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辦近幾年來的工作總結(市)
時間:2022-06-23 08:22:00
導語:抗震辦近幾年來的工作總結(市)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市抗震辦公室在委黨委的正確領導下,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筑法》、《防震減災法》賦予的工作職能,在工程建設、城鄉建設、抗震設防管理、審批、把關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現總結如下:
一、提高認識,加強對建筑抗震設計規范的宣傳學習
地震是威脅人類安全的主要自然災害之一。減輕地震災害的重要措施是把好抗震設計關。為了提高對建筑工程抗震設防質量工作的認識,我們加大宣傳力度,特別是新規范頒布后,及時組織科室同志學習,采取各種形式進行宣傳,如:一是下發文件以焦建[20*]16號文下發了關于使用《建筑抗震設計規范》的通知。二是利用報紙,20*年8月17日在*日報刊登答記者問,加大宣傳力度,使大家提高了認識。三是舉辦學習班,為幫助各建筑施工單位領導、技術人員、管理干部更好地正確掌握和應用新抗震設計規范,于20*年10月舉辦了全市(六縣、市)的設計單位、勘察、監理、開發、施工企業主管領導、建筑師、技術人員、管理干部70余人參加的《建筑抗震設計規范》研討班。通過學習,使大家充分認識到學習新規范的重要性,為提高我市工程建設抗震設防質量奠定了基礎。
二、強化對新建工程抗震設防管理力度
工程建設的抗震設計是確保工程建設抗震設防質量的重要環節。總理曾多次強調指出:“各項建設工程都要按抗震設防要求和抗震設計規范進行設計和施工。”在近五年的工作中,重點抓了新建工程抗震設防審查。1999年至今共審查工程項目637項,建筑面積376.97萬平方米,提出建議1184條,對在執行工程建設標準強制性條文方面,嚴把三關,即:圖紙審查關;沒有地質勘察報告一票否決;勘察報告中地基承載力取值與設計不符時,要進行全面復核,重新修改結構設計。
三、完成了《*市抗震設防區劃基礎信息管理系統》軟件開發的制作工作
*市抗震設防區劃基礎信息管理系統軟件開發,數據庫,城市地質及工程資料,巖土工程地質參數及信息管理系統軟件開發光盤等工作已完成并安裝完畢。
四、完成了《減隔震技術在建筑物中的應用》科研項目
積極開展抗震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的推廣應用,和*工學院合作《減隔震技術在建筑物中的應用》項目,獲市20*年科技進步二等獎。
五、完成了*市抗震學會的成立申報工作
積極籌備抗震學會成立工作,經市民政局同意,于20*年4月5日召開了成立大會,大會通過了學會章程,組成了第一屆理事會,選出了法人代表,完成了學會注冊登記,各項工作已逐步展開。
六、落實了*市抗震防災規劃修編部分資金
*市抗震防災規劃是80年代編制的,已不符合城市建設和經濟建設的發展需要,需重新編制。按照國家建設部和省建設廳的要求,凡重點抗震設防城市,必須盡快修編城市防震減災規劃,我們積極向市建委、市政府申報項目,落實資金,目前已落實資金9萬元,各項工作已全面開展,具體有:(1)全面收集了市區現有的城市基本情況,地震地質、水文地質與工程地質、抗震設防、建(構)筑物普查和生命線工程規劃與建設方面的資料。(2)建筑物震害預測,抗震設防區劃部分基礎工作已經完成,生命線工程的規劃初稿正在編制中。(3)規劃文字部分編制已完成。
七、完成*市《防震減災指揮部職責分解》農村危房調查
組織召開了市屬六縣(市)建委、城建局有關部門參加的專項工作會議,安排布置了具體事項,全市共抽樣調查了6個縣(市)22個鄉鎮,24個行政村的農村危房26.63萬間,建筑面積427.11萬平方米。
八、完成*市建委系統破壞性地震應急預案編制及普查工作
共普查工程基礎設施路燈11339盞,光亮工程4550盞,橋梁24座,道路23條,建筑物占壓道線情況35處。修編了建委系統破壞性地震應急預案。
九、完成*—20*年房地產開發企業資質年檢工作
原開發辦與抗震辦合署辦公,兩塊牌子一套人馬,按照省建設廳的統一部署,換發了全市開發企業資質證書45家,取消了22家,清理整頓了一批群眾反映強烈的開發公司,濃縮了隊伍,調整了結構,促進了房地產開發企業的健康發展。
十、完成了*市抗震設防質量檢查工作
根據省建設廳和建設部《關于開展全國抗震設防質量檢查工作的通知》要求,我們這次檢查了“十五”以來建設的人流集中的大型公共建筑54項,建筑面積34.739萬平方米,市內28項,建筑面積25.88萬平方米,城市基礎設施道路建設有9項,長14050米,投資8006萬元,橋涵3座,村鎮建筑中的公共建筑22項,建筑面積2.5萬平方米。
20*年7月1日后竣工,單體建筑面積在*平方米以上的住宅工程136項,建筑面積86.46萬平方米,其中:市區105項,建筑面積57.21萬平方米;在建磚混和鋼筋混凝土房屋工程156項,建筑面積118.34萬平方米;市內67項,建筑面積76.40萬平方米。
總之,這些年來我們在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績,但也有很多不足之處和不盡人意的地方,有待于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改正和完善。
- 上一篇:監察局行政監察工作意見(市)
- 下一篇:Ontology適應性知識分析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