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企業及周邊治安整治工作總結
時間:2022-08-31 11:18:00
導語:我市企業及周邊治安整治工作總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企業的改革和發展離不開穩定的社會環境和良好的法制環境。為深化經濟保衛戰,尋找治本之策,我市積極探索,大力推進企業政法部門駐企責任制做法,著力打造企業改革發展的穩定平臺,走出了一條企業及周邊治安整治工作的新路子。目前,全市推行這種制度的30余家企業全部實現了零發案、零事故、零犯罪的目標,促進了企業經濟的發展。我們的主要做法是:
一、以雙向選聘為載體,構建企業治安長效機制。前兩年,我市采取有力措施集中整治企業及周邊治安環境,及時打掉了一批廠賊地霸,清除了一批企業周邊的收舊站點,關閉了一批寄生在企業周邊的小作坊,拆除了一批違章建筑及私拉亂接的水電管線,廢除了一批不合理協議,促進了企業周邊治安環境的改善。但是由于受諸多因素影響,很多治安問題前整后亂,甚至邊整邊冒。對此,我們在去年研究制定經濟保衛戰措施時,主動深入企業及周邊調查,問計于民,認為主要原因是整治成果不鞏固、長效機制不健全。如何建立長效機制,深入經濟保衛戰,我們結合政法機關法律人才資源豐富的優勢,探索推行政法部門領導駐企責任制,以此為載體推進經濟保衛戰各項措施的落實。去年以來,我們按照政法部門和企業雙方自愿、擇優選配和組織調控、主管負責、無償服務的原則,在市域國有企業中推進領導駐企制度。此舉引起民營企業的廣泛關注,紛紛要求領導進駐。我們便將聘任的范圍由原定的國有企業擴展到產值利潤在100萬元以上的縣域企業。駐企工作中,由市委政法委、綜治辦摸底登記符合聘任條件的干警,并將基本情況打印成冊,提供給企業擇優選駐;市經貿局摸底登記符合條件的企業,并將基本情況打印成冊,提供給政法干警選擇。政法各部門干警根據市經貿局提供的企業名冊,擇優填寫一、二、三個擬選企業;各企業單位根據市委政法委提供的干警名冊,擇優填寫擬聘對象。在此基礎上,市委政法委、市經貿局進行組織調控,以兩委局文件行文任命,并召開大會,由企業廠長、經理頒發聘書。首批30余家企業共從市直公、檢、法、司中層以上干部中擇優選聘了30余名進駐,其中有9名干警同時受聘2家企業。我們規定每屆任期三年,進駐干警不占企業編制,原崗位職責任務和職級待遇不變,每月至少有三天時間在企業工作。一年多的實踐證明,開展雙向選聘工作,不僅增強了企業的法制意識,提高了應對入世挑戰的能力,改善了企業的發展環境;而且改進了政法機關的作風,錘煉了政法干警,密切了政企關系。
二、以雙向承諾為基礎,鎖緊政企共建責任鏈條。在選聘工作中,我們一方面繼續堅持公安機關對30余家重點企業和10余個農業產業化基地掛牌保護、公開承諾責任制;另一方面把進駐干警職責任務和紀律明確規定為“三權、四責、五不準”。“三權”即依法經營建議權、安全保衛督辦權、治安問題處置權;“四責”,即幫助企業建立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有法必依的法制秩序、安全文明的生產經營秩序、企地共建的治安秩序;“五不準”,即不準在企業領取服務報酬及報銷應由個人支付的開支,不準向企業攤派、集資或索要支援、贊助,不準利用職務之便在企業安排親屬朋友,不準向企業低價購買產品物資,不準行使法律規定及職責以外的其他權力。企業根據治安綜合治理責任制和湖北省《內保條例》等相關規定,向進駐干部承諾“三責、三律”。“三責”,即積極支持進駐干警的工作,為其開展工作提供必要的條件;邀請進駐干警參加企業召開的有關會議,認真聽取并積極采納進駐干警對企業治安的意見和建議;定期向市委政法委和經貿局反饋進駐干警的工作情況。“三律”,即不準要求進駐干警履行職責任務以外的非警務活動,不準要求進駐干警討要企業債務和參與企業經營活動,不準要求進駐干警參與刑事、民事和行政訴訟活動。通過雙向明確職責要求,鎖緊了企業和政法干警之間的責權鏈條,促進了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受聘進駐干警針對企業實際,認真學習掌握經濟政策和經濟法規,主動深入企業了解職工思想動態和生活情況,給經濟主管部門當好維護社會穩定的參謀,為廠長、經理當好依法生產經營的參謀;并經常組織開展法制教育活動,開展以防火、防盜、防破壞、防事故為重點的安全大檢查,督促整改治安和事故隱患。據不安全統計,去年以來,30余名進駐干警共向企業提出生產經營中的法律建議和治安建議176條,舉辦wto知識和法律知識專題講座97場(次),印發有關法律知識資料17460份,糾正生產經營等合同類偏差41次,從而依法維護了企業利益,使企業經濟合同糾紛案件同比下降68%,沒有發生一起合同詐騙案件。企業針對進駐干警提出的人防、物防、技防建議及安全、治安隱患整改意見,都認真研究,積極采納。一年來,30余家企業中有10余家企業根據進駐干警的建議,投資均在40萬元以上,裝備了電視監控和電子報警設施,提高了治安控制能力。
三、以雙向治理為手段,實現企地治安良性循環。我們把經濟保衛戰納入年度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目標考核責任制,授權進駐干警協調企業所在基層組織和有關部門,及時處理企地矛盾糾紛,處置突發事件和突出治安問題。一是及時打擊侵害企業的違法犯罪活動。去年以來,我們相繼在6個治安秩序較差的重點企業周邊地區開展了區域性整治會戰,實行定領導、定專班、定措施、定獎懲、包破案的“四定一包”責任制,狠狠打擊盜竊、哄搶企業物資和礦產資源的犯罪分子,以及干擾企業生產經營的地霸、廠霸,先后共破獲各類涉企積隱案件83起,抓獲違法犯罪嫌疑人44人,摧毀犯罪團伙3個,挽回直接經濟損失110萬元。二是及時調處企地矛盾糾紛。對影響企業生產經營的企地矛盾糾紛,進駐干警充分發揮協調政法各單位、各警種和當地基層組織的優勢,堅持快速反應,整體聯動,做好深入細致的疏導化解工作。市公安局政委進駐×工廠,在處理該廠與當地×村因征地而引發的糾紛時,先后四次組織召開有關部門協調會,順利解決了一宗長達1年之久的企業征地糾紛。今年八月,×工廠進行重組,原工廠少數工作企圖借機滋事。進駐干警及時介入,一面調集民警到場調查處理,一面與企業領導商議解決辦法,當天即解決了問題,防止了一起可能發生的群體性事件。三是協助企業落實各項防范措施。進駐干警協助企業修訂完善了安全保衛責任制、生產責任制、崗位責任制,將內部治安與干部職工的責、權、利掛鉤,使干部職工都來關心企業安全保衛工作。現在30余家企業均成立了由廠長(經理)或黨委書記任組長的治安綜合治理領導小組,設立了保衛科(股、室),新聘保安人員48名,落實保衛干部179名,有16家國有企業建立了經濟民警隊伍,26家企業新建了治安巡邏隊和義務消防隊。市法院院長進駐×公司干,針對該公司少數業務員長期貪占企業貨款的問題,以開展職工法制教育為突破口,先后帶領法院干警深入到企業各科室開展警示教育,使10名業務員主動向公司退賠了貪占款50多萬元,同時督促公司依法起訴追回了2800多萬元的外欠款,使這個一度舉步維艱的國有企業重現生機。
四、以雙向考核為動力,保證新型機制高效運行。為保證企業進駐干警充分發揮作用,我們建立了政法部門和企業雙向考核責任制,并由兩家企業主動設立了進駐干警獎勵基金。市委政法委把進駐干警工作納入政法工作目標考核,作為年底評選推薦市級以上先進單位和個人的必備條件。政法各部門也相應把受聘的干警在企業的工作實績納入年度考核內容,與部門業務工作、隊伍建設同部署、同檢查、同獎懲。在市綜治辦設立了全市進駐干警指導協調辦公室,負責對受聘干警工作實績的考核工作。我們還專門印發了進駐干警工作日志,要求對工作實行日記實,季小結,年考核。在考核中,我們采取個人自查、局院審查、企業評查、專班核查、公示督查的方法,實行百分制考核。把“三權四責五不準”規定細化為“十好十無”10條標準:即參謀作用發揮好,無企業違法生產經營案件發生;經常檢查指導好,無治安責任和安全生產事故;法制教育效果好,無在崗職工犯罪;人物技防建設好,無重特大刑事案件;周邊治安整治好,無妨礙生產經營問題;遺留糾紛解決好,無久拖不決現象;執行紀律制度好,無違反“五不準”行為;企地共建協調好,無矛盾糾紛發生;主動服務形象好,無履行職責不到位問題;企業經濟效益好,無工人待遇不落實引發的群體上訪。對工作實績突出的,予以表彰獎勵;對作風飄浮、違反紀律的,予以通報批評。對于企業重大矛盾糾紛和群體事件,反饋、協調、處置不力,以致發生重大責任事故的,依照黨紀、警紀規定,追究瀆職、失職責任。今年9月,我們通過嚴格考核,35名進駐干警綜合得分在95分以上的達20人,其中企業干部職工投票測評滿意和基本滿意率達100%的有10余人,沒有一人違反“五不準”規定,為企業的經濟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