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不法排污企業環保專項行動總結

時間:2022-12-19 07:09:00

導語:整治不法排污企業環保專項行動總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整治不法排污企業環保專項行動總結

關于我縣2005年度整治不法排污企業保障群眾健康環保專項行動總結

市環保局、市監察局:

嚴肅查處和糾正企業違法排污行為,維護群眾利益,是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的客觀需要,是黨中央、國務院以人為本、執政為民、群眾利益無小事執政理念重要體現。為此,我縣高度重視整治不法排污企業保障群眾健康的工作,結合實際,早計劃、早安排,按照縣委的要求,縣政府于2005年4月6日就以富政辦發[2005]36號文部署了全縣整治不法排污企業保障群眾健康環保專項行動,目前已經取得一定實效。根據市政府辦[2005]139號明傳電報的要求,現將我縣開展此項工作的情況匯報如下:

一、加強領導,精心組織,早計劃、早安排

今年3月下旬,縣政府副縣長肖明同志帶領環保局有關人員深入污染嚴重的鄉鎮調研后,及時向縣委政府主要領導作了匯報,建議結合本縣嘉河、拖竹河、補木河、格戛河污染嚴重、群眾反映強烈的實際,在國家、省、市尚未部署情況下,及早在全縣開展整治不法排污企業保障群眾健康環保專項行動。2005年4月初,按照縣委的要求,縣政府及時

開縣計劃、經貿、煤炭、土地、林業、建設、環保和水務等部門參加的專題會議研究開展環保專項行動的相關事宜,于4月6日經縣長辦公會議研究決定,以富政辦發[2005]36

文《富源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開展以礦產資源開采、加工、轉化企業為重點的環境污染專項整治行動的通知》部署在全縣開展整治不法排污企業保障群眾健康環保專項行動。成立了以縣政府副縣長肖明為組長,縣政府辦、環保、監察、公安、計劃、經貿、煤炭、土地、林業、建設、電力、水務和廣電中心等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縣環保專項行動領導小組,從成員單位抽調精兵強將組成專門工作隊伍深入全縣各鄉鎮進行督促檢查。全縣各鄉鎮也都及時按富政辦發[2005]36號制定了專項整治行動方案,成立了組織領導機構,明確了工作重點和任務。接到市環境保護局、市監察局轉發《云南省環境保護局、云南省監察廳轉發<國家環境保護總局、監察部關于對企業違法排污損害群眾利益突出問題開展專項檢查的實施意見>的通知》后,我縣又以富政辦發[2O05]105號文《富源縣人民政府辦公室轉發國家、省、市關于對企業違法排污損害群眾利益突出問題開展專項檢查文件的通知》,進一步對各鄉鎮深入開展環保專項行動提出了新的要求,督促各鄉鎮抓住重點,加大污染治理力度,清理取締損害群眾利益的違法建設項目,關閉污染嚴重的違法排污企。

二、注重宣傳動員,突出環保專項行動的工作重點

為保證全縣開展整治不法排污企業保障群眾健康環保專項行動的順利進行,縣環保專項行動領導小組十分注重宣傳動員工作。2005年4月7日,縣政府副縣長肖明帶領縣環保專項行動領導小組成員在水污染較為突出的后所召開了嘉河污染治理現場動員會議,現場組織力量關閉了4個沒有環保審批手續、污染嚴重、工藝落后的小洗煤廠,并將現場會議及關閉小洗煤廠的實況錄像通過縣有線電視向全縣宣傳,同時指導各鄉鎮采取多種形式宣傳環保法律法規。工作中還注重邊檢查邊宣傳,縣鄉兩級環境污染專項整治行動領導小組共對200多個工礦企業進行了現場檢查宣傳,在認真講解環保法律法規和違法排污損害群眾利益的嚴重性之后,分別針對不同情況發出了限期治理通知或關停通知及環境違法行為改正通知或限期改正通知。通過這些措施對深入開

展全縣環境污染專項整治工作起到積極的宣傳動員作用。在此次專項行動中,我縣始終堅持突出重點兼顧一般。對轄區內的重點排污企業進行清理整頓,著重排查了塊擇河、嘉河、補木河、拖竹河、格戛河等流域,認真清理了對水源、河流污染嚴重的選煤廠26個、焦化廠13個、煤礦50個以及非煤礦采選企業2個,違反環境影響評價法的各類違法建設項目23個。

三、措施有力,加強督查,環保專項行動順利開展

為確保環保專項行動取得實效,使全縣環境污染得到有效治理。上述清理出來的違法排污企業和建設項目,我縣堅持依法處罰與引導治理相結合,分類指導,查處重點的原則,明確規定具體措施和要求。一是對經有關部門批準立項、依法辦理了環評審批手續,沒有嚴格執行環境保護cc三同時,制度,或依法辦理了環評價審批手續,但沒有配套建設滿足連續性生產要求的煤泥水濃縮壓濾處理循環利用、尚不能完全做到廢水零排放的選煤廠或廢水超標排放的其它選礦廠,實行限期停產治理,限期安裝與批準規模相匹配的廢水水處理循環利用設施,確保達到廢水零排放的國家環境保護標準要求,否則依法關閉。二是對有立項批準文件、有環評審批手續、通過“三同時”驗收、有煤泥水濃縮、壓濾處理循環利用設施,但煤泥水尚不能完全實現零排放的,有偷排行為的洗煤廠也要實現限期治理,對限期治理期間發現企業偷排或閑置環保設施不用直排廢水的行為,除縣環保部門要從重進行經濟處罰外,縣人民政府將責成縣電力公司和煤炭部門采取“停電”和“停調運”措施。三是對未經有審批權的部門批準,未辦理環評審批手續,生產工藝落后、沒有廢水處理循環利用設施、廢水嚴重超標排放的選煤廠和其它選礦廠,依法取締。四是對已經有審批權的部門審批立項或批準可研、辦理了環評審批手續的在建洗煤廠,督促其嚴格按審批文件批準的生產規模、生產工藝建設,并嚴格執行環境保護“三同時’’制度,配套建設能滿足實現廢水零排放要求的濃縮、壓濾處理循環利用設施,否則任何部門不準批準驗收手續,不得辦理相關證照,不得供電和調運煤炭產品,已辦的證照要依法吊銷。五是對廢水排入河流、沒有礦井水地面沉淀處理設施、不能實現廢水經處理后穩定達標排放、煤矸石堆存場所設有采取防流失、防洪設施的煤礦也要進行限期治理達標排放;否則,環保部門要依法給予經濟處罰,縣人民政府將責成煤炭局、電力公司采取“停調運”等“三停”措施和“停電’’措施。六是明確各鄉鎮堅決按上級要求,配合經貿、煤炭等部門搞好清潔生產規劃,堅決取締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環境保護標準以及省、市產業發展控制規劃的落后生產工藝、設備和產品,如小煉鐵、小機焦、土法煉鋅、土法煉焦等。七是對限期整改的企業,整治結束后,必須報請環境污染專項整治領導小組驗收合格,繳納一定數額的保證金后方可進行生產,否則一律停廠治理。

在開展此次環保專項行動中,為了引導各鄉鎮重視環境保護,切實開展整治不法排污企業保障群眾健康環保專項行動。我縣始終堅持全面清理檢查與重點督查相結合,通過檢查發現少數鄉鎮領導不重視,認識不到位,措施不落實,整治效果差。縣政府以富政辦督[2005]1號專項督查文件《富源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對全縣環境污染專項整治進行督查的通知》,督促各鄉鎮進一步統一思想,提高認識,采取措施,切實加大工作力度,堅決整治轄區企業的不法排污行為和違法建設項目行為,維護群眾利益。明確對此項工作完成不好的鄉鎮,年底評先創優,實行“一票否決’’。同時及時從縣環保專項行動領導小組成員單位抽調人員,組成5個督查組,深入各鄉鎮和重點企業進行督查。在督查過程中無論來自工商、煤炭,還是其它部門所抽調的執法人員都認真履行職責,通力協作,針對各企業存在的環境污染情況提出整改要求,使環保專項行動順利開展。

四、工作扎實,環保專項行動取得初步實效

自今年4月初以來,通過4個多月的努力,全縣多數鄉鎮認真開展以礦產資源開采、加工、轉化企業為重點,采取有力措施,加大環境污染治理力度,嚴肅查處污染嚴重的企業,打擊環境違法行為,維護群眾利益,環保專項行動取得初步實效。據統計,到目前為止,我縣共查處了146個單位其中關閉了13個違法建設企業(其中選煤廠12個,4個小煉鐵廠),對13個選煤廠、50多個煤礦進行了限期治理,對60多個企業的環境違法行為進行了限期整改,到目前為共計已投入污染治理資金100O多萬元,增設煤泥水處理系統20多套。對1O多個違法建設項目進行了立案查處收繳罰款已達2O萬元。通過此次專項行動的開展,進一步增強了經營者的環保意識,企業的洗煤廢水、礦井水未經處理直接外排,煤矸石亂堆亂放等現象基本扭轉,全縣環境污染加劇的趨勢初步得到控制,塊擇河、嘉河、補木河、拖竹河、格戛河等流域污染狀況明顯好轉,依法查處企業違法排污、違法建設,保障群眾健康環保專項行動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五、繼續深入開展整治不法排污企業保障群眾健康環保

專項行動

1、繼續加大宣傳力度,動員群眾參與,把環保專項行動弓l向深入。環境污染影響到人民群眾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因此,我們要把污染防治的法律、法規宣傳到村到社,正確引導公眾參與監督,運用法律維護自己的環境合法權益。適時組織舉辦企業法人代表環境保護法制教育培訓班,讓企業主們知道其違法排污損害群眾利益的行為應依法承擔的法律責任,引導他們遵守環境保護法律法規,積極行動起來,投入資金治理污染和生態破壞,正確處理好企業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關系,正確處理好企業的眼前利益和周邊群眾的長遠發展利益關系。當前要突出向廣大干部群眾和企業宣傳開展整治不法排污企業保障群眾健康環保專項行動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嚴肅性。

2、繼續加大對企業違法排污行為的查處力度。加強環境執法現場監察力度,要加大污染源限期治理力度,及時糾正企業違法排污行為,督促各鄉鎮和有關部門對關閉了的小選煤廠、小煉鐵廠,采取強制措施,拆除設施,防止死灰復燃。對上一階段實行限期治理的企業,限期內仍不能按要求完成污染治理的企業,該關閉依法關閉,該停廠的依法責令停廣。

3、繼續對沒有按富政辦發[2005]36號文件要求的時間完成環境污染專項整治任務的各企業限期完成,限期內仍不能完成污染治理的企業,堅決實“三停”,即停廠、停電、停調運,并對環境污染整治不力,工作被動,污染加劇的鄉鎮,年終考核時,嚴格執行富政辦督[2O05]1號文件精神,給予通報批評,同時不得參加任何評先推優。

4、加大違法建設項目的查處力度,控制新的環境污染與破壞。堅持政府統一組織領導,相關部門協調聯動制度、“環保一票否決制”和“先評價,審批,再建設”的制度。繼續對全縣所有企業進行排查,查是否依法審批環境影響評價,是否依法辦理試生產和環境保護竣工驗收手續,重點清理煤礦擴建、改建項目,對違法企業堅決一查到底,做到不偏不漏。對頂風違法,擅自建設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焦化廠、選煤廠,對通知整改的環境污染行為敷衍了事或置之不理的加大查處力,查到一家嚴肅處理一家。

5、建立長效管理,聯動機制,使污染防治工作制度化、規范化。環境污染整治是一個系統工程,單靠一兩次聯合執法不能徹底解決問題,要制定出一套切實可行的管理辦法和措施,進一步加強部門之間協調配合,強化綜合執法的措施手段,充分發揮職能部門的作用,把集中整治和長效管理結合起來,各司其職、互相配合、聯合執法,既分清責任,又緊密配合,依法嚴肅查處各不法排污企業,并使之形成制度化和規范化。

6、加強對自然保護區的環境監察,配合好林業部門嚴厲打擊自然保護區內捕獵、砍伐、違法建設等人為破壞環境的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