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政辦年度教育工作計劃

時間:2022-05-21 03:05:00

導語:區政辦年度教育工作計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區政辦年度教育工作計劃

年,全區教育工作指導思想: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科學發展觀,進一步落實《區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以“做學生喜歡的老師,辦人民滿意的學校,創教育的品牌”為目標,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深入實施“六大工程”,注重內涵發展,突出教育創新,努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促進全區教育均衡優質發展。

一、教師工作

1、師德建設

認真落實《市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考核辦法(試行)》,嚴格實施師德預警制和師德“一票否決”制。繼續深化“愛與責任”主題教育活動。

2、校干培訓

組織好每月一期的中小學校長論壇和每學期兩期的農村小學校長論壇。掛靠名校建立校干發展共同體。深入開展校干讀書活動,加強課題研究;開設網上校長論壇。進一步加強副校長和中層干部業務培訓。

3、教師培訓

區級培訓。重點抓好名師、骨干教師培訓和青年教師培訓。一是名師、骨干教師培訓;重點加強教育理論和科研能力的培訓;堅持組織好每月一期的名師論壇;探索實施名師“影子”工程,繼續開展名師、骨干教師外出高級研修活動;對名師建設工程人選實行屆中考核。二是青年教師培訓;重點加強教材通研和學科知識構建;每學期舉辦兩期青年教師發展論壇;完善青年教師考核方案,對近五年分配的青年教師繼續實施區級跟蹤考核;落實學科歸位,逐步解決青年教師“學教不一”的問題。同時,每學期分學段組織一次教育學、心理學等方面的專題培訓。

校本培訓。各校認真構建符合本校實際的校本培訓體系,明確培訓目標、培訓內容和培訓方式,確保每月一次的集中培訓時間。完善校本培訓考核監督機制,落實學分制管理。

4、教師常規管理

嚴格落實教師隊伍管理的有關規定,加強教師日常管理,嚴肅工作紀律;深化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加強績效工資分配方案落實情況的調研和指導;進一步完善城鄉學校結對幫扶和城區教師支教農村制度。

二、德育工作

5、德育體系建設

繼續加強德育體系建設,培養、樹立學校典型。各校要落實《德育體系建設探索與實踐》的要求,進一步完善德育體系建設方案,抓好方案的落實。推進德育品牌建設。

6、德育常規管理

強化愛國主義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等主題教育活動,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以培養日常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為抓手,促進學生良好習慣養成。發揮區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的輻射、帶動作用,推進積極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心理活動課資源庫,做好區域內心理教材的研發。

積極推進德育課程建設,進一步提高德育實效性。深入開展“讀學生”活動,關注每一名學生。加強學生自主管理,提高學生自我教育能力。

進一步加強家長委員會建設,辦好家長學校;發揮區家庭教育培訓學校作用,強化家長培訓;探索建立由班主任、部分校干、教師、家長代表組成的班級教育委員會,實現學校、家庭的同管共育。

7、德育隊伍建設

辦好每月一主題的德育干部論壇,抓好德育干部校際交流,打造德育專家團隊。繼續開展德育項目團隊研究。

以德育體系建設在班級的落實為重點,搞好區校兩級專題培訓,提高班主任管理水平;加強班主任梯隊建設,樹立各級優秀班主任典型。

8、班級和團隊建設

規范班級日常管理;開展優秀班集體創建活動。制定《區中小學學生思想評定方案》,規范學校德育評價。發揮中小學生成長檔案的作用。

加強團隊組織建設,開展好團隊日主題教育活動,上好主題團隊會。

三、教學工作

9、教學常規管理

落實《區教學常規實施細則》,進一步加強教學常規管理,突出學校的主體責任。繼續開展“三課型”練課達標活動。加強學科組建設,開展第四屆優秀學科教研組評選活動。

認真落實國家課程方案和地方課程開設,開全課程,開足課時;積極推動學校課程建設。

繼續深化備課改革,提高備課實效。嚴格控制作業量,切實減輕學生負擔。完善考試與評價制度,發揮好教學質量監測體系的作用,重點抓好普通話、英語口語和音體美等學科技能的檢測。進一步抓好高中、初中學業水平考試和高考備考工作。開足開全實驗課,提高實驗儀器的使用率。

10、理想課堂建設

深入、持久地推動理想課堂建設。各校要結合本校實際,以提高課堂效率、提升學生能力為目的,積極進行包括生本教育實驗、新教育實驗、信息化課堂等在內的各種課堂教學改革,注重學科知識構建,發揮信息化在課堂教學中的促進作用。

繼續開展學校全員展示、學校強學科對外展示、校內教研組全員展示等課堂展示活動;舉辦示范月展示活動和現場研討活動;深化區域教研、校際交流等活動。

成立全區理想課堂建設項目組,建立理想課堂組織保障體系。培養理想課堂建設先進典型,評選理想課堂建設先進單位和個人。

11、教育科研

制定《區“十二五”教育科研管理制度》,推動全區教育科研的開展;建構科研范式模型,實施小課題研究;健全科研保障機制,完善科研激勵機制。

舉辦兩月一主題的教育發展論壇,努力探索教育發展的新思路、新途徑和新方法。

12、新教育年會

以締造完美教室為主題,全力辦好年全國新教育年會。

13、體衛藝和科技教育

開足開全藝體、科技課程,提高教學質量。

大力開展陽光體育運動,深入實施特色文體大課間活動,努力做好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積極開展科技教育活動。

加強社團建設,大力開展社團活動,力爭使每一名學生都能參與到社團活動中來。

搞好體育藝術科技2+1+1達標活動。加強藝體科技421體系建設,組織好各類體育、藝術和科技比賽;發揮區科技教育中心作用,不斷提高科技比賽水平。

四、書香校園

14、書香校園建設

規范落實“周、月、季”讀書計劃;加強閱覽室、圖書室建設,深入推進百種報刊進校園活動;加大檢測力度,搞好學生星級閱讀評價,培植、推廣書香校園建設特色項目典型。舉辦第七屆中小學讀書節。

五、標準化學校

15、標準化學校建設

加大學校教學設施配備力度,力爭完成標準化學校建設任務。指導各校積極爭創省規范化學校。

16、學校信息化建設

加強教育信息化設備的配備和更新,提高使用率;加大信息技術培訓力度;積極建設數字化校園。

六、安全工作

17、安全教育

強化安全教育,提高師生安全意識;積極開展各類形式的應急演練活動,提高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發揮區中小學生安全教育培訓中心作用,提高學生自救自護的能力。

18、校園安全

健全完善校園安全工作長效機制,層層簽訂安全責任書,落實安全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實施校園安全一票否決制。加強全區學校、幼兒園安全檔案建設工作。印發《區學校安全管理工作簡報》。

19、校車安全

完善接送學生車輛監督檢查長效機制,落實學生車“六定兩點”管理責任制。加大對非法營運車輛及交通違章行為的打擊力度。加強車主、駕駛員培訓,定期組織車輛檢測。

20、校舍安全

落實《年度中小學(幼兒園)校舍安全工程實施方案》,全面完成中小學校舍年度改造任務;啟動幼兒園園舍安全工程。

21、食堂、公寓安全

進一步加強學校食堂管理。嚴格執行原材料準入制,確保食品安全。強化成本核算,提高飯菜質量。加強飲用水管理,積極裝備數碼節能飲水機,保證師生喝上安全、衛生的熱水。

完善公寓安全和服務設施,強化公寓管理的各項規定,不斷改善學生住宿條件。

七、學前教育

22、學前教育

落實《區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規范管理,科學保教。加強幼教工作者培訓,加大名園長建設工程力度。加強園所硬件設施建設,重點搞好鎮(街道)中心園建設。進一步加強園所安全工作。

組織好省學前教育專項督導工作。

八、職業教育、成人教育和民辦教育

23、職業教育

抓好學校管理,提升辦學層次,提高教育質量。加強特色專業和優勢專業建設,探索“理論實踐一體化”教學。強化學生實習實訓,提高學生實踐能力。進一步加強社會培訓。搞好國家改革發展示范校建設,穩步推進職業教育基地建設。

24、成人教育

實施“勞動者素質提高工程”,開展好各種社會培訓,提升勞動者素質。

25、民辦教育

加強對民辦學校和民辦培訓機構的管理,進一步規范辦學行為,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九、特殊教育

26、特殊教育

加強區特教中心建設,完善教學設施,提高辦學質量。

完善殘疾兒童隨班就讀體系,加強對隨班就讀工作的檢查。

十、學校文化

27、特色學校建設

按照“特色項目、學校特色、特色學校”的原則,推進特色學校建設。年內召開特色學校建設交流會。

28、學校文化建設

落實《進一步加強學校文化建設的意見》,大力倡導文化立校。各校要積極加強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質文化建設,努力打造學校核心價值體系。

加強學校形象標識系統建設,年內開展全區中小學“三風一訓”及學校形象標識系統展評。

十一、民主管理

29、學校民主管理

完善教代會制度,提高教代會質量。加強校務公開。

實施送溫暖工程,開展困難教職工幫扶活動和談心活動。關注教師身心健康,積極開展教職工文體活動。

十二、財務管理

30、學校財務管理

加強學校財務管理,規范財務收支行為。加強內部審計,嚴肅財經紀律。做好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資助工作。

十三、教育督導

31、教育督導

深化中小學分層差異督導,完善學校辦學行為隨機督查和通報制度,強化學校基礎性工作和創新性工作的評估。加強教育督導責任區工作,落實教育督導責任區督學考核制度。加大對鎮(街道)教育督導力度。做好年省學前教育專項督導迎評工作。

十四、黨建、黨風廉政、信訪和機關建設

32、黨建工作

加強黨組織建設,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落實“”制度,加強黨員學習培訓,扎實開展創先爭優活動,提高黨員黨性意識,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做好黨務公開。

33、黨風廉政

嚴格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加強廉政教育,搞好廉政文化進校園活動;進一步完善廉政風險防控措施,提高黨員拒腐防變的能力。

34、信訪穩定

按照“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嚴格實行信訪穩定責任制、責任追究制;加大預防排查力度,及時化解各種矛盾。

35、機關建設

著力提高機關人員的學習意識、創新意識和服務意識;實施科室崗位責任制和工作通報制;繼續落實機關人員聯系學校和調研制度。

十五、教育宣傳

36、教育宣傳

加強基層信息宣傳員培養,提高信息寫作質量。全方位宣傳教育發展成果。

進一步做好教育年鑒編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