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級人口普查工作計劃

時間:2022-08-07 09:43:00

導語:市級人口普查工作計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市級人口普查工作計劃

國務院決定于2010年進行的第六次人口普查,是繼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以來又一次重大的國情國力調查。為了圓滿及時地完成這次普查任務,遵照國務院、省政府和市政府的有關通知精神,根據《**省第六次人口普查工作規劃》的統一要求,結合本市的實際情況,制定本工作規劃,以指導全市人口普查工作的開展。

一、普查的目的和

要求人口普查是我國最基本的國情國力調查,是和平時期最大的社會動員。這次普查的主要目的,是查清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以來,我國人口在數量、結構、地區分布、受教育程度、遷移流動和居住環境等方面的變化情況,為科學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統籌安排人民的物質和文化生活,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提供科學準確的統計信息支持。通過這次人口普查,還可以查清我市較為突出的流動人口問題、農民工問題、人口老齡化的進展狀況等等,為研究制定人口發展戰略及相關政策提供依據,并為社會公眾提供統計信息服務。

二、普查的對象、范圍和規模

普查對象:第六次人口普查的對象是指普查標準時點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自然人以及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外但未定居的中國公民,包括中國公民、中國境內居住的港澳臺人員和外籍人員,不包括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短期停留的境外人員。本次普查填表登記的對象基本確定為現有人口加戶籍外出人口,既包括普查時點居住在本戶的人口,也包括普查時點未居住在本戶、但戶口在本戶的人口。

普查范圍:全市1440平方公里土地上有人居住的島嶼以及有人居住的船舶,都屬于此次普查范圍。

普查規模:全市近40萬個家庭戶、集體戶,140多萬登記人口(現有居住人口加戶籍外出人口),以及7000左右的死亡人口。

普查區的劃分和設置:普查區域的劃分堅持地域原則。以村民委員會和居民委員會所轄區域為基礎劃分普查區。全市4個縣(區)、普陀山、新城的43個鄉(鎮、街道)所管轄的434個村(居)委會,各設一個普查區。每個普查區按300人左右劃分成若干個普查小區。各普查小區在地域上不能交叉、重疊和遺漏,所有普查小區連接起來,要完全覆蓋全市。由于島嶼人員居住分散,全市約為6000個普查小區。

三、普查標準時間、登記原則和方式

人口普查的標準時間為2010年11月1日零時。

人口普查采用按現住地加戶籍地登記的原則。每個人必須在現住地進行登記。普查對象不在戶口登記地居住的,戶口登記地要登記相應信息。

人口普查以戶為單位進行登記。戶分為家庭戶和集體戶。普查登記的方法,采用普查員入戶查點詢問、當場填報的方式進行。

四、普查內容和普查組織形式

人口普查登記的主要內容包括:姓名、性別、年齡、民族、戶口登記狀況、受教育程度、行業、職業、遷移流動、社會保障、婚姻、生育、死亡、住房情況等。

人口普查表分為《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表短表》和《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表長表》。普查表長表抽取百分之十的戶填報;普查表短表由其余的戶填報。2009年11月1日至2010年10月31日期間有死亡人口的戶,同時填報《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死亡人口調查表》。

中國人民解放軍現役軍人及軍隊管理的離退休人員,由軍隊領導機關統一進行普查、匯總。

在軍隊各類單位服務的職工、文職人員、非現役公勤人員以及家屬、保姆等,居住在軍隊營院內的,由軍隊機關負責普查,普查表移交當地人民政府指定的人口普查機構;不在軍隊營院內居住的,由地方人口普查機構負責普查。

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由武警機關負責普查登記,普查表移交當地人民政府指定的人口普查機構。

在武警部隊各類單位服務的職工、非現役公勤人員以及家屬、保姆等,居住在武警部隊營院內的,由武警機關負責普查,普查表移交當地人民政府指定的人口普查機構;不在武警部隊營院內居住的,由地方人口普查機構負責普查。

駐外外交機構人員、駐港澳機構人員、其他各駐外機構人員以及派往境外的專家、職工、勞務人員、留學生(包括公費和自費)、實習生、進修人員等,由其出國前居住的家庭戶或者集體戶申報登記。

依法被判處徒刑、勞動教養(包括強制隔離戒毒)的人員,由當地公安機關和監獄、勞教機關進行普查,普查表移交縣(區)、市人口普查辦公室。

五、普查需要投入的力量

根據國務院第六次人口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的要求,每個市、縣級普查辦平均配備25名工作人員,鄉鎮(街道)普查辦平均配備12名工作人員,每個普查區(村、居委會)平均配備5名工作人員,每個普查小區至少配備一名普查員,原則上四至五個普查小區(或少于四個普查小區的村、居委會)配備一名普查指導員,另外各縣(區)還需配備一定數量的對外籍人員調查的專業普查員。據此測算,這次人口普查全市需投入的人數大約在1萬人左右,約比第五次人口普查多4千人。上述人員包括專項編碼員、錄入、數據處理人員,未包括各普查小區帶路上門的陪調人員。

六、普查的工作步驟

第六次人口普查全部工作用時3年多,分四個主要工作階段進行:

第一階段為準備階段,從2009年10月至2010年10月底,歷時1年。主要包括:建立、健全各級普查機構;落實普查經費和辦公用房、人員;開展調研;制定工作規劃和流程;召開工作會議全面部署普查工作;進行各項普查試點;籌備普查物資;開展普查宣傳動員;編制審核地址碼本;培訓鄉鎮(街道)以上業務骨干;選調和培訓普查指導員和普查員;會同公安部門進行戶口整頓;繪制普查地圖;進行清查摸底;進行長表的樣本抽取;準備普查數據處理的機房、設備及安裝,程序調試,培訓技術人員等。

第二階段為普查登記復查階段,從2010年11月1日至2010年11月30日,歷時1個月。主要包括:普查員入戶登記,進行復查和事后質量抽查。其中,11月1日至10日完成全面登記;11月11日至30日完成全面復查、驗收。

第三階段為編碼和數據處理階段,從2010年11月16日至2011年11月,歷時1年。主要包括:進行快速匯總;普查表編碼;進行普查表光電錄入;數據審核;對普查主要數據進行評估和上報;主要數據公報;數據編輯、轉換、匯總、制表。其中,2010年11月16日至12月15日完成快速匯總并上報省;2011年3月底前完成普查表短表的錄入和主要數據的匯總;2011年6月底前完成對普查主要數據的評估,并主要數據公報;2011年11月底前完成普查數據的匯總、轉換制表、存儲等處理。

第四階段為公報、資料開發和總結階段,從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歷時1年。主要包括:普查全面數據公報;編印計算機匯總數據資料本;開發利用普查資料;總結普查工作。其中:2012年10月底前完成機器匯總數據的編輯、印刷、出版;2012年12月底前全面完成普查工作總結、技術業務總結、數據處理總結等,并進行總結表彰。

七、普查的主要措施

人口普查是和平時期最大的社會動員,是一項十分龐大而又十分復雜的社會系統工程。在新形勢下要高質量的完成普查工作目標,任務十分艱巨。各級人民政府必須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采取有效措施保證這次人口普查的順利進行。

1、加強領導。各級領導重視是搞好人口普查的關鍵。各級人口普查機構,應及時向同級政府報告工作情況,主動爭取政府加強對人口普查工作的具體領導。各級政府領導,要把人口普查工作擺在重要位置,列入2010年政府工作目標考核內容,特別是在普查登記階段更應突出工作重點,全力以赴集中力量完成人口普查登記工作;要及時解決普查中遇到的經費、人員、辦公用房等困難和出現的重大問題,市抓縣(區),縣(區)抓鄉(鎮、街道),一級抓一級,明確責任,按照國家、省的要求精心準備,科學部署,力爭人口普查工作達到較高水平。

2、建立、健全各級普查機構。各縣(區)、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必須建立人口普查領導小組。各級人口普查領導小組要在各級政府的領導下,確定一位政府負責同志任組長,組織各有關部門參加。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人口普查領導小組組長建議由鄉(鎮)長、街道辦事處主任兼任。人口普查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選調德才兼備、積極負責、工作認真細致的各有關部門的業務骨干從事調查、編碼、宣傳、綜合、數據處理等工作,組建起一支強有力的工作班子。

3、組織協調各有關部門的力量,共同搞好人口普查工作。人口普查工作是一項龐大的系統工程,涉及面廣,需要各部門的相互配合,協同作戰。公安部門要根據全國的統一部署,會同各級人口普查機構和計生、民政、衛生、住房和城鄉建設等有關部門共同做好戶口整頓工作,協調提出查準流動人口、水上人口、出入境人口的有關政策,并協助配合做好人口普查登記階段的相關工作;民政部門要負責行政區劃的凍結,區劃地名信息、婚姻登記信息、死亡火化登記信息的提供等工作;人口計生部門要負責協調制定有利于開展人口普查的相關政策,做好人口普查期間查準出生人口方面的協調配合工作;財政部門要落實普查的必要經費;宣傳、文廣新聞部門要主動協助人普辦廣泛開展人口普查的宣傳教育和動員工作;教育部門要協助做好普查的社會動員工作,協助做好查準學齡人口的審核工作;民宗部門要協助做好有關宗教組織人口登記的配合協助工作;人勞社保部門要協助做好普查人員選調的有關政策及協調工作,做好有關勞動力就業、社會保障項目的審核工作;城建部門要負責協調提出查準住房項目的有關政策,提供房屋登記信息;外僑辦、臺辦等部門要協助做好有關外國人及港、澳、臺人員的普查登記工作;國土資源部門要協助做好有關人口普查制圖所需的地理數據和資料的保障工作;衛生部門要協助做好在醫療機構出生、死亡人口的調查工作;各駐舟部隊要做好軍隊系統的普查工作,等等。總之,各有關部門都要通力合作,群策群力,共同把人口普查工作搞好。

4、開展廣泛深入的人口普查宣傳教育活動。組織各種宣傳力量,運用各種宣傳工具,采取各種宣傳方式開展宣傳活動,努力做到家喻戶曉。特別是2010年10月份,要組織好聲勢浩大的宣傳月活動。在臨近全面開展普查登記之前,各級政府負責同志要作一次電視、廣播動員講話。在普查登記期間,要大力宣傳人民群眾積極支持、配合普查登記的情況和廣大普查工作者不怕困難、樂于奉獻的精神。通過廣泛深入的宣傳發動,使廣大干部群眾明白依法如實申報人口情況是每個公民的應盡義務,以取得廣大干部群眾的支持,并積極主動地如實申報人口情況。

5、切實做好社會力量的動員工作。社會力量動員工作的好壞,關系到人口普查工作的成敗。在社會力量動員中,既要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和政治優勢,又要充分考慮到市場經濟條件下對普查人員抽調工作的實際影響,一級抓一級,全面動員,分類指導,精心組織,逐個落實,使人口普查的繁重任務由社會各界來共同分擔。普查指導員和普查員可以從各級黨政機關、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借調,也可以從村民委員會、社區居民委員會干部以及大學生村官等基層力量中選調,或者面向社會招聘。配備的“兩員”必須具備政治素質好、工作責任心強、文化素質高、身體健康、熟悉當地情況等基本條件。

6、針對人口流動頻繁難以登記的特點,應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1)搞好戶口整頓工作和清查摸底。摸清人口、住房,特別是外來人口、外出人口、出生人口、死亡人口、人戶分離等情況,明確登記地點。將摸底數據與有關部門的數據進行比較評估。(2)對一些居無定所的流動人口、海上流動人口應進行專項的整治和登記工作。(3)每個普查小區登記結束后,應組織知情人認真議查,遺漏的補上,重復的去掉,千方百計搞準人口數。(4)針對我市流動人口多的特點,認真填寫省增的流動人口調查表式,以確保人口普查數據的準確性。公務員之家:

7、建立質量控制崗位責任制,確保人口普查的質量。市、縣(區)人口普查辦公室要成立質量控制組。質量控制組由普查辦公室調查業務組牽頭,其它各組人員參與,分類負責的方式組成。各級人口普查領導小組組長是各級人口普查工作質量的全面負責人,對本轄區的人口普查登記、編碼、數據處理等各階段工作的質量全面負責。各級人口普查辦公室主任是人口普查質量控制工作實際執行的負責人,要負責人口普查工作各個環節質量控制的具體業務工作,把工作做深做細。人口普查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按照職責分工要求,切實落實和完成好本單位所負責的工作任務。鄉(鎮、街道)要發動全體普查工作人員千方百計提高登記質量。同時,各級人口普查機構要采取各種有效措施(如建立工作考核目標與各項工作責任制等),做到環環控制,步步把關,確保高質量地完成人口普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