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冬實施意見

時間:2022-12-12 11:26:00

導語:三冬實施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三冬實施意見

為認真做好我市今年的農業和農村工作,增加農民收入,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為明年農業生產打下堅實的基礎,特對今年“三冬”工作提出如下意見。

一、指導思想

認真貫徹黨的十七大和中央、省、市農村工作會議精神,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改善農業基本生產條件,整合支農資金,不斷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優化和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大力發展和改善農業生態環境,實現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的有機統一,推動新農村建設,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二、目標任務

(一)冬季農業生產。今年全市計劃完成冬種總面積39.85萬畝,冬種覆蓋率達80%以上。其中:油菜15萬畝;綠肥(紅花草)16萬畝;春糧2.5萬畝(大小麥0.2萬畝,蠶豌豆1.8萬畝,馬鈴薯0.5萬畝);冬季蔬菜4.5萬畝;飼草0.5萬畝;新增果園面積0.35萬畝;其它作物1萬畝。

(二)林業冬造。全面推進造林綠化“一大四小”工程。今冬明春完成造林綠化6.27萬畝。其中:山上造林2.68萬畝,山下造林3.59萬畝,毛竹高產林建設0.3萬畝,油茶2000畝,雷竹2000畝。

(三)水利冬修。爭取完成楓林灣水庫等17座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工程;用兩年的時間完成城區(柏里片)防洪堤土方斷面達標2.6公里;完成5座省級小型農田水利項目建設;完成塘灣鎮、冷水鎮集中供水工程及其它鄉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任務;完成八大灌區清淤任務;完成九牛灘水輪泵站水毀工程修復任務;爭取完成白廟灌區雷溪集中連片工程建設任務;完成其它小型水利工程建設及維修任務。新增防汛硪砂儲備0.9萬立方米,治理水土流失面積1.8萬畝,完成土石方220萬立方米,新增有效灌溉面積0.5萬畝,改善灌溉面積8萬畝,新增旱澇保收面積0.2萬畝,改造中低產田2.0萬畝。

(四)農業綜合開發。2008年農業綜合開發土地治理項目在流口鎮實施,計劃完成中低產田改造0.84萬畝。

(五)世行貸款綜合農業現代化項目。完成塘灣大橋、金屯大塘5000畝園田化渠系改造工程建設。

三、時間安排

“三冬”工作時間緊、任務重、要求高,各鄉(鎮、街辦、場)務必精心組織,周密安排,抓住重點,統籌兼顧,各個擊破,確保各項工作任務的完成。

10月份:打響水利冬修前哨戰,組織群眾開展八大灌區清淤工作;完成農業綜合開發、世行貸款項目的規劃設計工作。

10—11月中旬:完成晚稻收割、越冬作物的播種和果園低改清園埋肥任務;組織勞力進行造林整地;水利、農業綜合開發、世行貸款等項目完成工程招投標并組織施工。

11月下旬至2009年1月底:掀起“三冬”工作的高潮,力爭完成17座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工程任務,元旦前完成八大灌區渠道清淤任務,足額完成防汛硪砂儲備任務,完成已安排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任務;完成造林植苗;農業綜合開發、世行貸款項目全面施工并接近尾聲。

2009年2月至3月底:加強春耕作物的田間管理,抓好各項工程的掃尾工作。

2009年4月:組織好全面檢查驗收,確保整個“三冬”工作目標任務的全面完成。

四、主要措施

1、加強領導,落實責任。為加強對“三冬”工作的領導,市委、市政府成立****市“三冬”工作領導小組,由市委常委、紀委書記祝曉勤任組長,市政府副市長吳泉水、方洪海任副組長,市農辦、市財政局、市監察局、市農業局、市林業局、市水利局等單位領導為成員,辦公室設在市農辦,由李志剛同志兼辦公室主任。各鄉(鎮、街辦、場)和農口有關部門要從全局和戰略的高度,把“三冬”工作擺上農業和農村工作重要議事日程,作為今冬明春農村工作的重中之重來抓,真正做到思想認識到位、工作措施到位、落實責任到位。各鄉(鎮、街辦、場)主要領導要經常過問冬季農業和農村工作的進展情況,及時協調工作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分管領導要親自抓,深入一線,加強調查研究、檢查指導,搞好各項服務。農業冬種要落實到點,從市到鄉、鄉到村、村到組,層層分解,層層落實,到戶到田。林業冬造要實行各級黨政一把手負總責,分管領導為直接負責人,層層簽訂責任狀,切實把造林綠化目標分解到鄉村和山頭地塊,把責任落實到各部門及經營主體,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市政府將“一大四小”造林綠化工程建設任務完成情況,納入對各鄉(鎮、街辦、場)考核評價體系。水利冬修要繼續實行“冬修、防汛、抗旱”三位一體責任制和工程質量項目法人終身負責制,每座工程都要落實行政責任人和技術負責人,重點水利工程要嚴格實行項目法人制、工程招投標制、質量監理制、合同管理制,確保不跨汛期施工,確保工程質量到位、進度到位、安全到位。

2、把握重點,抓好示范。各鄉(鎮、街辦、場)和市直有關部門要精心策劃,周密部署,因地制宜,把握“三冬”工作重點。農業冬種,要抓好典型示范,要結合當地氣候條件,生產基礎,突出優勢作物,搞好冬季作物優質高產高效示范,重點抓好綠肥、油菜、蔬菜生產示范。市里重點抓好志光鎮西江畈1萬畝,羅河鎮貴碧、樟槎、塘灣鎮大橋沿線1萬畝,金屯鎮高公、金屯、周陽、上馬、楓嶺村沿線1萬畝等三個萬畝綠肥示范片;金屯鎮太塘村、濱江鄉江南村兩個千畝油菜示范片;雷溪鄉新增1500畝商品蔬菜基地;泗瀝鎮千畝旱坡地馬鈴薯示范點;白田鄉、金屯鎮兩個百畝單季稻區種草養魚示范點;新增白茶2000畝,其中羅河龍山、文坊天華山各1000畝;新增果業2000畝,其中志光皇橋400畝核桃,柚子、楊梅1600畝;南方早熟梨低改10000畝。各鄉(鎮)要抓好一個集中連片1000畝以上的綠肥示范、1個200畝以上的油菜高產示范,作為鄉(鎮)長冬種生產示范點,要制定冬種示范實施方案,落實示范地點,樹立示范牌、明確目標,責任到人。林業冬造,要結合造林綠化“一大四小”工程,抓好示范點工作。重點抓好鴻塘、志光2000畝油茶示范點;周坊、鴻塘2000畝雷竹示范點;雙圳林場、西窯林場、冷水林場3000畝高效毛竹豐產林示范基地建設;抓好雷溪園田化農田林網建設;抓好通道綠化建設,協助做好社會主義新農村綠化建設。水利冬修要把握三大重點:一是九牛灘水輪泵站水毀修復工程;二是17座水庫除險加固工程;三是八大灌區渠道清淤工作。農業綜合開發、世行貸款項目及水利冬修工程要把好工程質量和安全關,認真落實工程建設“四制”,確保工作質量。

3、依靠科技,強化服務。要充分認識科學技術對“三冬”工作所起的重要作用,大力推廣良種良法,切實履行服務職能,努力提高冬季農業生產效益。要全面推廣優質、高效良種,提高良種覆蓋率;大力推廣新型耕作技術和耕作模式,提高土地的產出率;積極推廣“豬沼果”等高效、生態、安全的農業種養模式,促進農業循環經濟發展;加強農業科學技術培訓,增強農民的科技本領,強化科技服務,組織農業方面的專家深入“三冬”工作第一線,及時解決農民群眾生產中遇到的技術難題,確保各項技術實施到位,努力提高冬季農業的科技含量。大力選育林木良種和經濟速生樹種,推廣農林復合經營的先進實用技術和造林模式。發展“訂單育苗”,加快林木良種和綠化苗木基地建設,滿足造林綠化需要,加強對造林和林木病蟲害防治實用技術的推廣,強化森林防火工作。

4、加強督查,確保質量。市直有關部門要經常深入生產第一線,進行督促檢查指導,及時掌握情況,發現問題,商討對策,解決問題。市財政、審計及項目管理部門要加大項目資金使用監督力度,做到專款專用,確保各項工程能按質、按期完成。

5、認真考評,嚴格獎懲。一是評選農、林、水三項工作綜合獎前三名,分別獎勵2萬元、1萬元、0.5萬元;二是對在主要交通要道兩邊連片千畝以上的紅花草,補貼50%的種子款,對萬畝綠肥示范、百畝油菜示范片的種子實行全額補貼;新增連片1000畝高產示范油菜,每畝補貼40元;新增茶葉(扦插苗)、薄殼山核桃連片200畝以上,經驗收合格每畝補貼300元;稻魚養殖模式、人工種草養畜,新增連片100畝以上,經驗收合格每個補貼10000元;大棚蔬菜新增連片50畝以上,經驗收合格每畝補貼500元;新增露天商品蔬菜連片200畝以上,經驗收合格每畝補貼100元;新增雷竹、高產嫁接油茶連片100畝以上,經驗收合格每畝補貼300元;新增高效毛竹豐產林建設連片100畝以上,經驗收合格每畝補貼100元。三是對水庫除險加固工程和圩堤土方斷面達標工程等設立優良工程獎,獎金2千元,分別獎勵行政責任人、技術責任人各1千元。“三冬”工作的檢查驗收,由實施單位牽頭,市農辦、財政局、監察等部門參加,根據各項目實際情況,由牽頭單位提出每個項目的驗收時間,隨時進行驗收,原則上2009年4月底驗收完畢。驗收情況由參加驗收人員簽字,市政府分管領導審核,報市長審批。對工作不得力,檢查驗收不合格的單位將通報批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