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酸雨污染綜合防治計劃
時間:2022-02-26 03:13:00
導語:市酸雨污染綜合防治計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概況
1、*市自然條件概況*市位于*省*洲的東南部,東臨*新界。全市土地面積為2020平方公里,其中*經濟特區面積為327.5平方公里。全市共轄6個區,分別是*。
*市地處北回歸線以南,屬南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全年地勢東南高、西北低,整體地形地貌為濱海丘陵地貌,土壤以沉積巖和酸性土壤為主。
2、*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及城市總體規劃概況。
*市成立于*年,*年建立*經濟特區。經過19年的開發建設,*已由過去一個邊陲小鎮發展成為初具規模的現代化城市,結合經濟實力予進入我國大中城市前列。*年,全市常住人口379.64萬人,其中戶籍人口109.46萬人,暫住人口270.18萬人,全市國內生產總值為1130億元,工業總產值為1460億元,外貿出口總額為255億美元。*年至*年間,*市國內生產總值年均遞增33.2%,工業總產值年均遞增51.5%,外貿出口總額年均遞增46.8%。目前,*市已形成包括電子信息、生物工程、醫藥、材料等高新技術主導行業,并確定了"以高新技術產業為先導,先進工業為基礎,第三產業為支柱"的經濟發展戰略。
根據*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以及城市總體規劃,*市未來的發展目標是:以率先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運行機制、優化經濟結構、完善城市功能為重點,以建立高新技術產業開發生產基地和區域性金融中心、信息中心、商貿中心、運輸中心及旅游勝地為突破口,把*建設成經濟發達、社會文明、環境優美的園林式、花園式、現代化國際性城市。
(二)*市能源結構和消費現狀*市能源以燃油、燃煤和燃氣和電為主。根據*市排污申報登記結束,1996年,全市能源總消耗量為447.08萬噸(折標煤)、其中燃油占52.3%,電占22.8%,燃煤占21.1%,液化氣占3.8%,詳見表1。
燃油消耗主要以電力、蒸汽、熱水的生產和供應業為主,占全市的53.40%,其次為塑料制品業,占9.27%,詳見表2。主要燃油企業見表3。
燃煤消耗也是以電力、蒸氣、熱水的生產和供應業為主,其中燃煤大戶為*市能源總公司發電分公司(媽灣電廠),1996年消耗燃煤125.06萬噸,占全市燃煤消耗量的94.81%,詳見表4。媽灣電廠的基本情況見表5。
按能源消耗區域分,*市能源消耗量最大的區域為南山區,占全市總能耗的45.67%,其次為龍崗區,占15.72%,*區能源消耗量最小,僅占有6%,詳見表6。
(三)*市二氧化硫污染及排放現狀
1、*市環境總量質量和酸雨污染狀況。*市1991年至*年大氣總懸浮顆粒物(TSP)、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環境監測結果見表7。由于能源消耗量的增加,*市環境空氣中二氧化硫濃度略呈增加趨勢,但總的來看,二氧化硫污染并不嚴重,空氣中二氧化硫濃度基本保持在國家環境空氣質量一級標準(0.02毫克/立方米)范圍內。相對而言,*市氮氧化物污染較為嚴重,空氣中氮氧化物濃度已從1991年的0.037毫克/立方米上升到*年的0.054毫克/立方米,超過國家環境空氣質量二級標準(0.05毫克/立方米)。造成*市氮氧化物濃度持續升高的原因主要是機動車尾污染所致。*年,*市機動車保有量已達24.6萬輛,比1991年的11.2萬輛增加了一倍多。
由于*市冬季(11月至次年2月)降水較少,逆溫頻率較高,大氣擴散條件相對較差,因此,*市二氧化硫濃度季節變化的特點是冬季二氧化硫濃度相對較高,而其他季節二氧化硫濃度相對較低。
*市酸雨頻率介于32.0%--51.8%之間,年際變化較大,且無明顯的上升或下降趨勢。1991年至*年降水PH平均值為5.07,表明*市酸雨強度并不大,降水PH最小值通常出現在春季(3-5月),與二氧化硫濃度的季節變化并無明顯的對應關系,說明區域性大氣污染可能對*市酸雨有較大影響。
2、*市二氧化硫排放現狀根據*市排污申報登記結果,1996年,*市二氧化硫排放量為4.16萬噸,其中*區0.13萬噸,福田區0.44萬噸,南山2.37萬噸,寶安區0.44萬噸,龍崗區0.78萬噸。在全市二氧化硫排放中,工業排放4.10萬噸,占總排放量的98.56%,三產排放0.06萬噸,占總排放量的1.44%。排放二氧硫的行業主要包括電力、蒸汽、熱水的生產和供應業,非金屬礦物制品業,紡織業,塑料制品業和食品加工業,其中電力、蒸汽、熱水的生產和供應業占全市二氧化硫排放總量的62.73%,詳見表8。
3、重點污染源二氧化硫排放情況。*市重點污染源二氧化硫排放情況見表9。從表中可見,*市二氧化硫排放大戶主要為燃煤、燃油火力發電廠,其中*市能源總公司發電分公司(媽灣電廠)二氧化硫年排放量最大,占全市二氧化硫排放總量的24.57%。從*市1996年排污申報登記結果來看,除個別燃油鍋爐、爐窯二氧化硫排放超標外,*市二氧化硫排放企業大都能做到達標排放。
4、現有二氧化硫污染活動狀況
為控制酸雨和二氧化硫污染,*市長期以來推廣清潔能源政策,工業和服務業以電為主,輔以燃油,居民生活則全部燃用液化石油汽,1996年,全市燃煤消耗量僅占全市總能耗的21.1%(扣除燃煤電廠所燃煤量,全市燃煤總量僅占全市總能耗的1%)。科學合理的能源結構,為我市控制酸雨和二氧化硫污染奠定了良好的基礎。與此同時,我市還加強了對現有污染源的環境監督管理,重點治理了燃煤火電廠,中、小型燃油發電廠以及燃油鍋爐、窯爐的二氧化硫污染,并采用可行的煙氣脫硫技術,削減二氧化硫排放量。目前,我市的西部電廠、南山熱電廠、賽格中康股份有限公司等重點二氧化硫排放企業正分別采用煙氣海水脫硫和噴堿脫硫等技術對二氧化硫污染進行治理。
1995年,我市已根據*省環保局《關于征收二氧化硫排污費的通知》(粵環[1994]89號)要求,對二氧化硫排放企業征收二氧化硫排污費,收費標準為每排放1公斤二氧化硫征收0.15元。另外,*市政府還于1998年頒布了《*市"九五"期間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計劃》(深府[1998]273號),對二氧化硫排放實施總量控制,要求到2000年,全市二氧化硫排放總量控制在4萬噸的范圍內。
三、綜合防治規劃>
(一)*市二氧化硫排放量預測
*市二氧化硫排放主要來自電力行業。因此,我市二氧化硫排放按電力行業和其他行業兩大類進行預測。1996年,我市火電裝機容量為180萬千瓦,電廠二氧化硫排放氣為25380.9噸,占全市二氧化硫總排放量的61%。根據《*市城市總體規劃(1996-2010)》,*市將在2010年前逐步建成西部電廠、前灣電廠、東部電廠和嶺澳核電廠,除此之外不再規劃新的電廠。為控制二氧化硫污染,除西部電廠燃煤外,前灣電廠和東部電廠將采用天然氣作為燃料。表10列出了我市規劃建設的電廠及其二氧化硫排放量。預計到2000年,我市火電裝機容量將達到310萬千瓦,若不采取控制措施,電廠二氧化硫排放量將達40356噸。到2010年,我市火電裝機容量將達到609萬千瓦,但因為新垃電廠均為燃氣電廠,二氧化硫排放量變化不大。其他行業二氧化硫排放量以1996年排污申報登記為基數,并結合我市1996年和*年環境統計數據,按二氧化硫排放年均遞增4.5%計算,得出*市2000-2010年二氧化硫排放量預測值,詳見表11。
(二)*市酸雨和二氧化硫規劃控制指數
根據《國務院關于酸雨控制區和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區有關問題的批復》(國函[1998]5號)、《全國2000年工業污染源達標排放和重點城市環境功能區達標工作方案》(環發[1998]366號)和《*市"九五"期間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計劃》(深府[1998]273號)的要求,提出*市酸雨和二氧化硫分階段的規劃控制目標:到1999年,全市排放二氧化硫的工業污染源達標排放,城市環境空氣質量達到國家環境質量二級標準,到2000年,全市二氧化硫排放總量控制在國家規定的總量控制指標內,酸雨惡化的趨勢得到緩解;到2010年,全市二氧化硫排放總量控制在2000年排放水平以內;降水PH值水平4.5的面積比2000年有明顯減少。*市酸雨和二氧化硫分階段規劃控制指標值見表12。
(三)*市酸雨和二氧化硫污染綜合防治規劃的控制方案。
1、防治二氧化硫污染措施。
(1)調整優化產業結構,全面促進產業結構的升級換代。從我市的實際出發,第一產業重點發展"菜藍子"、"三高"農業和創匯農業,第二產業重點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和基礎工業,第三產業重點發展金融、商貿、信息、運輸、旅游、房地產等行業,嚴格限制能耗、物耗高,污染嚴重的行業的發展。到2000年,*的三次產業比重要達到1:44:55,高新技術產品產業要達到全市工業總值的50%以上。
(2)調整城市規劃,合理工業布局。根據產業結構的調整和我市工業發展的趨勢,《*市城市總體規劃(1996-2010)》對城市工業布局進行了調整,提出在全市建立三級工業工業區體系,特區內工業向高技術化、總部化方向發展,特區外工業向地方化、集中化方向發展,并逐步將以村為單位的工業開展集中到以鎮為單位的工業區內,為此,將特區內工業區由原來規劃的15個調整為10個,特區內工業用地面積由原來的25平方公里調整為14.12平方公里,促使特區內工業逐步搬遷外移,進一步改善了城市的大氣環境質量。
(3)加快燃氣工業建設。根據《*市城市總體規劃(1996-2010)》,*市燃氣近期采用液化石油氣,遠期則以天然氣為主。目前,特區內用氣至由以瓶裝供應為主轉為以管道供氣為主,寶安區、龍崗區在發展瓶裝供應的同時,也正大力發展區域氣化鉆形式的管道供氣。規劃到2000年,建成下洞液化石油氣低溫儲存基地,年周轉量100萬噸;建議大鏟島液化天然氣(LNG)接收站,首期規模為300萬噸/年。上述燃氣工程建成之后,基本可滿足*市及*洲部分地區的用氣需要。
(4)大力推廣使用清潔能源。在特區內對第三產業強制推廣使用液化石油氣,凡新、擴、改建的餐飲業一律要求使用液化石油氣,以減少燃油產生的大氣污染。對燃煤鍋爐(燃煉電廠除外),在改、擴建時一律要求改燃煤為燃油,并不在市區內新布點建設燃煤電廠。
(5)繼續執行*省《關于嚴格控制小火電柴油機組建設問題的通知》(粵府辦[1995]76號)的規定,禁止新建單機容量12.5千瓦以下燃煤燃油機組。并在2010年前淘汰一批能耗高、污染重的燃油小火電機組。
(6)限制高硫煤、高硫油的使用。2000年后凡沒有設置脫硫裝置的鍋爐、窯爐,所用的煤或重油含硫量不得高于1%,輕油含硫量不得高于0.5%.
2、強化環境監督管理措施。
(1)履行二氧化硫排放總量控制,按《*市"九五"期間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計劃》(深府[1998]273號)的要求,嚴格審批新建、改造排放二氧化硫的項目。所有新建、改造排放二氧化硫的項目,必須遵循"以新帶老,總量減少"的原則,采取切實有效措施,確保二氧化硫排放量控制在允許排放指標內。
(2)加強對現有二氧化硫排放源的監督管理,實行二氧化硫排放許可證制度,確保我市工業污染1999年達標排放計劃的實施。對超標排放二氧化硫的工業污染源,由環保部門責令限期治理,經過限期治理仍不達標的,依法予以關、停。
(3)嚴格按照《國務院關于環境保護若干問題的決定》(國[1996]31號)的要求,取締或責令關停生產工藝落后、污染嚴重的小化工、小漂染等"十五小"企業。
(4)積極推行清潔生產,及時淘汰高能耗、重污染的生產工藝和設施,促進企業采用能耗、物耗小,污染物產生量少的生產工藝和設備,切實降低二氧化硫排放水平。
(5)開展對燃煤、燃油火電廠以及燃油鍋爐、窯爐煙氣脫硫試點工作,分期分批對現有二氧化硫污染源進行治理,1999年完成西部電廠海水煙氣脫硫示范工程,2000年前完成*浮法玻璃廠、南山熱電廠和賽格中康股份有限公司煙氣脫硫工程。
3、控制方案。
除了各種管理措施之外,采用可行的煙氣脫硫技術和裝置也是削減二氧化硫排放的重要途徑。根據*市的實際情況,本著突出重點,分批實施的原則,篩選出西部電廠、*浮法玻璃廠、南山熱電廠、賽格中康股份有限公司等四家企業的煙氣治理項目作為我市首批二氧化硫重點治理項目,詳見表13。預計該批二氧化硫治理項目完成后,可削減二氧化硫排放10810噸,對促進企業加強經營管理,實現我市酸雨和二氧化硫控制目標將起到積極作用。
4、酸雨和二氧化硫污染綜合防治資金籌措。
資金籌措渠道主要包括三個方面:
(1)征收二氧化硫排污費。根據《國務院二氧化硫排污收費擴大試點工作有關問題的批復》(國函[1996]24號)和國家環保總局、國家計委、財政部、國家經貿委聯合頒發的《關于在酸雨控制區和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區開展征收二氧化硫排污擴大試點的通知》(環發[1998]6號),向一切燃煤、燃油和產生工藝廢氣以及向環境排放二氧化硫的企業、事業單位和個體經營者征收二氧化硫排污費,收費標準為排放每公斤二氧化硫收取排污費0.20元。
(2)企業自籌。根據"誰污染誰治理"的原則,企業自籌是治理二氧化硫污染的主要資金來源。
(3)銀行貸款。有條件的企業可向銀行申請二氧化硫污染治理貸款。
根據上述資金渠道估算,到2000年,我市可征收二氧化硫排污費800萬元(按國家下達的二氧化硫排放總量4萬噸計)。按二氧化硫排污費用于重點排污單位專項治理二氧化硫的資金總額不得低于90%的要求,2000年我市二氧化硫排污費用于二氧化硫專項治理的資金可達720萬元以上,加上西部電廠、*浮法玻璃廠、南山熱電廠和賽格中康股份有限公司自籌的二氧化硫治理資金,估計2000年前我市二氧化硫綜合防治資金可達2.3億元以上。
5、主要保障措施和有關經濟政策。
(1)各區人民政府和各有關部門要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把酸雨和二氧化硫污染綜合治理規劃納入當地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組織實施。
(2)根據*的實際情況,適時開展二氧化硫排污交易試點。
(3)在現有環境監測網絡的基礎上,建立健全酸雨和二氧化硫污染監測網絡,開展空氣質量、降水污染的常規監測以及排放二氧化硫污染源的監督監測。對重點二氧化硫排放源要安裝二氧化硫連續監測裝置,并進行長期監測。
(4)加強酸雨和二氧化硫污染數據的動態管理,建立起全市酸雨和二氧化硫污染數據庫,為酸雨和二氧化硫污染控制提供依據。
(5)積極開展酸雨和二氧化硫污染防治的研究工作,引進和消化適合我市實際情況的脫硫技術,并大力發展相關的環保產業。
(6)加強在新聞媒體中對酸雨和二氧化硫污染綜合防治工作的宣傳和報道,廣泛開展國內外酸雨和二氧化硫污染控制管理經驗和防治技術的交流。
- 上一篇:排污總量控制計劃
- 下一篇:企業環保審批服務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