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農民工服務工作總結

時間:2022-02-17 16:58:59

導語:鄉鎮農民工服務工作總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鄉鎮農民工服務工作總結

一、工作開展情況

(一)制定方案,落實工作職責。年初,我鎮召開村(社區)支部書記、聯村干部會議,安排農民工工作,落實專人管理。

(二)走訪慰問。截止目前,春節慰問和疫情防控契機對返鄉農民工開展全覆蓋走訪慰問,我鎮黨委領導重點走訪困難人員和優秀農民工代表,聯村干部逐一走訪全鎮,共走訪和慰問達2712人1次,發放慰問品和慰問金2.5萬元,走訪過程中注重傾聽其心聲,收集意見建議,建立農民工全覆蓋走訪慰問臺賬。針對走訪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安排專人跟進負責,切實解決好相關問題,幫助農民工主動維權。

(三)座談交心。鎮村聯合舉辦12場農民工座談會,通過返鄉農民工座談會、設置農民工服務專項窗口等形式,同農民工一起敘鄉情、交朋友、話發展,了解在外發展狀況,收集對家鄉發展的意見建議,掌握農民工的思想動態。使其感受到黨委政府的關懷和溫暖,激發他們返鄉創業的激情。

(四)穩定就業。我鎮將促進返鄉農民工就業作為工作重點,積極開展重點幫扶,多渠道促進返崗就業。一是積極對接縣上各行各業渠道信息,通過春風行動、企業專場招聘會就業援助幫扶活動等項目,發放用工信息宣傳資料12500余份,全力推動農民工轉移就業;二是通過各村(社區)壩壩會、廣播、微信、QQ群宣傳農民工相關政策及用工信息,發放縣外出務工服務手冊、慰問信、年畫共計4000份,做到不漏一戶的宣傳政策信息;三是將農民工培訓工作列入年度工作計劃,聯合我鎮民政、鄉村振興服務中心開展返鄉創業培訓、農業技能培訓和護理技能培訓,惠及農民工90人次有效幫助農民工提升技能和創業水平。

(五)建好臺賬。為摸清家底,做到心中有數,據實填寫縣內務工臺賬、縣外市內務工臺賬等六類農民工臺賬。24個村(社區)由聯片領導牽頭,駐村干部參與,村社干部帶頭的形式,結合疫情統計契機入戶登記,做到動態管理。同時多渠道收集務工人員返崗和就業意愿,建立好農民工職業臺賬。

(六)開展關愛活動。各村(社區)進村入戶,彎下腰談溫暖,開展聽鄉音、樹鄉風、解鄉愁系列農民工關愛活動,主要針對留守兒童家庭、留守老人家庭和困難農民工家庭,切實提供暖心服務共達363人次。

(七)服務平臺建設。為加強外出務工人員交流溝通,政策暢通,我鎮各村(社區)建立一個務工微信群,每周發布一次招聘信息,群內專人解答務工人員的政策需求,實現部分業務網上辦理。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盡管在農民工工作方面我鎮做了不懈的努力,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與上級的要求和群眾的期望相比,工作中還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一是農民工培訓工作需繼續加強。農民工文化水平低,大多數人仍然從事建筑、餐飲賓館服務、制造業等技術水平低的勞動密集型工種,掌握專業技術的人少。二是農民工維權意識淡薄。部分農民工經常加班加點,占用他們節假休息時間,并以各種理由拒付加班工資,多數農民工未簽訂勞動合同。三是農民工家庭留守成員困難有待進一步解決。農業勞動力老齡化突顯,相當一部分村組出現了村莊空心化、農民老齡化、農業副業化。

下一步,我鎮將積極對接縣上相關部門做好農民工服務保障工作。

一是優化營商環境,提升創新創業意識。優良的營商環境和濃厚的創新創業氛圍是城市經濟發展的軟實力。在持續深化“放管服”上還需要再下功夫,各部門在行政審批服務、用地指標征地拆遷、配套基礎設施上要形成合力,做好信息資源的共享,能讓優秀農民工回得來、留得住。另一方面在加強農民工素質提升上下功夫,通過創業技能培訓、工匠技能競賽強化返鄉農民工雙創意識和經營能力。

二是加強政策保障,提升幸福感和獲得感。充分利用好鎮村2級宣傳渠道,加大各項激勵政策的宣傳力度,讓我鎮農民工享受政策的紅利,讓我鎮適齡勞動力走的出、走的遠。把握鄉村全面振興大局,使其成為農民工就業創業的廣闊舞臺,緊扣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和成德眉資同城化實現優化農民工創業就業服務保障,切實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加快推進農民工市民化進程。我鎮瞄準加強組織領導、加強就業創業、加強服務保障等方面,從政策、制度層面推動農民工工作再上臺階,為農民工提供良好創業環境,不斷提升技能培訓、權益維護、社會保障、交通出行、走訪慰問等農民工服務保障常態化、精準化和人性化水平,暢通農民工維權渠道從而提升農民工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三是探索就業新模式,增加農民工收入。一是開展訂單式培訓,掌握企業的招工、用工動態,了解企業用工需求,對在家富裕勞動力進行訂單式培訓,積極和相關學校對接,發掘技能提升培訓的工種和培訓的層次。二是利用好市縣搭建的就業平臺,如浙江金華、成都、重慶等就業框架平臺。給我鎮農民工提供就業崗位,實實在在助農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