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的工作總結

時間:2022-07-08 11:24:00

導語: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的工作總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2007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我單位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省第十次黨代會和市第六次黨代會精神,以加強住房保障建設為重點,開展了大量富有成效的改善群眾住房條件的工作,進一步促使我市住房保障工作形成了“制度較完善、范圍較廣泛、措施較得力、群眾較滿意”的局面。全年工作體現出住房保障工作突破點多(包括整合政府住房資源用作廉租房、擴大廉租房補貼對象和籌建廉租房、首次提高機關干部職工住房補貼標準、大力促進外來務工人員繳存住房公積金等)、關注民生人性化服務多(包括提供廉租房實物和補貼兩種方式供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選擇、充分保障失業等困難家庭提取住房公積金的需要等)的特點。省政府為此于今年10月份在我市召開全省城市住房工作會議,充分肯定了珠海的住房保障工作。我們主要抓了如下幾項工作:

一、廉租房保障工作給了困難家庭一個“家”

(一)大力整合政府住房資源用作廉租房,發揮其回饋社會的公共服務作用。

1、全面清理回收市直機關事業單位住房用作廉租房。根據市的統一部署,去年以來,我單位克服各種困難,采取有力措施全面清理、回收59個市直機關事業單位的住房749套,面積5.8萬平方米。對這批住房,我們明確了將其主要用作廉租房的思路,并通過建立臺賬、建立影像管理系統、完善制度等加強了管理。通過多管齊下籌集廉租房房源,目前,市政府共儲備了約3,000套政府公有住房,除留少部分用作干部周轉房外,其余全部用作廉租房,分批專門用于解決城鎮最低收入家庭和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難。為加快解決最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難,我們還從清理回收的住房中首次成批安排了55套住房作為廉租房出租,并舉行了一個由市領導主持的隆重的交鑰匙儀式,收到很好的社會反響。根據計劃,今年12月底前又將推出200多套廉租房,下一步將把出租給企業的住房待租賃期到后,逐步騰退用作廉租房。

2、廉租房出租工作做到“四個明確”,充分體現了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首先是明確準入條件。承租廉租房的對象必須符合以下條件:無房或家庭人均住房面積在10M2以下、領取低保金、珠海戶籍。下一步對低收入家庭的收入劃分標準確定后,不屬“低保戶”的低收入家庭在住房困難的情況下也可承租廉租房。其次是明確房租標準。經市政府批準,我們原來明確廉租房租金標準為3.5元/M2,根據七屆43次市政府常務會議要求,下一步將調整為2元/M2。新建廉租房的面積也將明確為50M2以下。再次是明確申報程序。①由戶主向戶口所在居委會申請,居委會初審并由居委會將申請送街道辦。②街道辦審核、公示后將申請送區房改部門。③區房改部門會同區民政部門審核、公示后將申請送市住房辦。④市住房辦會同市民政部門審核、公示后確定對象。⑤根據審核結果由困難戶與市住房辦簽訂租賃合同領取鑰匙。第四是明確分配方式。為確保廉租房的分配做到公平、公正、公開,我們采取抽簽、搖珠的方式“陽光”分配,并在具體操作中優先照顧安排60歲以上的孤寡老人和殘疾人先抽簽挑房、其他人員后抽簽挑房。此舉得到困難戶和社會的一致好評。

上述工作是我市廉租房制度發展的一個重大突破,市委市政府將原為部分單位的住房利益充分整合、讓惠于民,其改善民生、解決好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的決心之大、力度之大受到社會、上級和群眾的一致好評。該項舉措有幾個積極意義:首先是充分整合利用了政府公有住房資源,有效防止了政府資產流失;其次是充分履行了政府的住房保障職責,切實為困難老百姓造福,而不是象其他一些城市將回收住房用來拍賣回籠資金;再次是這是實施廉租房制度最快捷、最現實、最有效的方式,可以減少廉租房的新建設量,避免重復建設。為此,新華社、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廣東電視新聞等紛紛對珠海的這些舉措進行了報道,中央新聞采訪團和中央電視臺“中國法制報道”欄目還專門派記者到我市進行跟蹤采訪和深入報道,充分肯定了我市的這項惠民新舉措。受益的困難群眾也懷著萬分感激的心情,紛紛以各種方式向市委市政府表示感謝,比如困難群眾專門制作了寫著“秉公為民好政府”的錦旗送給了市政府,也給我們單位送來了一面錦旗。

(二)加大租賃住房補貼的力度,繼續實現對住房困難的最低收入家庭的應保盡保。

租賃住房補貼是廉租房制度的貨幣化方式,早在2005年,我單位就在主城區(香洲區)和斗門區組織實施發放租賃住房補貼制度,2006年,我們將發放租賃住房補貼的做法和經驗推廣至全市各區,基本實現了對低保住房困難家庭的應保盡保。經過兩年的運行,今年4月,由我單位起草并由政府正式出臺《珠海市城鎮最低收入家庭租賃住房補貼發放暫行規定》,從而確立了以發放補貼為主的長期解決城鎮最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的廉租房長效機制。為加大租賃住房補貼的力度,今年我們更進一步取消了原來申請補貼中的年齡方面的限制,擴大覆蓋范圍,將所有住房困難的低保家庭都納入保障范圍,實現應保盡保。2007年共為全市763戶住房困難的低保家庭發放了183萬元的租賃住房補貼,至此三年來累計發放了437萬元的補貼資金,其中市政府負擔60%的資金,三年來累計下撥了262萬元的補貼資金,全部從住房公積金的增值收益中解決。

(三)組織新建廉租房,增加廉租房房源。

為了充實廉租房房源,我們還在大鏡山水庫南側積極籌建廉租房,預計建設約600套,目前立項已完成,工程正按基建程序抓緊進行。這是我市第一個直接以廉租房為名義建設的廉租房小區。

二、更多職工享有住房公積金保障

今年以來,我們繼續穩健運行住房公積金,以擴大歸集為主線,以發展個貸為重點,以規范管理為原則,以安全運作為前提,以適度增值為目標,住房公積金運行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總體呈現出“使用率較高、安全度較高、服務水平高”的特點。

(一)依法擴大了覆蓋面,越來越多外來務工人員享受到了住房公積金福利。

截至今年11月30日,全市累計繳存住房公積金總額達623,349萬元,比去年11月底增長43%;繳存人數223,426人,比去年11月底增長17%。住房公積金覆蓋面擴大有一個突出的特征是越來越多的外來務工人員享受到了住房公積金福利,比如偉創力集團,住房公積金參繳人數約6萬人,其中約有5萬人就是外來務工人員,占了全市參繳人數的23%,這些員工通過繳存住房公積金,充分享受到了住房公積金購房低息貸款等政策優惠。為擴大住房公積金覆蓋面,我們主要采取如下措施:1、不斷強化宣傳,增加單位和職工的參繳意識。比如今年我們通過報紙、電視、電臺等多種媒體,累計做了約20次的宣傳報道,印發了5期《住房公積金動態》小冊子。2、加大督查督辦力度,督促單位依法辦理公積金業務。今年我們累計寄發了300多份的住房公積金催繳通知書,收到積極的效果。3、為企業提供上門服務,以點帶面擴大企業的參繳率。4、依法行政,為職工爭取合法權益。比如我們通過妥善處理好一些企業員工反映的住房公積金信訪問題,有效促進了住房公積金參繳率。

(二)進一步規范了管理。

比如,為進一步規范控制職工支取住房公積金的行為,根據七屆17次市政府常務會議的部署,我們出臺了《關于個人提取住房公積金有關問題的通知》,有效遏制了支取量過快增長的勢頭,今年5月份以來每月支取量已呈下降趨勢,保證了住房公積金的正常支取和正常發放購房貸款的需要。截至今年11月30日,干部職工因購房等原因累計提取住房公積金總額達390,440萬元,比去年11月底增長64%。

(三)發揮了幫扶職工、回饋社會的作用。

一是滿足職工購房貸款需要,提高廣大職工購房能力。截至2007年11月30日,累計發放職工購房貸款總額239,478萬元,比去年11月底增長57%,幫助職工購房16,292套,面積約195萬平方米。住房公積金低息購房貸款切實減輕了職工購房負擔,積極幫助職工改善了居住條件。二是增值收益充分回饋社會,改善困難家庭居住條件。從2005年至2007年,我們從住房公積金增值收益中累計提取了262萬元對全市城鎮最低收入家庭發放租賃住房補貼,占補貼總額的60%,發揮了住房公積金回饋社會的導向作用,幫助困難家庭減輕了租房負擔,改善了住房條件。三是充分保障了失業等困難家庭提取住房公積金的需要。今年累計為437名失業人員審批提取了住房公積金263萬元,幫助解決了他們生活上的燃眉之急。

三、農場危房改造造福廣大農業職工

今年是農場危房改造的關鍵一年,市委、市政府從政策和資金上對改造工作予以了大力支持。根據市第六次黨代會的工作部署、市政府工作要求和市農場改革領導小組的安排,今年以來,我單位與市財政局、金灣區根據“三個結合”的改造原則,繼續采取“四個一點”的方式籌集改造資金,利用“三種模式”積極推進了平沙、紅旗農場的危房改造工作。平沙、紅旗、白藤農場原有危房共9,412戶,至今年11月底已完成改造1,472戶,完成投資19,380萬元(包括在建項目投資)。

(一)堅持“三個結合”的改造原則。多年來,根據市委、市政府的部署,我們在農場改造中始終堅持“三個結合”的改造原則,即把危房改造與我市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相結合、與城鄉統籌相結合、與西部發展規劃要求相結合的原則。通過堅持這些原則,確保危房改造既能切實解決農業職工的住房實際困難,又促進了我市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促進了社會和諧與科學發展。

(二)采取“四個一點”方式籌集改造資金。危房改造工作,資金是關鍵。根據市委、市政府的安排,我們采取“市政府出一點、區政府出一點、鎮政府出一點、職工出一點”的方式積極籌集改造資金,其中2007年市下撥的扶持資金由原來的每戶1萬元提高到2萬元,今年市財政按計劃下撥補貼資金5,000萬元,累計已下撥專項改造資金12,000萬元,有效促進了危房改造市、區、鎮、農業職工的聯動。改造資金統一由金灣區政府根據規定集中管理和安排使用,統籌用于通過上述三種改造方式開展的各項危房改造項目。

(三)采取“三種模式”推進改造。一是集中建設經濟適用住房定向銷售給農業職工。目前開工建設的幾個項目包括:紅旗礦山金山花園、紅旗三板小區、平沙福泰花園、平沙連灣花園等。其中2007年度開工建設1076戶(套)。二是就地拆建改造。目前安排就地拆建改造的幾個項目包括:平沙大海環、平塘、前進、連灣、前鋒、大虎等偏遠社區;紅旗八一社區和湖東新區。其中今年安排改造632戶。三是加固維修。今年安排平沙紅旗共100戶,目前已完成加固維修75戶。

四、住房貨幣分配新舉措提高了干部職工的購房能力

隨著房價的上漲,為提高職工購房能力,我們經過深入調研、測算,并充分考慮市財政能力和平衡對社會企業的影響,經市政府批準,調整增加了住房補貼標準,即在原有基礎上增加33%。這是我市自1999年推行住房貨幣分配制度以來第一次調整補貼標準,充分體現了市委市政府對職工住房問題的關心和提高職工住房水平的決心。截至2007年12月底,全市累計為31,489名職工發放了77,705萬元的住房補貼,其中市區(含香洲區)為26,654名職工發放了69,380萬元,斗門區為4,643名職工發放了7,824萬元,金灣區為192名職工發放了501萬元。

五、住房保障配套工作更加完善

(一)建立起解決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的長效機制。

首先是今年4月份已由我單位起草并由市政府頒布實施《珠海市城鎮最低收入家庭租賃住房補貼發放暫行規定》,其次是今年11月份由我單位起草并由市政府頒布第59號市長令實施《珠海市經濟適用住房管理辦法》,再次是《珠海市廉租房管理辦法》正由市法制局廣泛征求意見,將盡快報市政府審議。這三個制度是我市今后開展廉租房工作和經濟適用住房工作的重要政策依據,是保障解決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的長效機制。

(二)建立健全住房檔案。

為做到對住房解困對象數量心中有數,更好開展工作,我們對全市城鎮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難情況進行了全面的調查摸底工作,并建立起最低和低收入家庭的住房檔案。根據調查結果,我市仍有7,897戶住房困難的低收入和最低收入家庭,其中香洲區2,484戶,金灣區4,989戶,斗門區301戶,其他功能區123戶。

六、加強機關文化建設

今年,根據“三服務一促進”的機關作風建設要求,我們提出了“一個理念兩個準則三個方面”的機關文化和作風建設要求,“一個理念”即人性化體驗服務的理念,“兩個準則”即單位價值核心準則(為民、創新、務實、奮進)、個人工作行為準則(敬業、服從、協作),“三個方面”即統一思想鼓舞士氣、調動潛力奮力起飛、真抓實干跟蹤落實。一年來,“三服務一促進”的機關作風建設要求和我單位機關文化引導全體工作人員以良好的精神狀態認真履行職責,落實好市委市政府的決策,為社會和群眾提供了高效、優質的服務,為加強住房保障工作、改善群眾住房條件打下了堅實的思想基礎。

2008年是黨的十七大召開后貫徹落實有關工作的關鍵一年,我們將以黨的十七大、省第十次黨代會和市第六次黨代會精神為指導,堅持把“科學發展和促進和諧”兩大主題貫穿于每一項工作中,根據解決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的規劃,加大廉租房工作力度,規范管理住房公積金,推進危房改造步伐,加強住房貨幣分配工作,以更大的努力推進住房保障各項工作上新臺階,促進群眾安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