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事爭先創優工作總結

時間:2022-06-10 08:53:00

導語:市人事爭先創優工作總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市人事爭先創優工作總結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領導重視,注重學習,努力建設學習型機關;公開政務,爭先創優,努力建設廉潔型機關;勤奮工作,爭先創優,努力建設勤政型機關;文明服務,爭先創優,努力建設服務型機關進行講述。其中,主要包括:人事局關于在全市人事系統開展爭先創優活動部署后,我局迅速行動,及時傳達精神,召開了動員大會,成立了爭先創優工作領導小組,組建了工作專班,創辦了爭先創優工作簡報,以學習為切入點,全面部署爭先創優活動、健全制度,規范行為、公開政務,方便群眾、集體決策,民主管理、精心部署,積極穩妥地推進市鄉機構改革、勤奮努力,認真做好人事業務工作、與時俱進,不斷開拓人事工作新領域、文明禮貌,實行優質服務、熱情耐心,做好解困服務、注重投入,優化服務環境等,具體材料請詳見:

近幾年來,*市人事局認真開展了以“工作爭先、服務爭先、業績爭先、學習優、作風優、素質優”為主要內容的爭先創優活動,將爭先創優活動融于人事業務工作之中,做到同步安排、同步檢查、同步總結、同步表彰。通過扎實開展這項活動,全局干部的工作能力有了顯著提高,思想理論水平有了明顯提高,業務素質有了明顯提高,服務意識有了明顯增強,人事部門的形象得到了明顯提升。2002年、2003年人事局機關黨支部被*市委評為“先進基層黨組織”,2003年,在全市執法隊伍中,我局名列第二,在今年全市評議中,我局名列第三,2001年、2003年連續兩屆被省委、省政府評為文明單位。

一、領導重視,注重學習,努力建設學習型機關

*市人事局關于在全市人事系統開展爭先創優活動部署后,我局迅速行動,及時傳達精神,召開了動員大會,成立了爭先創優工作領導小組,組建了工作專班,創辦了爭先創優工作簡報,以學習為切入點,全面部署爭先創優活動。

(一)、抓學習,強素質。近年來,我局堅持學習不放松。一是堅持政治理論學習,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全局干部系統地學習了、鄧小平和關于黨的作風建設的論述,《中共中央關于加強和改進黨的作風建設的決定》、《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開展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十六大報告、十六屆四中全會精神集中學教活動。三年來,局機關干部學理論筆記達60多萬字,撰寫體會文章200多篇,發表理論文章16篇。二是加強業務學習,提高政策水平。組織全局干部認真學習人事政策法規、財務制度、財經紀律、WTO知識和法律知識,舉辦業務知識講座8次,舉辦專題講座12次,舉辦普法知識講座4次。三是向英模學習,典型引路。全局干部開展了向英雄模范人物學習,向身邊的典型學習,爭做吳天祥式的人民的好公仆。同時開展了“當官干什么?”“入黨為什么?”“掌權做什么?”的專題討論,做到未雨綢繆,防微杜漸,警鐘長鳴。通過學習和討論,全局干部樹立了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沒有違法亂紀行為發生。

2、抓班子,帶隊伍。幾年來,在局領導班子建設上,一是加強思想政治建設,堅持把思想政治建設擺在黨建工作的重要位置,自覺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二是注重組織建設,發揮黨總支的戰斗堡壘作用。堅持個人服從組織,少數服從多數,下級服從上級;堅持集體決策,不搞個人說了算;堅持領導班子的團結,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做到謀政不謀權,謀事不謀利,班子的凝聚力、戰斗力大大增強。三是進行了集中建設。為了使領導班子建設水平有一個較大提高,先后開展了創建“團結、廉潔、開拓、務實”領導班子活動、“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集中學教活動、十六大精神集中學習活動,形成了比工作作風、比工作效率,比工作實績,比鄰里關系的領導帶領干部,干部帶領家屬共建文明單位的新局面。

3、抓調研,正學風。注重調查研究,學以致用。每年都下發調研項目,安排調研課題,大興調查研究之風,并把2003年定為調查研究年。今年,安排企業人才現狀和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等5個調研課題。近兩年來,開展的調研項目12個,撰寫的調研文章26篇,其中1篇被省人事廳評為一等獎,2篇被*市人事局評為一等獎,3篇被*市人事局評為三等獎,1個課題納入市委組織部上報的調研課題,有8篇調研文章在不同的刊物上發表。

二、公開政務,爭先創優,努力建設廉潔型機關

(一)健全制度,規范行為。我局建立了“一查二測三掛鉤”和“述職述廉”制度,從制度上保證黨風廉政建設落到實處。今年進一步完善了包括《廉政建設制度》、《權力監督制度》、《議事制度》、《小車管理制度》、《學習制度》、《財務制度》、《崗位責任制度》等20項制度共218條,辦公室負責督辦這些制度的落實。如《小車管理制度》規定:凡私事用車一律實行交費制。全局干部自覺執行這項規定,領導班子成員帶頭遵守,帶頭交費。

(二)公開政務,方便群眾。設公開牌,公開爭先創優內容、公開行風建設內容,公開辦事服務程序,公開收費項目標準。向社會公開承諾,嚴格按程序辦事。權力行使到哪里,監督機制就延伸到哪里。同時,為了全面了解社會各界對人事工作的意見,2000年4月,聘請了11名人事監督員,2004年,又聘請了11名人事行評員,每年召開一次座談會向他們通報工作,虛心傾聽他們的意見和建議,請他們把脈問診,接受他們的質詢;每年“兩會”期間,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到局座談,主動征詢他們的意見,認真答復和解決提案、議案。

(三)集體決策,民主管理。我局實行重要事項局內公示制。每周一次行政領導例會,每月一次股室以上負責人例會,對重大決策問題實行集體研究表決制,增加工作透明度,不搞個人說了算,不搞暗箱操作。在中層干部任用上,按工作需要采取競爭上崗,輪崗等形式,經局總支會議研究決定,進行公示,并規定試用期;對干部入黨采取黨小組提名,群眾推薦,支部和總支大會討論決定,進行公示。凡公示無異議方可列入任職對象和黨員發展對象。民主管理的感召下,全局干部工作熱情進一步高漲,工作積極性進一步增強,為人民群眾辦實事的服務水平進一步提高,形成了一個爭先進位,爭創一流的新局面。

三、勤奮工作,爭先創優,努力建設勤政型機關

1、精心部署,積極穩妥地推進市鄉機構改革。近年來,按照*市關于機構改革的統一部署,遵循“精簡、效能”原則,積極穩妥地推進市鄉機構改革,撤銷了3個鄉鎮,將原來的18個鄉鎮合并為15個鄉鎮,實行助理員制,此做法在《中國機構》上刊登。2003年對全市鄉鎮事業單位實行買斷分流,共分流人員1513人,受到省人事廳、省編辦的充分肯定。今年,*市作為全省鄉鎮綜合配套改革的試點縣市之一,局長張德安陪同省指導組人員下鄉調研,做了大量深入細致的工作,事業單位順利轉制,人員分流全部到位,養老保險正在按政策落實。目前,鄉鎮綜合配套改革試點工作全面完成,試點工作得到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先后有天門、新洲、荊門、漢川等20多個地、市、縣前來學習取經。二是整體推進市直事業單位人員聘用工作。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統一部署和要求,我局積極做好各項準備工作,開展了調查研究,選擇了試點單位,草擬了聘用方案,推聘工作全面啟動。10月18日,召開了市直事業單位推行人員聘用制度動員大會,市成立市直事業單位推聘工作領導小組,進行統一部署,并從有關單位抽調精兵強組成工作專班,分成5個工作小組,實行分片包系統進行指導,整個推聘工作按計劃有序推進,各單位的方案報批,競爭上崗、簽定聘用合同緊張、有序、平穩推進。目前,全市有33個主管部門已報送所屬事業單位的推聘方案,其中已批復的部門有25個,有386個事業單位已完成了推聘任務,實行聘用制單位的比例達89%,已簽定聘用合同人員達7800多人,占事業單位人員總數的86%。確保在11月底以前完成全市事業單位推聘任務。三是市直機構改革嚴格按方案組織實施。全市行政機關共有16個單位開展了競爭上崗,165人參加了32個崗位的競爭;有21個單位進行了輪崗,輪換崗位82個。目前正在開展定編定崗到人工作。去年月10月,我市被省人事廳、省編辦授予全省1998-2002年機構編制管理先進單位。

2、勤奮努力,認真做好人事業務工作。一是干部教育培訓工作成效顯著。加入WTO后,我局按照上級文件精神,積極舉辦WTO知識培訓班,組織國家公務員WTO知識培訓考試835人;今年舉辦了全市公務員《行政許可法》培訓考試。三年來,我局共組織國家公務員任職培訓149人;組織專業技術人員計算機等級知識培訓86期2637人、更新知識培訓2515人、專門業務知識培訓64人。二是堅持標準,認真搞好職稱評審工作和各類考試工作。三年來,共組織晉升中、高級職務水平能力測試1148人;辦理頒發水平能力測試合格人員證書939人;推薦高、中級評審材料637份;組織召開初級專業技術職務評委會6次,評審通過初級職稱1252人。共組織各類各級考試報名3399人,其中,執業資格考試報名160人、職稱外語考試報名666人、全國職稱考試報名2533人。推薦上報各類人才7名,其中優秀專業技術人員1人、鄉土拔尖人才2名、百千萬工程人員3名,享受政府津貼人員1名。三是落實政策,認真搞好工資調整工作和退休干部管理工作。鄉鎮機構改革后,我局嚴格按工資政策對鄉鎮機關分流到事業單位的人員以及事業單位撤并后的人員的工資進行了調整,保證了機構改革的嚴肅性,鞏固了機構改革的成果。四是干部管理工作進一步規范。加強國家公務員隊伍的管理,對市直有關部門送審的競爭上崗方案、輪崗方案進行了嚴格審批,對國家公務員年度考核工作進行周密部署和安排,嚴格控制優秀比例。三年來共安置軍轉干部35人、隨調家屬13人,做到上級滿意、單位滿意、軍轉干部滿意。連續三年在*市人事系統綜合考評中進入前三名。

3、與時俱進,不斷開拓人事工作新領域。一是邀請專家座談,尋求人才強市對策。三年來,組織召開了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座談會,聽取專家們對*經濟發展的建議以及為如何突破縣市級人才發展的“瓶頸”尋求對策。二是成立專業技術人才協會,構筑民營企業人才平臺。三是抓好民營企業人才的引、留、用、管,不斷構筑民營企業人才新高地。①引進人才。2000年,*市首屆人才交流會引進本科生7名,其中,永祥糧機引進4名,碧山糧機引進1名。2001年、2002年組織湖北午時藥業、永祥糧機、碧山糧機、湖北農騰公司參加省人才交流大會,共引進中高級人才6名。其中碧山糧機引進3名。幾年來,共為民營企業引進各類人才168名,民營企業吸納國營企業改制后的各類人才1200多名②留住人才。該局干部經常深入民營企業與各類人才交心談心,關心他們的生活,為各類人才長期在安陸工作提供了良好的人際環境。③使用人才。我局對民營企業人才進行跟蹤服務,做到人盡其才,才盡其用。如:碧山糧機老板柯定塵將有開發新產品潛能的人員集中到新產品開發辦公室專攻新產品開發,湖北午時藥業有限公司讓年輕人才挑大梁,湖北農騰公司讓人才出去闖世界。2003年9月,省委副書記鄧道坤視察了湖北農騰公司,充分肯定了該公司的用人機制。④管理人才。積極為拔尖人才申報享受政府特殊津貼,為民營企業專業技術人才申報專業技術職稱。

四、文明服務,爭先創優,努力建設服務型機關

(一)文明禮貌,實行優質服務。我局狠抓人事干部隊伍的政治思想作風建設,職業道德建設,業務技能建設,開展崗位練兵,實行掛牌上崗。始終把為人民服務,讓人民滿意作為人事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在為人才服務,為單位服務,為基層服務上做了大量工作。一是堅持局長接待日制度,解決人事工作中的難題。二是實行“一張笑臉相迎,一把椅子讓座、一杯清茶解渴、一腔熱情辦事、一聲祝愿道別”的“五個一”文明接待規程,方便服務對象,有效克服了“三難”現象。三是倡導比工作不比待遇,比奉獻不比索取,比服務不比權力,比實績不比名利的工作態度,一切為基層著想,急基層之所急,想基層之所想,幫基層之所難,解基層之所憂,當日事當日辦,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音。

(二)熱情耐心,做好解困服務。為了認真落實上級關于企業軍轉干部生活困難待遇,我局把企業軍轉干部解困工作當作一把手工程,成立了工作專班,局長張德安堅持親自接待企業軍轉干部上訪,并與他們對話,耐心宣傳政策;同時將重點上訪對象實行班子成員包保責任制,做好說服解釋工作,有事及時向市領導匯報,由于工作扎實深入,數據翔實可靠,為市委、市政府在企業軍轉干部解困工作的決策上發揮了重要作用,同時也受到了企業軍轉干部的一致好評。

(三)注重投入,優化服務環境。該局按照省級文明單位對硬件建設的要求,圍繞建設“三個一”(辦公樓、住宅樓、培訓基地)目標,加強硬件建設,在已有的硬件設施基礎上進行完善。近兩年來,投資了30多萬元,美化了服務環境,購置了密集架檔案柜,安裝了空調,建立了局域網,實現了檔案管理規范化,辦公自動化,環境優美化。在“非典”期間,切實關心干部職工的身心健康,切實關心服務對象的身心健康,堅持值班制度、零報告制度、預防消毒制度,為打贏“非典”這場特殊的戰斗進行了不懈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