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計劃工作意見

時間:2022-03-20 05:05:00

導語:環境保護計劃工作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環境保護計劃工作意見

一、*年環境保護計劃執行情況

*年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市環保局的指導下,我區的環保工作有了新的成就,基本實現和完成了2005年提出的計劃目標和任務。*年度我區城區空氣污染指數良好以上的天數比例達到90%,飲用水水質各項指標均符合《國家飲用水衛生標準》(GB5749-85),達標率100%;北沙河入黃河口水質滿足《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四類標準;.城區交通干線噪聲平均值小于70分貝,區域環境噪聲平均值小于55分貝,環境質量得到進一步改善,實現按功能區達標。

(一)污染控制與污染防治成效顯著。重點開展了“藍天工程”、“碧水工程”、“安靜工程”、“固廢治理工程”。

--以加強大氣污染防治力度,控制燃煤污染為重點的

藍天工程。認真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堅持不懈地狠抓了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建成煙控區11.2平方公里,實現城區煙塵控制區覆蓋率100%;在*市環保局、市環境監測站支持下,完善了空氣自動監測站建設工作,實現了我區環境空氣監測的自動化、科學化。面對全區工程開工面積增大的實際,我們不斷加大對建筑工地和揚塵渣土的整治力度特別是對建筑垃圾的管理,一是對開工工地進行登記備案;二是落實渣土運輸車輛準運證制度,規定運輸路線;三是加大對違規車輛的查處力度,“管、防、打”并舉,建筑垃圾渣土無序運輸現象得到有效遏制。施工現場一律做到:掛(懸掛防護網)、凈(現場物料堆放整齊有序,場地干凈)、撒(定期撒水,防止污染)、圍(現場采用實體圍墻或彩板墻圍檔)、蓋(嚴禁渣土運輸車輛途中沿街撒漏),有效的控制了揚塵污染。政府領導,多部門參與、聯合執法,集中清理取締違規石子廠、采礦場31家,停辦了采礦證,全部限期拆除了開采設備;建立了礦山治理的長效機制,從根本上杜絕“反復回潮”現象的發生。長清熱電廠結合技改工作,對除塵設備進行了改造,嚴格控制燃煤含硫量,燃煤含硫低于0.65%,確保了外排污染物的穩定達標。長清第二水泥廠實施污染治理再提高工程,不斷提高粉塵技術處理能力。*創新水泥有限責任公司積極推行清潔生產,增上先進污染設備,改生產工藝,并投資3000萬元,新建了脫硫除塵設施。嚴格執行《*市*大貨車違章進市及噪聲尾氣污染專項整治方案》,采取兩級把關,互相監督的措施,加大車輛審驗工作責任制,強化對機動車尾氣的污染防治,在車輛年度審驗工作中嚴格把關,對汽車尾氣不達標的車輛一律不予年審,不準上路行駛,直至整治合格,全年共年檢機動車12528輛,尾氣首檢合格率98%,機動車尾氣達標率達80%。

--以水污染防治為重點的碧水工程。目前已初步編制完成了《北沙河流域污染綜合整治規劃》,為北沙河流域的環境綜合整治奠定了良好的基礎,進一步加強了飲用水源地保護。污水處理廠建設進程加快,一期土建工程、預處理工程、辦公樓、配電室、污泥壓濾機房均已建成,污水處理設備正在安裝,爭取年底投產運行,實現日處理污水2.5萬噸。開展了嚴查水環境污染專項行動,對近70家污水排放單位進行了認真排查摸底,劃定了污水排放大、中、小戶和污染危害重、中、輕單位,依法下發了限期治理通知了30余份,在我們的督促下,重點污染源佳寶集團第二奶牛廠完成了廢水的治理,產生了一定的社會、經濟和環境效益。加強了對三產服務業所排污水的控制,及時處理了多起污水污染環境的來訪案件。在我們的有力工作下,城區餐飲、洗浴等服務行業都采取了簡便宜行的污水治理措施,減少了污染物的排放;切實做好大學科技園的污水防治工作,對于大學科技園入駐的各大高校,我們在市局的幫助下均督促已入住學生的院校建設了污水處理站,基本達到了中水回用的目的。

--以創建安靜居住小區為重點的安靜工程。為進一步改善轄區聲環境質量,有效控制城市環境噪聲污染,2005年開展了噪聲達標區的創建工作,新建噪聲達標區面積6.8平方公里,實現城區環境噪聲達標區覆蓋率60%。并按照“安靜小區”的創建標準,建成長清一中職工公寓“安靜小區”一處,順利通過市局驗收。公安部門、城管部門在工作中不斷加強城區及辦事處、鄉鎮駐地場所的噪音污染整治,對違反規定的一律給予治安處罰。中、高考期間,對公共場所進行專項治理,對建筑工地夜間施工時間提出了更為嚴格的要求,為廣大考生提供了良好的應考環境;實行晝夜巡查和隨時接訪制,有效地遏制了居民區噪聲擾民事件的發生。在控制機動車污染防治方面,積極協調有關部門調整機動車輛行駛路線,設置禁鳴標志,嚴格執行機動車禁鳴規定,限制大噸位車輛進入市區,控制交通污染源,為市民營造了良好生活、學習環境。

--以固體廢物防治為重點的固廢治理工程。對全區13家醫療衛生機構進行了排污申報登記,摸清了全區醫療廢物的產生、貯存、處置情況,*年全區醫療廢物納入全市集中處置,處理率達90%以上,避免了二次污染的發生,阻斷了傳染性疾病的末端傳播渠道。全區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達90%,實現了固體廢物的資源化、減量化、無害化。

(二)環境建設取得新進展。不斷加大環境保護資金投入力度,2003-2005年環保投資占國民生產總值比例均達到1%以上;嚴格行政執法規范化建設,在2003年已通過省級驗收的基礎上,又被省法制辦評為先進單位;近年來我區教育系統進一步發揮課堂主渠道作用,開展環境警示教育,并將環保教育與環保公益活動融入豐富多彩的綜合實踐活動中,提高學生的環保意識,培養學生正確的環境觀、資源觀、發展觀,增強學生保護環境、珍惜自然、創造綠色生活的社會責任感。全區中、小學環境教育普及率100%,創建各類綠色學校14所。

(三)管理得到進一步強化。一是加大執法檢查力度,嚴格執法程序,嚴肅查處環境違法行為。采取巡查、突查、暗查、專項檢查等方式,積極開展打擊不法排污企業、保障群眾健康安全活動;2005年共立案查處違法企業30件,取締“十五(土)小”企業3家,限期整改18家,查處率100%。二是嚴格執行排污費征收法規,做到程序合法、解繳及時、票據管理規范。三是認真處理群眾來電、來信、來訪工作。加強環保110和信訪機制建設,保證了出警及時、處理及時。共接訪42件,處理率100%,結案率100%;未出現重復上訪、越級上訪和集體上訪;建立了污染事故防范和應急處置預案,有效控制了轄區內污染事故的發生。四是對新、改、擴建項目,嚴格執行環境影響評價和“三同時”制度,貫徹清潔生產、以新帶老、局部削減的原則,實現了增產不增污的目標。2005年全區共審批各類項目25個。驗收各類環保項目4家,拒批屬于落后生產工藝和產品的建設項目3個,環境影響評價執行率達100%,“三同時”執行率100%。積極推廣清潔生產,促進企業走新型我業化道路,引導*三九益民制藥有限責任公司和長清第二水泥廠從原材料選用、產品方案、能源資源消耗、污染防治措施等各個環節選用清潔生產技術,并以循環經濟理念為指導,最大限度的實現廢物資源化,減少排污總量。長清第二水泥廠、*三九益民制藥有限公司等企業完成了清潔生產審核工作。

存在問題:

1.環保宣傳、執法力度還需進一步加大。

2.資金緊張,環保投入嚴重不足,一定程度上制約環保工作的開展。

二、*年環境保護計劃目標

全區SO2排放量控制在1833噸以下,煙塵排放量控制在1077噸以下,COD排放量控制在2105噸以下,工業固體廢物全部綜合利用或處置,城區空氣污染指數良好以上的天數比例達到85%,飲用水質達標率100%,工業廢氣處理率99%,工業廢水處理率達100%,工業廢水排放達標率達到100%,城市交通干線噪聲平均值低于70分貝,城市區域環境噪聲平均值低于55分貝,煙控區覆蓋率達100%,噪聲達標區覆蓋率達60%。

三、*年環境保護主要任務

1.積極組織《*二00三年環境保護計劃》的落實,將環境規劃的階段目標任務具體分解下達到各職能部門;并強抓落實工作,確保計劃的有效實施,使環境與經濟發展做到協調發展,積極開展環境綜合整治。

2.大氣污染防治工作要有新突破

建立、實行有效的監督管理機制,對不合格、已被淘汰的爐具堅決取締,在生產過程中,加強綜合利用,支持采用新型的高效處理設備,積極推廣清潔生產;進一步加強煙控區建設,強化監督管理,按計劃完成煙塵控制區的建設、復查任務。加強汽車尾氣監督管理,提高型煤普及率,大力發展集中供熱,減少污染源。在水泥粉塵治理方面,加快產業結構調整。

3.水污染防治工作要進一步加強

鞏固“一控雙達標”成果,對于重點污染源實行濃度與總量控制原則,削減廢水排放量和污染物排放量,提高工業廢水排放達標率,嚴格執行建設項目“三同時”管理制度,防止新的重大污染源產生,努力改善水污染嚴重的狀況。年末,污水處理廠基本建成,并建設除磷脫氮、污水回用設施,禁止銷售和使用含磷洗滌用品。轄區內的規模化畜禽養殖場實現污染物達標排放。

4.噪聲和固體廢物方面

采取有效措施,使城區內道路噪聲平均值控制在70分貝以內,城區區域噪聲平均值在控制55分貝以內,嚴禁在城區內新上噪聲污染企業,完成噪聲達標區的建設、復查任務,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生活環境。加強工業固體廢物的綜合利用處理,使工業固體廢物綜合治理率達100%,醫療廢棄物實行集中收集焚燒處理。

5.認真實施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

對污染重、危害大的污染物,實行總量控制,采取有效措施,逐步建立起點面結合、條塊結合的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體系。

6.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工作

進一步做好生態環境調查工作,加快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的編制速度,抓好生態農業示范區的建設和推廣,加強風景名勝區管理,嚴禁從事破壞自然資源和環境的一切開發建設活動,做好城市綠化工作,提高綠化覆蓋率,改善我區的生態環境。在主要交通干線沿線和城市周圍設立秸桿禁燒區域并落實禁燒區責任和措施。加強面源污染控制,化肥、農藥的畝均使用量低于全國平均水平。加強對石材開采業的監督管理,降低山區植被、地質地貌的破壞程度,做好生態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工作。

四、*年環境保護主要措施

1.強化環境保護宣傳教育

以強化宣傳教育為突破口,努力提高社會各界特別是決策者和企業負責人的環保意識。

2.加大執法力度,強化環境監督與管理

認真貫徹執行國家環保法律法規,加強環保隊伍建設,嚴格環境保護執法,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不斷提高全縣的環境質量。

3.堅持環境與發展綜合決策,堅持“三同步”發展方針,統籌規劃,依法決策,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嚴格限制和禁止新上能耗高、污染重建設項目,從源頭上控制、消滅污染。

4.加大環保投資力度,促進污染治理

建立企業為主,財政收入、銀行貸款相輔等多種籌資渠道,為企業治污提供更多支持,對不達標或超大型總量排污的企業要依法、足額、全面征收排污費,利用經濟手段來促使企業進行污染治理。

5.積極開展環境科研監測工作,大力發展環保產業

依靠科技進步,推動環境發展,不斷提高環境監測水平,確保環境監測數據的有效性,進一步健全環境保護產業服務體系,加強環保產業的管理。

6.實行環保目標責任制管理,對責任書的執行情況進行定期調度檢查,確保環保目標責任書的如期完成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