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辦公室創先爭優工作總結
時間:2022-09-26 09:02:00
導語:行政辦公室創先爭優工作總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在認真開展創先爭優活動的推動下,我們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努力為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提供優質高效的法律服務
一是,我們注重組織引導法律服務工作者密切關注經濟形勢發展變化,進一步做好區委、區政府的法律顧問工作,為政府運用法律手段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服務。
1、積極參與為世博提供法律服務和法律保障的活動。6月3日,在區委書記王文濤、區長周偉與上海世博局開展“加強合作,共辦世博”共建活動協議中,確定了司法局提供優質法律服務和法律保障的內容。并且根據世博局及項目處要求,由律師參與并完成審核20多個合同項目。
2、年初,我局先后制定下發了《關于推進律師參與世博法律服務的工作意見》、《關于加強律師為企業提供法律服務的工作意見》、《關于加強律師事務所與各街道“結對”開展律師服務工作的實施意見》等5個文件,突出重點著力擴大法律服務和法律援助,著力提高律師隊伍的思想政治素質,著力增強法制宣傳教育的效果,更好地為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穩定,提供良好的法律保障和法律服務。并且安排律師參與區領導信訪接待以及個案化解法律咨詢37次。
二是,鼓勵支持法律服務行業中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發揮專業優勢,積極參政議政,踴躍獻計獻策。如建緯律師事務所主任朱樹英作為市政協常委在今年上海“兩會”上以個人名義獻出“關于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依法進行科學理性投資的建議”等六件提案。市有關部門已辦復的四件提案,采納其全部意見。
三是,圍繞“四個確保”的要求,為促進區域經濟的穩定發展,會同區工商聯、區國資委組織區屬企業、工商業主舉辦4次法制講座,當場接待法律咨詢28人次,解答企業經營過程中的71個法律問題,以幫助企業防范市場風險,解決摩擦糾紛,廣泛深入地參與國際經濟競爭與合作。
四是,不遺余力促進區域經濟增長。在律師事務所招商引資工作中,今年司法局力爭完成上繳區級稅收同比增長11%的目標。實現全年引進新所6家的目標,突破70家律師事務所關口,達到72家律師事務所,共有820多名律師,完成全年業務創收同比增長9.3%的目標,為區域經濟發展做出貢獻。
五是,繼續擴大法律援助覆蓋面,確保對困難群眾的法律援助應援盡援。4月24日,區委副書記、市法律援助中心主任及區15個成員單位的分管領導、6個街道政法書記參加了區法律援助聯席會議暨第一次工作會議,進一步整合了社會資源,在我區形成法律援助的工作合力。1-11月共接待來訪咨詢2191人次,12348法律專線接待法律咨詢4787件,受理法律援助案件498件,比去年同期增長25.7%,其中民事法律援助案件330件,比去年同期增長66.7%,刑事法律援助案件166件,比去年同期下降16.2%,收到群眾錦旗18面,表揚信7封,收到來訪群眾《服務意見表》96張,滿意91張,比較滿意5張,滿意率達94.8%,無服務質量投訴。
1、認真做好區信訪接待協調。接待信訪引導前來咨詢當事人21人次,為其中4名符合法律援助條件的信訪當事人提供了法律援助。
2、積極發揮法律援助調解作用。在民事法律援助案件中,認真貫徹上海市法律援助機構《法律援助調解工作實施辦法》,為36名受援人通過非訟調解達成和解協議,達成訴中和解35件。
3、組建本市第一支“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法律援助律師團”。選派了10位熟悉勞動法律法規和政策的青年律師組建“區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法律援助律師團”。基本形成來滬人員法律援助“三縱三橫”維權格局。“三縱”,即區、街道、居民小區的“三級維權網絡”日臻完善;“三橫”,即在區總工會、安全生產監督局、建委等來滬人員集中的系統(行業)設置法律援助受理點。今年以來通過非訴調解的方式為35名農民工討回被拖欠工資。
二、全力維護社會的和諧穩定
1月22日,市委常委、市委政法委書記吳志明一行,在區委書記王文濤,區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蔡志榮等陪同下,先后走訪了法院人民調解工作室、小東門司法所及人民調解工作室,詳細詢問了我區的司法所規范化建設和人民調解工作情況,表達了對基層司法行政和人民調解工作的高度關注,激發了人民調解干部維護社會穩定工作的積極性。在市、區領導的關心下,我區的人民調解工作不斷拓展深化,創建出了具有特色的工作品牌。
一是,著力加強司法行政基層基礎建設,構建以司法所為平臺的基層大調解格局。堅持以化解生活矛盾為主線,深入動遷、勞動爭議、房地物業、交通事故、婦女權益保護、醫患關系、消費者權益保護、治安及輕傷害案件等多個領域,初步形成人民調解與行政調解相結合、與司法審理相銜接的人民調解大格局。在“6+1”調解領域中(即6個專業人民調解工作室和1個專業人民調解委員會)不斷總結提煉經驗和做法,形成特色。在各專業人民調解工作室調解員的共同努力下,年1至11月,我區共受理各類民事糾紛委托人民調解3007件,輕傷害案件委托人民調解62件,治安案件委托人民調解130件。其中,參與勞動爭議調解445件,交通事故爭議調解98件,房地物業糾紛調解46件,醫患糾紛調解9件。
二是,強化基層基礎建設。成立區“大調解”工作領導小組;建立各街道“大調解”工作小組;充分整合社會多方調解力量,促進“1+1〉2”的調解效應,促進矛盾糾紛化解在萌芽狀態,截止到11月,我區各級人民調解組織共受理各類糾紛4951件,調處成功4944件,調處成功率99%,制作調解協議書3467份,已完成民事糾紛調處3570件。
三是,加強“人民調解室”的專業化建設,開拓維穩工作新領域。2月10日,我局與上海市未成年犯管教所聯合召開了結對共建大會。市監獄局與區領導共同為駐市未管所人民調解工作室揭牌。這在全市監獄系統是第一家。同時,依托駐市未管所人民調解工作室這一平臺,把過去單一的志愿者結對幫教進大墻發展到了人民調解、法制宣傳、法律服務、法律援助全方位進大墻,為服刑人員的改造創造了更好的外部條件。截至11月,工作室先后參與了4名未成年犯的專項社會幫教,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8月份,在豫園地區小商品市場建立人民調解工作室。系本市首創在大型市場內設立人民調解工作室,把人民調解工作全面參與到豫園地區小商品市場的消費權益、輕傷害、治安、簡易民商事糾紛調處工作中,著力提升售后服務水平,打造市場誠信品牌。截至11月,工作室參與各類糾紛調解132件,相關工作信息受到了市委政法委以及中央政法委的關注。
四是,以迎國慶60周年為重點,做好民間糾紛防激化工作。自1995年以來,持續在每年6至11月,組織開展以積極化解矛盾糾紛、促進社會和諧為目標的民間糾紛防激化百日競賽活動。今年百日競賽期間,通過組織矛盾糾紛大排查、優秀調解協議書評選、民間糾紛防激化十佳案例評選、民間糾紛防激化演講比賽以及全區人民調解基礎工作對口檢查評比等一系列活動,有力地防止了各類民事糾紛的激化,促進了社區的和諧。在百日競賽活動的推動作用下,我區各街道人民調解工作室及居委調委會防止自殺案件5件,防止民轉刑案件5件;六個街道司法信訪綜合服務窗口共接待咨詢2067件,2511人次,直接受理解決矛盾874件。
五是,根據人民調解工作實踐進展情況,繼續做好交流、指導和培訓工作。自2002年起,持續8年組織《區人民調解工作調研報告及論文選編》,今年4月,第八輯編輯成書。選輯總結交流了區人民調解協會各會員單位一年來的工作經驗,進一步推動了我區人民調解工作的調查分析和理論研究。并且及時與法院民一庭溝通協調,于6月份聯合組織了全區130余名專職人民調解干部業務培訓。以及順利完成人民陪審員的選任報名、推薦工作。
六是,加強資源整合,做好社會矯正、安置幫教工作。我區社區矯正工作從基礎工作著手,結合本區實際,不斷探索具有本區特色的社區矯正工作模式和規律,取得了一定的工作實效。全年落實幫教99.06%,戶口申報率99.34%,以去年同期增長0.22%;就業安置率97.33%,同比上升7.5個百分點;當年刑釋解教人員重新違法犯罪率低于全市平均水平。
七是,完善“兩會一站六中心”安置幫教工作體制(“兩會”,即區安置幫教協會、區企業家愛心協會;“一站”,即“新航陽光驛站”;“六中心”即六個街道安置幫教分中心。)“新航陽光驛站”的擴建工作得到區教育局的大力支持,調撥巡道街136號近500平方米的場地作為驛站新址。9月份,“企業家愛心協會”和六個街道安置幫教分中心一并成立。完成我區安置幫教工作“216”構架,即“兩會一站六中心”模式將日趨完善。深入探索社區矯正科學方法,扎實推進分類、分階段、分級矯正工作,積極探索心理矯正和個性化矯正工作。預防和減少刑釋解教人員重新違法犯罪,重新違法犯罪率同比明顯下降。
三、大力推進法制宣傳教育工作,積極開展依法治理工作
一是,完善領導干部學法制度,推進領導干部學法用法。舉辦處級以上領導干部法制講座8次,四套班子會前學法26次,法制專題研修班4次。將法制教育納入區黨校處級干部輪訓和后備干部培訓計劃,健全重大事項決策法律咨詢制度和法律顧問制度,牢固樹立法律權威意識和依法履責觀念,提高領導干部依法行政水平。圍繞市委宣傳部、市法宣辦組織編寫的《公務員法律知識讀本》,開展公務員“五五”普法培訓。開展上海市“學法用法模范公務員”和“學法用法示范機關”評選活動,申報工商分局為上海市“學法用法示范機關”,區法制辦副主任戎穎為上海市“學法用法模范公務員”。公務員之家
組織開展處級領導干部培訓班系列法制專題講座。邀請上海市人民政府法制辦公室副局級高級法律專務劉平作《金融中心建設下的法治政府建設》專題法制講座。邀請上海社科院法學所副所長殷嘯虎教授作《世博會與公民意識》專題法制講座;
二是,堅持以“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作為幫助中小企業走出困境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結合企業的實際情況,將公司法、合同法、知識產權法、勞動人事、公平競爭等法律法規作為重點內容,通過“東方講壇”面向本社區企事業單位、兩新組織進行宣講活動。分別由交通大學教授陳憲博士主講“全球經濟危機與上海中小企業的應對”;市律師協會喬文駿主講“中小企業融資法律與風險規避”;全國人大代表、上海富申國有資產評估公司董事長樊蕓主講“兩會關于中小企業應對危機的聲音”;鼎力律師事務所主任趙山律師主講“中小企業合同法制與風險規避”;申浩律師事務所主任田庭峰律師主講“企業如何規避勞動用工中的風險”。系列法制宣講活動共組織國有企業經營管理人員80余人次、中小企業經營管理人員200余人次參加,并發放《中小企業維權之道》、《中小企業自主創新》、《上海中小企業服務中心》、《勞動法律服務》等法制宣傳資料360本。
三是,圍繞“推進法制建設,構建和諧”,組織召開聯席會議,進行法制宣傳教育聯絡員培訓,布置和開展區法制宣傳教育的具體工作。發揮法制宣傳教育工作的服務和引導功能,有針對性地開展法制宣傳教育活動。把普法工作的落腳點集中在企業集團、社區、學校和兩新組織,形成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推動全區各領域依法治理。制定年區開展“學法用法模范領導公務員”、“學法用法示范機關”的評選工作的意見,啟動第二批上海市“學法用法模范公務員”和“學法用法示范機關”申報工作;繼第一批37個“民主法治小區”,第二批26個居委申報創建“民主法治示范小區”,年內全區上報18個上海市“民主法治示范小區”的工作目標已完成。
四是,以迎世博為契機,提高法制宣傳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8月18日,在區青少年活動中心隆重舉行由上海市司法局、上海世博會事務協調局、區人民政府聯合主辦、區司法局承辦的“世博會與市民法律素質”理論研討會。市委常委、市委政法委書記吳志明,市司法局局長吳軍營,區區委書記王文濤,上海世博會事務協調局副局長吳云飛出席會議。上海社科院法學所副所長殷嘯虎等五位專家在會上作主題發言,為倡導法治精神,提高城市文明水平,有序、有效地指導各區縣全面、規范地開展迎世博法制宣傳教育出謀劃策。9月7日至11月10日,我區承辦了全國青少年法律知識競賽上海賽區活動的初賽、復賽和決賽。決賽在區青少年活動中心舉辦,經過激烈的角逐,區代表隊最終獲得了一等獎,將代表上海參加北京舉行的全國青少年法律知識競賽。
五是,充分發揮市區大眾媒體特性,擴大法制宣傳教育中的輻射作用。加強與市級媒體和有線電視、時報等區宣傳媒體的合作,做到月月有活動報道,及時報道反映我區各部門單位學法用法工作經驗。通過大眾化、差別化的宣傳模式,不斷提高法制宣傳教育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一年來,中央法治頻道、上海新聞坊節目、《法制日報》、中國上海網、金報、《解放日報》、《國務院僑辦》以及市司法局《法宣手冊》、《普法依法治理通訊》等均報道了我區法制宣傳教育工作,其中國家級媒體報道49篇、市級媒體報道1236篇、區級媒體報道84篇,既反映了我區法制宣傳教育工作,也向社會傳遞法制教育信息。
六是,依法治理工作順利推進,開篇布局取得實效。今年下半年,區政府下發文件,將依法治區工作劃歸區司法局。10月29日,經過反復醞釀,區委下發〔〕83號文,區依法治區領導小組正式成立。區委書記王文濤擔任依法治區領導小組組長。作為一項全區性的重點工作,區結合區域特點及實際工作需要,組成了47家依法治區成員單位,其中包括街道及部分行政執法部門,為營造區法制化的金融商業區域形象奠定了扎實的基礎。
- 上一篇:基礎護理教學創新改革論文
- 下一篇:手術室常見護理安全隱患防范措施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