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農村消防意見
時間:2022-11-17 06:14:00
導語:加強農村消防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村消防工作是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事關中央關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等一系列戰略部署的順利實施,事關廣大農牧民群眾的生命安全。根據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新政辦發[20**]18號通知精神,為切實加強**地區農村消防工作,扭轉農牧區火災形勢嚴峻的局面,努力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廣大農民群眾的切身利益,為農村經濟社會發展創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環境,現結合地區實際制定本意見。
一、指導思想、工作目標
指導思想: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新農村建設總要求,以增強農民消防安全意識為基礎,以規范農村消防安全管理和村鎮消防規劃為主線,以提高農村抗御火災能力、減少火災總量為目標,統籌規劃農村消防建設。
工作目標:以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農村文化事業建設為載體,將消防工作納入我區新農村建設整體規劃,“十一五”期間基本實現農村消防“六有”,即管理有人抓、規劃有內容、宣傳有聲音、農民有意識、滅火有組織、經費有保障。
二、明確職責,理順關系,推進農村消防管理機制建設
(一)加強農村消防工作的組織領導。農村消防工作是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保障,涉及建設規劃、綜合治理、文化教育、宣傳培訓等方方面面,是一項綜合性強、覆蓋面廣的基礎工作,必須建立黨委、政府統一領導、相關部門密切協作、農村基層組織廣泛參與的組織管理體制。為此,地委、行署決定成立**地區農村消防工作領導小組,負責指導、督促農村消防工作,其組成人員如下: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地區公安局消防局,辦公室主任由地里木拉提(地區公安局消防局局長)兼任。
各級政府應當將農村消防工作納入當地新農村建設整體規劃和試點工作內容,明確農村消防管理、消防基礎設施建設、多種形式消防隊伍建設、消防宣傳教育等工作任務和目標,實行同部署、同實施、同檢查。各級發改、綜治、經工辦、建設、農業、民政、廣電、水利、文化、教育、鄉鎮企業等部門在部署新農村建設工作時,應當征求當地公安消防部門意見,將農村消防工作納入村鎮規劃和人居環境治理、抗震安居工程建設、鄉鎮文化館和村文化室建設、文明村鎮評選、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等范疇,統籌安排,統一規劃,統一實施。各級公安消防部門要切實發揮好新農村建設消防工作主力軍作用,主動跟進,積極融入,加強服務,堅持先易后難、典型引路、逐步推開的工作思路,在充分調研論證基礎上,積極協調相關部門、鄉鎮政府將農村消防工作納入當地新農村建設內容,選擇基礎較好的鄉村進行試點。**地區在烏蘇市和沙灣縣進行試點。
(二)完善農村消防工作管理體系。農村消防工作點多面廣,建立自下而上、分工明確的農村消防監督管理體系,實行縣市、鄉鎮、村三級監督管理,是推進新時期農村消防工作的保障??h(市)人民政府要認真貫徹落實公安部等五部委《關于加強農村消防工作的通知》(公通字2004第57號)要求,成立農村消防工作領導小組,按照安全生產“一崗雙責”的要求,將村鎮消防規劃編制、消防設施建設、消防宣傳等內容納入分管領導和相關部門職責范圍,落實消防聯席會議制度,定期研究部署、協調解決農村消防安全重大問題,督促檢查落實情況,統籌安排部署消防工作。鄉鎮政府要切實落實《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各級人民政府消防安全責任制實施辦法》,將消防工作納入鄉鎮經濟社會發展計劃,明確一名領導分管消防工作,組織開展重大節假日期間、火災多發季節等消防安全檢查,督促整改火災隱患,開展經常性消防宣傳教育,因地制宜依托民兵、治安聯防和駐地企業發展多種形式的消防隊伍,建立完善防滅火制度。大風天氣時應當及時按照《自治區大風天氣消防安全管理規定》,利用村鎮廣播“禁火令”和相關防火措施,組織人員實施防火巡查。行政村應當依托治保、民兵組織建立義務消防組織,開展消防宣傳工作,在鄉鎮公安派出所指導下,定期進行防火檢查和滅火演練。有條件的村莊應當在治安室、文化室設立消防點,配置滅火器等必要的簡易消防器材,并制定相關管理和操作制度。
(三)充分發揮鄉鎮公安派出所消防監督管理職能。在現有消防警力無法覆蓋廣大農村的情況下,作為公安機關駐鄉鎮派出機構,鄉鎮公安派出所依法承擔農村消防監督管理工作。各級公安機關應當進一步明確鄉鎮公安派出所開展農村消防工作的職責和任務,加強對干警消防業務培訓工作,增加警力、物力投入,逐步改善消防監督技術、裝備條件。公安消防部門應強化監督指導力度,每年對轄區所有鄉鎮派出所進行一次消防工作業務指導和檢查。鄉鎮公安派出所要切實貫徹落實《自治區公安派出所消防監督管理規定》,進一步明確內部消防工作職責分工,將消防工作納入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和群防群治范圍,定期開展消防監督檢查、消防宣傳等工作,督促村鎮建立義務消防組織。
三、因地制宜,突出重點,推進村鎮消防規劃和消防基礎設施建設
(一)推動村鎮消防規劃編制和實施。各級政府和建設等主管部門應及時制定村鎮消防規劃指導性文件,將消防規劃納入村鎮整體規劃編制、人居環境治理工程和試點工作范圍。村鎮消防規劃編制要結合村鎮經濟發展實際,以適應農村發展和農民需要為出發點,堅持因地制宜,按需規劃,分類指導。國家和自治區級重點鎮、縣城城關鎮要全面做好消防安全布局、消防站、消防供水、消防通信、消防車通道、消防裝備等規劃;其他鄉鎮重點做好消防安全布局、消防水源、消防車通道等規劃;村莊規劃要重點解決好消防安全布局、防火間距和消防水源的問題。在農村宅基地規劃管理、抗震安居工程、農村校舍改造、寄宿制學校建設、鄉鎮衛生院建設和“六小工程”建設工作中,各級政府和相關部門要嚴格按照國家《村鎮建筑設計防火規范》要求,綜合考慮消防安全布局、防火間距、消防給水、電氣安全因素,依法辦理消防審核、驗收手續,公安消防部門應當主動跟進,加強服務,對涉及新農村建設工程項目要開辟“綠色通道”,必要時上門服務,現場辦公。
(二)改善農村消防基礎設施條件。各級政府和發改、財政、民政、水利、農業等相關部門在編制農村規劃和人居環境治理指導性目錄時,應將農村消防基礎設施納入計劃,將手抬機動泵、消防水帶、水槍、滅火器等簡易消防器材和消防宣傳資料納入資金、實物扶持項目,將缺少自然水源村莊的消防水池(消防用水可與生活用水并用)建設納入農村安全飲水工程;設有供水管網的鄉鎮,應當在新建、改建工程中一并實施消火栓建設;農業部門在實施“一池三改”工程中,應一并落實安全防范措施。
四、創新載體,拓寬渠道,推進農村消防宣傳教育工作
(一)構建農村消防宣傳教育網絡。各級政府、各有關部門要將消防宣傳教育統籌納入農村防災教育、普法教育和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內容,不斷創新農村消防宣傳手段,廣泛動員相關部門、農村基層組織等社會力量積極參與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消防宣傳教育活動。各級城鄉就業與職業培訓領導機構應當將消防常識教育納入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工程,切實解決當前農民工自防自救能力差的問題。各級社會治安綜合治理部門在部署開展“文明村鎮、文明村隊”評選活動中,應將村鎮消防義務組織建設、消防常識普及率以及火災事故指標等納入評選內容。文化教育部門應當將消防宣傳教育納入鄉鎮文化站、村文化室建設工程。公安消防機構要主動與教育、文化、民政等部門合作,盡快完成農村消防宣傳“三品”編制工作,即編寫一部《農村消防常識讀本》,進入鄉鎮中小學課堂和村鎮文化室;編拍一部農村防火教育片,進入農村電影放映工程;編制一部農村防火廣播講座,進入“村村通”廣播工程。
(二)扎實推進消防宣傳進農村活動。各級公安消防機構和鄉鎮派出所要發揮好消防宣傳進農村主力軍作用,在開展消防宣傳進農村工作中把握好“兩個時機”,即農忙時檢查指導,農閑時宣傳教育;突出“兩個重點”,即村委會和村鎮義務消防組織,鄉鎮派出所每年對轄區所有村委會和村鎮義務消防人員開展一次實地防滅火業務指導培訓;辦好“一個課堂”,即每學期給鄉鎮中小學上一堂消防課,力求達到“教育一個學生,影響一個家庭,抓好一個學校,帶動一個鄉鎮”的效果;開好“一個會”,即火災現場會,結合農村典型火災案例,向村民宣講火災危害,達到一起火災教育整個村莊的目的。要切實通過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宣傳活動,提高廣大農民群眾的消防安全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