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聯三促村建設意見
時間:2022-09-28 04:46:00
導語:三聯三促村建設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在第三批先進性教育活動中,**縣緊貼重點村實際,因地制宜,分類指導,以“機關黨支部聯系農村黨支部,機關黨員干部聯系農村黨員”為抓手,通過深入開展“三聯三促“活動,形成了“爭學先進技術,當加快農村發展的能手;爭學先進典型,當維護農村穩定的幫手;爭學先進文化,當倡導文明鄉風的里手”的良好氛圍,較好地解決了全縣八類84個重點村的黨員如何體現先進性的問題,各村工作穩步走向了先進行列。
一是以“聯”促“學”,黨群攜手同強本領。在活動中,廣大機關黨員干部積極轉變作風,深入基層,把幫助重點村黨員開展學習教育,進而引導、培育新型農民作為首要工作來落實,使廣大農村黨員真正成為發展富民的主力軍。一是結對幫扶學。重點村黨支部結合“雙培雙帶”先鋒工程和結對幫扶活動,實施了“兩帶一”活動,即由一名黨員村干部或黨小組長加一名致富帶頭人幫助帶動一戶貧困戶脫貧致富,共結成幫帶對子460對。二是實地參觀學。全縣共組織重點村黨員900余人,到全縣黨員科技示范基地進行實地參觀,學習主要做法和經驗,增加致富門路。三是及時補課學。各重點村黨組織利用春節期間外出務工經商的農民大量返鄉的有利時機,開展了登一次門、談一次心、上一堂課、補一次學、開一次會的“五個一”活動,搞好了外出黨員的學習。共有80名外出務工經商的返鄉農民黨員及時參加了村黨支部組織的先進性教育“補課”,參加各類型座談交流會46個,提出各類建議、意見320條,重點村黨員素質得到了整體提高。
二是以“聯”促“建”,黨群攜手同謀發展。圍繞重點村集體經濟薄弱、村民增收困難的問題,機關黨組織和黨員干部積極出謀劃策,農村黨員率先垂范,以構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模式為載體,優化產業結構,促進農民增收。一是協會拉動式。各重點村黨支部結合農村生產實際,將農民分散性經營變有組織性生產,帶動農民成立烤煙、牲豬、林木等各類型農民協會組織60余家,有力推動了重點村農業生產,維護了農民利益。余田鄉吉利片煙農協會按照“支部+協會+基地”模式成功扭轉了8個村的烤煙生產落后局面,得到了省市重點推介。二是大戶經營式。重點村廣大黨員帶頭探索土地流轉的有效形式,積極發展大戶經營,出現了太和鎮神下村、飛仙鎮塔水村、和平鎮石城村等10個千畝以上和40個百畝以上的大戶經營典型,提高了農業生產效益。三是高效農業式。重點村廣大黨組織帶頭發展高效農業、生態農業,形成了城郊鄉西水村等具有一定規模的示范點24個,為廣大群眾增收致富開辟了新門路。
三是以“聯”促“改”,黨群攜手同促和諧。面對重點村改革不斷深入、深層次矛盾不斷顯現的新情況,廣大黨員干部堅持以人為本,注意傾聽群眾呼聲,及時協調各方面力量,認真解決事關民生的熱點難點問題。一是開展“六個一”活動。即送一本書(包括黨的知識、農村實用致富技術)、改造一座廁所、改造一座烤煙房、修建一條水溝、修建一條公路、修建一口水井為主要內容的“六個一”活動。目前,新建改建村級廁所160所,烤煙房690棟,水井26口,新修公路60公里。二是開展“送溫暖、解難題”活動。春節期間,重點村切實解決困難黨員生產生活的實際困難和問題,落實慰問經費3萬余元,對160名困難黨員走訪慰問,走訪慰問困難群眾240戶,走訪慰問資金13.5萬元,慰問農村五保戶、特困戶、退伍軍人,在鄉低保戶230人,慰問特困勞模12人,學生120人,廣大重點村黨員群眾切實體會到了先進性教育活動的實惠。三是開展基層組織建設集中整治活動。為加強重點村村級領導班子建設和黨員隊伍建設這個重點,確保“不讓一個支部落伍,不讓一名黨員掉隊”這個目標的實現,該縣根據市委、市政府的統一部署,派出工作組對太和、清和、正和3個邊界鄉鎮的農村基層組織建設進行了集中整治,著力健全組織,著力提高黨員干部的法制意識和調處矛盾糾紛的能力。充實調整村支兩委干部18人,婦女干部100余人,投入10萬元完善了村黨團活動室和遠教設施。印發公開信5300份,舉辦各類型法制培訓班和法制講座6期,采取黨員干部結對幫扶的措施,對60名重點幫扶對象實行一對一幫教。累計幫扶困難黨員,群眾40余人,幫扶資金1萬元,為群眾辦實事,解決實際問題60條個(件)。
- 上一篇:黨員分類教育意見
- 下一篇:機關督導先教督導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