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訓與農場管理科工作總結

時間:2022-02-09 17:08:59

導語:教育培訓與農場管理科工作總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教育培訓與農場管理科工作總結

今年以來,為進一步加強我縣農業人才隊伍建設,我科室緊緊圍繞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求,認真扎實開展人才培育工作,積極倡導“學以致用、為民服務”的理念,為鄉村振興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撐。結合我縣產業發展現狀和鄉村振興工作實際,開展并完成相關培訓任務,現將工作開展情況總結如下:

一、明確目標

(一)牽頭工作目標。1、高素質農民培育117人,其中領軍人才培訓1人、省級農業經理人4人、州級農業經理人3人,經營主體62人、專業生產47人;2、開展2021農村實用人才免費定向培養10名,3、招聘特聘農技員5人,4、開展農村實用技術培訓9500人次;5、“一村一名農技員”省、州調訓25人。6、新增1個家庭農場,完成2021年家庭農場名錄系統錄入任務,完成2021年縣級示范場評定任務。

(二)配合工作目標。配合教育、人社等部門,開展2021年農村實用人才免費定向培養10名。

二、有力推進

(一)人才振興

1.農村實用人才免費定向培養。按照省農業廳、州農牧農村局統一安排,縣農牧農村和科技局,于2021年5月20日統籌組織全縣16個鄉(鎮)完成縣農村實用人才免費定向培養人員的篩選、統計和上報工作,篩選農村實用人才10名;今年(12月30號)培訓期滿合格后發放畢業證書(合格證書)。

2.“一村一名農技員”培訓提能。根據省、州調訓計劃安排。①.10月17日-次年1月4日,組織14名農技員,分5批次到農業大學參加5天以上脫產業務培訓,培訓內容由農業大學根據鄉村振興發展需要,重點開設完成糧食作物、經濟作物、畜牧獸醫專業技能提能培訓和基層農技員培訓,提高村農技員的實際操作能力。②.12月13日-12月26日,組織11名基層農技人員,分2批次在成都農業科技職業學院參加不少于7天的基層農技人員省級骨干培訓,以公共課程、專業課程、現場教學、素質拓展四部分提升基層工作能力和水平,有效提升基層農技人員專業技術水平。

3.特聘計劃。2021年1月,新聘5名特聘農技員,簽訂服務協議,根據縣實際,將這5名特聘農技員分別安排在泥曲片區、色曲片區、色爾壩片區、色塘片區,這4個片區開展農技員駐村工作。

4.農村實用技術培訓。目標為0.9萬人次。認真落實州局農業實用技術培訓提出的目標任務,截止10月15日全縣培訓總數達0.95萬人次,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105%。其中:春耕生產及田間管理技術培訓0.2萬人,高山蔬菜栽培技術培訓0.2萬人,特色中藏藥材栽培管理技術培訓0.1人,聯合收割機、拖拉機的使用、維修安全培訓0.1萬人,牦牛的疾病防控和養殖技巧知識培訓0.3萬人,其他農業技術培訓0.05萬人。

6.高素質農民培育。2021年我縣開展高素質農民培育的目標是109人,實際共計培育109人,完成目標的100%。其中領軍人才培訓1人、省級農業經理人4人、州級農業經理人3人、今年共開展2期高素質農民培訓,其中經營主體62人、專業生產47人,共計開展15天,累計培育117人。本次高素質農民培育,主要采取“集中培訓+分散培訓”現場教學和實踐考察相結合的方式進行。重點培育一批有文化、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的高素質農民,培訓內容按照各貧困村發展的主導產業和發展需求、針對家庭農場生產經營型職業農民,兼顧農民專業合作社用工需求、專業技能型、專業服務型職業農民制定相關培訓內容。大力培育農牧產業,助推農牧民脫貧奔康。做到使“農民培訓在一線服務,農業情況在一線發現,問題在一線解決,農業技能在一線掌握”。

(二)農場管理

家庭農場

我單位結合當地實際,制定縣級級示范場評定標準,并開展縣級示范家庭農場評定,真正把一批具有帶隊力和代表性的家庭農場評選出來,以便充分發揮家庭農場示范場的示范帶動效應,促進家庭農場規范管理、高效經營,逐步提升家庭農場的經營水平和發展能力。支持的家庭農場數量占縣級以上示范家庭農場的比例≥20%,完成2021年家庭農場名錄系統錄入任務,完成2021年縣級示范場評定任務;2021年全縣新發展家庭農場1家,采用先建后補的方式,累計1個村民小組有家庭農場1戶。此項目已經完成建設任務且完成資金撥付(每個農場中央財政支持10萬)。2021年全縣新發展家庭農場1家:翁達鎮明達村捕巴燈家庭農場,通過項目建設,可以進一步提升家庭農場基礎設施配套,改善生產條件,壯大家庭農場實力,增強發展后勁。同時有利于實施養殖生產標準化,大幅提高市場競爭力,推動傳統種養殖向現代特色養殖轉變,促進家庭農場種養殖集約化和規模化發展。

三、主要做法

(一)加強組織領導。成立了縣農業人才振興工程領導小組,由縣農牧農村和科技局局長任組長,分管副局長任副組長,局屬站(所、中心、室)負責人為成員,落實專人負責,加強統籌協調,按照職能職責分工負責、密切配合,定期研究部署,上下聯動、齊抓共管、全面推進落實。

(二)明確工作責任。按省、州制定的實施方案,明確細化縣農業人才總體目標、年度計劃、任務分工,制定實施方案、組織實施各項工作,確保完成任務。

(三)任務經費來源。農業專業人才定向培養經費(學費)由省級財政予以保障;特聘計劃,高素質農民培育,“一村一名農技員”培訓提能、農村實用人才隊伍建設所需經費,統籌利用基層農技推廣體系專項資金支付。

(四)強化督促考核。將縣農業人才振興工程納入脫貧攻堅績效目標考核、人才工作目標責任制考核、全縣農業工作目標考核范圍,定期向州農牧農村局報告工作進展情況。

四、存在的困難和下一步打算

1、農村實用人才免費定向培養。經過一年的實訓,大部分學員能較好的在校認真學習,個別學員存在文化程度過低,希望以后選取稍微有基礎的牧民。

2、特聘農技員方面。一是特聘農技員在工作上思想不夠解放,創新精神不夠。二是在發展農業科技上辦法少、措施少,工作力度不大,業務能力還需要進一步加強學習,總結經驗。

3、高素質農民培訓方面。各級各部門對高素質農民培訓工作重要性的認識有待進一步提高。培訓對象的年齡偏大,知識層次偏低,對新系統的接受使用能力有限,培訓后的績效還需要長時間的努力推進才能見到成效。

4、家庭農場方面。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局將充分發揮家庭農場在整個農業生產中的積極作用,加大政府引導力度,廣泛宣傳申辦家庭農場的優惠政策和扶持措施,積極樹立家庭農場的先進典型,引導農村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農村實用人才和青年致富帶頭人成立家庭農場。進一步加強對家庭農場的服務工作,積極主動幫助其解決在經營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加強對家庭農場經營者的培訓工作,開展專項生產技術、經營管理、市場營銷等業務培訓,不斷提高經營者的綜合素質,提高家庭農場經營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