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政工作計劃二

時間:2022-02-20 03:02:00

導語:市民政工作計劃二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市民政工作計劃二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總體部署和第十二次*市民政會議精神,*年*民政工作總的要求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按照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總目標,堅持以民為本、為民解困、為民服務的理念,以惠民、強基、善政為工作著力點,加強制度建設和管理創新,維護和發展人民群眾的基本生活權益和民主政治權利,努力把民生問題解決在基層,促進社會公平、社會穩定和社會進步,充分發揮民政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的重要基礎作用。

一、完善現代社會救助體系,切實做到“應保確保、應業盡業、應幫即幫”

堅持“保基本、廣覆蓋”的原則,繼續推進分類施保和分梯次救助,有針對性地緩解困難群眾在基本生活、就醫、子女上學、居住等方面的實際困難。

1、進一步做好和相關社會保障政策制度的銜接。加大對專項救助政策的研究力度,進一步拓展救助覆蓋面。配合有關部門妥善處理歷史遺留問題、研究體制外困難人群的基本保障問題。

2、積極指導推進區縣社會救助機構和街道(鄉鎮)、居(村)委會救助隊伍建設工作。繼續完善社會救助“一口上下”信息平臺建設,深化“一口上下”運行機制。

3、開展“收入核對系統”試點工作,探索建立信息查詢核對機制和統一的認證系統。

4、配合市勞動保障局、市總工會,研究解決支援外省市建設退休回滬定居人員的基本生活保障問題,并加強對社區事務受理服務中心的指導,落實有關具體操作事務。

5、推廣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進社區工作,探索實踐“三合一”救助管理模式。做好流浪未成年人救助和流浪乞討病人救治工作。

二、推進以養老福利為重點的社會福利事業,深化老齡工作

以“六個老有”為目標,逐步提升老年人群體的生活質量。充分發揮家庭養老的傳統優勢,進一步形成以居家養老服務為主、機構養老服務為輔的社會化養老服務格局。

1、完成新增1萬張養老床位、為13萬名老年人提供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新建20家老年人日間服務機構的市政府實事項目。

2、抓好養老福利政策措施的落實。積極探索完善養老床位一次性補貼、養老機構設施日常運作補貼等支持政策和機制。

3、抓好《養老服務需求評估標準》的落實。積極試點,研究制定社區居家養老服務、養老機構分類分級和居家自我照顧服務評價三個標準。

4、抓好“霞光計劃”和“藍天計劃”項目。新、改、擴建20家郊區薄弱養老服務設施建設,重點解決郊區農村無人照料、身體不能自理老人的基本養老服務需求;結合市兒童福利院遷建工程,規劃兒童福利機構建設項目,鼓勵有條件的區縣積極創辦或改、擴建兒童福利機構。

5、會同有關部門,積極推進企業退休人員社區管理服務工作。

6、完成為2萬名有需求的獨居老人安裝緊急呼叫裝置的實事項目;鞏固擴大關愛隊伍,開展有針對性的個性化服務,鼓勵有條件的區縣為困難老人開展住房設施適老性改造。

7、積極籌備市老齡協會,推進各區縣、街鎮老齡協會建設,推進老年人自我管理、自我服務。依托社區“三個中心”建設,以郊區、農村為重點,新建、改建300家老年活動室。組織開展第五期“銀齡行動”。

三、深化雙擁共建,加強安置市場化改革,進一步鞏固提高雙擁優撫安置工作水平

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和國防建設需要,加快推進擁軍優屬工作的法制化、社會化進程。

1、貫徹落實《軍人撫恤優待條例》,修訂《*市優撫對象優待辦法》。適時調整優撫對象撫恤補助標準,完善在鄉重點優撫對象醫療保障機制。

2、協調督促相關部門貫徹落實《關于進一步做好隨軍隨調軍隊干部配偶就業和生活保障工作的若干意見》。

3、完成新一輪雙擁模范(先進)考評工作,召開雙擁模范(先進)命名表彰大會。圍繞紀念建軍80周年,組織開展各類擁軍活動,著力辦好一臺紀念晚會。

4、逐步提高農村退役士兵的安置待遇,開展職業技能培訓,進一步提高退役士兵市場就業競爭能力。

5、完成軍休干部年度接收安置任務,穩步推進1-4批軍休干部住房改革。

四、搭建慈善幫困平臺,廣泛發動社會參與,營造社會慈善氛圍

大力弘揚中華民族扶危濟困、樂善好施的傳統美德,培育現代慈善意識,形成政府大力倡導、社會廣泛支持、群眾踴躍參與的慈善事業新局面。

1、籌備召開本市慈善大會,會同有關部門,研究探索落實相關的稅收優惠政策。加強對慈善事業的宣傳,鼓勵有關區縣開展聯合募捐的探索試點,推動各類社會組織參與救助幫困工作。

2、會同市衛生局、市醫保局、市財政局,為全市8.5萬名無醫療保障困難人員發放“醫療幫困一卡通”。

3、對全市承擔糧油實物幫困定點供應的零售商店,按照“就近、方便、優選”的原則,深化優選機制,建設新型的社會化慈善超市。大力發展社區慈善組織,推動社區居民多余物資的捐贈與調劑,街鎮層面實現社區經常性社會捐贈接收點全覆蓋。

4、抓緊探索研究開展綜合幫扶工作,以個案幫扶、項目幫扶和特定幫扶等形式,解決或緩解部分群眾的困難。

5、會同市文明辦等有關部門,探索志愿者激勵和服務政策,深入開展社區志愿活動。

6、加大對福利彩票宗旨和公益性的宣傳,規范福利金使用,福利彩票年銷售力爭達到20億元。

五、深化社區建設,推進基層民主和社區服務,夯實基層基礎

積極貫徹國務院《關于加強和改進社區服務工作的意見》,按照“群眾得實惠、管理出實效、基層有活力”的要求,全面加強和諧社區建設和基層民主政治建設。

1、總結部署社區建設擴大試點工作,開展和諧社區創建活動。會同有關部門,以社區事務受理服務中心、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社區文化活動中心為載體,推動完善公共服務體系。

2、深化社區事務受理服務中心標準化建設,規范和改進“一門式”系統軟件,優化辦事流程,提高公共服務質量和效率。

3、全面落實《關于進一步加強本市居委會建設的意見》,推進居委會標準化建設;研究出臺加強村委會建設的意見。抓好對居(村)委會主任的培訓,提高其工作能力。

4、逐步構筑社區生活求助聯動系統,建設市民生活求助熱線,推進社區服務社會化。

5、會同有關方面,推動社區公眾責任保險制度,按規定抓好社區設施資源開放共享的落實。

6、配合研究加強社區實有人口管理,整合農村基層資源,開展農村社區建設試點。

六、推進規范發展,充分發揮民間組織的積極作用,提升管理效能

按照“健全社會組織,增強服務社會功能”的要求,堅持培育發展和管理監督并重,加快發展與規范管理民間組織,發揮其提供服務、反映訴求、規范行為的作用,促進和諧社會建設。

1、加強內外協同,合力推動民間組織發展;貫徹落實《關于大力培育和規范發展涉農民間組織的意見》,編印《*市區縣民間組織培育發展相關政策》,加大重點領域民間組織的發展力度。

2、摸清全市應參加民間組織工資基金管理單位的底數,制定《本市民間組織工資基金管理暫行辦法》,制發《民間組織工資基金手冊》,年內實行工資基金管理的民間組織力爭達到80%。

3、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協助做好樞紐式管理試點和推進工作,研究制定本市民間組織樞紐式管理的規劃。

4、開展民間組織規范化建設評估。分別出臺本市社團、民非、基金會規范化建設評估指標體系和評估辦法,分類開展評估試點,逐步推進本市民間組織規范與誠信建設,建立長效機制。

5、制定本市社區群眾活動團隊備案管理的實施意見,積極推進群眾活動團隊的備案管理;穩步推進涉外民間組織的登記試點工作。

七、拓展領域,提升實務能力,進一步推進社工隊伍建設

依據社會工作者國家職業標準體系,大力推進社會工作職業化、專業化建設,努力建設宏大的社會工作者隊伍。

1、開展社會工作職業序列、崗位設置、繼續教育、薪酬待遇、督導評估等方面的政策研究,加快社會工作配套政策的制定和出臺。組織開展社會工作職業認證工作。

2、會同有關部門,推動社會工作向相關領域的拓展。制定在社區推進社會工作的實施辦法,進一步在社區推進社會工作。

3、召開社會工作實務推進會,爭取每個區縣建設一個社工示范單位或社工實習服務基地,增強社工的實務能力。

4、配合市委組織部、市綜合工作黨委,完成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建設的課題調研。

八、加強規范,進一步提升專項社會事務管理和服務水平

1、貫徹新修訂的國務院《行政區劃管理條例》,研究本市《實施意見》的制定工作,規范行政區劃調整審核工作,制定《關于加強本市行政區劃審核工作的意見》。組織開展本市居(村)委會界線核界試點工作。會同市有關部門編制本市無居民島嶼名錄,組織實施無居民島嶼的設標工作。

2、指導建設2~3個示范型婚姻登記頒證中心,加強婚姻登記機關規范化建設。擴大從源頭上防范和減少事實收養發生的試點工作,會同有關部門著力解決事實收養遺留問題。

3、根據福利企業稅收改革新政策,修改和完善《*市社會福利企業管理辦法》,研究制定本市實施細則,制定本市福利企業投資主體多元化意見。探索建立福利企業示范基地和殘疾職工保障基金,強化對殘疾職工的權益保護。

4、落實“市區1000元、郊區800元”辦喪事服務的低價套餐,在郊區探索推出困難群眾殯儀費用減免措施。進一步加大對殯葬中介機構的管理力度,規范殯葬市場。完成龍華殯儀館改、擴建工程,落實寶興殯儀館火化設施遷建項目的選址。

九、切實加強民政自身建設和制度規范建設,進一步提升工作水平

加強思想政治建設和黨風、政風、行風建設,爭創文明行業;推進民政法制化、信息化、標準化建設,努力建成法治民政、數字民政、規范民政,全面提升民政工作水平。

1、努力爭創新一輪文明行業,進一步提高社會公眾滿意率。

2、完成《*市志愿服務條例》的起草上報工作。起草或修訂養老機構管理、康復輔助器具生產裝配企業管理等方面的法規或規章;完成對行政執法事項的流程、權限和責任的梳理工作,全面推行行政執法責任制。

3、完成民政三級網絡信息化保障,加強網絡安全管理,做好街鎮三級網點寬帶升級工作。完成優撫、收養、養老等信息系統升級改造及應用推廣工作。

4、在婚姻管理、養老服務、民間組織規范管理和“一門式”等方面制定相關標準。

十、推進浦東新區民政領域綜合配套改革試點

加強調研和業務指導,及時跟蹤了解、總結推進浦東新區民政領域綜合配套改革試點經驗,并在各個方面給予支持。

十一、積極參與和配合辦好*年世界特殊奧運會

全力參與配合做好各有關工作。配合籌備召開組委會全體會議等重要會議和有關的重大活動;認真組織實施好特奧運動員“社區接待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