文件規定,鄉科普經費按全鄉總人口人均0.2元標準落實到位,并納入鄉年度財政預算;鄉的科普經費每年不少于8000元,開入鄉鎮撲財政預算。

鄉建設1個10米長的“科普畫廊”和2個室(即:“綜合配套的科普活動室”和“科普圖書室”)。

三、強加推進科普示范村、戶的創建工作

在全縣廣泛深入開展講精神文明、比科技致富、創建科普示范村、戶活動。按中國科協創建全國科普示范縣標準的要求,科普示范村應占行政村總數的三分之一,科普示范戶應占總戶數的百分之三十。這此,在開展全面創建的基礎上,側重抓好2個重點村及20個重點的科普創建工作。依據標準,認真謀劃,精心指導,切實將科普創建各項任務落實好,以點帶面推動全鄉。鄉擬于10月份對科普示范村、戶進行全面檢查驗收,合格的予以授牌。

四、加速科普示范基地建設

鄉注重抓好良種肉雞、三元雜交豬、無公害蔬菜3個鄉級科普示范基地建設,盡力幫扶,促其發展,與此同時,對10個村級科普示范基地加強分類指導,因地制宜,幫助引進項目和配套技術,并盡可能給予必要的物資和資金支持,不斷提升水平。各村對自己的2個科普示范基地,更要加強管理,突出特色,提高科技支撐水平,充分發揮示范輻射作用,拉動全鄉經濟發展,鄉擬于6月底前對村創建的科普示范基地組織檢查驗收,符合標準的報縣里統一授牌。

五、廣泛深入開展科技培訓

堅持以人為本,大力開展多層次、多形式的科技培訓,進一步提高全鄉人民的科技文化素質,全年培訓5000人以上,具體實施步驟:一是鄉科協與鄉農技部門配合,負責抓好500名農村黨員和基層干部的專業技能培訓;二是縣科協與鄉中學配合,對500名初中畢業生進行農村實用技術及技能培訓,促進全縣農業結構調整,增加農村剩余勞動力外出務工能力。三是發揮鄉科普創建成員單位和涉農單位的作用,與鄉配合,條塊結合,根據農時需要,進村入戶到田頭,負責抓好200名農民的實用技術培訓;四是鄉繼續組織縣農廣校從農村知青中的大中專班對回鄉知青繼續教育等,全年進行高層次培訓50人;五是結合招商引資,配合來固企業開展對新工人崗前培訓500人;六是繼續舉辦“農函大”實施學制一年的系統培訓。繼續在鄉、村干部和農村中學招生,全年招生500人以上,其中:各村10人計200人,農村中學300人。此外,在對農村開展大規模技術培訓的基礎上,圍繞農業結構調整和現代農業技術,積極引進推廣適銷對路的新技術10項,新品種8個。

六、大張旗鼓開展科普宣傳

創新方式,變化形式,利用一切宣傳工具,大張旗鼓地開展科普宣傳,營造濃厚的科普氛圍,具體辦法:一是認真舉辦一年一度的“科技活動周”活動;二是組織涉農單位和縣相關部門舉辦3次大型送科技下鄉和科普趕集活動,發入各種科技資料10000份以上;三是舉辦鄉、村干部科技講座會1場;四是為全縣19座“科普畫廊”訂購科普掛圖20套960張,全年更換內容4期以上;五是繼續辦好“科技熱線”;六是舉辦弘揚科學精傳播科學思想掛圖展2次;七是舉辦科普創建成果攝影展1期。

七、大力發展技協,更好的為“三農”服務

農技協是農民自己的組織,聚集了眾多種、養、加大戶,科技示范戶和發展經濟的各類能工巧匠,是科技與經濟的聯合體,具有技術、人才、經濟實力的比較優勢,且源于農民,與廣大農民同呼吸共命運,在傳播科學技術和帶領農民致富方面,可以發揮政府及農技推廣部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發揮好農技協為“三農”服務的作用尤顯重要。各級政府應把農技協的培育、發展、鞏固、提高工作擺上工作議程,根據各農技協的特色,多方面給予熱情關心和支持,積極為他們協調關系、扶持幫助、提供技術、引進項目、解決困難等,使之規范管理、增強功能、提升水平。鄉應著力抓好5個全縣行業性農技軒、各村應著力抓好1個不同類型農技協的鞏固發展工作,引導農技協迅速轉型,由技術交流和技術服務型向經濟實體型轉變,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堅持走有償服務和實體化之路,逐步增強造血功能和對會員的凝聚力。二是加強對農技協管理,充分發揮其作用:⑴根據農業結構調整和產業化,大力開展各類實用技術培訓;⑵引進推廣適銷對路的新技術、新品種,并允許銷售配套的種子、化肥、農藥等;⑶根據專業特點,以訂單農業、集約經營方式,發動農民建立相應的科普示范基地(片、點),發揮示范效應,促進產業發展;⑷拓市場、促銷售。以信息交流、網站搜尋、外出考察、橫向聯合、建銷售市場等方法,把農產品銷售這個困擾農民的難題解決好,促進農民增收。

八、積極開展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動

鄉科協與鄉中學密切配合,在全鄉中小學大力開展豐富多彩的科技教育活動。一是舉辦中小學科普報告會2場次;二是組織中學生開展社會實踐活動4次;同時利用學生家長會議向廣大農民講授農技實用技術2次,并受到省、市教育部門肯定。

開展創建全國科普示范鄉工作,是一項涵蓋我包羅科普工作全部內容,聯系和涉及社會各個層面的系統工程,各級各部門務必強化領導,實行行政推動,全社會參與,各部門通力合作,形成齊抓共管的大合唱局面。各級應把科普創建工作擺上黨委、政府的重要議事日程,納入目標考核,定期聽取匯報,及時解決困難和問題。各成員單位要根據自身特點,將科普創建納入本單位規劃和計劃,有機結合,認真抓好科普創建工作,并要照顧全縣大局,發揮好協作作用。全鄉上下共同努力,推動科普創建工作向深度和廣度發展,為我鄉“三個文明”建設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做出積極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