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個人總結
時間:2022-01-24 10:39:00
導語:年度個人總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策劃這個詞單獨拿出來有些宏觀,但是結合到我們的實際工作又很具體,一個視頻節目需要策劃,一個調查需要策劃,一個專題也需要策劃,而我今天所說的是關于大型活動的策劃,比如感動民心。
相信大家對感動民心并不陌生,他從1月份啟動以來經歷了征集、宣傳、整理、大眾評選、核實等幾個階段,從386篇稿件中選出30篇質量高、反響好的事跡人物準備上網推出接受社會各界人事的評選。
其實這幾個階段大部分都是在同時進行,邊征集,邊整理,邊宣傳。而386篇稿件整理起來不是那么容易的事。4、5月份是征集高峰期,一天能收到很多稿件,前期由我整理上稿,中途鄭鯤接手,后期調查部全員上稿,每篇事跡都要了解后與大家交流并由鄭鯤教我們做稿件的頭題,這激起了我做專題的興趣,熱情高漲。5、6月份開始策劃感動民心與媒體合作,因為某種原因沒有進行。但我們本身有自己的網絡,民心網也是一個很好的載體,所以應該利用好自己的網絡平臺進行宣傳。
宣傳這塊有很多不足,有些工作虎頭蛇尾比如一個專題的策劃叫《感動民心精彩語錄》只出了一期,其他后續工作就再也沒有做。還有就是對一些好的事跡只是把稿件上到民心網而沒有對其再深加工深挖掘進行亮點報道。上到論壇的稿件只有少部分這樣就使論壇的網友失去了了解事跡的機會。再次,早在大量稿件上報時應該組織力量作針對性的視頻采集或者通知相關人員、單位自行上報視頻,這樣也不至于我們的頁面推出來了,而視頻這塊信息來源缺失。這些都是我在當時工作中所沒想到的和沒做到的。
8月份開始進行事跡篩選。我們首先組織了12人的隊伍任大眾評選,連續幾個星期進行篩選,這項工作融入了民心網人的辛勤汗水。當時天氣很熱,但是從評委到網站的每一位參與同事熱情不減。主動認真的完成感動民心相關工作。經過大家的努力最后篩選出133個事跡、人物,并且針對事跡特點進行分類由評委進行電話網絡核實。
不足:每個評委和講述事跡的工作人員都會有一個核實總表,表內事跡那一欄過分突出事跡人物的榮譽,而具體事跡少導致評委沒有足夠的評判依據。今后整理類似的工作要注意。另外核實的時候只是核實事跡的真實性而沒有去了解事跡人物的聯系方式和所屬單位聯系方式導致以后核實工作費二遍事,重復用功。
9、10月份篩選工作移交到劉月,自己開始著手感動民心頒獎典禮的相關事宜,主要是頒獎框架。由于事跡尚未評選出結果,因此框架只能從模式上著手,但結果并不讓人滿意,至少我自己那關就沒過去,始終脫了不了舊模式,還是缺少創新,這時新的任務來臨——策劃《通向民心的光榮之路主題表彰會》
我同大家都經歷了這場光榮的洗禮同時收獲了許多,表彰會框架脈絡搭建離不了對網站中心工作的了解。由于表彰人數過多,不可能全都站在頒獎臺上領獎,所以誰上誰不上就會有所比較。他們的職務,他們的特點,他們在辦理舉報投訴中的事跡都要有所了解。而這一過程就是對網站中心工作的一個認識,以前總是說策劃脫離了網站的工作,應該到舉報投訴中心學習學習。其實這次表彰會就是學習的好機會。采訪需要與承辦人交流溝通,采訪問題都是根據先進單位、個人的事跡所設。雖不像承辦人對他們那么了解,但也略知一二,這些都是寶貴的財富。再有就是文字小組的同事們,無論從腳本還是頒獎詞,內容都不簡單,每句話都能體現網站的宗旨與本質,而且效率高。我想這也是對網站工作體會之深的最好表現,也是我值得學習的地方。
可能大家都不知道,其實表彰會最初的框架只是表彰省級廳局先進集體、個人。個人分三組,集體一組,由弱漸強最后達到高潮效果。但后來領導、李歡不斷地往里加人,最后加上了各市先進、優秀聯網聯絡員,還有優秀通訊員。我開始想:怎么總加人?后來逐漸自己就上門問:還加不加人?剛開始怕人多會影響表彰會的效果,但仔細想想我們這個表彰會表彰誰?是那些為民辦實事的人們,如果只是表彰省里先進,那么在各市這塊就是嚴重的缺失,而我們不能為了追求藝術效果而把重要的靈魂人物忘了。盡管視頻時間會長,盡管會有大量的工作。今天看來及時調整思路是正確的,在以后的策劃中不能用死板的觀念看問題。要根據具體情況有所轉變就像李歡說的那樣,要了解對方的潛在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