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監管工作計劃
時間:2022-05-06 03:59:00
導語:食品安全監管工作計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2009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戰略部署的關鍵年,也是加快食品安全監管改革發展的重要一年。全縣食品安全綜合監管工作的總體要求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精神,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主動適應機構改革的新形勢,圍繞確保食品安全這一中心任務,突出加強農村食品安全工作,深入開展食品安全專項整治,確保全縣無重大食品安全事件發生,為保障全縣人民群眾的飲食安全,促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一、切實加強農村食品安全工作
一是扎實開展省級食品安全示范縣創建活動。進一步加強部門之間的溝通協作,細化創建標準,量化創建指標,確保順利通過第二批省級食品安全示范縣評審驗收。
二是豐富食品安全“三網”建設內涵。進一步增強地方政府對本轄區食品安全負總責意識,監管責任體系向街道、社區延伸。加強對食品安全協管員信息員的管理,充分發揮群眾監督網的前哨作用。引導規模企業主動參與農村現代流通網建設,對網點布局、經營規范進一步細化明確,食品配送比例達75%以上。
三是加強農村家宴服務的規范化管理。完善工作制度。建立健全農村家宴服務規范化管理的相關制度,實行農村集體聚餐備案制度,備案率達到80%以上。建立基礎檔案。對轄區范圍內從事家宴服務的廚師進行全面摸底調查,對家宴從業人員健康狀況等動態信息進行登記造冊,建立基礎檔案。開展知識培訓。對家宴從業人員進行食品安全知識、法律法規等培訓學習,增強從業人員的相關知識和法制意識。實行家宴申報。廚師、家宴舉辦家庭提前向所在地鄉鎮食藥安辦或村工作站申報,通過食品安全信息員對家宴服務活動進行登記,協助專業人員現場指導,及時消除可能存在的食品安全隱患。嚴格督查考核。將家宴備案登記、報告、現場督查情況納入對食品安全協管員、信息員的工作目標考核,作為“以獎代補”的參考依據。
二、扎實開展食品安全專項整治
一是繼續深入開展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工作。抓住重點時段,加強“元旦、春節”、“中秋、國慶”等重大節日期間食品安全工作。抓住重點環節,加大對學校食堂及校園周邊地區小飲食店的監管力度,集中整治校園周邊飲食環境;加大對農村家宴服務的管理力度,保障群眾的飲食安全。抓住重點項目,以三鹿奶粉污染事件為教訓,舉一反三,著力預防,切實開展好“打擊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等專項整治活動。
二是繼續保持食品市場整治高壓態勢。加強對群眾舉報線索的核查,緊緊圍繞廣大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社會危害嚴重的食品安全問題,集中力量查處危害深、影響廣、案值大的重大案件,依法嚴懲違法違規行為。
三、積極營造食品安全宣傳氛圍
一是開展食品安全宣傳活動。充分利用“消費者權益保護日、法制宣傳日”等與食品安全有關的宣傳日,堅持以學校、農村為宣傳陣地,以電視、報紙、網站和簡報為宣傳媒介,通過展板、橫幅、標語等形式,繼續開展“三貼近、五走進”等豐富多彩的宣傳教育活動。
二是宣傳食品安全監管成效。借助電視、報刊等媒體,宣傳食品安全監管工作成效,激發群眾關心食品安全、參與食品安全的熱情,營造良好的食品安全宣傳氛圍。
四、提高食品安全綜合監管效能
一是強化食品安全責任制落實。進一步強化地方政府責任,將食品安全工作納入年度工作目標考核體系。繼續開展食品安全階段性督查和綜合考核工作,落實情況通報、督促整改等措施,抓好考核結果的反饋和運用,保證各項工作及時落實到位。
二是加強食品安全信息傳遞交流。進一步完善部門之間信息共享、聯動監管的工作機制,加強食品安全信息收集、整理、分析、上報和工作。及時整理、記錄重大食品安全工作情況,匯編年度食品安全工作大事記。
三是穩步推進食品安全信用體系建設。擴大食品行業信用體系建設的覆蓋面,建立和完善企業誠信檔案,指導企業加強誠信建設,促進企業誠信經營。
四是提升食品安全監管人員業務技能。積極參加上級有關部門組織的業務培訓學習,繼續開展科室內部人員每周一次的法律法規等學習活動,不斷強化知識儲備,有效提高綜合監管能力。加強對食品安全協管人員的輪訓,時刻保持對食品安全隱患的敏感和警惕性。
五是切實加強食品安全應急處置工作。完善食品安全事故信息報告網絡和應急指揮體系。切實提高相關人員應急處置能力,確保食品安全事故及時發現、及時報告、及時處置。
五、主動適應機構改革新形勢
消費環節食品安全、保健食品和化妝品監管工作,是機構改革后將要承擔的新職責。面對新形勢、新任務,要保障人民群眾飲食安全和身體健康,促進行業又好又快的發展,任務艱巨,責任重大。著重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開展相關行業調研。聯合有關部門有針對性地選擇學校食堂與建筑工地食堂、餐飲業調研,掌握餐具消毒、切配、烹飪、貯藏等關鍵控制點情況。組織開展保健食品、化妝品生產經營企業調研,掌握違法添加禁用物質、違法宣傳及標簽標識是否規范等動態情況,重視保健食品、化妝品安全評價和不良反應監測工作,完善監督工作制度,建立健全監測體系,開展安全評價工作。
二是抓好許可準入關口。對現有的食品安全、保健食品和化妝品法律法規、規章和規范性文件進行梳理和完善。在繼承和發展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審批程序和相關制度,熟悉審批工作流程,細化各崗位責任人的審批權限,落實崗位責任。逐步提高餐飲業、食堂開辦門檻,把好入口關,對于達不到要求的企業不予發放食品衛生許可證,對不符合要求發證的要堅決予以清理整頓。
三是加大監督管理力度。以餐飲業和學校食堂為重點,進一步組織實施食品衛生監督量化分級管理和再評估。從規范入手,把住源頭,加強對消費環節食品安全管理規范落實情況的監督和指導,使《餐飲業食品衛生管理辦法》、《餐飲業和集體用餐配送單位衛生規范》、《餐飲業食品索證管理規定》等規章不折不扣地落到實處;通過索證索票制度,嚴把食品原料關,實現原料來源有保障、可追溯;通過監督檢查衛生規范的落實,嚴把餐飲加工關鍵環節安全控制關,防范細菌性和化學性等食物中毒。
四是組織開展專項整治。聯合有關部門有針對性地選擇學校食堂與建筑工地食堂、餐飲業操作間與餐具消毒、季節性高風險食品、農村無證經營等高風險領域和品種進行專項整治,力爭通過一次整治,建立一套制度,規范一個行業。探索建立保健食品、化妝品稽查監管制度,監督保健食品、化妝品生產經營企業真正落實保健食品良好生產規范和化妝品生產企業衛生規范,檢查保健食品是否違法添加藥物及標簽標識是否規范,檢查化妝品是否違法添加禁用物質及標簽標識是否規范。針對在保健食品、化妝品中違法添加物質、違法宣傳嚴重、標簽標識不規范的狀況,適時組織開展專項整治行動,嚴厲打擊違法行為,肅清市場環境,維護人民群眾根本利益。
五是控制高危環節風險。把學校和建筑工地食堂、農村家宴服務等作為重點監督對象;把食物中毒風險較高的熟食鹵味、盒飯、冷菜等作為重點品種;把食品加工、存儲、運輸過程中的清洗消毒以及溫度和時間的控制等作為重點環節。在保證食品原料質量和防止交叉污染的基礎上,通過加強對重點對象、重點品種、重點環節的監督檢查和檢測,及時指導和督促餐飲經營企業加強質量衛生管理,消除食品安全隱患。加強對農村、學校和重大活動食品安全保障工作的督查和指導,完善餐飲業、食堂等消費環節的重大食品衛生和食源性疾病事件調查的報告和處理機制,預防群體性食物中毒事件的發生。
- 上一篇:投資科年度的工作計劃
- 下一篇:街道辦事處工作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