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電局工作具體計劃

時間:2022-05-24 04:07:00

導語:廣電局工作具體計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廣電局工作具體計劃

年,是我市城鄉一體化向縱深推進的重要一年和“世界現代田園城市”建設的開局之年,是全市廣播影視工作“管理與服務質量提升年”,全市廣電系統要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城鄉統籌工作大局,全力服務“新三最”和“世界現代田園城市”奮斗目標。全市廣播影視工作的總體要求是:深入實施全市廣播影視“12312”總體戰略,堅持清簡務本、轉型創新,以切實提升管理和服務為抓手,持續加強廣播影視公共服務體系建設、行政監督管理、事業產業發展和保障能力建設,切實提升廣播影視服務工作大局和城鄉群眾的能力,奮力開創我市廣播影視科學發展新局面。

重點抓好4個方面的工作:

一、全力做“強”廣播影視公共服務體系建設

堅持“抓規劃、抓覆蓋、抓內容、抓機制、抓評價”的基本工作格局,以電視“戶戶通”、廣播“村村響”、電影“人人看”三項工程為目標,以農民集中居住區廣播影視基礎建設為重點,著力提升城鄉廣播影視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全力保障和擴大城鄉群眾廣播影視基本權益。

1、高起點編制廣播影視“十二五”規劃,進一步強化科學規劃的引導作用。一是以《廣播影視發展策略研究》為基礎,做好全市廣播影視“十二五”規劃編制工作。二是加快組織實施《市廣播影視公共服務體系實施意見》,統籌推進,全力打造廣播影視公共服務的“模式”。三是組織開展“全域電影市場現狀及發展”、“廣播影視信息系統”、“全域公共廣播網”等重點項目的研究論證工作。

2、組織實施“戶戶通”、“村村響”、“人人看”三項重點工程,進一步增強廣播影視覆蓋能力。一是統籌廣播電視有線、無線、衛星接收等多種方式,以農民集中居住區為重點,進一步加快推進電視“戶戶通”工程,實現50戶以上新建農民集中居住區有線光纖通達率100%,年內新發展農村有線電視用戶12萬戶;完成378個村的中央第二批直播衛星接收設備配置工作,進一步提高服務保障質量;按照省廣電局統一部署,在年6月底前組織完成地區地面數字電視覆蓋暨“村村通”無線發射臺“模改數”試點工程,大力提升農村分散居住農戶的收視水平。二是加快推進廣播“村村響”工程,確保年內實現所有鄉鎮(街道)廣播電視站配有完備的廣播設施;2009年以前已建成的農民集中居住區中的30%和年所有新建成農民集中居住區建立廣播電視室;500個村建立廣播電視室。三是加快推進電影“人人看”工程,認真貫徹落實國辦發〔〕9號文件,積極調研和有序推進我市城市院線和農村數字院線建設,在積極推動縣城電影院和鄉鎮數字影院建設的同時,年內推進完成1000個村(社區)電影放映點建設任務。四是對主城區、景區、災區等重點區域廣播電視收聽收視情況及需求進行全面調查,研究制訂改進措施,切實提高廣播電視節目覆蓋質量。五是在科學論證基礎上,推動構建“全域公共廣播網”。六是市電影公司要全面完成3萬場農村公益電影放映任務,確保全市行政村每月免費放映一場公益電影,并做好電影進災區、進社區、進學校、進軍營等工作。

3、服務中心工作和城鄉群眾當前需求,進一步繁榮廣播影視內容生產。一是圍繞“新三最”和“世界現代田園城市”建設目標,指導全市播出機構策劃實施系列主題宣傳活動,為城鄉一體化的深入推進提供更加有力的輿論支持。二是全市播出機構特別是市廣播電視臺要深入組織實施廣播電視頻率頻道專業化、品牌化戰略,精心打造名牌節(欄)目和名主持人,進一步提升廣播電視輿論引導能力、內容生產能力和社會影響力。三是充分發揮廣電學會、協會作用,深入開展節目創優工作,研究制訂《市廣播電視節目獎勵辦法》等工作制度,切實提高全域廣播電視節目整體水平和質量,確保在年全省廣播電視節目創優中獲獎率達80%以上,力爭在全國評比中取得更好成績。四是組織開展全市對農節目專題課題研究,優化全域對農廣播電視節目制播體系,推動節目提檔升級,更好地滿足農村群眾多樣化、多層次文化需求。

4、探索創新工作機制,進一步提升系統內外的整體聯動和廣播影視工作保障水平。一是市、縣兩級廣電行政管理部門要進一步整合資源、強化考核,完善以縣為中心、鄉鎮為依托,服務農戶的基層廣播影視管理服務機制,著力推動廣播影視公共服務和社會管理向村(社區)延伸,健全農民集中居住區廣播電視基礎設施建設與管理工作機制。二是積極構建我市廣播影視行政部門、播出機構、網絡運營機構之間職責明晰、運行規范、聯系緊密、協作到位的工作機制,優化工作聯動,提升整體合力。三是各區(市)縣廣電行政管理部門要更加主動爭取黨委政府支持,進一步完善廣播影視公共服務特別是對電臺電視臺的財政保障機制。四是著眼提高文化事業產業專項資金使用效益,研究建立文化事業產業專項資金扶持項目的立項、評估和反饋機制。

5、全面構建公共服務體系建設評估考核體系,進一步推動工作評價的科學化、專業化和社會化。一是分圈層、分類別研究制訂覆蓋城鄉的廣播影視公共服務質量標準和考核體系。二是著眼規范對農節目的制作、播出,組織制訂《市廣播電視對農節目標準》。三是以廣播電視輿情監測系統功能的升級擴展為重點,進一步豐富監管技術體系;建立監測結果運用聯動機制,落實定期通報制度。四是建立健全有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專家學者、群眾代表參與的全市廣播電視播出機構、網絡運營機構、制作經營機構社會評價體系,著力提高廣播影視工作評價的社會化程度。

6、落實省、市要求,切實加強督查指導,推動廣播影視災后重建工作有力有效有序實施。一是認真履行廣播影視災后重建的項目監管和跟蹤指導職責,積極協調落實援建項目和資金。二是都江堰、彭州、崇州、大邑廣電行政管理部門要進一步完善工作流程,堅持高質量、高標準推進廣播影視災后重建工程。三是加強督促檢查,全面落實進度要求,保障全市年內廣播影視災后重建工程竣工率達90%以上。

二、著力做“實”廣播影視監督管理

以管理和服務的相對薄弱環節為突破點,以“綠色頻率頻道創建”為抓手,以廣播影視監管工作的制度化規范化建設為重點,以安全播出和安全放映為保障,依托扎實高效的行業行政管理保導向保安全,促改革促發展。

1、扎實深入推進“綠色頻率頻道”創建,增強宣傳管理實效。一是深入推進綠色頻率頻道創建工作,全面落實《廣播電視播出機構違規處理辦法(試行)》和《廣播電視節目監管細則》,進一步提高認識,創新方式,完善制度,努力提升廣播電視節目質量和從業人員素質,建立健全抵制低俗之風考評體系和長效工作機制,顯著提升廣播電視媒體公信力。二是組織做好全市廣播電視常規節目的視聽評議和專題閱評工作,進一步提高閱評質量和閱評結果應用水平。三是進一步健全集技術監測、節目監管和安全播出于一體的監管體系,實現對傳統媒體和新媒體的統一、科學、有效監管。

2、加快廣播電視地方立法進程,針對管理的薄弱環節和問題,有效提升社會管理規范化水平。一是配合相關部門加快推進《市有線電視管理條例》、《市公共視聽業務監督管理辦法》的地方立法工作。二是結合市上對主城區擴權總體部署,進一步優化工作流程,提升有線電視并聯審批工作效能。三是認真落實《廣播電視廣告播出管理辦法》(廣電總局61號令),結合我市實際,出臺《市廣播電視廣告管理辦法》和《市廣播電視播出機構管理辦法》,重點加大對醫療藥品等虛假違法廣告的整治力度,切實加強對全市違規播出頻道的清理。四是全面落實宣傳、監管、查處“三并重”要求,加強系統內外工作聯動,重點開展境外衛星節目落地、互聯網傳播視聽節目、境外衛星電視的專項整治,切實規范行業秩序。五是在確保廣播電視綜合覆蓋的前提下,合理配置、有效使用頻率資源,切實加強對臺址、功率、頻率頻道的綜合管理、綜合運用。六是加強廣播電視傳輸網絡建設指導及“村村通”發射臺的運行維護管理。七是搭建“廣播影視信息系統”平臺,建立科學的數據結構和評價指標體系,為制定高質、高效的行業發展規劃和科學配置行業資源提供決策依據。

3、完善安全播出工作體系,提升廣播電視安全播出監管水平。一是全面落實《廣播電視安全播出管理規定》(廣電總局62號令),切實加強對全市廣播電視播出機構安全播出保障工作的專項督查。二是加快制訂《市廣播電視安全播出規劃方案》,著力推進安全播出智能化管理和廣播電視應急保障系統建設,全面建成市、縣(市、區)、鄉(鎮)、村四級貫通的全域廣播電視安全播出指揮調度和應急反應處置體系。三是加強播出質量管理,建立安全播出排名通報制度。四是以重要部位和關鍵環節為重點,完善安全播出項目建設的扶持機制。五是進一步健全與市防邪辦、市公安局、市國安局等相關職能部門之間以及系統內各單位的工作聯動機制。

4、加強基本制度建設,切實規范電影管理。一是研究制訂《市電影管理辦法》。二是建立電影巡查制度,強化電影常態管理。三是加強農村公益電影放映督查指導和政策扶持。四是全力抓好安全放映工作,嚴查安全隱患,堅決杜絕安全事故。

三、努力做“優”廣播影視事業產業發展格局

推進體制機制改革,力推新媒體新業務發展,強化重大項目支持,構建現代傳播體系,優化廣播影視事業產業發展格局,持續提高廣播影視對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率。

1、積極推進廣播影視體制機制改革,增強系統活力和發展能力。一是按要求完成市電影公司、市音像出版社的轉企改制工作。二是科學論證,因地制宜,以美食天府頻道為試點,穩妥推進市級播出機構在影視劇、影視動畫、體育科技、娛樂類節目領域的制播分離改革。三是推動縣以下電影發行放映機制改革,發展農村數字電影院線公司,積極培育多種所有制、多種主體和多種發行放映方式相結合的農村電影發行放映新體系。四是完成縣級電臺、電視臺合并。五是配合推進文化市場綜合執法改革。

2、緊緊抓住全省有線廣播電視網絡整合和高清電視發展等有利時機,加快廣播影視數字化進程。一是加快有線網絡數字化。配合做好全省網絡整合工作,積極推進廣播電視有線網絡改革發展,以此為契機,下大力氣解決主城區內省網絡公司、市興網公司、市網絡公司“三網并存”、“三網分治”帶來諸多問題,努力形成主城區統一的節目平臺、服務平臺和傳輸平臺;全力組織實施全市有線電視數字化整體轉換工程,加快推進有線網絡的雙向化改造和綜合應用。二是推進播出機構數字化。市廣播電視臺在啟動高標清同播基礎上,要進一步增強高清節目制播能力,加快高清節目采集、制作、播出系統建設,確保高清節目制作能力在-2012年達到40%以上。三是加快推動電影數字化進程。積極扶持城市數字影院建設,推進農村公益電影數字化放映。四是以有線電視數字化和移動多媒體廣播電視發展成果為基礎,研究推動“下一代廣播電視網”(NGB)建設。

3、切實推動廣播影視新媒體新業務發展,努力提高廣播影視傳播力和影響力。一是按照國家加快推進“三網融合”的要求,結合實際,研究提出我市有線廣播電視網絡發展建議。二是按照省廣電局統一部署,積極支持中廣傳播四川公司開展手機業務和地面數字電視在我市的覆蓋試點工程。三是支持發展網絡廣播電視。支持市廣播電視臺對原有網站進行升級改造;推進新聞門戶網站和專業門戶網站建設,努力打造在國內具有影響力的區域性網絡媒體。四是認真落實《廣電總局關于電視購物頻道建設和管理的意見》,促進我市電視購物產業健康快速發展。市廣播電視臺要精心辦好每日電視購物頻道和影視文藝頻道專門購物時段,積極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五是創新方式,大力發展以影視劇和動畫為重點的內容產業,不斷提升生產能力。

四、強力做“好”廣播影視科學發展保障能力建設

不斷深化學習型機關建設,全面加強干部隊伍建設,統籌推進“規服”、作風、效能建設,積極構建具有廣電特色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切實增強廣播影視隊伍服務工作大局推動科學發展的能力。

1、鞏固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成果,健全廣播影視科學發展長效機制。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廣播影視工作,進一步鞏固和深化學習實踐活動成果,堅持將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同解決制約廣播影視發展的突出問題相結合,堅持用科學發展觀來衡量工作成效,著力構建黨員干部受教育、科學發展上水平、人民群眾得實惠的長效機制。

2、全面創新激勵機制,提升干部隊伍建設水平。一是堅持對干部嚴格要求、嚴格教育、嚴格管理、嚴格監督,完善干部監督管理機制,在著力提高廣電干部職工的學習思考能力、實干實踐能力、開拓創新能力、依法行政能力的同時,進一步強化干部執行力,大力推進工作作風轉變。二是堅持在深化城鄉統籌的生動實踐中考評和使用干部,切實加強行政效能督察,進一步樹立和體現崇尚實干的用人導向。三是全面深化細化《創新普通公務員激勵機制提高機關運行質量效率》課題研究,落實《市公務員考核實施細則》,加強考核結果運用,以創新、完善考核激勵機制為重點,全面提高機關公務員工作狀態和水平。

3、著眼服務“世界現代田園城市”建設的新要求,深化學習型機關建設。一是緊緊圍繞全市城鄉統籌工作大局和廣播影視重點工作,增強培訓針對性,改進培訓方式,按計劃分類組織開展重點專題培訓,進一步增強干部職工服務“世界現代田園城市”建設的意識和能力。二是結合廣播影視發展實際,確定和開展年度重點課題調研工作,積極推進調研成果運用。三是堅持外出學習回局宣講等工作制度,更好地推動信息共享和成果轉化。

4、注重工作實效和提升機關形象,統籌推進“規服”作風效能建設。一是創新機關黨建和機關文化建設,著力構建和諧機關。二是進一步落實首問負責制、限時辦結制、責任追究制和社會評議制等效能和規服建設“四項制度”要求,加強工作督查,提升工作質量。三是扎實做好市政務服務中心廣電審批窗口建設。四是進一步加強和規范廣播影視政務公開工作。

5、突出廣電特色,切實抓好黨風廉政建設和行風建設。一是堅持標本兼治、綜合治理、懲防并舉、注重預防方針,加快構建具有廣電特色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全面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和《中國共產黨黨員領導干部廉潔從政若干準則》。二是加大對新建農民集中居住區廣播電視基礎設施建設等重大工程和重點項目設備購買、專項資金使用的監督檢查,試行項目經費使用績效考評,進一步完善監管機制。三是按照省廣電局統一部署,在全市廣電系統深入開展為期1年的民主評議行風工作和行風建設先進單位創建活動,高質量完成動員部署、民主評議、整改落實、總結提高4個階段的重點工作,健全行風建設長效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