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委示范園工作要點

時間:2022-07-27 09:18:30

導語:農委示范園工作要點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委示范園工作要點

2012年我縣農業農村工作的總體思路是: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中央1號文件精神,全省、全市農業農村工作會議、縣委九屆一、二次全會和縣人大十屆一次會議決策部署,把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改貌作為農業農村工作的中心任務,堅持快字當頭,好字優先,強化效能建設,推進農業科技服務創新。突出抓好農業園區建設、農業產業化、特色農業規模發展和農業項目整合建設等四項重點;探索推進農技推廣體系新機制、農村土地流轉承包權抵押貸款和農民專業合作組織與村(居)“雙跨雙兼”等三項創新;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確保農民負擔不反彈,全力推動農業農村工作再上新臺階。

目標任務:計劃草莓種植面積17萬畝以上,新增5-8個連片規模種植基地;蔬菜面積力爭突破20萬畝,其中,馬鈴薯、南瓜分別發展到2萬畝、7萬畝;穩定糧食生產面積,力爭總產增長3%,優質率提高3-5個百分點;重點禁燒區鄉鎮小麥、油菜種植面積減少10%以上;新擴建一批農業高產高效示范園區和標準化生產基地;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14%以上。圍繞目標任務,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1、加快建設現代農業示范園區

堅持以工業的理念、市場的手段發展農業,立足區位優勢、資源環境和產業發展基礎,以發展高產高效優質特色農業為重點,全力推進龍門寺、生態農業開發區建設。加快農業示范園區建設,充分利用土地復墾項目區、整村推進項目區、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區內配套完善的路、渠、水、電等生產基礎,建設一批規模特色初顯、科技含量較高、經濟效益突出的農業示范園區。重點打造鎮李楊村500畝高標準鋼架大棚草莓標準園,、、等3個集中連片規模500畝以上馬鈴薯示范園,鎮2000畝現代農業展示園及200畝國家級南瓜科技示范園,雙墩鎮羅南村300畝葡萄新品種設施栽培示范園等20個現代農業示范園。形成主導品種使用一致、種植區域集中、操作技術規范、產銷銜接緊密、產品質量安全的產業化示范生產基地,全年新增標準化基地3個以上,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無公害農產品10個以上,努力提升全縣現代農業發展總體水平。

2、大力推進特色農業規模發展

按照提升老區、發展新區、做大規模、突出特色的要求,大力發展特色高效農業。秸稈禁燒重點鄉鎮繼續壓縮小麥、油菜種植面積,連片規模種植南冬瓜、草莓、馬鈴薯、飼用玉米、飼草等旱作高效農業。嚴格執行草莓標準化生產,突出抓好質量安全監控,在、、、、、等鄉鎮高標準打造集中連片百畝以上示范園。留足茬口,加快發展早春馬鈴薯生產,在、、、等鄉鎮重點抓好500畝以上集中連片生產基地建設,示范推廣“馬鈴薯+南瓜+馬鈴薯”、“馬鈴薯+南瓜”萬元田種植模式。加快蔬菜生產基地建設,重點抓好食用菌、甘藍、反季節萵筍等一批具有“一村一品”特色專業基地生產。

3、創新糧食增產增收新模式

按照決不放松糧食生產的要求,以部級高產創建示范片和種糧大戶建設為抓手,深入推進糧食生產三大行動,創建糧食增產優質增效新模式,按照區域布局、整村推進、集中連片的要求,重點在我縣中北部小麥優勢產區、、、造甲、等鄉鎮建設20萬畝小麥高產攻關核心示范區;在中部糧油優勢產區、、、等鄉鎮建設25萬畝水稻高產創建核心示范區。著力抓好部級小麥、水稻2個萬畝高產創建示范片建設。示范區(片)推廣“四代一管”生產模式。引進種業企業,建立工廠化、集約化育秧、統一機插、機防、機收,全程田間管理服務模式。同時創建5萬畝生產示范基地,實行統一供種、統一技術服務、統一收購,農戶按“訂單生產”。

4、全力提升農業產業化經營水平

一是搶抓機遇,加大農業招商引資力度。加大在建項目的推進力度,積極主動與投資商對接,搞好服務協調工作,加快項目建設,計劃全縣完成農業招商項目12個,農業招商引資到位資金6億元;繼續加大在談項目跟蹤服務力度,爭取早日簽約、早日動工,切實提高項目落戶率。搶抓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建設機遇,以農產品加工集中園區為重點,進一步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好承接農產品加工業轉移的平臺和載體;主動承接長三角、珠三角地區產業和資本轉移,招大引強,引進一批知名度高、實力強的農業企業和投資規模大、帶動作用強的農產品加工項目。二是培育龍頭,做強農產品加工企業。2012年計劃全縣龍頭企業增加15家,實現年銷售收入達到130億元。龍頭企業生產基地達到30萬畝,帶動農戶16萬戶,參與經營的農戶戶均增收2400元左右。三是提升農產品加工集聚區建設。堅持把農產品加工集聚區建設作為我縣農業產業化重點,積極引導園區企業由產品生產經營向品牌生產經營的轉變,鼓勵和扶持一批基礎好、生產規模大、有發展前景的龍頭企業,利用資金、技術、品牌、市場等優勢,通過聯合、兼并、資產重組等途徑,提高企業規模化經營、專業化生產和園區化發展水平,促進企業由初加工向精深加工方向發展,打造一批農產品生產和加工集團,加速農業企業的集群化發展。2012年全縣農產品加工值計劃達到130億元,雙鳳農產品加工園區實現產值60億元。

5、繼續加強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體制

一是繼續加強農村土地承包管理,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引導農村土地規范流轉3萬畝以上;二是繼續做好農業專業合作社創建指導工作,規范引導新組建農民專業合作社20家,繼續做好農民專業合作社培訓工作,繼續推進全縣農民專業合作社示范創建活動,探索引導建立農民資金互助合作社;三是進一步加大農民負擔監管工作力度,繼續加強對“一事一議”籌資籌勞的監督管理,確保“一事一議”籌補資金規范、有效使用;四是著力做好農村綜合產權交易管理工作,繼續加大信息采集和平臺建設力度,適時拓展交易品種。

6、切實推進民生工程建設

新型農民培訓工作,以農民素質培訓為抓手,進一步加快農村勞動力資源開發,實施農村勞動力轉移“陽光工程”培訓。2012年計劃培訓5450人,其中陽光工程培訓2400人,農業專業技術培訓1100人,農民創業培訓600人,農民科技示范培訓1350人。同時進一步整合勞動、扶貧等培訓資源,有針對性地圍繞“一村一品”主導產業,突出農業實用技術和專業崗位技能培訓,規范操作,有序組織,實施訂單培訓、特色培訓,努力提高農民的職業技能,引導農民有序外出就業和發展特色產業。農村能源建設上,以農村沼氣項目為工作重點,完成退耕還林農村能源項目建設任務,積極推進養殖場沼氣工程建設,進一步拓展農村能源建設新領域。建設戶用沼氣池1500戶,節柴灶4000戶,太陽能熱水器1810臺,養殖場沼氣工程20處,大型沼氣工程1處。不斷推進我縣農村能源建設快速可持續發展,跨入全省農村能源建設先進縣行列。

7、充分發揮農機在現代農業建設中的作用

認真落實農機富民提升和農機推進工程,落實農機化各項扶持政策,以農機合作組織建設為切入點,不斷完善農機服務體系,大力提升先進適宜的農機化新技術,加強農機化宣傳教育和培訓全面強化農機安全監管和措施,努力提升農機化公共服務水平。計劃2012年,全縣農機總動力達到69.4萬千瓦,同比增長5%;機耕、機收機械化作業水平增長2-3%,機播、機插、機防機械化作業水平分別增長10%、20%、20%,耕種收主要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75%以上,同比提高1--2個百分點;新增農機專業合作社2個以上,總數達到8個以上。

8、強化農產品質量安全和農資市場監管

完善健全農業綜合執法大隊、鄉鎮農產品質量監測機構,配齊辦公及農產品質量監測設備設備,充實工作人員,健全工作制度,加強業務培訓,強化隊伍管理,努力提高農業依法行政工作水平和執法業務能力。對全縣各鄉鎮村農藥、種子、化肥等農資銷售網點執法管理實現全覆蓋。制定和完善農業標準化生產規程,加強對農戶、基地、農民專業合作社標準化生產指導、監督和服務,嚴格按照無公害、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生產規程組織生產,建立生產和農產品投入品記錄,建立完整質量追溯檔案。對上市蔬菜等農作物藥物殘留抽檢每月不少于10次,抽檢品種達90%以上,對上市草莓堅持每天都要進行抽檢,確保農業生產投入品安全和農產品消費安全。

9、認真實施江淮分水嶺治理項目

一是繼續做好2011年度項目實施工作,確保省批項目在2012年5月底全面完成,迎接省市驗收。二是開展2012年度項目實施申報前期調研工作,組織鄉鎮編報項目,向省江辦申報,爭取支持。三是進一步做好聯絡幫扶工作,爭取省直單位對聯系幫扶鄉鎮更大支持,為農業農村經濟發展作出新貢獻。

10、扎實開展農業科技促進年活動

中央把加強農業科技創新作為重點寫入今年一號文件,省里明確要求今年完成鄉鎮農技推廣站建設任務。各鄉鎮要按照省定站標準,早謀劃、早安排、早行動,確保建站任務按時完成。結合春耕備耕及農時關鍵時刻,組織百名農技干部進村入戶,加強技術指導和服務。大力推廣優良品種、精量機條播、測土配肥、適期播種、合理密植、輕簡栽培等良種良法配套技術;重點推廣馬鈴薯接茬南瓜、林下種植南瓜、食用菌、草莓水稻輪作等高產高效栽培模式和草莓脫毒組培、瓜菜工廠化育苗、食用菌工廠化立體栽培、設施栽培提前延后等節本增效生產技術。充分發揮農業科研院所、龍頭企業、合作組織、農技人員、農民“土專家”作用,大力組織實施科技進村入戶“百千萬”行動,積極開展新型農民培訓等為農服務活動。堅持縣抓萬畝區、鄉鎮抓千畝片、村抓百畝方,抓點示范,加快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與推廣應用。強化服務創新,積極支持大戶、專業合作社和各類經營實體,開展代耕、代種、代管等服務,切實提高農業生產的社會化服務水平,實現結構調優、經營調活、效益調高、產銷共贏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