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企業人才培養工作總結

時間:2022-01-08 10:37:00

導語:煙草企業人才培養工作總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煙草企業人才培養工作總結

一、生產車間關鍵崗位“復合型”人才培養的實施背景

(一)隨著行業改革不斷深入推進,車間一線崗位人才培養問題日益凸現,主要基于以下四方面因素:

1.關鍵崗位人才空缺對生產造成影響:一線技術含量高、與產品質量關系密切、培養周期長的關鍵崗位,當面臨員工請假、休假、調崗、離職、出差等情況時,此時車間必須有其他員工填補空缺。尤其在《員工帶薪年休假管理辦法》出臺以后,每位工作滿1年員工都享有每年最少5天假期,如果不未雨綢繆,及時培養出崗位“后備人才”,當崗位面臨后備人才匱乏的情況,勢必對車間生產工作造成一定影響。

2.一流企業對一流員工隊伍的需求:企業在“爭創一流”過程中,對員工綜合素質提出了更高要求。員工不能只滿足于掌握單項專長,而應轉變觀念,增強危機意識和競爭意識,在生產實際中成為“多面手”、“萬金油”。同時,車間通過培養更多崗位人才,才能真正做到“人盡其才,才盡其用”。

3.企業技術進步與流程再造的要求:近幾年來,各卷煙生產企業技術改造的速度加快,技改后,生產作業流程隨之變化,原有崗位會出現合并重組,這就需要有掌握不同技能的“復合型”人才不斷涌現。

4.員工自身職業生涯規劃的需要:按照國家局指導思想,煙草行業跨省重組,組建大企業、大集團是行業發展的必由之路。隨著鄭州、新鄭卷煙廠聯合易地技術改造項目的確立,企業更高層次聯合重組迫在眉睫。面對新一輪的崗位競爭,廣大員工迫切要求學習新的知識和技能,提高自身的綜合競爭實力。

二、關鍵崗位“復合型”人才培養模式創建與實施基本模式和主要做法

在培養模式方面,車間從學習理念、環境、機制、方法等方面進行積極探索,形成“1+2+3+4”后備人才培養模式,即:“樹立一種理念,營造兩種環境,建立三種機制,運用四種方法”。

(一)樹立一種理念,轉變思維方式

面對行業競爭的新形勢,車間對員工進行合理引導,教育員工要終身學習,并在車間內部樹立“學習工作化工作學習化”的理念,把工作的過程看作學習的過程,把學習看作工作的一部分,使工作和學習緊密地結合在一起,從思想上轉變員工思維定勢。

車間黨支部開展“四個一”讀書活動,發放《沒有任何借口》、《你在為誰工作》等針對性很強讀物,使員工觀念有了根本轉變。同時為發揮榜樣帶動作用,車間多次組織先進技師、優秀青工進行現場經驗交流,通過優秀員工先進示范作用,激勵人,帶動人,為全體員工提供仿效的榜樣。

(二)營造兩種環境,豐富學習載體

為給員工學習與交流提供平臺,車間先后從硬件和軟件兩方面入手,有效營造兩種學習環境。

1.在硬件環境建設方面,車間先后為專業維修人員,建立學習室和信息化重點實驗室。學習室包含學習區、資料區和討論區,資料區設在電修室和設備室,可方便員工自由查閱技術圖書資料;討論區則成為“創新活動專區”,可方便員工交流學習經驗,開展創新活動;另外,車間還與鄭州輕工業學院聯合組建河南省信息化重點實驗室,建立煙草生產過程工業網絡實驗平臺,并印制該平臺《試驗指導書》等學習資料,豐富了電氣專業人員對監控畫面制作、plc在線編程、網絡組建等方面學習內容,該實驗平臺項目在全國煙草企業中尚屬首家使用,該項目也于*年順利通過河南省科技廳的成果鑒定。

2.在軟件環境建設方面,車間以“知識共享”立足點,組織專業維修人員收集設備相關資料,建立設備維修經驗庫;車間還組織牽頭,結合職工興趣愛好,開展各種學習論壇與讀書活動,以此拓寬職工知識面。如成立新聞寫作團隊、電腦愛好者協會、工藝攻關小組等。通過廣泛交流使員工對如何學習有了全新認識,營造出共同進步的新局面。

(三)建立三種機制,規范考核流程

1.為適應企業發展的需要,車間不斷提升人才培養模式,對員工競爭上崗、學習培訓情況、工作創新等多方面內容進行明確規定。先后制定《人員競爭上崗管理辦法》、《學習培訓管理辦法》、《制絲車間績效考核方案》三種機制,車間還以維修工段為試點,推行維修工分級管理,把考核成績以百分制形式進行月度匯總,并與員工全年的工作業績進行掛鉤,以此對員工進行分級管理(級別從a+檔到f檔),為“復合型”人才培養模式提供制度保障。

2.為規范人才考核流程,車間還以三種機制為保障,不斷創新管理形式,加大員工績效考核力度。為每位員工建立“制絲員工學習檔案”,設計員工培訓學習分冊,對員工全年參加培訓次數和情況進行考核統計,針對員工學習工作情況進一步挖掘崗位的后備人才。

(四)運用四種方法,注重培養實效

1.扎實開展員工‘內培外訓’。員工培訓內容更趨多樣化,在內部培養方面,為了不影響企業生產工作,車間敢于借助專家‘外腦’,聘請美國ab公司、西門子公司等技術人員、鄭州輕工業學院教授來車間定期集中授課,講述前沿技術領域的相關應用;另外,在外出培訓方面,企業組織開展針對性強的外出培訓,參加外出培訓后歸來的員工,必須把所學內容再進行內部培訓授課,由此使更多員工充分受益。車間定期開展“每周一課”,如變頻技術、網路技術、plc應用技術、機械制造等專門培訓。

2.有效開展操作人員‘訂單式’培訓。所謂‘定單式’培訓,就是結合生產需要,車間有針對性地對生產操作人員進行現場培訓授課,主要采取“機旁示教”和“兼職培訓員”兩種形式。在“機旁示教”中,車間挑選關鍵崗位分包維修工通過現場集中授課方式,講解設備的結構、性能、原理和操作基本技巧,使崗位操作工對關鍵維修技術都有所了解。另則,車間還指定設備管理人員、技術骨干擔任兼職培訓員,對參訓員工學習情況進行全面考評,這種“以點帶面”的學習方式,有效豐富了現場操作人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

3.開展維修工“ab角結對子”活動,即兩名維修工一組結成對子,并制定詳細學習計劃書,師徒之間必須掌握對方所承包設備維修技術,通過師徒優勢互補,實現共同進步,逐步形成了“老、中、青”三層梯隊技術力量,防止專業技術人才隊伍斷檔。

4.建立現場操作人員輪崗機制,即“橫向到邊、縱向到底”上下工序交叉人才培養方式。在橫向培養中,車間要求葉段、烘絲段、梗絲段、四摻加香段中控工相互學習交流,中控工必須熟練掌握各工藝段中控操作技能。另外,要求中控工至少要培養1名本地操作工掌握中控操作技能,每位本地操作人員必須熟練掌握該崗位中控操作;在備用工中挑選兩名素質較高的培養對象,使其在實際中掌握關鍵崗位(切絲機操作,烘絲機本地操作,香料廚房操作、膨化電控)的操作技術。

三、關鍵崗位“復合型”人才培養模式創建與實施的效果

關鍵崗位復合型人才培養模式在生產實踐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并在員工素質、后備人才儲備、企業技術進步等多方面產生了明顯效果,為企業生產經營提供技術保障。

(一)提高了員工整體素質

1.通過此項管理方法實施,豐富了廣大員工在不同崗位上實踐能力,為車間儲備充足的崗位人才,有效解決車間人才缺失的困擾。“學習工作化工作學習化”的學習理念在制絲車間成為員工自覺、自發、自愿的行為,創新成果層出不窮,員工素質有了較大提高。僅*年一年,車間共完成廠級創新成果12項;在職業資格證書取得方方面,*年車間培養高級以上技術等級資格員工11人,其中一人取得工程師資格,四人取得維修技師資格。在全國“泰山杯”煙機設備維修職業技能大賽中,車間兩名選手還獲得sq34切絲設備第三、第四名好成績,并被推薦為“行業技術能手”,取得我省煙草行業同工種比賽歷史最好成績,

(二)豐富了后備人才儲備

關鍵崗位“復合型”人才培養模式創建與實施,使車間后備人才培養逐步走向正規。在關鍵操作崗位,一個崗位每班次至少有三人會操作關鍵崗位設備;在關鍵技術崗位,培養了多名操作技術能手,彌補了關鍵崗位操作人員不足現象,完全達到了車間人才培養目標。以下為車間關鍵崗位后備人才培養對比表:

(三)推動了企業技術進步

1.員工參與車間技術革新、勞動競賽、科技攻關、設備改造等活動積極性空前高漲,車間員工結合所學知識,勇于開展工藝創新活動。其中《松散回潮安裝煙餅分離機》、《提高切絲質量工藝創新》等新工藝新技術已在制絲工藝生產中得以運用,為車間工藝生產解決了大量的實際難題。

2.技術創新項目水平和檔次得到大幅提高,團隊革新項目碩果累累。車間廣大員工依靠團隊優勢,開展了多項節能革新活動,其中《車間滾筒類節水節電改造》、《車間照明智能改造》、《提高加料機水分cpk值》、《干冰煙絲膨脹伺服系統供電改造》、《整改1線真空回潮機返抽控制》等14項革新活動已經應用于車間生產中,對企業的“提質降耗節能增效”起到了作用。以下為車間技術革新項目數量對比表:

3.群眾性qc小組活動得到蓬勃發展,為更好加快技術成果轉化速度,車間把技術革新與成果申報緊密結合,并把該項作為員工成才量化考核指標。由于成績突出,車間有多個qc課題獲得“省優”、“國優”等稱號,*年制絲車間第五qc小組《減少貯葉柜故障維修時間》成果,獲得“國優”稱號,維修工段電工班獲得國家級“質量信得過班組”榮譽稱號。通過qc活動,廣大職工立足崗位“學技能、練技術、比貢獻”的學習氛圍更加濃厚,為企業創造出巨大效益。

(四)營造了員工和諧氛圍

通過“復合型”人才培養,進一步增進員工彼此間的了解,有助于建立和諧融洽的工作環境,更有助于員工認識本職與其它工序聯系,從而理解本職崗位的工作意義。

生產車間“復合型”人才培養模式的創建與實施已成功在現場管理中得到運用,有效促進“1+2+3+4”人才培養模式的優化和發展。面對新的目標,車間將以“自我加壓敢為人先”為信念,緊跟時展步伐,在員工成材培養方面謀求新發展,一步一個腳印,矢志不渝向更高層次奮勇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