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局農作物技術的意見
時間:2022-05-26 02:06:00
導語:農業局農作物技術的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作物避雨、避寒、避曬“三避”技術,是指采取人工簡易實用設施,配套適當技術手段,因地制宜,趨利避害,克服農作物生長的不良環境影響,充分、合理和科學利用溫、光、水條件,達到防災害、防病蟲、防污染目的,實現優質、高產、生態、安全、高效目標的現代農業技術集成。“*”期間,農作物“三避”技術將作為我區農業實用新技術重點推廣項目。為加快“三避”技術的推廣應用,促進全區農業的可持續發展,特提出如下意見:
一、明確指導思想,充分認識全面推廣農作物“三避”技術的重要意義
“*”期間,我區農作物“三避”技術推廣的指導思想是:認真貫徹黨的*屆五中全會精神,堅持科學發展觀,圍繞農業結構調整和農民增收目標,以市場為導向,以科技為支撐,以標準化生產為手段,以產業化經營為途徑,以優質、高產、生態、安全、高效為核心,以創建基地和培育品牌為重點,充分發揮我區名特優農產品的*優勢和比較優勢,在全區大力推廣應用“三避”技術和優質高產新品種,大幅度提高土地利用率、*產出率、勞動生產率和產品商品率,進一步增強我區農產品市場競爭力,打造農業優勢特色產業集群,全面提升廣西農業優勢產業發展水平。
在全區廣泛推廣“三避”技術,對加快經濟增長方式轉變,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第一,推廣“三避”技術,有利于推進我區農業生產方式的根本轉變。隨著形勢發展,單靠擴大規模提高效益的傳統農業發展模式已受到越來越多的制約。“三避”技術作為現代農業的一場技術革命,集合了我區農業部門多年的實踐經驗,是現代先進工業技術和農業高新技術的綜合運用,是傳統農業擺脫自然環境束縛,實現高產、優質、高效的有效途徑。推廣“三避”技術,有利于推進農業生產集約化、規模化、現代化,實現農業生產方式的根本轉變。第二,推廣“三避”技術,有利于增強農業抗風險能力,促進增效增收。農作物“三避”技術具有高科技、高產出、高效益的特點,通過利用有特定結構和性能的設施,改變小氣候,可最大限度擺脫氣候對農業生產的不利影響,減輕暴雨、酷熱、霜凍、臺風等自然災害和病蟲災害對農作物造成的損失,提高農業抗風險能力,確保生產的穩定性,成倍提高農作物的產量和效益,促產增效潛力巨大,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效果明顯。第三,推廣“三避”技術,有利于提高農產品競爭力,打造農業名優品牌。推廣“三避”技術,可減少農作物在花期、膨大期和采收期等主要生理季節里,因不利氣候條件造成病蟲感染等不良損害,克服用藥多、花工多、殘留多的突出問題,符合人們生活對農產品生態、環保的要求,有利于提高我區農產品產量質量,進一步提高市場競爭力,打造名優品牌。
二、明確任務,突出重點,扎實開展農作物“三避”技術推廣工作
“*”期間,我區“三避”技術推廣總的目標和任務是:在引進、消化、吸收、創新國內外先進成果的基礎上,根據我區農業生產特點,選擇果、菜、桑、菌、煙、茶、花和糧油等農作物生產上急需解決的關鍵技術問題組織攻關。通過做大扶強一批農業科技企業并成為科技研發主體,重點突破經濟適用農業設施裝備及每畝創產值1萬元以上的關鍵技術,開發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關鍵性、綜合性科技成果。在14個市建立相應的高標準示范基地(片、點、帶),通過示范帶動和政府推動,在全區形成一批“三避”技術推廣產業基地,培育一批優勢明顯、競爭力較強的名特優農產品品牌,加快農產品區域化、標準化、產業化發展進程。到“*”期末,全區農作物計劃推廣“三避”技術面積2600萬畝,其中經濟作物2000萬畝,糧油作物600萬畝。20*年,全區計劃推廣920萬畝,其中經濟作物600萬畝,糧油作物320萬畝。
農作物“三避”技術推廣,必須堅持“合理規劃、統籌安排,突出特色、重點推進,示范帶動、以點帶面,市場引導、效益優先”原則,突出抓好以下三項重點工作:
(一)組織開展關鍵技術攻關。重視抓好“三避”技術推廣的總結、篩選和深度開發,確保“三避”技術推廣科學、高效、可持續推進。一是開展“三避”新技術的篩選、集成及新材料、新裝備、新模式的研制與開發,為“三避”技術的后續發展提供技術支撐;二是開展技術配套設施專用品及種苗的產業化開發,為技術推廣提供高效優質配套設施和優質種苗,做到良種良法配套;三是開展“三避”技術高效模式的研究,為大面積推廣應用提出不同氣候、作物、地區的,畝產值超1萬元的多套種植模式及相應的配套技術,形成技術標準體系;四是開展“三避”技術產品產后處理加工流通技術的研究應用,有效拉長產業鏈,提高經濟效益,滿足市場需求,促進農民增收。
(二)加強產業化示范和基地建設。按照“整合、效益、提高”和“*”項目的總體要求,以農業高科技園區、特色優勢農業產業基地和農業科技場站、企業三個層面為平臺,廣泛進行“三避”技術產業化示范。一是搞好農業高科技園區“三避”技術示范。以現有現代農業示范園區作為“三避”技術產業化核心示范區,使之成為“三避”技術組裝集成的載體,市場與農民連接的紐帶,人才培養和技術培訓的基地,帶動周邊地區“三避”技術的推廣和傳統農業的改造提升;二是加快特色經濟作物產業示范基地建設。按照體制創新、組織創新、機制創新的要求,整合力量,科學布局,改革科技示范基地建設方式,建立“三避”技術開發推廣的產業示范基地,推進設施化農業產業基地的進一步升級和規模化發展;三是培育和扶持龍頭企業。加快培育和發展以“三避”技術推廣為主的設施農業科技企業,加強經濟作物科技產品開發,調整品種結構,形成具有一定規模、應用“三避”技術的農業科技企業和科技產品群體。
(三)加快科技成果的轉化與推廣應用。“*”期間,面向全區推廣應用農作物“三避”技術,建成我區農業優勢特色產品產業區、產業帶和產業群。通過政府引導、部門推動、企業運作、農民參與,加速現有“三避”科技成果的提升、推廣和應用,培育品牌,形成特色,擴大規模,促進特色產業發展,帶動農民增收。
三、加強領導,落實措施,確保農作物“三避”技術推廣取得成效
農作物“三避”技術推廣,是我區“*”農業重點項目,涉及面廣,意義重大,必須切實加強領導,采取有力措施,扎實推進,確保實效。
(一)加強引導,營造氛圍。要精心組織,全面實施,增加投入,重點扶持。“*”期間,除自治區適當安排項目專項經費外,各地要積極爭取地方政府和有關部門的支持。要通過媒體、現場會、培訓班等多種途徑宣傳“三避”技術,提高對推廣“三避”技術重要性的認識,樹立農業避害促優增收的新理念,營造發展現代農業的良好氛圍。
(二)典型示范,扎實推進。要圍繞本地特色優勢產品,因地制宜,注重質量,扎實推進,務求實效。突出抓好規模大、水平高、帶動力強的高標準示范樣板。示范樣板要以優質、高產、生態、安全、高效為核心,與主導產業、特色優勢農產品發展相結合,與生態農業、信息農業、品牌農業建設相結合,與無公害標準化生產和農業產業化經營相結合,與其它高產優質栽培技術推廣相結合,多形式、多層次、多品種、多區域、多方位推廣應用“三避”技術,大力發展高品質、高附加值和反季節、超時令的農產品,努力實現最佳生產效益。
(三)搞好督查,實行獎懲。要扶強扶優,對推廣“三避”技術開發模式新、樣板標準高、推廣面積大、應用成效好的市、縣,在項目建設上進行重點扶持。要制定切實有效的獎懲辦法,加強檢查和監督,做好驗收和評比,對在推廣“三避”技術試驗、示范等工作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給予表彰獎勵,以加快“三避”技術的推廣應用。
(四)加強領導,精心組織。各地農業部門要高度重視,加強領導,精心組織,切實把“三避”技術推廣作為“三農”發展的重要工作來抓,列入“*”農業科技推廣計劃,確保各項工作措施落實到位,取得更大成效。要落實工作責任制,單位領導要親自抓,分管領導要具體抓,一級抓一級,層層落實責任,確保技術推廣順利推進,取得實效。
- 上一篇:新農村建設的若干意見
- 下一篇:農資打假專項治理方案
精品范文
10農業行政管理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