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學管理工作學期總結

時間:2022-11-03 03:10:00

導語:語文教學管理工作學期總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語文教學管理工作學期總結

2010屆,本人擔任理科普通班4班和文科普通班15班的語文教學工作,其中理科班為高三新接手。高考中,4班平均分106.2,名列理科普通班第三名,起點上升2名;15班平均分110.1,名列全級普通班第一名,起點上升2名。

大家都知道,理科班的語文向來是塊難啃的骨頭,尤其是對于高三新接手的班來說,更是如此。如何將一群男生為主、咋咋呼呼、肆意妄為、缺乏語文素養和學習興趣的理科生搞定,就需要科任老師發揮小宇宙和智慧了。而文科班雖然語文素養較好,但若想在年級激烈的競爭中位于不敗之地,也是需要花費很多力氣的。回想這一年來的教學工作,我覺得比較好的辦法是先嚴后松、先緊后慢、先理后情。

一、先嚴后松

所謂“先嚴后松”,指的是針對理科班學情而采用的教育方式。“先嚴”,就是說剛接手新班的8、9月份,一定要拿出教師的威信和氣場,立好規矩,嚴管嚴教,壓住少數不太聽話的另類分子。4班是個很特殊的班級,有個性的學生比比皆是,像“飛機佬”曾啟昀(就是說他像飛機一樣定不下來)、遲到大王伍天衡、個性學究陳歆等等,這些學生在高二便已名揚四海,整個班也是出了名的難管班。因此我剛接手4班時,一反自己溫柔平易的教風,著實地黑臉了好幾個月,明文規定未交作業如何、遲到如何、默寫不合格如何,并堅決執行,硬是勉勉強強地將規矩定了下來,嚇得學生私下也說“張老師好兇啊!”但開頭的規矩定好了,語文學科的重要性學生也明白了,后幾個月我個人上課較幽默的特點和愛笑的特色就慢慢展露出來,碰上一些確有特殊情況而未完成作業的學生,我也會寬容應對,學生心理上也漸漸接納我,知道學習是為自己學,私下會找時間補上。

二、先收后放

所謂“先收后放”,指的是針對文科班學情而采用的教育方式。文科班的學生是我自己從高二帶上來的,學風學規已經養成,平時較為聽話,也較有學習熱情。盡管如此,對待他們,仍要“先收”。“先收”,是指將高二以來形成的學習習慣和傳統進行收攏整合,使其更加系統化。如將高二的每周素材積累、課前三分鐘演講之素材分享、課外閱讀以及時評寫作訓練,整合貫通至高三的議論文寫作中,讓學生的素材積累和分析點評更有針對性和系統性。再如高二時學生已經大量學習了古代詩詞,并養成了一定的課外泛讀習慣,高三時再進行收攏總結,有針對地指導學生在詩歌形象、語言、表達技巧、思想內容四方面進行精讀。“收”得好,那么在全班整齊操作的氛圍影響下,學生的學習習慣會更加穩固,學習也更有方向。而文科班的學生本身的素養就不錯,備考前期要“收”,備考后期則要學會“放”,給予學生一定的空間,老師不宜抓得過死。高三備考的最后階段,在文科班我的大部分作業都是采取選做的形式,讓學生針對自身的薄弱環節進行有效的夯實鞏固,絕不強求面上的整齊劃一。這樣做,明顯讓文科班的同學更自由更從容。

三、先緊后慢

所謂“先緊后慢”則是指教學進度安排上的了。語文復習不像其他理科學科,僅僅是化整為零進行階段性復習即可。語文學科的備考除了理性的分割考點、按部就班地復習之外,更需要的是對考點進行反復的打磨,以求讓即使沒有靈性的學生也能獲取一些語文學習的感覺。因為語文題是很活的,嚴格來說,整張卷除了默寫和字音之外,剩下所有的題都需要學生結合語境、結合題設條件進行靈活的思考。死記硬背是沒有用的。在這種情況下,我覺得考點的備考重在“先緊后慢”。“先緊”指的是該復的考點應在第一輪復習快馬加鞭地過一遍,因為高考備考是一個大過程,所以最好所有的考點都能在高一高二便逐一下放,不要出現高三復習還有大量新授課的情況。一輪緊張復習后備考的重心就放在考點的慢慢打磨上,因為學生知道這個考點、懂得做題技巧,和學生真正讀懂題、能拿分之間是有一條鴻溝的,相當多的學生是跨不過去這條坎的,因此需要的是在實戰中細細研磨。后期的備考應該放慢腳步,務求扎扎實實地過。扎實地過不是搞題海戰術,這對于人文學科來說用處甚微;扎實地過關鍵在于提升做題的質量,將每個步驟思考充分,并形成自己的固有做題切入方式。語文高考能否出成績,關鍵就看這個“慢”的過程的效果了。所以我個人認為,如果聯考太多、題目質量又不夠高的話,教師大量的時間便會花在改卷與糾正方向上,考點研磨的時間必定不足,這對于語文學科來說是得不償失的。

四、先理后情

所謂的“先理后情”則是指影響語文全卷分數最大的作文教學。語文學科歷來有句口訣——得作文者,得天下。沒錯,60分的作文,在語文卷中的分量是沉甸甸的。而廣雅學生對于稍顯文氣、哪怕是稍稍用了點比喻的作文題都是有些無可奈何的。回想這幾年的語文高考,但凡我校考得好的年份,都是作文題比較直白的,而但凡成績不太理想的,都是作文有些彎彎繞的。像今年高考題“與你為鄰”,不太好寫議論文,于是廣雅的學生就發揮不出優勢了。但作文備考理應以不變應萬變,務求多模式發展,不能只吊在一棵樹上。所謂的“先理”一是指作文教學應有一條理性思維,從話題作文到命題作文到范圍作文,從獨詞類到關系型到其他短語類及句子類題目,從練審題到練扣題到練結構到練語言練字體,作文備考應有一條明確的思路;二是指作文教學應重在指導學生說理講理,尤其是議論文,要將理講得明,講得透,杜絕主題渙散及思考膚淺的弊病。而光有理還是不夠的,作文教學也應注重情感教育,也就是“后情”。一是議論文中應有學生獨特的思考和情感體驗,杜絕冷冰冰的毫無寫作針對性的議論文八股;二是除了常規議論文教學之外,讓學生多多熟悉記敘文及散文類文體的寫作,不僅要會說理,也要學會抒情,以方便應對千變萬化的考試題型。

先嚴后松、先抓后放、先緊后慢、先理后情。以上,是我這一年來的教學反思。若有思考不周處,請多見諒。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