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家書屋管理建設工作總結5篇
時間:2022-04-16 02:42:19
導語:農家書屋管理建設工作總結5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第一篇
鎮村人杰地靈、物華天寶,是一代偉人劉少奇同志的祖籍地。村在上級領導的關心支持幫助下,完成了農家書屋建設。
一、農家書屋建設的基本情況
鎮村的農家書屋共有藏書1000多冊,分政經、科技、生活、文化、少兒、其他、報刊、音像八大類。包含了文學小說、生活常識、科普知識、科學種植、養殖知識等種類豐富的書籍,知識涵蓋面廣、內容豐富,能夠很好的提高廣大村民的各種知識和提供給他們各種技術信息。農家書屋書籍分類嚴格按照管理手冊要求,按類別依次排放整齊,內設有桌椅數張,現書屋內已配備了電腦、電視、一體機等電子設備,為音像的播放提供了平臺。
二、農家書屋的管理
村農家書屋由村會計擔任管理人員,管理人員參加過培訓,對農家書屋各類書籍分門別類陳列,便于村民借閱。管理員熟悉的圖書分類、登記、保管和借閱等方面的知識,圖書保管、借閱等有章可循。書籍的借還情況都經過嚴格的實名登記,管理員定期檢查書籍是夠被蟲蛀、受潮,是否有遺失、缺頁等現象,保證圖書不被損壞和丟失。農家書屋開放時間自由,有借閱要求的村民,可以隨時聯系管理人員登記借閱書籍。在縣文廣新局的大力幫助下,結合我村實際情況,農家書屋的編目登記、分類陳列、借閱登記等工作不斷完善,農家書屋的管理逐漸科學規范。
三、農家書屋的重大作用
農家書屋在新農村建設中的作用日益顯現。農家書屋的建設,從根本上改變農村的落后面貌。
1.農家書屋豐富農村文化生活。
以前農閑時間很多農民群眾在家呆著沒事干,大多靠打撲克、打麻將等來消磨時光,想看看書,查查資料卻無處可去,有了農家書屋,村民有了好的去處,賭博和家庭吵鬧的少了,看書成為了一種生活樂趣,調劑了單一乏味的農村生活。
2.農家書屋使村民接受了新知識,獲得新資訊,實現再教育。
農村信息相對閉塞,村民能接受的文化知識相對較少,農家書屋訂有報刊雜志,為村民提供最新的社會資訊。村民通過看書看報了解國家政策,獲得更多的生活常識、種養技術,通過自學,在家門口上培訓班,實現再教育。
3.農家書屋為農民的生產生活拓寬了信息渠道。農民日常生產中出現的種植養殖技術問題,得不到快速、有效地解決,農家書屋為現代技術廣泛地推廣、應用于農村的生產和生活提供了渠道,小書屋也為農民生產提供了智力支持。
4.提升農民的知識文化水平,提高農民素質。農家書屋還為在讀農村學生提供了一個良好的讀書環境,一些村民陪同孩子到農家書屋一同學習,還以書正風、以書育人,村民文化知識水平得到了提升,農民的素質也得到提高。
現在隨著農家書屋的建設和推廣,農家書屋已成為農民的朋友,成了提升農民素質、豐富農村文化生活的有力陣地。
農家書屋的普及程度仍需要擴大,管理水平仍需要提高。基層干部還要發揮模范帶頭作用,同時加大宣傳力度,擴大農村書屋的影響面積,爭取做到人人了解、人人喜歡、在村民中間廣泛的普及,加強農民群眾對新知識新科技的了解與認識,刺激他們去了解新知識,去提高新科技的學習興趣,做到想要去學習,想要去看書才能有效的發揮出農家書屋的價值和理念,那樣才能提高農村群眾的整體知識水平,提高農民素質。存在的不足就是沒有專項資金維護管理。望上級部門大力支持。
第二篇
農家書屋”工程的建設,是“三農”工作中的一個重要課題。充分發揮“農家書屋”的作用,積極推進新農村建設,是利國利民的一件大事。村自“農家書屋”開展以來,贏得群眾一致好評,充分發揮了服務群眾,利國利民的作用。
村堅持充分利用“農家書屋”圖書資源豐富的優勢,強化一種理念,從實質上體會今天的“農家書屋”與過去的“文化室”有別,從而彰顯“農家書屋”的活力。伴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自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對“三農”問題高度重視,使廣大農民的素質不斷提高,文化生活水平有了極大的加強。作為“農家書屋”這一重要陣地,發揮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千家萬戶走進了“農家書屋”,“農家書屋”也走進了千家萬戶。農閑時間,組織廣大農村黨員、干部和群眾認真學習黨的方針政策、政治法律、農業生產等各類知識,開闊了視野,拓寬了思路,增長了知識,為廣大農民朋友科學種養、創業致富提供了保障。
為了充分發揮農家書屋的作用,我村將農村遠程教育與農家書屋結合起來,整合資源,推進農家書屋和遠程教育文化共享,切實增強農家書屋的實用性。
“農家書屋”的建設,惠及了全村的農民群眾,也豐富了農村的文化生活,現在“農家書屋”每天都聚集一些愛看書的群眾,有的看文學作品,有的看美食烹飪,有的看種養技術資料,看書成為一種樂趣,一種時尚,賭博的吵鬧的少了,發家致富的多了,“農家書屋一成為農民的朋友。成了提升素質,豐富業務文化生活的有力陣地。
村“農家書屋”每周一至周五上班期間(早上8:30---5:00)都為廣大村民打開,主要活動是通過閱讀、借閱的方式,也有針對性的對同個意愿的多個村民進行專業的技術指導。農民通過在“農家書屋”中的學習,涌現出了一批學習型農民,一批“活字典”、“土專家”。“農家書屋”的創辦,有效解決了農民買書難、借書難、看書難的問題,活躍和豐富了農村文化生活,成為廣大農民朋友的“精神樂園”和“致富加油站”。
同時,我也清醒地認識到,現在的農民文化水平還不是普遍很高,所以,我們希望“農家書屋”今后要多配些圖文并茂的圖書,以滿足不同時段不同人群的口味,便于農民朋友們的閱讀。
第三篇
村農家書屋設在村辛福院二樓,位于村中心地帶,便于村民借閱,允分發揮了“農家書屋”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的重要作用,切實解決了廣大農民群眾“買書難、借書難、看書難‘的問題,提高了農民的文化素質,促進了新時期農村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現就一年來農家書屋管理工作總結如下:
一、在思想上有了高度認識。
農家書屋能不能有效地發揮作用,農家書屋管理員的作用至關重要,只有農家書屋管理員對工作充滿熱情,發揮自已的智慧,付出自已的汗水,才可能讓農家書屋發揮其應有的功效。自從我2012年擔任農家書屋管理員以來,我就十分珍惜這份工作,決心改善我村農家書屋極少人甚至無人看書、借書的狀況。只是村干部、鎮干部有時借閱一下。我擔任圖書管理員后,把所有圖書分門別類,按文化類和生活類、政經類,科技類、少兒類,綜合類整理放置在書架上。印制了農家書屋借書證,規定農家書屋開放時間,圖書采取免費借閱,制定了書目登記制度和借閱登記制度,規范了村民借閱制度。得到了廣大群眾和學生的喜愛和認可。每到書屋開放日,小學生、中學生都來書屋借書。借閱圖書的人越來越多。
二、在崗位職責上有足夠的重視。
在管理上,要做好農家書屋的各項管理工作是書屋得以正常運轉的前提與基礎。第一,管理好各類出版物,主要是做好出版物的接收、分類、編目、借閱、收回、保存等工作。11月份,省紅軍圖書發放到我村辛福院,從縣民政局拉來后,我就著手分門別類,編目、貼標,整理好放入書架。對書屋的各類出版物做到接收清楚,分類明確,擺放規范,標記醒目,記錄完整,存取方便。第二,管理好農家書屋的配套設施及場所,每星期定期打掃書屋衛生,摸干凈桌椅。確保書屋干凈整潔。
在服務上,管理好農家書屋的目的是為了向村民提供更貼心周到的服務,認真做好借閱服務,保證服務質量。做好宣傳服務,鼓動農民閱讀,激發農民看書、愛書的積極性,讓農民積極參與“農家書屋管理”,使“農家書屋”成為農民脫貧致富,增長智慧的有效途。
在創新上開動腦筋,多想辦法,發揮自已的主動性和創造性,以農家書屋為平臺,為村民提供更多的延伸服務。
三、提高自已的素質和條件,精通業務,提升農家書屋的服務功能。
四、存在的不足與提升。
通過二年來的工作實踐,我覺得自已還應多了解自已工作的意義和工作目標,允分認識它的地位和作用,提高自已敬業愛崗,樂于奉獻的精神。要善于提高自已的溝通能力。向村民宣傳,介紹,提供信息,向上級反映情況,提出建義。
在一些硬件建設上還不規范,應逐步的落實。圖書的種類及數量遠不能足各類閱讀者的需求。場所的狹窄以及條件的改善有待進一步加強。
“農家書屋”是“三農”工作中的一個重要課題,充分發揮“農家書”的作用,加快新農村建設步伐。
第四篇
村,其歷史可以上溯到南宋。800余年的歷史,遺留下來的不僅僅是那精美絕倫保存完好的古建筑和古村落所展現的古韻,更多的是那文風鼎盛的愛讀書,會讀書的優良傳統。
農家書屋是為滿足農民文化需求、在行政村建立的向農民提供實用的書報刊和電子音像產品的公益性文化服務設施,是加強農村文化建設,加快建立覆蓋全社會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重大措施,是黨中央、國務院實施的重大公共文化服務工程。農家書屋”建設是一項面向農村、面向基層的文化建設工程,通過在農村建立農民讀書組織,推動農民讀書、用書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活躍和豐富農村文化生活,改善農村文化環境,提高農村整體素質和農村文明程度,促進農村經濟社會協調發展,是新農村建設的一項重要措施。
縣文廣新局及金灘鎮黨委對農家書屋的建設高度重視,金灘鎮村的農家書屋共有藏書近千冊,分政經、科技、生活、文化、少兒、其他、報刊、音像八大類。包含了文學小說、生活常識、科普知識、科學種植、養殖知識等種類豐富的書籍,知識涵蓋面廣、內容豐富,能夠很好的提高廣大村民的各種知識和提供給他們各種技術信息。農家書屋書籍分類嚴格按照管理手冊要求,按類別依次排放整齊,內設有桌椅數張,現書屋內已配備了電腦、電視、一體機等電子設備,為音像的播放提供了平臺。
農家書屋所帶來的作用是巨大的,農家書屋豐富農村文化生活。以前農閑時間很多農民群眾在家呆著沒事干,大多靠打撲克、打麻將等來消磨時光,想看看書,查查資料卻無處可去,有了農家書屋,村民有了好的去處,賭博和家庭吵鬧的少了,看書成為了一種生活樂趣,調劑了單一乏味的農村生活。
農家書屋使村民接受了新知識,獲得新資訊,實現再教育。農村信息相對閉塞,村民能接受的文化知識相對較少,農家書屋訂有報刊雜志,為村民提供最新的社會資訊。村民通過看書看報了解國家政策,獲得更多的生活常識、種養技術,通過自學,在家門口上培訓班,實現再教育。
農家書屋為農民的生產生活拓寬了信息渠道。農民日常生產中出現的種植養殖技術問題,得不到快速、有效地解決,農家書屋為現代技術廣泛地推廣、應用于農村的生產和生活提供了渠道,小書屋也為農民生產提供了智力支持。
提升農民的知識文化水平,提高農民素質。農家書屋還為在讀農村學生提供了一個良好的讀書環境,一些村民陪同孩子到農家書屋一同學習,還以書正風、以書育人,村民文化知識水平得到了提升,
農民的素質也得到提高。
農家書屋在上級領導的關心幫助下,藏有眾多精美圖書,書屋每日都有著一個奇妙的氣場,時刻都有書香飄散著,讓人聞之精神一振。從書屋外看書屋,在古村的某一個角落,經常能聽到有朗朗讀書聲傳來,與和風吹過,吹動樹葉所帶來的沙沙聲相輔相成,美哉,妙哉。
第五篇
一、農家書屋建設的基本情況
鄉村的農家書屋設立在村村部,共有藏書3000余冊。現有藏書包含了文學小說、生活常識、科普知識、科學種植、養殖知識等種類豐富的書籍,知識涵蓋面廣、內容豐富,能夠很好的提高廣大村民的各種知識和提供給他們各種技術信息。農家書屋書籍分類嚴格按照管理手冊要求,按類別依次排放整齊,內設有桌椅數張,現書屋內已配備了電腦、電視等電子設備,為音像的播放提供了平臺。
二、農家書屋的管理
自擔任農家書屋管理員以來,每年參加鄉文化站舉辦的業務培訓2次以上,且對農家書屋各類書籍分門別類陳列,便于村民借閱。我已完全熟悉的圖書分類、登記、保管和借閱等方面的知識,圖書保管、借閱等有章可循。書籍的借還情況都經過嚴格的實名登記,平時定期檢查書籍是否被蟲蛀、受潮,是否有遺失、缺頁等現象,保證圖書不被損壞和丟失。農家書屋開放時間基本自由,有借閱要求的村民,可以隨時聯系我登記借閱書籍。
三、農家書屋的運行情況
農家書屋在新農村建設中的作用日益顯現。農家書屋的建設,從根本上改變農村的落后面貌。
1、依托有利的地理資源,讀者活動人數眾多。村農家書屋設立在村部,讀者往來方便;農家書屋周邊覆蓋一所小學,且在全村的中心位置,前來看書、參加活動的學生、村民人數眾多。
2、開放時間自由,符合讀者文化需求。為了有效管理農家書屋,農家書屋實行自由開放時間,在公示開放時間的下面留上了我的電話,方便群眾借閱,從而很好的滿足群眾的活動需求。
3、多次開展讀書活動,豐富群眾生活。農家書屋為豐富群眾精神需求,多次開展讀書活動,如:愛國主義教育活動、健康飲食活動、爭當農家管理員活動,讀者還積極參加了上級組織的“我的書屋我的夢”征文比賽活動。
4.農家書屋使村民接受了新知識,獲得新資訊,實現再教育。農村信息相對閉塞,村民能接受的文化知識相對較少,農家書屋訂有報刊雜志,為村民提供最新的社會資訊。村民通過看書看報了解國家政策,獲得更多的生活常識、種養技術,通過自學,在家門口上培訓班,實現再教育。
5.農家書屋為農民的生產生活拓寬了信息渠道。農民日常生產中出現的種植養殖技術問題,得不到快速、有效地解決,農家書屋為現代技術廣泛地推廣、應用于農村的生產和生活提供了渠道,小書屋也為農民生產提供了智力支持。
6.提升農民的知識文化水平,提高農民素質。農家書屋還為在讀農村學生提供了一個良好的讀書環境,一些村民陪同孩子到農家書屋一同學習,還以書正風、以書育人,村民文化知識水平得到了提升,農民的素質也得到提高。
現在隨著農家書屋的建設和推廣,農家書屋已成為農民的朋友,成了提升農民素質、豐富農村文化生活的有力陣地。雖已初顯成效,但與上級的要求、與人民群眾的現實需求還有相當的差距,書屋建設工作也還存在經費、設備、管理等方面的困難,但我們有信心也有決心,在上級領導的指導和幫助下進一步加大力度,拓寬思路,把工作落到實處,努力營造濃厚的文化氛圍,打造精品工程、亮點工程,提高廣大農民文化素養,進一步改善村風民風,努力建設文明、富裕、和諧的社會主義新農村。
- 上一篇:歷史教學與美育教育論文
- 下一篇:財務管理課程案例教學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