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工作安排
時間:2022-12-19 11:16:42
導語:鄉鎮工作安排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2014年,主要發展思路是:堅持以黨的十八大精神為統領,緊緊圍繞區黨工委、管委的決策部署,抓好“服務科技新城建設”一個重點,突破“村級經濟發展、城鎮化建設”兩個難點,打造“社會管理創新、民生改善、黨的建設”三個亮點,進一步凝聚人心,迎難而上,拼搏實干,再創新業,確保圓滿或超額完成全年目標任務。主要預期指標是:完成工農業總產值33億元,同比增長25%,其中工業總產值27.4億元,增長23%;財政總收入8816萬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3571萬元,增長20%;農村集體經濟總收入7280萬元,增長30%,其中集體經濟純收入2560萬元,增長28%;農民人均純收入1.38萬元,增長14%;固定資產投資50億元。
一、全力以赴服務科技新城建設。更加傾心盡力,盡職盡責,做到力度再大、效率再高、質量再優,工作中念好“四字訣”:一是征地立足“早”,通過召開村“兩委”、黨員、村民代表會等方式,幫助群眾算好“經濟賬”、“發展賬”,及時完成協議簽訂。二是補償突出“細”,充分發揚“白加黑”、“五加二”精神,處理好“原則”與“感情”的關系,保證補償合理到位。三是清障力爭“快”,健全溝通機制,多渠道、多角度做好思想工作,盡快化解各類難題。四是保障追求“好”,在健全失地農民保障機制的基礎上,努力做好失地農民轉移、就業,解決后顧之憂。下一步,突出做好50個項目的建設服務工作,重點抓好涉及威高項目的東北、西南村500多畝的征地補償工作,積極穩妥解決東石嶺、東北村1500余座墳墓搬遷難題,確保項目建設順利進行。
二、千方百計突破村級經濟發展。把壯大村集體經濟作為提高群眾收入、維護和諧穩定的有力抓手,摸清底子、出好點子、引好路子,確保村級經濟發展實現突破。北部起步區21個村(居):引導盤活土地補償金,建園區、上項目、辦企業,重點培育東南、冢子莊等經濟強村,大力建設四甲、輦子等村工業園。新建標準廠房2萬平方米,引進東南村水上漂流、西北村休閑養生基地等7個總投資8200萬元的項目。南部山區11個村:充分發揮城郊優勢,大力發展特色農業,形成“一村一品”、“一村一業”,無集體經濟“空殼村”。新上馬石泊村無公害蔬菜、萊山村綠化苗木等種植基地1200畝,佃里院村生豬、長夼村貂狐等規模養殖戶(場)16個。
三、堅定不移推進社會管理創新。不斷創新社會管理,妥善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和新的社會矛盾。一是推行聯合辦公日機制,大力實施村(居)定期聯合辦公日制度,每周確定一個固定時間,包村干部與包片干警聯合進村辦公,通過入戶走訪、組織座談等形式,下沉工作重心,接地氣、消怨氣、聚和氣,不斷提高群眾幸福指數和滿意度。二是推行信訪積案化解機制,建立信訪積案臺賬,實行“一個問題、一名領導、一套方案、一包到底”的包案責任制,把脈問診查“病因”,對癥下藥去“病根”,集中化解一批“釘子案”、“骨頭案”。三是推行穩定風險評估機制,對涉及群眾利益的重點工作、重大決策中可能出現的穩定風險,先期預測、評估、化解,變被動“保穩”為主動“創穩”,從源頭上避免各類涉穩問題的發生。
四、不遺余力加快城鎮化進程。堅持高起點定位、高標準規劃、高效能建設,吹響加快城鎮化建設的“號角”。一是扎實推進村莊改造。盡快完成小城鎮總體規劃及控制性詳規,穩步推進乜家莊村整體搬遷、異地建設,年底前完成拆遷1.4萬平方米,開工樓宇348戶、4.3萬平方米,其中162戶、2萬平方米的安置房全部建成;完成西石嶺村的搬遷選址及規劃編制工作。二是切實治理違章建筑。大力開展違法建設治理活動,對存在安全隱患、群眾反映強烈的違法建設及頂風違建搶建行為,嚴格依法拆除;建立違法建設查處長效機制,健全違法建設監控網絡,堅決遏制新生違法建設產生,做到發現一處、拆除一處。三是落實城鎮精細管理。強化城鎮執法檢查,重點整治主干公路、“五小行業”、衛生死角、集貿市場等場所,實現城鎮管理的精細化、常態化。協調加強道路、排污、供熱、供氣等基礎設施建設,實施綠化、美化、亮化工程,營造宜居宜業的城鎮環境。
五、堅持不懈改善民計民生。堅持民生優先,努力讓群眾過上更美好、更幸福的生活。土地整理,完成4個村5000畝的中低產田改造和總投資300萬元、占地1125畝的西南村土地整理項目。社會保障,健全養老、救助、醫療、居住等民生“套餐”,實現全民醫保、全民社保“無縫隙”覆蓋,提升群眾幸福指數。轉移就業,加強勞動技能培訓,就近、就地轉移農民400人。環境整治,落實“政府出資聘環衛、村村保潔全天候”等環境整治長效管理機制,加強保潔員管理考核,切實維護好整治成效。文化文明,做好農村文化設施提檔升級,搭好文化活動平臺,豐富群眾業余生活。深入開展文明創建活動,培育一批市級以上文明村、文明單位。平安應急,健全突發事件應急體系建設,加強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加大防火、防汛力度,杜絕重大安全事故發生。
六、下大氣力加強黨的建設。結合學習貫徹十八大精神,按照“三抓三樹三規范”要求,不斷增強黨組織和黨員的凝聚力、戰斗力。一是抓好機關隊伍建設,建立健全機關效能、干部培養、考核激勵等管理機制,切實增強機關干部的責任意識、精干意識、團隊意識,更好地服務項目、服務百姓、服務發展。二是抓細村級組織建設,健全四民主兩公開、財務會簽、為民辦事全程等制度,推動村級事務管理正常運轉。通過集中學習、實地觀摩、典型引路等形式,不斷提高農村干部隊伍的整體素質。完善村級活動場所管理、村干部坐班等制度,搭建起黨員活動、村民議事、便民服務的主陣地。三是抓牢黨風廉政建設,嚴格執行“一崗雙責”制度,扎實開展黨風廉政教育和警示教育,引導嚴守工作紀律、生活紀律、財經紀律,著力打造一支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又不出事的黨員干部隊伍。
- 上一篇:煤企行政管理低下的現狀及路徑
- 下一篇:街道工作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