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城區建設—年工作計劃
時間:2022-03-27 09:40:00
導語:健康城區建設—年工作計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積極應對城市化進程日益加快給市民健康帶來的諸多挑戰,本區以世界衛生組織倡導的健康促進理念為指導,積極貫徹落實市愛衛會有關文件精神,相繼實施了年-年和年-年兩輪建設健康城區三年行動計劃。六年來,本區建設健康城區行動圍繞年世博會籌辦、公共衛生體系建設、環境保護等重點工作,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增強城區綜合競爭力為主線,以滿足城區居民健康需求為出發點,以動員各部門、社會組織和市民共同參與,全面開展了“五個人人”健康市民行動和健康場所建設等健康促進活動,倡導市民提高健康意識、養成健康生活方式,探索了以市民健康自助互助管理為主體的疾病群防群控模式,初步建立了全民健康的社會支持系統和市民參與健康城區建設的動員機制,有效促進了市民健康與環境、社會和諧發展,并使市民健康素養、環境健康水準、社會健康評價提升到了一個新的水平,也使傳統的愛國衛生工作更具有時代特色。
但本區仍面臨諸多健康問題,如經濟發展對環境造成負面影響,人口老齡化帶來社會壓力,擇業競爭影響職業人群身心健康,膳食不合理、缺乏體力活動等不良生活方式導致高血壓、癌癥等發病增多,流動人口劇增給城區管理和疾病預防帶來新情況等。以“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為主題的2010年世博會舉辦在即,本區建設健康城區行動的機遇與挑戰并存。各部門和各街道、鎮要繼續協調推進建設健康城區行動,致力于在廣大市民中普及健康理念和健康促進技能,增強企業和市民維護健康的責任意識,夯實社會組織關注健康問題的工作基礎,進一步推動本區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努力提升城區的軟環境和軟實力,為2010年世博會的成功舉辦創造條件。根據《市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一五”規劃》和《市建設健康城市年—年行動計劃》的總體要求,制定本行動計劃。
一、行動目標
繼續完善建設健康城區的政策環境、公眾參與機制和全民健康的社會支持系統;進一步控制影響人群健康的各類環境因素;全面提高市民健康素養、倡導健康生活方式,不斷提升城區綜合競爭力,促進人與環境和諧友好相處。
二、行動策略
(一)以人為本,注重參與。堅持以人的健康為本,以公眾對健康的主動追求為重,充分尊重和反映市民在這一行動中的主體地位,根據不同人群解決自身健康問題的實際需求,因人制宜、積極創設各類公眾參與平臺,促進市民健康素質全面發展。
(二)服務世博,融入全局。緊密結合世博會,制定各項任務指標和推進活動計劃,借勢推進。既使健康城市理念與世博主題有機融合,逐漸滲透到市民生活的各個方面,又在服務世博中持續推進建設健康城區行動,使之融入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全局。
(三)縱橫協作,立體推進。建設健康城區行動由部門建設項目和社會推進活動組成。一方面,不斷強化社會動員,依托這一平臺為政府職能部門認真履行職責、開展項目建設創設條件;另一方面,充分集聚部門合力,依托其資源優勢深化各個層面的社會推進活動。以社區和單位為最基本的工作單元,堅持重心下沉,強化指導服務,實現重點突破,真正形成“縱橫協作、立體推進”的工作模式。
(四)融合發展,拓展內涵。積極探索推進大學校區、科技園區、公共社區三區融合、聯動發展中新近出現的健康問題,通過借鑒已有經驗,創新工作機制,研究制定健康促進的保障性措施,切實解決其中的一些重點問題,不斷豐富這一行動的內涵,努力完善可持續發展的行動機制。
三、主要任務與要求
(一)營造健康環境
根據《區迎世博600天行動計劃》的總體要求,以愛國衛生創建活動為抓手,不斷改善城區面貌和環境質量。至2010年,城區主要環境指標基本達到國家衛生區要求。
1、進一步提高城區污水處理能力和水平,不斷深化骨干河道整治,逐步恢復河道水生態系統。
2、積極調整產業結構,全面、有效控制煤煙型和揚塵污染,不斷改善空氣質量。
3、進一步加強沿街、沿路、軌道交通沿線、高架橋蔭等各類綠地的建設和管理,提升整體綠化景觀質量和養護管理水平。
4、加大中小道路、農貿集市、建筑工地、城鄉結合部等市容頑癥的整治力度,建立有效的長效管理機制,切實改善市容環境面貌。
5、不斷改善居住區環境。著力改善環境面貌,加大房屋整修、清洗力度;落實市容環境責任區制度,定期開展以居住區、單位為重點的社會大衛生檢查評比及滿意度測評。
6、不斷加強以消滅孳生地為重點的有害生物防制,有效控制蟲媒傳染病的發生。
7、進一步加大食品衛生安全監管力度,全面營造市民放心的食品消費環境。
8、加強公共場所控制吸煙工作,營造室內無煙環境。
(二)完善健康服務
全面推廣和普及健康生活方式應具備的理念、行為和技能,積極提供優質的醫療衛生服務,逐年提高市民對健康素養和健康生活方式的知識知曉率和行為形成率,不斷改善市民健康綜合素質。
1、進一步完善適應城區發展的公共衛生體系。
2、繼續推進社區重點慢性病規范化管理,提高高血壓、糖尿病、腫瘤、精神疾病等重點慢性病的管理率。
3、建立網絡化、全覆蓋的社區衛生服務平臺,逐步落實全覆蓋的家庭健康服務責任制,為居民提供安全、有效、便捷、經濟的“六位一體”綜合衛生服務。
4、促進精神衛生工作發展,加強心理健康服務,開展重點人群干預。
5、推進中醫藥適宜技術進社區服務,加大中醫藥文化宣傳,充分發揮中醫“治未病”的優勢,構建中醫特色預防保健服務體系。
6、大力普及生殖健康、優生優育、避孕節育和預防艾滋病知識。
7、不斷完善社區公共體育設施建設,建立網絡化、全覆蓋的社區體育指導機構和社區體育配送服務平臺,發展各類群眾性體育健身團體,大力宣傳科學健身方式,開展體質干預。
8、全面普及合理營養知識和推廣支持性工具,不斷優化市民飲食結構。
(三)加強健康管理
按照“條塊結合、以塊為主”和“整體推進、個性發展”的原則,緊緊依托健康社區和單位開展健康管理。各級醫療衛生機構要大力扶持和緊緊配合群眾性健康自我管理組織,提供更加完善的技術指導和服務,不斷加大宣傳教育的滲透力,逐年提升公眾的健康自我管理能力。
1、全面組建各類健康自我管理小組,覆蓋全區各個居委會和健康單位,鼓勵社區居民主動掌握自身的健康狀況,主動干預自身的健康隱患,逐步實現健康的自我管理。
2、不斷開發健康城區宣傳陣地,通過各種有效形式,大力普及健康自我管理的知識與技能。
3、持續深化和推進健康社區、健康樓宇、健康企業、健康校園、健康家庭等建設活動,結合場所特點,不斷拓寬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的渠道,倡導社會法人和市民個人加強共同維護城區健康的社會責任感,使不同健康場所在健康自我管理方面各具特色。
四、重點推進活動
(一)“人人動手清潔家園”行動
廣泛發動市民參與整治社區和公共場所環境衛生的公益性活動。倡導和完善月末周四的“清潔家園日”義務勞動制度和群眾性監督機制,定期開展環境衛生督查及整治活動,引導市民樹立主動關心公共衛生狀況和環境狀況,自覺維護市容環境,摒棄亂吐痰、亂扔垃圾等陋習,提高市民的公共環境衛生意識,不斷改善城區整體環境水平。
(二)“人人勸阻室內吸煙”行動
圍繞“無煙世博”的主題,全面倡導公共場所控煙。通過開展群眾喜聞樂見的主題控煙活動,積極倡導市民樹立控煙意識,養成不在公共場所吸煙、勸阻室內吸煙、不主動敬煙和不接受敬煙的行為習慣,大力營造全面控煙的社會氛圍。全區所有機關、醫院、學校全面控煙,餐飲、賓館和文化娛樂場所全面標注控煙標識,餐飲單位逐步實行控煙。
(三)“人人堅持日行萬步”行動
全面倡導“體育生活化”理念,從日常生活和工作入手,引導市民每天進行累計相當于一萬步左右的身體活動。積極開展各類群眾性體育活動,通過健身操、健康跑等形式,不斷擴大參與人群的范圍;大力恢復和推廣“工間操”制度,倡導職業人群加強日常健身鍛煉;全面建設科學健身路,在公共綠地、公園和社區的有關道路上,建立以健身為主題的宣傳指示牌,普及科學健身理念。
(四)“人人掌握控油控鹽”行動
廣泛宣傳“每人每天攝入鹽控制在6克以內、攝入油控制在25克以內”等健康知識。向居民戶免費派發健康生活方式支持工具和相關的健康宣傳資料;嘗試在本區銷售的部分食品包裝上,標注控油控鹽信息;在集體用餐的健康單位內試點開展控鹽、控油活動并逐步推廣;在餐飲單位逐步推廣合理膳食提示和健康菜譜。
(五)“人人學會應急自救”行動
大力普及識別危險標識的知識和技能,提醒市民注意周圍環境,防范潛在危險,保護自身安全,減少意外傷害。組織開展各類應急自救基本技能的培訓、測試和演練,不斷提高市民在地鐵、樓宇等公共場所應對突發事件的自救意識和能力。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
政府要加強對建設健康城區工作的領導,充分依托各類專業性、行業性行動計劃,整合目標載體、保證資源共享;進一步完善建設健康城區的組織網絡,明確各部門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的工作職責,建立高效運作的協調機制;不斷加大對建設健康城區工作的投入保障力度。區各有關部門要大力支持和配合建設健康城區工作,根據本行動計劃,制定具體實施方案和配套措施。
(二)完善參與機制
要加強建章立制,暢通公眾參與渠道,進一步提高公眾參與建設健康城區行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完善健康城區志愿者隊伍管理機制,在不斷擴大志愿者隊伍的基礎上,探索建立志愿者服務的誠信機制和互動模式;健全激勵機制,每年評選健康城區工作先進社區、單位、集體和個人,調動不同主體開展建設健康城區活動的積極性;建立多元化投入機制,鼓勵和引導社會資金投入健康城區建設項目,實現健康城區事業投入主體的多元化;探索建立公開聽證制度,在制定和完善健康城區相關政策過程中廣泛聽取公眾意見,注重兼顧不同群體的健康權益。
(三)實施監測評估
要探索建立健康城區評估指標體系和市民健康行為監測系統,委托專業機構定期監測,全面、科學、公正地評估行動計劃的進展情況和實施效果。各街道、鎮和區有關部門要按照年度計劃要求,于每年末做好建設健康城區工作評估和總結。區健康促進委員會要結合迎世博600天行動計劃的各階段工作要求,于2010年組織開展重點項目評估;于年以自我評估與外部評估相結合的方式進行終末評估。區相關機構要進一步加強健康城區建設相關課題研究,發揮職能部門及技術部門各自的優勢,促進健康促進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和相互轉化,并鼓勵社會成員積極參與健康促進理論與實務的創新研究。
(四)拓展交流合作
要不斷拓寬合作交流領域,利用專業期刊及各類傳播載體,交流健康城區的最新信息、先進理念和成功經驗,探索和創新健康城區工作機制。通過交流、考察、學習等形式,建立廣泛、多樣的溝通渠道。
附:市區建設健康城區年—年行動計劃工作指標
- 上一篇:婦女委員會發展總體工作計劃
- 下一篇:市容環境綜合建設行動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