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局節水推廣技術總結
時間:2022-06-28 08:39:00
導語:農業局節水推廣技術總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我縣地處*流域,地勢低洼,地堿水咸,淺層淡水資源先天不足,由于近幾年連續干旱農業生產大量超采地下水,水位迅速下降。農業灌溉成本大且不能滿足需求。由于上游河流截流,容水很少,再加上全縣降水量主要分布在7、8、
9三個月份,造成我縣旱地、半旱地大面積增加,據06年統計,已達12萬畝,占農作物種植面積的1/4。尤其是春天棉花種植季節,雨水更為稀少,常年春天降水量在20-30mm,造成旱地等雨,等水播種,播種上的地塊由于澆地水量少,不均勻,播種質量低,出苗率低,苗情差,制約了我縣農業生產的進一步發展。面對水資源供需矛盾的日益尖銳化,把節水精量播種和旱作技術有機地結合起來,應用旱作節水農機、農藝新技術發展農業生產已成為我縣農業生產的當務之急,因此采用節水精播農機新技術可以做到投資少,見效快,非常適宜我縣棉花、玉米種植的現狀。2007年我縣共推廣節水精播機50臺,全縣節水精播面積達2.11萬畝,建設高標準的節水精播技術推廣示范方2個各1000畝,試驗田面積20畝。07年全縣因此增加棉花種植面積1.1萬畝,節約成本約50萬元,機手因此而增加收入15.5萬元。全縣預計節本增效490萬元。促進了我縣向節約型農業,發展型農業前進的步伐。
一、節水精播技術的節本增效原理
1、節水精播采用一次完成播水、播種、施肥、噴藥、鋪膜,復合式作業,減少了多次農機作業降低了生產成本,提高了作業效率。
2、播水裝置采用穴播水,可保證棉花出苗,避免了大水漫灌式澆地的水資源浪費,節水也符合節水型農業發展的思路。
3、對于水源條件差的地塊,可適時播種,不受外部條件的影響,為棉花的增產打下基礎。
4、對于絕對的旱地,靠天等雨播種的地塊,節水播種可增加棉花種植面積,增加農民的收入。
二、適宜我縣節水精播農機技術的路線
機耕------節水精量播種-----田間管理-------收獲
1、機耕:采用大拖帶旋耕機機耕。旱地宜反復作業二次,耕深14cm,地表平整,無坷垃。
2、節水精量播種:選擇適宜我縣棉花種植品種。如:國欣棉3號,邯368、萬豐201。選擇清潔水源穴播水150ml,播深3cm,畝播量0.7-1.0kg,鋪膜同時,噴灑除草劑,隔1m遠壓土將膜壓實。
3、田間管理:依品種不同定苗,畝株數在3000—4000之間,及時除蟲害,地旱時及時澆水,加強田間管理,保證棉花正常生長。
三、高標準節水精播示范方建設
選擇我縣旱地突出及棉花種植基礎好的劉八里鄉前七里村和潞灌鄉三教庵村為示范方種植基地,示范方面積各1000畝,推廣示范方的實施我們主要做了以下幾點:
1、統一規劃:限定品種2個:國欣棉3號、邯368。棉花品種以我縣棉花良種補貼的方式集中發放到農戶。行距:大行90cm,小行55cm。株距25cm。定點區域的棉花種植實行良種補貼。
2、統一機耕、種植。統一實行旋耕作業,統一收費標準25元/畝。每個示范方集中七臺節水精播機統一作業,統一播種收費標準36元/畝,統一安排運水車5臺,并配技術指導及專業維修人員以保證機具正常作業。
3、縣農業局抽調農業技術人員6人,負責示范方的病蟲測報及田間技術管理。
四、試驗調查情況的簡單分析
1、節水精播機的使用調查情況
我縣使用的是農哈哈機械公司生產的2BJSP—2節水穴播種,從50臺的使用及機手反映情況看總體反映良好。一是播種均勻,出苗情況良好。二是播水裝置播水量較準,漏播水現象少。三是故障率較低。出現的主要問題:一是機具較長,且后重量大,機手操作強度大。二是裝配質量有的有問題。有的地方中心不在同一水平,有的地方緊固程度差。三是應設計的越緊湊越好。轉彎靈活,減少轉彎耗時,提高生產效率。
節水播種機的生產率一般在1.9畝/小時左右,受水源的供應條件、供水時間、地塊大小等因素影響很大。加之節水播種機分布分散,不能建立統一的供水服務組織,所以說影響了機手的作業效率,增加了機手的作業成本,這也是造成機手積極性低的一個因素。
2、棉花的出苗情況及成本初步核算情況分析
同一天播種,節水精播與造墑相比,出苗提前0.8天,出苗率高3.4,而從出苗后10天的長勢看比造墑精播苗情況差。
節水
我縣地處*流域,地勢低洼,地堿水咸,淺層淡水資源先天不足,由于近幾年連續干旱農業生產大量超采地下水,水位迅速下降。農業灌溉成本大且不能滿足需求。由于上游河流截流,容水很少,再加上全縣降水量主要分布在7、8、9三個月份,造成我縣旱地、半旱地大面積增加,據06年統計,已達12萬畝,占農作物種植面積的1/4。尤其是春天棉花種植季節,雨水更為稀少,常年春天降水量在20-30mm,造成旱地等雨,等水播種,播種上的地塊由于澆地水量少,不均勻,播種質量低,出苗率低,苗情差,制約了我縣農業生產的進一步發展。面對水資源供需矛盾的日益尖銳化,把節水精量播種和旱作技術有機地結合起來,應用旱作節水農機、農藝新技術發展農業生產已成為我縣農業生產的當務之急,因此采用節水精播農機新技術可以做到投資少,見效快,非常適宜我縣棉花、玉米種植的現狀。2007年我縣共推廣節水精播機50臺,全縣節水精播面積達2.11萬畝,建設高標準的節水精播技術推廣示范方2個各1000畝,試驗田面積20畝。07年全縣因此增加棉花種植面積1.1萬畝,節約成本約50萬元,機手因此而增加收入15.5萬元。全縣預計節本增效490萬元。促進了我縣向節約型農業,發展型農業前進的步伐。
一、節水精播技術的節本增效原理
1、節水精播采用一次完成播水、播種、施肥、噴藥、鋪膜,復合式作業,減少了多次農機作業降低了生產成本,提高了作業效率。
2、播水裝置采用穴播水,可保證棉花出苗,避免了大水漫灌式澆地的水資源浪費,節水也符合節水型農業發展的思路。
3、對于水源條件差的地塊,可適時播種,不受外部條件的影響,為棉花的增產打下基礎。
4、對于絕對的旱地,靠天等雨播種的地塊,節水播種可增加棉花種植面積,增加農民的收入。
二、適宜我縣節水精播農機技術的路線
機耕------節水精量播種-----田間管理-------收獲
1、機耕:采用大拖帶旋耕機機耕。旱地宜反復作業二次,耕深14cm,地表平整,無坷垃。
2、節水精量播種:選擇適宜我縣棉花種植品種。如:國欣棉3號,邯368、萬豐201。選擇清潔水源穴播水150ml,播深3cm,畝播量0.7-1.0kg,鋪膜同時,噴灑除草劑,隔1m遠壓土將膜壓實。
3、田間管理:依品種不同定苗,畝株數在3000—4000之間,及時除蟲害,地旱時及時澆水,加強田間管理,保證棉花正常生長。
三、高標準節水精播示范方建設
選擇我縣旱地突出及棉花種植基礎好的劉八里鄉前七里村和潞灌鄉三教庵村為示范方種植基地,示范方面積各1000畝,推廣示范方的實施我們主要做了以下幾點:
1、統一規劃:限定品種2個:國欣棉3號、邯368。棉花品種以我縣棉花良種補貼的方式集中發放到農戶。行距:大行90cm,小行55cm。株距25cm。定點區域的棉花種植實行良種補貼。
2、統一機耕、種植。統一實行旋耕作業,統一收費標準25元/畝。每個示范方集中七臺節水精播機統一作業,統一播種收費標準36元/畝,統一安排運水車5臺,并配技術指導及專業維修人員以保證機具正常作業。
3、縣農業局抽調農業技術人員6人,負責示范方的病蟲測報及田間技術管理。
四、試驗調查情況的簡單分析
1、節水精播機的使用調查情況
我縣使用的是農哈哈機械公司生產的2BJSP—2節水穴播種,從50臺的使用及機手反映情況看總體反映良好。一是播種均勻,出苗情況良好。二是播水裝置播水量較準,漏播水現象少。三是故障率較低。出現的主要問題:一是機具較長,且后重量大,機手操作強度大。二是裝配質量有的有問題。有的地方中心不在同一水平,有的地方緊固程度差。三是應設計的越緊湊越好。轉彎靈活,減少轉彎耗時,提高生產效率。
節水播種機的生產率一般在1.9畝/小時左右,受水源的供應條件、供水時間、地塊大小等因素影響很大。加之節水播種機分布分散,不能建立統一的供水服務組織,所以說影響了機手的作業效率,增加了機手的作業成本,這也是造成機手積極性低的一個因素。
2、棉花的出苗情況及成本初步核算情況分析
同一天播種,節水精播與造墑相比,出苗提前0.8天,出苗率高3.4,而從出苗后10天的長勢看比造墑精播苗情況差。
- 上一篇:縣農業局政務公開工作總結
- 下一篇:獨家原創:淺談高中政治教學情境創設
精品范文
10農業行政管理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