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聯工作總結
時間:2022-02-03 06:16:00
導語:婦聯工作總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年來,婦女發展部緊緊圍繞黨組的中心工作和執委會的工作安排,自加壓力,創新突破,爭創一流,超額完成了計劃的各項工作任務。我市有劉光明同志獲全國巾幗建功標兵榮譽稱號,市鞍鋼設計院文印室、交警支隊女子步巡大隊獲全國巾幗文明示范崗榮譽稱號,林業工作和“科普之冬”兩項工作獲得先進,再就業工作在全省婦聯主席工作會議上交流。下面將一年來的工作情況總結如下:
“雙學雙比”工作
一、積極開展第十七屆“科普之冬”活動
自全市第十七屆“科普之冬”活動啟動以來,鞍山市婦聯按照全市"科普之冬"活動的整體安排,結合婦聯工作乘勢而上,以提高農村婦女科技素質為重點,以引導農村婦女參與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調整為主線,以服務農村婦女增收致富為目的,準確把握“科普之冬”活動和“雙學雙比”活動最佳結合點,主要做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1、領導重視,納入工作主要日程
市婦聯領導十分重視“科普之冬”活動,把“科普之冬”活動納入婦聯工作整體規劃,在認真總結以往經驗的基礎上,結合婦女工作實際,確定活動指導思想,制定和下發活動方案。各級婦聯組織也積極配合科協、農委、科委等部門,層層召開會議,進行貫徹落實和發動,把“科普之冬”活動規劃任務落到基層婦女干部和婦女群眾之中。做到措施到位、組織到位、指標到位、責任到位、人員到位。
2、建立科技網絡,確保科普活動的蓬勃開展
在“科普之冬”活動中,市婦聯繼續實施巾幗科技致富工程,推廣架橋行動,培育女性龍頭企業,樹立一批致富女狀元和女農民企業家。
(1)、建立科技培訓網絡,為農業科技知識的“普及”創造條件。全市婦聯系統共舉辦新技術學習班198期,培訓婦女17萬人次,100%的村婦代會主任成為女農民技術員,每村平均有6名以上女農民技術員。
(2)、建立科技服務網絡,為農業科技知識的“應用”提供保障。市婦聯加大對農村貧困婦女的幫扶力度,進一步探索開發式扶貧的有效途徑,充分發揮農村各種專業協會作用,聯合起來走產業化發展道路。目前,全市有以婦女為主體的專業技術協會、專業合作組織組成的科技服務組織1080個。
(3)、建立科技信息網絡,為農業科技知識的“普及”和“應用”鋪路架橋.市婦聯順應時代要求,積極推進網上“雙學雙比”活動,并與市經濟研究中心合作開通了婦女網站,為我市農業科技知識的“普及”和“應用”注入了新的活力。各級婦聯組織積極利用現代的信息手段促進農村婦女增收致富。今年10月,市農委在省里爭取80臺電腦,加強農民科技網的建設,實行省、市、農民三級投資,農民只需1500元,就能得到配置良好的電腦,婦聯爭取到10臺,推進網上“雙學雙比”活動。
3、注重實效,開展豐富多彩的科普活動
市婦聯今年開展的“科普之冬”活動在注重實效的基礎上,力求在活動形式上創新,內容上創新,載體上創新。
在全省婦聯系統率先開展了農村婦女增收致富項目進家庭活動。1月18日,市婦聯“科普之冬”千山行暨增收致富項目進家庭活動啟動儀式在千山區東鞍山鎮舉行,這是圍繞解決“三農問題”,緊密結合鎮村實際,推進增收致富項目進家庭,為群眾辦好事、辦實事的一個實際行動。參加會議的領導有省婦聯副主席白鷺、市委副秘書長市科協主席夏吾勇、市婦聯主席王曲娜。會上,市婦聯與縣、區婦聯簽訂“增收致富項目進家庭活動”責任書,市、縣兩級農村婦女科技致富指導站的科技專家與被扶助農戶進行了項目對接,并向科技專家和對接農戶頒發了科技幫扶對接書。
此外,還向千山區科技致富女能手贈送科技書籍,農業科技致富指導總站專家唐鵬進行授課,省、市和有關單位領導參加項目對接座談、走訪。
開展科教進社區活動,建立巾幗書屋.為了落實我市開展第十七屆"科普之冬"活動總體要求,在城區要面向廣大社區居民中開展“科教進社區”活動,推動我市的科技進步及城鄉三個文明建設,在科普之冬期間,市婦聯先后兩次來到了立山區立山街道鐵路社區開展“社區幫建”活動,共送幫扶金1萬元,協調沈鐵等部門幫助鐵路社區改建辦公環境。目前,全市已建立巾幗書屋9個。
二、開展農村婦女增收致富項目進家庭活動
按照省婦聯執委會議精神,在我市農村婦女中開展增收致富項目進家庭活動,確定做到四個結合,即一是圍繞中心,把“項目進家”與解決“三農”問題相結合;二是納入主體活動,把“項目進家”與“雙學雙比”工作相結合;三是依托科技,把“項目進家”與“科普之冬”活動相結合;四是致富脫貧,把“項目進家”與實現小康家庭、小康社會的目標相結合。半年來,我們示范先行、以點帶面、規范運作,整體推進、全面鋪開,主要做了以下四個方面的工作:
1、落實精神,確立目標,制定方案。
今年的“雙學雙比”活動,在省婦聯的指導下,賦予了增收致富項目進家庭更高更新的內涵。我們在過去科技培訓、示范帶動、科技項目進山入戶和實效的基礎上,今年又形成了良好的科技致富氛圍,制定了詳細的實施方案,下發了文件,確立了活動時間、活動目標、項目開發思路和活動策略措施等,并計劃用5年左右的時間,在全市全面開展“農村婦女增收致富項目進家庭活動”。我市以脫貧增收致富為根本,以縮小城鄉差距,協調發展為重點,以科技培訓、示范帶動為抓手,確定了具體工作目標為:2005年實現60%的家庭有增收致富項目,以后三年每年遞增10%以上。有致富項目的家庭年戶均增收800元以上。
此外,我們將“項目進家”工作,廣義提升,做大做強,除在農村重點開展“增收致富”農事項目進家和家庭旅游服務項目進家活動,在城市重點推出手工制品項目進家庭、進社區,還從中國生態研究所引進了冷香玫瑰栽培項目在千山風景區廟爾臺村巾幗科技示范基地落戶,實現了項目進婦聯。這是種綠色、植希望、為當代、利千秋的民心工程,也是對全市廣大婦女進行公民意識、綠色環保意識教育的重要舉措。
2、觀摩示范,全面啟動,整體鋪開。
為了讓全市農村婦聯干部明確增收項目進家庭工作應如何開展,1月18日,市婦聯“科普之冬”千山行暨增收致富項目進家庭活動啟動儀式在千山區東鞍山鎮舉行,這是巧借今年“科普之冬”開展的首次項目進家活動的啟動、學習、觀摩會。這次活動的落腳點,是提高農民增收致富的能力,幫助她們轉變觀念,提高技能,使農戶換了腦子、長了本事、壯了膽子,解決了農民貸款難、上項目難問題,讓我市農村婦女科技致富指導站的科技專家走進農戶,在田間地頭進行技術指導,通過項目拉動實現脫貧致富,更具有操作性、指導性、實效性。
各縣區根據市婦聯提供的樣本,結合本地實際情況,與所屬鎮、街簽訂“增收致富項目進家庭活動”責任書,縣農村婦女科技致富指導站的科技專家與被扶助農戶簽定了項目對接書,建立了幫扶檔案。我們設立市、縣區、鎮、村四級“項目進家”統計表,將現狀、目標層層匯總,每位農戶和科技專家建立項目進家登記表,設立臺帳,規范運作,統一管理。
3、深入調研,項目牽動,協調發展。
全市的“項目進家”工作在千山區啟動以來,各縣區切入很快,千山區、海城市是經濟比較活躍的地區,農民主動求知求富,項目拉動致富步伐很快,我們工作重點放在了農業大縣也是貧困縣的岫巖縣。今年1月,省婦聯副主席白鷺等一行領導來到我市岫巖縣進行“項目進家”工作的調研,得到了岫巖縣委的高度重視,分管書記、民委主任、扶貧辦主任、農業專家、企業家、農戶代表參加了座談和發言。介紹了岫巖確立的六大產業基地,桑蠶、蔬菜、苗木、草場、薯類、露地瓜果、中藥材;畜牧業、食用菌、柞蠶、干鮮果四大特色產業,為農村婦女增收致富項目進家庭工作提供了平臺。市婦聯協調市民委為岫巖縣婦聯山野菜項目爭取資金5萬元。此外,市婦聯還將從信息產業局,爭取百萬家庭網上行項目資金5-10萬元。
4、總結經驗,交流工作,扎實推進。
各縣區十分重視“項目進家”工作,結合本地特點,開展得有聲有色,多姿多彩。這就需要我們進一步在工作上給予指導,為交流和本地區實現項目對接搭建平臺。5月17-19日,鞍山市增收致富項目進家庭工作學習研討會在市郵政賓館召開。參加會議的有鎮村級婦女干部、致富項目帶頭人近百人,其主要目的是通過以會代訓,推進增收致富項目進家庭工作。本次會議,也是我市科技活動周系列活動之一。市委副秘書長劉耀業到會并作了動員講話。本次研討培訓本著“學理論,議大事,知全局,懂本行”的原則,著力從學習理論,學習業務知識,學習工作方法上下功夫,以達到提高綜合素質和科技致富能力的目的。在調查農民需求的基礎上,我們邀請省、市領導、專家學者授課,引導農村婦女在更廣闊的領域實現增收致富。設置了《以農村婦女增收致富項目進家庭活動為載體,推動“雙學雙比”工作的深入開展》,《農業實用技術講座》、《女性健康知識講座》等內容,還對各縣區開展項目進家庭活動的好的做法和經驗進行交流。省婦聯白主席親自為我們授課,她的參與式教學極大地調動了大家的積極性。通過這次會議,大家在“項目進家”工作的業務知識得到了提高,“項目進家”的經驗得到了交流,“項目進家”的信息得以匯集,共達成項目對接意向十余項。會后,我們又組織部分同志又到丹東學習考察,主要針對杜鵑花培植項目和食用菌增收項目進行考察。參觀了位于丹東市振安區同興鎮的省級現代農業園區——丹東杜鵑花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基地,有杜鵑花生產區、配套產業服務區、花卉展銷區、觀光旅游區;參觀了“全國雙學雙比女能手”、“省勞動模范”趙紅霞創辦的東港市食用菌試驗示范推廣中心,專門從事食用菌開發、生產、繁殖、加工、產品回收、銷售及栽培技術培訓為一體的民辦科研示范基地。大家學習熱情高漲,爭取實現異地項目對接。
三、農村婦女“雙學雙比”工作檢查驗收
根據市“雙學雙比”競賽活動領導小組對今年工作的總體部署,市婦聯會同市農委、市科技局、市科協等主要協調單位成員,深入基層、深入農村、深入農家,將今年的“雙學雙比”工作會議分解到縣區,走下去開片會,采取邊走、邊看,邊聽的方式,從8月25日至9月14日期間,利用5天時間對海城、臺安、岫巖、千山四縣區及立山區沙河鎮進行了“雙學雙比”工作的檢查驗收工作,深受各級協調組織和廣大農村婦女的歡迎,扎扎實實地推動了“雙學雙比”工作的進一步開展。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1、形式新穎,效果明顯。為了減輕會議負擔,擴大會議的輻射面,強化會議的效果,這次檢查主要采取先走訪典型、后匯報的方式,詳細地了解了基層“雙學雙比”活動的開展情況,各縣區領導高度重視,親自帶隊走訪,并認真匯報了本地區的“雙學雙比”工作情況,會議開得十分嚴肅和規范,市協調小組宣布了兌現去年責任狀資金的決定。同時,市、縣協調小組領導和婦聯領導簽定了今年的責任狀,最后市領導講話。在海城和岫巖還播放了“雙學雙比”活動的專題片,更生動地展現了“雙學雙比”活動示范性、長效性、輻射性。
2、各種典型門類齊全。這次走訪的典型給協調小組檢查團同志一種全新的感覺,涉及到了種植、養殖、加工等各個領域,代表著農業產業調整的發展方向,促進區域經濟的發展。通過檢查各縣區項目進家活動開展情況,我們確立了30個增收致富項目在全市婦女中推廣。
3、基礎工作扎實規范.各縣區按照責任狀的要求,分門別類建立了實名制檔案,特別是項目進家活動檔案,各縣區做到了家庭有項目登記表,縣、鎮、村有五年目標項目任務分解統計表,系統管理,一目了然。
4、加大了簽狀力度.今年的責任狀兌現獎金提高到3000元,鼓勵“雙學雙比”工作者積極工作。今年我們在和海、臺、岫、千四個縣區簽定責任狀的基礎上,又與立山區沙河鎮簽定了責任狀,加大了對該鎮“雙學雙比”工作的指導。
市婦聯主席王曲娜、農委主任劉明漢、婦聯副主席姜秀珠、科技局副局長杜新宇、科協副主席程斌等認真參加了這次檢查工作。此次工作受了政府的高度重視,偉家市長委托市長助理秦國夫、副秘書長單德峰參加了全過程,并做了重要講話,對“雙學雙比”活動做以高度評價,推動了“雙學雙比”工作再上新臺階。
“巾幗建功”活動
在崗下,以就業工作為重點開展“巾幗建功”活動,走出一條特色之路。6月初,全省婦聯主席工作會議上,以“扶持和培育創業女性群體,為振興鞍山老工業基地創業建功”為題作了專題發言,把搭建女性創業建功平臺作為婦女發展的重大課題進行探索和研究,確定了新的工作思路:即堅持以創業為“龍頭”,實施“創業牽動”計劃,建立創業培訓、創業服務、創造崗位“三位一體”的創業模式,通過“1+1群”創業行動,形成女性創業的倍增效應和群體氛圍,走出一條抓培訓促創業,抓創業促就業、一年來培訓2500名下崗失業女性,近4000名下崗失業女性得到安置。
1、春節前,向下崗失業女職工送崗位100個。1月12日,鞍山市“萬幫行動”系列幫扶活動啟動儀式在鐵西工人文化宮舉行,市婦聯全體黨員機關干部參加了這次活動。會議由市委常委、市總工會主席李守鎮主持,會上市婦聯主席王曲娜宣讀了《鞍山市“萬幫行動”系列幫扶活動方案》,市婦聯向下崗失業女職工送崗位100個。
2、參與主辦了就業援助專場洽談會。1月20日,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市婦聯等單位共同主辦的鞍山市“四送一落實”活動啟動儀式暨就業援助專場洽談會,在市中心勞動力市場舉行。“送政策、送崗位、送技能、送服務、落實優惠政策”,“穩定你的就業,我們共同努力”,這些活動內容深受下崗失業人員的歡迎,并現場進行用工求職,政策咨詢,培訓招生,巾幗家政服務公司參加了洽談會,受到關注。
3、成功舉辦了鞍山市首屆婦女手工制品展銷會。
為了實現以展會帶動商機,以商機推動生產,以生產促進就業,以就業提高婦女的生活和信心這樣一個良性的循環,3月7、8日,市中小企業局、市婦聯等單位在鞍山市四隆廣場舉行了鞍山市家庭創業暨婦女手工制品展銷會,這次展銷會以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為動力,以“三八”節為契機,以商會為依托,以圍繞中心、服務婦女,切實解決農村婦女增收致富、城市婦女就業創業為切入點和落腳點,為手工制品業戶搭建服務平臺,帶動家庭創業,項目進家和推動手工制品產業發展壯大。
此次展銷會上展出了柳編、麻結編、羽毛編織、皮毛編織、布藝、繪畫、紙制品、珠制品、根雕、核雕、珠寶、剪紙、岫玉等20余類、千余品種、萬余件商品。據初步統計,實際交易額近20余萬,簽署協議14項,意向成交額40萬元。其中臺安興達柳編廠簽約額7萬元,華宇綜合服務中心簽約額3萬元,中國京劇臉譜手工繪畫簽約額3萬元,亞鳳手工制品合作社簽約額1萬元,華益手工坊簽約額10萬元,順達絲棉制品公司簽約額6萬余元,亨蚨工藝品公司簽約4千余元,孫立峰剪紙簽約額5千余元。另外本溪天龍洞工藝品廠簽約額10萬元,錦州葫蘆趙工藝品廠與馬來西亞簽訂合作意向。
4、申請遼寧省2005年巾幗再就業資金30萬元。市婦聯在總結再就業資金使用和管理經驗的基礎上,經過充分考察論證,把資金扶持的重點放在鞍山市手工制品行業,加大對下崗失業女性的安置力度,做大無圍墻工廠。經省婦聯批準,現資金已到位,發放到5個手工制品企業,即肖巖的鞍山市迪克手工制品有限公司貸款10萬元、刁云霞的岫巖荷花玉器批發市場貸款5萬元、王穎的紅菲皮革工作室貸款5萬元、金玉香的臺安縣寶利紙制品廠貸款5萬元、張玉杰的臺安縣德瑞紙業公司貸款5萬元,這些資金正在發揮著重要作用。
5、支持全市進行的棚戶區改造,到改造涉及的縣區進行調研,采取拉網式調查,反映她們的就業需求和就業愿望,著手對棚戶區的下崗失業人員進行培訓安置,主要采取兩條渠道,一個是手工制品商會,通過培訓可安置500人就業,一個是家政服務商會,市場潛力很大,通過學習培訓,可達千人就業。
6、緊緊圍繞市委九屆十次全會精神、構建和諧鞍山這個主題,全面開展和諧社區創建活動。結合群眾團體組織的職能,制定了婦聯的指標評價體系。對示范社區、先進社區和達標社區制定了細化、量化的標準,主要內容有組織建設、維權預警、文明家庭、家長學校、就業援助等。爭取“安康益家”項目,通過電教設備普及家庭教育知識,更有效更快捷地為家長和兒童服務。
在崗上,我們積極開展建功活動,預計11月份,召開全市巾幗建功工作會議,將對15年來“巾幗建功”活動進行總結,對下一步建功活動提出要求,同時還要進行經驗交流,表彰百個“巾幗文明示范崗”和百名“巾幗建功標兵”。
積極參加全市的科技活動周活動,參與主辦了全市科普活動日活動,積極組織了鞍山市振興老工業基地“巾幗發明獎評選”活動,預計11月份在全市的巾幗建功會議上表彰。
明年主要工作:
一、圍繞“三農”問題,做好農村婦女工作。仍以增收致富項目進家庭活動為主體,在廣度和深度上下功夫,強化網上致富活動,加強對星火帶頭人的培訓,來推進“雙學雙比”活動。
二、總結推廣“雙學雙比”工作經驗,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適時召開“雙學雙比”工作會議。
三、加強對巾幗文明示范崗的管理工作,出臺管理辦法,加強對巾幗文明示范崗的指導、檢查、驗收。
四、圍繞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做好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工作,發揮好商會的作用,加大培訓和安置工作力度,爭取政策和獎金,扶助女性創業。
五、加強對社區工作的指導,為建設和諧社區發揮婦聯組織的作用。
六、做好常項工作。
今后,我們還要繼續努力拼搏,積極進取,創新載體,以更大的熱情,做好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