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信局全年工作亮點
時間:2022-06-20 04:40:00
導語:經信局全年工作亮點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拆、招、建、安四措并舉,加快企業拆遷進度。
一是加大措施,確保齒輪箱等八大片區拆遷全面順利完成拆遷;二是加快招商,盡快確立投資主體;三是快速建設,推進城市面貌改變;四是周密安置,全力保證職工穩定。
對年基本完成拆遷的8個片區,全面做好拆遷掃尾工作,及時開發建設。8個片區共有土地961畝,其中齒輪箱廠片區600畝,集裝箱廠90畝,二棉131畝,環保設備廠45畝,塑料廠、壓力容器廠各20畝,三紡機片區40畝,局機關家屬院14畝。以拆遷促招商、以招商促建設,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計劃總投資25.7億元,建筑面積115萬平方米。其中齒輪箱片區開發年計劃一期工程占地88畝,容積率達到1.7,計劃投資2.2億元,建筑面積達10萬平方米。
加大對拆遷企業職工安置工作力度,以安置保穩定。
全系統8家拆遷企業,涉及職工住戶752戶,置換住戶面積5.2萬平方米,6540人,職工各類欠款3.4億元。年底前已完成兌付各類欠款1.3億元,惠及5560人,剩余欠款2.1億元,計劃于年兌付1.2億元(其中齒輪箱廠計劃兌付職工各類欠款9000余萬元)。在開發建設的同時,計劃于年為752戶職工的238戶職工提供安置房予以安置,占總安置戶的31.6%。以保證職工隊伍的穩定。
二、引導、培養多管齊下,努力建設一支新型企業家隊伍
圍繞加快全區經濟發展特別是工業發展的實際需要,確保1030計劃目標的順利實現,通過加強教育培訓、完善政策機制、打造創業平臺、營造發展環境等措施,使全區企業家結構明顯優化,素質全面提升,形成一支熟悉市場經濟、具有國際競爭力和高素質的新型企業家隊伍。
一是加大新型企業家人才培養力度。在全區選定的10家骨干企業30家中小企業,重點加強對企業董事長、總經理的宏觀戰略、創新思維、國際視野等方面能力素質的培養和拓展培訓,努力打造一批熟悉戰略決策和資本運作,掌握國際市場規律,勇于開拓創新的領軍人物。
二是鼓勵和支持企業引進高級經營管理人才。完善企業引進人才支持政策。鼓勵和支持企業面向國內外采取多種形式招聘引進高級經營管理人才,或根據企業的意愿由區政府職能部門組織企業到國內外舉辦人才招聘會引進人才。對全區重點發展產業領域的重要骨干企業引進的高級經營管理人才,享受區引進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的相關政策待遇。
三是完善企業家激勵機制。提高企業家政治待遇。關心企業家在政治上的成長進步,有計劃、有重點地吸收企業經營管理者中的優秀分子加入黨組織,增強黨對企業家的凝聚力和號召力。加大企業家在黨代會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中的名額比例,讓更多的企業家有參政議政的機會。改進企業家獎勵制度。堅持精神鼓勵與物質獎勵相結合,完善企業家激勵機制,對在我區經濟建設中作出重大貢獻的優秀企業經營管理人才,給予崇高榮譽并實行重獎。
四是有效發揮專業協會的作用,加強與企業家的溝通與了解。充分利用市企業家協會、企業聯合會、市工業技術研究會和區產業鏈協會以及銀企對接、金融圓桌會議等凝聚企業家的有效載體,定期組織企業開展交流研討活動,廣泛聽取企業家的愿望和服務需求,拓寬黨委政府與企業間溝通聯系的渠道,促進企業家之間的溝通交流。
五是營造企業家成長發展的良好環境。著力培養和發現創業典型。在全社會培養樹立一批創業先鋒,弘揚自力更生、艱苦創業、開拓創新的精神,倡導鼓勵創業、支持創業、投身創業的社會風尚。加強對企業家的輿論宣傳。在全社會營造理解尊重企業家、支持愛護企業家、崇尚企業家干事創業的正確導向和濃厚氛圍。
六是建立和完善企業家“信息庫”和后備人才庫。將各類企業家(包括后備人才)的專長、業績等資料建立檔案,加強日常管理和考核。注重把招商引資和招人引智工作結合起來,積極吸引外地企業家、專家來我區投資辦廠、加盟項目,力求引進一個項目、帶進一批人才。
三、研發創新再鑄優勢,努力在節能環保、綜合利用上再創新亮點。
加快“餐廚廢棄物資源綜合利用項目”建設,消除地溝油和餐廚廢棄物對人和社會的危害,爭取列入國家餐廚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試點城市。
餐廚廢棄物資源綜合利用項目由盛達環境資源綜合利用公司投資建設,項目計劃投資7468萬元,建設后日處理餐廚廢棄物200噸。目前,項目已完成備案和工商注冊登記,已推薦為年國家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年中央預算投資備選項目和餐廚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試點城市項目。
四、改造提升、招商新上相結合,在轉方式、調結構中打造新的產業集群。
一是立足當前,著眼未來,培育企業創新能力和水平,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研究開發關鍵技術和新產品,并以新產品引領新興產業發展,突出抓好新材料、新醫藥等領域先進技術的產業化,加快產業集群和規模膨脹。抓住國家新興產業導向和省市新興產業指導意見的有利時機重點推進?;⒅椤⒓瘓F新型建材、差別化功能化纖維、再生纖維素膜、制藥廠抗高血壓藥物項目等一批節能環保、科技含量高的新興產業項目建設,促其不斷擴張提升,為優化產業結構和轉變發展方式提供重要支撐。
二是以扶持龍頭企業為重點,培育中小企業為補充,強化工業園區建設為載體,繼續推行工業振興“1030計劃”,實施工業發展“星火燎原”工程,培育“三個一批”中小企業,不斷加快產業鏈建設,形成工業發展集群優勢。要以、亞星、、濰柴鑄鍛等10家骨干企業為龍頭,通過組建“產業協會”、招商引資、對接掛靠等,大力發展上下游的配套協作企業,加快打造“六大產業鏈”,以此推動骨干企業做大做強,帶動其他企業實現在產業鏈上的共同發展。
三是突出抓好“三個一批”。即圍繞龍頭企業,通過建立創業基地、配套園區等形式,催生一批配套型中小企業,以形成規模和體系;通過鼓勵科企聯姻、成果轉化等途徑,孵化一批科技型中小企業,為產業集群發展提供科技支撐;依托產業集群發展需要,壯大一批服務型中小企業,為集群內企業的產前、產中、產后提供有效服務。
四是進一步提升現有園區層次,堅持設施配套、項目推進、園區服務“三抓并舉”,為產業集群發展提供平臺,傾力打造以機械鑄造、紡織服裝、食品加工、生物醫藥、造紙包裝、精細化工等六大產業為特色的工業發展板塊,以實現筑巢引鳳。
- 上一篇:區工業經濟及節能降耗情況匯報
- 下一篇:市區牲畜水產發展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