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速生豐產用材林基地工程建設的工作意見

時間:2022-07-23 03:59:00

導語:加快速生豐產用材林基地工程建設的工作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加快速生豐產用材林基地工程建設的工作意見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林業廳(局)內蒙古、吉林、龍江、大興安嶺森工(林業)集團公司,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林業局,國家林業局各司局、各直屬單位:

為深入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林業發展的決定》精神,全面推進速生豐產用材林(以下簡稱速豐林)基地工程建設,增加木材有效供給,促進林業生態建設與產業建設協調發展,奪取生態建設“治理與破壞相持階段”攻堅戰的勝利,充分發揮林業在我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中的重要作用,現提出如下意見。

一、充分認識加快速豐林基地工程建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一)速豐林基地工程成效顯著。自2002年8月速豐林基地工程啟動以來,各地按照“積極發展、科學經營、持續利用”的方針,一手抓發展,一手抓管理,極大地調動了各方面的積極性,工程建設取得了明顯成效:建設規模、科技水平、信息服務、銀企合作、加工利用等快速發展;組織機構建設和工程管理力度不斷加大;工程建設環境逐步改善,工程建設機制改革邁出重大步伐,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但必須清醒地看到,速豐林基地工程建設和管理工作中還存在著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比較突出的是:政策落實不到位,政府投入不足,管理不規范,機制不靈活,科技含量不高,工程發展的長效機制尚未建立等。這些問題,如果長期得不到解決,將會影響到速豐林基地工程建設的健康發展,最終影響到我國木材生產由以采伐天然林為主向以采伐人工林為主轉變的進程,影響到林業的整體發展。

(二)林業發展面臨著生態需求和林產品需求的雙重壓力。進入新世紀,木材問題越來越引起世界各國的高度重視和普遍關注,木材供給問題已由一般的經濟問題逐步演變為資源戰略問題。我國是一個木材生產大國和消費大國,又是一個木材進口大國。隨著我國人口的增長和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木材供需矛盾將不斷加劇,木材對外依存度較高,對我國木質資源安全構成威脅。解決這一問題的根本出路在于加快速豐林基地工程建設。這既是加快林業產業發展的物質基礎,又是鞏固生態建設成果、確保生態安全的重大舉措;既是解決當前木材供需矛盾的迫切需要,又是增加森林資源儲備、增強林業發展后勁的戰略選擇;既是促進農民增收的重要途徑,又是實現經濟社會全面進步、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重要保障。因此,必須把速豐林基地工程建設作為一項重大而緊迫的戰略任務,切實抓緊抓好。

二、正確把握加快速豐林基地工程建設的指導思想、原則和目標

(三)加快速豐林基地工程建設的指導思想。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六大和十六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以實現生態改善、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為目標,以分類經營為基礎,以提高質量效益為核心,以機制創新為動力,以企業建設為主體,以科技服務為支撐,把資源培育與加工利用,基地規模建設與分散經營,國家、企業和農民利益有機結合起來,促進經濟、社會和生態的協調發展。

(四)加快速豐林基地工程建設的原則。

1.堅持科學規劃,按項目管理。要按照國務院批準的《全國林紙一體化工程建設“十五”及2010年專項規劃》和原國家計委批復的《重點地區速生豐產用材林基地建設工程規劃》,把任務落實到省。堅持以規劃和產業政策為導向,因地制宜,突出重點,注重實效,穩步推進;堅持實行按項目管理,通過規范的項目管理程序,分步實施,按標準驗收,確保工程實現最佳效益。

2.堅持經濟效益優先,把增加木材有效供給作為工程建設的第一任務。要通過實施集約化經營,縮短培育周期,提高單位面積產量,獲取最佳林地使用效率和經濟效益,力爭以最短周期、最少投入達到最高品質和最大產量,實現速豐林基地工程建設的最佳經濟效益。

3.堅持統籌兼顧,和諧發展。要把工程建設與農村經濟發展相結合,將農民增收和農村經濟結構調整貫穿工程建設始終,讓農民群眾在工程建設中得到實實在在的利益,使工程建設獲得持久的動力和活力。要把農民增收作為工程建設的重要目標之一,使工程發展保持充足后勁。在培育和利用森林資源上,要以生態無害為前提,實現持續發展。

4.堅持培育與利用相結合,推進產業一體化經營。企業是速豐林基地投資和建設的主體,鼓勵以獨資、合資、參股、聯營方式投資工程建設,以市場為導向,實現資源利用和資源培育相結合。木質原料加工企業,要把速豐林基地建設作為第一車間經營管理,走林工貿一體化、產供銷一條龍的產業發展道路,促進原料林基地建設與后續利用企業的一體化。

5.堅持科技先行,提高建設質量。要積極引進和培育速豐林新品種、推廣新技術、研究新方法,提高工程科技含量。要加強生產管理,不斷提高工程建設的質量效益。要把科技支撐作為工程建設集約化、規模化經營的基礎。

(五)加快速豐林基地工程建設的發展目標。2010年,建設速豐林基地920萬公頃,基地建成后,每年可提供木材9670萬立方米,可支撐木漿生產能力1190萬噸、人造板生產能力1315萬立方米,提供大徑級材732萬立方米;2015年,完成南北方速豐林綠色產業帶建設,建設速豐林基地1333萬公項。提供國內生產用材需求量的40%,加上現有森林資源的采伐利用,國內木材供需基本趨于平衡。全部基地建成后,每年可提供木材13337萬立方米,可支撐木漿生產能力1386萬噸、人造板生產能力2150萬立方米,提供大徑級材1579萬立方米。

三、完善和強化扶持速豐林基地工程建設的政策

(六)要嚴格分類區劃,科學有效使用商品林地。要加強對速豐林用地的管理,科學合理地將現有低產林改造為速豐林。鼓勵農村開展商品林業用地整合和整治,引導農戶和農村集約用地,推動速豐林工程基地化建設,切實提高林地的利用率。

要認真落實農村林地承包政策,維護林農的合法權益。要尊重和保護農戶擁有的承包林地和從事林業生產的權利。承包經營權、林木所有權流轉和發展適度規模經營,必須按照“依法、有償、自愿”的原則,積極引導農戶進行速豐林用地使用權的流轉,防止片面追求林地集中。

要盡快建立林木資產評估體系,大力培育速豐林林地、林木轉讓的社會中介機構與轉讓市場,實現速豐林林地、林木的合法、有效流轉。

各級林業主管部門要始終把落實速豐林林地、林權、促進承包經營權和林權依法合理流轉放到突出位置。嚴格依法行政,規范林權登記發證工作,切實使速豐林“歸屬清楚,權責明確,保護嚴格,流轉順暢”。

(七)建立和完善速豐林采伐管理政策。要按照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規定,制定適宜速豐林發展的采伐管理辦法。經營速豐林的單位和個人應按照“合理經營,持續利用”的原則,單獨編制森林經營方案,經依法批準后執行,其年森林采伐限額根據經營方案確定的合理年采伐量制定。國家對速豐林的采伐限額和木材生產計劃實行單編、單列;達到一定規模的速豐林,其經營單位或個人可以單獨編制年森林采伐限額。“一定規模”的標準由省級林業主管部門確定。對撫育間伐林木胸徑10公分以下的可不納入木材生產計劃,采伐年齡(輪伐期、間伐期)與采伐方式由經營主體自主確定。已單獨編制森林經營方案和采伐限額的速豐林,其采伐限額本年度節余的,經省級林業主管部門批準,報國家林業局備案,可結轉下年使用。

在經營過程中,如因經營方案調整等原因造成速豐林采伐限額指標不足的,可以占用同類型其它森林的采伐指標。因特殊情況需要大量增加速豐林采伐限額,本省無法調劑解決的,由省人民政府報國務院。要進一步加強速豐林經營的環境管理,采取合理經營措施防止水土流失,保護野生動物棲息地和生物多樣性。

要抓緊制定適用速豐林的人工低產商品林改造管理辦法。在分類經營的基礎上,鼓勵將政策允許、條件具備的殘次林按照現有法律法規和技術規程改造為速豐林。

(八)切實減輕速豐林經營者的稅費負擔。要按照我國農村稅費改革“兩減免”即減免農業稅、取消除煙葉以外的農業特產稅的總體要求,取消對木材的不合理收費項目。

鼓勵以速豐林為原料的企業消耗每立方米木材提取10-20元的建設資金,專項用于基地工程建設,提取的資金可計入產品成本。

(九)加大對速豐林基地工程建設的扶持力度。要加大扶持速豐林基地工程建設力度,盡快建立引導和鼓勵性的速豐林造林政府扶持機制。積極爭取國家在優良種苗開發和技術推廣、森林防火、病蟲害防治等方面的補助資金。積極爭取地方政府加大對速豐林基地工程項目的扶持力度。

國家優先扶持立足地方資源優勢,選擇具有地域特色和市場前景的品種作為開發重點的項目,特別是扶持培育大徑級材基地,盡快形成有競爭力的產業基地,建立可持續利用的森林資源戰略儲備。

(十)落實國家有關速豐林貸款政策。要在速豐林基地工程建設貸款納入國家政策性銀行貸款范圍的基礎上,積極與金融信貸部門合作,爭取放寬對速豐林基地工程建設的貸款期限,落實財政貼息貸款。發揮國家財政資金支持的導向作用。鼓勵投資者按照法律法規以及有關規定以林木資產作為抵押申請貸款。要加快改進對速豐林基地工程建設的信貸服務,切實解決工程建設資金緊張的問題。積極探索龍頭企業和林業合作組織為農戶承貸承還、提供貸款擔保等有效辦法,支持速豐林基地工程建設。

(十一)充分利用國內、國外兩個資本市場,多方籌集建設資金。積極支持利用外國政府貸款、國際金融組織貸款、國內外商業銀行貸款、外商直接投資等建設速豐林基地。各地要加大對各種資金的爭取、引導和規范力度,鼓勵省級林業主管部門發揮行業優勢,通過規劃引導、統籌安排、明確職責、項目帶動等方式,管好用好資金,提高資金使用率,保證項目質量。

(十二)發展林業產業化經營。繼續加大對多種所有制、多種經營形式的林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支持力度,鼓勵龍頭企業以多種利益聯結方式,建設林紙、林板、大徑級用材林、竹產業基地,以基地帶動農戶發展。農戶自建的速豐林基地,產權歸個人所有。對受益戶較多的經營性工程,可組建法人實體,實行企業化運作。

四、落實速豐林基地工程建設措施

(十三)加強組織領導。建設速豐林工程是各級林業主管部門的重要職責,加強管理是履行這一職責的核心內容。各級林業主管部門要切實把速豐林基地工程發展放到林業全局中統籌安排,理順工程管理體制,強化工程建設的組織協調和統籌規劃。要充實和加強管理隊伍,明確機構、人員編制和管理職責,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和辦法,規范管理工作。要通過努力,積極推動政府在統籌規劃中發揮作用,使工程建設與產業發展同步設計、同步實施、同步推進、優先發展。切實做到工程發展上有規劃、工作上有部署、落實上有督查、責任上有考核,確保任務目標實現。要堅持典型引路,充分發揮先進典型在工程建設中的示范和引導作用。要主動當好政府的參謀,積極爭取相關部門的參與和支持,共同推動速豐林基地工程的發展。

(十四)加快編制和完善省級工程建設規劃,切實解決好速豐林基地工程建設用地問題。為實現全國速豐林基地工程發展目標,各省林業主管部門要根據重點地區速豐林基地工程建設總體規劃和本省資源、環境、經濟發展等情況,抓緊進行調查研究和市場需求分析,整合林地資源,因地制宜,合理布局,依據森林分類區劃,劃定一定比例的林地用于速豐林基地建設工程發展,把工程建設用地落到實處,要盡快編制和完善省級工程建設規劃,做到有目標、有重點、有計劃地發展速豐林,不斷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

(十五)盡快建立項目儲備庫,以項目為載體,切實推進工程建設。要加強基礎工作,建章立制,規范管理,尤其是重點做好項目準備、論證、評估以及資金籌措等方面的工作。各省林業主管部門要根據工程建設的規劃總體目標和要求,加強項目儲備,優選一批具有典型性、代表性和示范作用的重點項目,率先扶持發展,以帶動速豐林基地工程建設發展,提高建設水平。對于符合政府性資金投資建設、補助和貼息條件的速豐林基地項目,要嚴格依照國家有關規定,履行項目審批、核準和備案程序。

(十六)創新管理機制,提高工程建設質量。要適應市場經濟體制的要求,建立健全管理體系。建設單位要創新管理辦法,規范工程管理。速豐林基地工程管理部門要建立一套完整科學的技術質量標準體系,指導工程發展。要完善工程的評價和監測體系。要認真督導檢查,深入調查研究,加強組織協調,在下達相關項目計劃時要相互通報,協同配合,同步實施,認真研究,切實解決事關工程建設的重大問題,提高速豐林基地工程建設質量。

(十七)創新經營機制,轉變經營理念。要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加大改革力度,明晰產權,明確責任,創新經營機制,整合生產要素,促進資金、勞力、林地等生產要素向速豐林基地工程建設聚集,充分調動全社會參與工程建設的積極性。要堅持新建和改建相結合,對國有的宜新建和改建為速豐林基地的林木和林地,要引入市場機制,加快建設;對目前由集體經營管理的宜新建和改建為速豐林基地的林木和林地,要區別對待、分類指導,通過推行承包制、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進行速豐林基地建設。要鼓勵漿紙、人造板和木竹加工等企業建設基地,支持造林大戶牽頭建設基地,引導民營企業參與基地建設,鼓勵農村社區集體經濟組織支持基地建設。

(十八)加強輿論宣傳,強化社會服務。各級林業主管部門要深入宣傳加快速豐林基地工程建設的重要意義,積極宣傳相關的法律法規、方針政策、發展規劃以及生產條件、相關技術和投入產出效益。正確引導全社會參與速豐林基地工程建設。要轉變政府職能,完善信息服務體系、經營管理人才培養體系和社會化服務體系,逐步建立基地工程建設的經營保險機制,增強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