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局機關效能建設工作總結

時間:2022-10-29 01:38:00

導語:環境保護局機關效能建設工作總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近年來,我局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統一部署,充分發揮機關效能建設在行風建設中的載體作用,以行風建設為核心,在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全面推進政務公開,不斷完善規章制度,強化服務意識,改進機關作風,提高辦事效率,促進依法行政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重要舉措,努力建設成為政治強、人才多、效率高、服務好、花錢少的機關,以符合“三個代表”要求和適應市場經濟發展需要。

機關工作作風出現了可喜變化,“廉潔、勤政、務實、高效”的機關工作機制逐步形成,為改善我市經濟建設軟環境,推動環保事業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環保兩個文明建設取得了較好成績。

一、領導重視,統一思想,提高認識。

我局領導高度重視機關效能建設,多次在行風建設動員會上強調抓好機關效能建設,是落實“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需要,是加入世貿組織新形勢的需要,是改善投資軟環境,加快我市經濟發展步伐的需要,是確保政令暢通,推進依法治市的需要,是深化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需要,進一步增強機關效能建設的責任感和緊迫感;要求全局廣大干部職工積極行動起來,樹立全局的觀念,結合自己的工作實際,

把實踐“三個代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落實到日常工作中,切實改變工作作風,提高辦事效率,全面提高

工作效能,努力為我市創業競賽和項目開發營造良好的投資軟環境。由于領導重視,思想教育工作及時、到位,充分調動了全局干部職工參與機關效能建設的積極性,形成上下一致、齊抓共管的良好氛圍,進一步提高抓好機關效能建設的自覺性和主動性,使廉政、勤政、講究辦事效率、維護環保良好執法形象成為廣大干部職工的自覺行動。

在實際工作中,局領導帶頭轉變管理方式、轉變作風;帶頭服務大局、服務基層、服務群眾。通過抓黨風、促政風、帶民風,把“八個堅持、八個反對”的任務切實落實到效能建設之中,把我局機關和領導干部作風建設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讓人民群眾感受到一種清風正氣。

二、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精簡審批程序。

為積極穩妥地做好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工作,按照市審改辦的時序進度要求,我局對環保審批事項進行認真梳理,減少審批環節,簡化審批手續,取消了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大綱、竣工驗收監測方案、環保設施預驗收等

3個審批環節;對保留的行政審批項目,積極做好服務,開展辦事承諾制,提高辦事效率。

將環評報告書、報告表和登記表的審批(審查)時間由原來的60、30、15個工作日縮短為15、5、3

個工作日,環保設施竣工驗收項目審批(審查)承諾7個工作日,排放污染物許可證的審批發證承諾10

個工作日,夜間建筑施工項目審查備案做到即時辦理,污染治理設施拆除、閑置核準承諾1

個工作日。同時,對這些保留的行政審批項目實行一個“窗口”對外,一站式服務,于2004年11

月首批進駐正式運作的邵武市行政服務中心辦公,指定專人負責;并印制“邵武市環境保護局服務指南”,將各種審批服務內容、辦事程序、申請資料、收費標準、承諾時限等一次性告知給項目建設方。

在具體審批過程中,由專人負責到底,做到受理、現場勘察、初審即時辦理一步到位,對國家明令禁止的“十五小”企業給予說明,明確答復不予辦理;對一些選址適當的大中型項目,如煙葉復烤廠給予先行辦理環保立項,同時抓緊進行環境影響評價,縮短辦事時間;對政策鼓勵的重點投資項目,如東南商業城項目,主動上門辦理手續,提高審批服務效能。落實配套措施,實行責任追究。認真落實公眾參與機制,主動征求項目建設地周圍群眾的意見。設立公示牌,對環保審批項目進行公開,強化對審批行為的監督;并認真落實建設項目環境管理“三同時”制度,加強現場執法檢查,監督落實環保設施的同步進行,抓好對審批項目的后續管理,做好項目的竣工驗收工作。至今未發生對已取消的審批環節仍在審批或變相審批的行為,無亂收費亂罰款現象。

三、全面推進政務公開,實現“陽光作業”。

推進政務公開,是堅持民主監督、促進依法行政的重要措施,也是提高機關工作效能的重要條件。我局把政務公開納入領導班子、領導干部工作目標管理,與“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學習教育活動、環保行風建設、黨風廉政建設、精神文明建設和環保業務工作緊密結合,同部署、同落實、同檢查;加強組織領導,成立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制定實施方案,落實了領導責任制,形成“一把手負總責,分管領導負全責,業務部門各負其責,發動群眾參與和監督”的工作機制,扎實推進機關效能建設。

為方便群眾辦事,設立公示欄、崗位職責監督欄,公開工作人員及其工作職權、職責;設立人員去向牌、科室站所分布圖、辦事流程圖,工作人員佩戴身份牌上班;設立了政務公開欄,通過市政府政務公開欄、中郵廣告等方式,

以建設項目環境管理和排污收費為重點,突出依法行政,公開建設項目環境管理審批程序、辦事指南和環評資質單位,公開排污收費制度和有關政策、法律、法規,公開排污收費標準、測算方法及使用規定,公開排污收費工作程序、工作制度和行為規范,公開排污收費過程對違法行為的處罰依據、處罰程序、處罰措施及處罰結果,公開排污收費的工作紀律、行為準則;在定期召開全局干部職工大會上,向干部職工公開排污收費收支管理情況。向社會公開監督舉報電話,設立了舉報信箱;編辦了《邵武環保》簡訊,及時報道環保行風建設、機關效能建設等方面信息、動態,多形式擴大宣傳。同時還將政務公開延伸到環境監理所、環境監測站的具體工作中,把政策交給群眾,用制度約束自己,實行“陽光作業”,防止“暗箱操作”;增加辦事透明度,有效地確保了行政執法、建設項目環境管理、排污收費公平、公正、公開。

在上述原有建設項目審批、排污收費公開的基礎上,我局認真貫徹國家環保總局關于全面推進政務公開工作的電視電話會議精神,將政務公開工作不斷引向深入,群眾關心什么,我們就公開什么。向社會公開審批的建設項目,增加審批工作透明度,自覺接受社會的監督,截止日前共審批公開竹木制品、化工、房地產、飼料、礦山開采等各類建設項目20項;并將我局發放排放污染物許可證的21家企業通過《邵武報》公開,主動接受社會群眾的監督。

四、加強自身建設,不斷完善規章制度。

堅持把機關效能建設納入制度管理,做到有章可循,按章辦事,

用制度來保證機關效能建設落到實處,逐步形成比較完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強的制度體系,以制度管事管人。

根據合法性、合理性、完整性和公正性原則,不斷完善現有各項規章制度。在對原有崗位責任制、環保文明服務、職業道德、廉政建設、環保110聯動和內部管理等6類30多項效能建設基本制度進行修訂的基礎上,增加了服務承諾制、首問責任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時辦結制、失職追究制、否定報備制、效能考評制等10項制度,強化了服務監督管理機制。2004年9月,我局又根據當前工作面臨的新形勢、新要求,對原有制度進行修改、完善,重新修定了考勤制度、學習制度、會議制度、接待制度、車輛管理制度、工作紀律、保密制度、財務管理制度、責任追究制度等八項制度,并在全局干部職工大會上公布實施,旨在通過制度建設加強對環保干部職工的管理,以制度管事管人,防止人為上的失誤和錯誤。新制度涉及到干部職工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增強了可操作性,建立起有效的約束機制,有力地促進了機關作風的改變,提高了工作效率。為確保效能建設各項舉措能落到實處,取得效果、達到目的,我們實行績效考評,打破“干好干壞一個樣”的狀況,把機關效能建設列入行風建設中,與年終個人考核、評先評優、職稱評聘掛鉤,實行一票否決。

在制度落實上,局領導親自帶頭,認真踐行;并經常監督各項制度的實施情況,全局上下正以嶄新的面貌去做好每一項工作,局機關運轉逐步走向規范化、制度化的軌道。

五、注重即說即行,提升服務水平。

邊查邊改,開門整風,為了使機關效能建設能夠有的放矢,我局結合“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學習教育活動,在行風建設工作中,圍繞糾風整治、廉政建設、服務態度、辦事效率、工作作風、服務水平等六個方面,聯系環保工作實際,認真查擺單位和個人存在的問題,通過召開座談會、發放征求意見表和測評表400份,深入鄉鎮、工業企業走訪了解,廣泛征求群眾意見和建,對癥下藥,落實有效措施,扎實整改,有力地促進了機關效能建設質量的提高。

注重即說即行,努力提高行政公信力,服務創業競賽和人民群眾。

千方百計為項目建設及企業服務緊緊圍繞我市經濟建設中心,積極開展創業競賽,在建設項目管理中把服務項目開發,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作為己任。對新上項目,在嚴格把好環保審批關的同時,為方便企業辦理工商營業執照,設置了公司設立籌建通知函,將項目環評審批需要提交的材料一次性告知業主。與此同時積極主動加強與項目建設方的溝通,聯系環評單位,爭取優惠政策,做好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為使項目建設能夠順利進行,還經常主動與各項目建設方聯系,敦促其盡快辦理環評的報批手續;并深入項目建設實地進行踏勘,從環境保護角度為項目建設方提出意見、建議,積極提供優質服務。

2004年9月10日,對于我市水北鎮龍斗村一養殖500頭牛的養殖場項目上馬,在業主提出后,局長帶隊親自深入該村進行實地查看,從保護水源和周圍環境的角度對新建養殖場提出了環保要求。今年,我市礦山開采項目較多,在項目提出后,我局項目具體經辦人員以極大的責任心和對人民群眾負責的態度,深入每個礦山實地進行踏勘,并認真落實公眾參與機制,征求周圍村民的意見,為礦山開采上馬提出完善環境保護措施和設施的建議,受到礦山業主的好評。

盡心盡力解決環境熱點難點問題

一是開展“嚴查環境違法行為,遏制污染反彈”專項行動,共出動檢查人數200人次、檢查次數30次、檢查企65家,涉及“三廳”、建筑施工、企業環保設施及“環評”、“三同時”制度執行等各方面,有效打擊了環境違法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