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反醫藥購銷商業賄賂實施意見
時間:2022-11-03 12:22:00
導語:醫院反醫藥購銷商業賄賂實施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分院、各科室:
根據《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開展治理商業賄賂專項工作的意見>的通知》公務員之家,全國公務員公同的天地(中辦發[2006]9號)精神和衛生部、自治區治衛生廳、溫泉縣黨委、政府關于開展治理醫藥購銷領域賄賂專項工作的統一部署,結合我院工作實際,現就我院開展治理醫藥購銷領域商業賄賂專項工作制定以下實施意見。
一、充分認識治理醫藥購銷領域商業賄賂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開展治理商業賄賂專項工作,是黨中央、國務院為進一步規范市場秩序,維護公平競爭原則,糾正損害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行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而做出的一項重要決策,對于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促進改革開放和經濟社會健康發展,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改革開放以來,廣大醫務工作者發揚救死扶傷、甘于奉獻的精神,為增進各族人民健康做出了重要貢獻。但是,由于市場秩序不規范,一些體制、機制等深層次問題的存在,商業賄賂問題也滲透到醫藥購銷領域。有些不法藥械商采用行賄手段,向醫院推銷虛高價格的藥品和醫用器材;有些醫務人員接受賄賂或回扣,為不法藥商大開方便之門,這是造成藥品、醫用器材價格虛高、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的一個重要原因之一。醫藥購銷中的商業賄賂行為,不僅誘導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開大處方、高價藥,實施濫檢查、過度醫療,直接損害人民群眾的利益,也腐蝕了部分意志不堅定的醫務人員,成為滋生腐敗和經濟犯罪的溫床,具有很大的社會危害性。
堅決治理醫藥購銷領域的商業賄賂行為,整頓規范醫藥購銷秩序,是優化醫療服務,降低虛高藥價,緩解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的實際行動,也是推進我院黨風廉政建設、糾正行業不正之風的重要措施。我院要把思想統一到中央關于治理商業賄賂的決策和要求上來,從政治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認識商業賄賂的嚴重性和危害性,充分認識治理商業賄賂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堅決糾正商業賄賂是“潤滑劑”、“潛規則”、“行規”等錯誤觀念,切實增強責任感、緊迫性和自覺性,認真開展治理醫藥購銷領域商業賄賂的專項工作,切實將這項關系醫療衛生改革發展大局的重要工作抓緊抓實抓出成效。
二、專項治理工作的總體要求和工作重點
(一)總體要求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按照中央關于《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監督并重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實施綱要》、自治區及衛生廳《實施意見》、縣黨辦〔2006〕27號《關于開展治理商業賄賂專項工作的實施意見》的要求,結合我院工作實際,統一部署,突出重點,標本兼治,綜合治理。一方面組織開展自查自糾,堅決糾正違反職業道德的不正當交易行為,使我院的醫護人員受到深刻的法制、紀律和職業道德教育,增強抵制商業賄賂的自覺性和廉潔從業的意識,樹立良好的醫德醫風;另一方面依法查處醫藥購銷中的重大商業賄賂案件,懲處違法犯罪行為,堅決遏制和預防醫藥購銷領域商業賄賂。通過開展專項治理,使醫藥市場秩序逐步規范,同時,深化改革、健全制度,完善管理,堵塞漏洞,建立防控醫藥購銷領域商業賄賂的長效機制,鏟除滋生商業賄賂的土壤和條件。
(二)治理的重點與范圍
解決公益性強、與人民群眾切身利益密切相關、嚴重破壞正常醫藥購銷秩序的問題。重點與范圍是:
1、科室及有關工作人員,在藥品、醫用設備、醫用耗材等采購活動中,收受生產、經營企業及其經銷人員以各種名義給予的財物或回扣的行為;
2、醫務人員在臨床活動中,收受藥品、醫用設備、醫用耗材等生產、經營企業或經銷人員以各種名義給予的財物、回扣或提成的行為;
3、醫療機構接受藥品、醫用設備、醫用耗材等生產、經營企業或經銷人員以各種名義給予的財物,不按照行政事業財務會計制度規定明確如實記載、私設小金庫、用于少數人私分的行為;
4、醫院有關人員在基建工程、物資采購、招標等活動中,收受有關企業和經銷人員給予的各種名義的財物的行為;
5、我院在專項治理工作中發現藥品、醫用設備、醫用耗材等生產、經銷企業及經銷人員,向醫院以及工作人員行賄的線索,要及時報告縣衛生局治理商業賄賂領導小組辦公室,并積極協助紀檢監察機關、檢察機關和工商等部門認真查處。
三、對醫藥購銷中的不正當交易行為進行自查自糾
醫藥購銷中的不正當交易行為,是指在藥品、醫用設備、醫用耗材的采購和臨床服務中,接受企業及其經銷人員給予的財物、回扣或提成的行為。對醫藥購銷中的不正當交易行為開展自查自糾,是縣醫院及工作人員進行自我教育、自我檢查、自我糾正的有效措施,對于解決大多數一般不正當交易行為、突出查辦大案要案、穩定醫療服務工作秩序,具有重要作用。我院從今年第二季度開始,對醫藥購銷中的不正當交易行為組織開展自查自糾活動,主要分為組織準備和動員教育、自查自糾、整改提高、檢查總結四個階段。
(一)動員教育階段(4月-5月)。深入調查研究,摸清醫藥購銷中不正當交易的主要手段和表現形式,掌握重點單位、重點崗位、重點環節、重點人員的基本情況,研究醫藥購銷中不正當交易的特點、規律及發生的原因,在找準問題的基礎上,結合我院的情況,制定《開展自查自糾工作方案》,同時上報縣衛生局。之后,集中1個月的時間,運用多種形式,深入開展思想動員,廣泛宣傳中央、自治區關于治理商業賄賂的部署要求和衛生廳、州、縣的《實施意見》,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等有關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運用正反兩方面典型,深入開展職業道德教育、法制教育、紀律教育和警示教育,使廣大醫務人員認清醫藥購銷領域商業賄賂的嚴重性和危害性,提高治理商業賄賂的自覺性和主動性。要講明政策,曉以利害,啟發引導,調動工作人員的積極性,營造良好的工作氛圍。
(二)自查自糾階段(4月-10月)。對照衛生廳及縣黨委《實施意見》的要求和有關政策規定,按照《開展自查自糾工作方案》,組織本院工作人員對醫藥購銷中的不正當交易行為進行自查自糾。認真檢查收受藥品、醫用設備、醫用器材生產經銷企業及其經銷人員給予的財物、回扣、提成等方面的問題,主動將單位小金庫和個人收受的款物上繳縣衛生局治理商業賄賂領導小組設立的專項帳戶,并揭露行賄企業和個人。
在自查自糾工作中,要從大局出發,堅持政治、經濟和社會效果統一,既要區分正常的商業交往與不正當交易行為的政策界限,又要區分違紀違規行為與違法犯罪的界限;既要治理商業賄賂,又要注意維護醫院穩定,保持正常的醫療服務秩序;
要準確適用法律和政策,嚴格區分罪與非罪,堅持寬嚴相濟,要實事求是,把握政策和講求策略,根據錯誤事實、情節輕重、影響大小和認識態度等,予以區別對待;對情節輕微的,以批評教育和自我糾正為主;對雖有問題,但能主動說清并認識錯誤的,可以依據有關規定從輕、減輕或免予處分;對拒不自查自糾、掩蓋問題的,一經發現,要從嚴處理;對已掌握明確線索而沒有進行自查自糾的科室和人員,要進行重點教育,積極引導,幫助其放下思想包袱,認真查糾問題。
凡于2006年10月31日前,在自查自糾過程中主動交代問題并積極退贓的,依法從輕、減輕或免予處罰。
(三)整改提高階段(11月-12月)。針對自查自糾中發現的問題和工作中的薄弱環節,舉一反三,查找本院和科室在經營思想上的偏差、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中的弊端及監管不嚴、懲治不力等方面的漏洞,研究制訂切實可行的整改措施,確保整改措施落到實處。
(四)檢查總結階段(12月)。對開展自查自糾的情況進行檢查總結。
四、嚴肅查處醫藥購銷領域商業賄賂案件
在自查自糾過程中,要依法查辦性質惡劣、情節嚴重、涉案范圍廣、影響面大的商業賄賂案件。嚴肅查處工作人員在醫藥購銷等活動中,利用職權收受賄賂的行為。要排除干擾,克服困難,堅決糾正和防止商業賄賂案件查處失之于寬、失之于軟和以罰代紀、以罰代刑的問題。
要拓寬信訪舉報渠道,設立并公布舉報電話,鼓勵群眾舉報。對發現的線索,要認真對待并注意保護投訴舉報人。
五、建立健全防治醫藥購銷領域商業賄賂的長效機制
治理醫藥購銷領域的商業賄賂要與糾風工作、“醫院管理年”活動和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監督并重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緊密結合起來,重在建立健全防治醫藥購銷領域商業賄賂的長效機制。
(一)強化遵紀守法教育
開展各種形式的反腐倡廉教育、“八榮八恥”教育、預防職務犯罪的教育和執行行業紀律的教育,增強醫務人員遵紀守法意識,樹立社會主義價值觀、利益觀和榮辱觀。強化政府工作人員不得參加影響公正執行公務的活動、醫務人員不得利用醫療服務謀取不正當利益的規定,自覺抵制賄賂,增強拒腐防變能力。要發現和宣傳先進典型,加強思想教育和職業道德教育,倡導良好的醫德醫風,增強職業責任感和使命感。加強廉潔文化建設,樹立廉潔從醫、依法執業和抵制商業賄賂的良好風氣。
(二)健全完善制度
健全的制度是抵御商業賄賂的重要保證。通過對自查自糾中發現的問題和已查處的商業賄賂案件的剖析,研究問題和案件發生的深層次原因,健全制度,從源頭上堵住漏洞。
1、繼續推行醫院院務公開制度和醫療服務信息公開制度,規范醫療機構院務公開的項目、內容、形式,向社會公開醫療服務項目及收費標準、藥品及醫用耗材價格、醫療服務流程。
2、健全醫院內部的人事、財務、采購等事項的民主監督制度。
3、規范處方管理制度,嚴格執行藥品集中招標采購制度,推行醫院藥品用量動態監測、超常預警和醫生不當處方公示點評制度和醫德醫風檔案制度,對不正當行為要及時告誡或查處,規范醫務人員臨床診療服務。
4、完善與藥械、醫用耗材經營企業的廉政責任制度和企業信用管理制度,推行反商業賄賂承諾制,堵塞其商業賄賂的渠道。
5、開展以醫療質量及信用評價、信用自律和失信懲戒為主要內容的醫院誠信服務工作,促進醫務人員廉潔行醫、誠信服務。
(三)強化監督管理
1、利用信息網絡對藥品、醫用器材的采購、使用情況進行監控。暢通信訪渠道,建立投訴處理機制,突出對商業賄賂多發易發部門和醫院的領導干部、科室負責人和重點崗位人員的重點監督,提高監督效能。
2、加強財務監管,對在正常經營活動中發生的折扣、讓利、優惠等,必須納入單位財務部門統一管理,統一核算。
3、嚴肅行業紀律,規范醫務人員收入分配制度,嚴禁將科室收入與個人獎金直接掛鉤。嚴禁科室設立帳外帳和“小金庫”。
六、加強組織領導,保證工作落實
治理醫藥購銷領域的商業賄賂,涉及面廣,政策性強,工作難度大。必須加強領導,精心組織,務求取得明顯成效。
(一)健全機構,加強領導。成立以院長負總責的領導機構和工作班子。黨支部要切實履行職責,充分發揮監督和協助職能。
(二)精心組織,加強協調配合。在縣黨委、政府的統一領導下,按照各級黨委、政府和衛生局的部署,制定周密細致的工作方案,精心安排好各個階段的工作。經常向黨委、政府請示、匯報,主動與紀檢監察、檢察、工商、審計等機關加強溝通與協調,建立信息通報、情況交流等工作機制,形成工作合力。加強與宣傳部門和新聞媒體的聯系,及時報道專項治理工作進展情況和取得的成效。
嚴格請示報告制度。要定期將工作情況書面報衛生局治理商業賄賂領導小組辦公室,重要情況隨時報告。工作中遇到難以把握的問題,要及時請示并提出解決問題的意見和建議。
二○○六年四月二十一日
主題詞:治理商業賄賂實施意見
報送:縣紀檢委縣衛生局各科室一分院
溫泉縣醫院辦公室2006年4月21日
打印(20)份存檔(二)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