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局民族教育工作意見

時間:2022-06-04 04:37:00

導語:教育局民族教育工作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教育局民族教育工作意見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門、各直屬單位:

為全面貫徹《**省人民政府關于深化改革加快發展民族教育的意見》(**政發[20**]9號)精神,加快發展民族教育,結合我市實際,提出如下意見:

一、提高認識,加強領導,加快發展民族教育

1.各級政府要充分認識加快民族教育發展對增進民族團結,促進民族地區發展,全面建設和諧社會的重要意義。各地區、各部門在工作中要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和民族政策,根據我市民族教育的特點,從實際出發,解放思想、轉變觀念、不斷創新,確保民族教育優先或與普通教育同步發展。

2.各級政府要切實加強對民族教育工作的領導,把民族教育列入政府工作的重要議事日程和干部考核的重要內容。教育行政部門要配備負責民族教育工作的專兼職干部,加強對民族學校的指導和管理,保障民族教育的快速發展。

3.加強民族學校領導班子建設。有關部門要強化對民族教育工作干部的系統培訓。民族學校的領導及有關工作人員應盡量由熟悉民族語言的本民族干部擔任,以便于和廣大教師、學生、家長及各界少數民族群眾交流、溝通。

4.各級政府要及時宣傳和表彰在民族教育的改革發展、學科研究及捐資助學等方面做出顯著成績的機構、社會團體和個人。

二、深化改革,提高教育質量,促進民族教育健康發展

5.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保證民族小學畢業生升學率達到100%,初中生鞏固率達到97.6%。全力控制輟學,鞏固民族地區九年義務教育成果。

6.民族學校人員編制按《**省普通中小學校機構編制管理實施意見》(**政發﹝2002﹞98號)的有關規定執行。在核定民族學校教師編制時,要充分考慮民族學校課程門類多、學校規模小、住宿生多、跨科跨年級多的實際,保證民族學校按課程計劃開全開足課程,確保教師編制。

7.市政府及**陽縣政府重點改善寄宿制民族學校的辦學和生活條件,適當增加對寄宿生的生活補貼,減輕學生負擔,避免因經濟負擔重造成民族學校學生輟學,讓絕大多數的學生能夠集中入學,接受優質教育。

8.各級政府要把少數民族學前教育納入民族教育整體規劃,劃撥專項經費,保證人員編制。少數民族兒童學前3年受教育率要達到70%以上。少數民族幼兒較多的普通幼兒園要設立民族班,民族鄉(鎮)要至少設有1所民族中心幼兒園,并大幅度提高幼兒園辦園水平和教育質量。

9.積極發展民族職業技術教育。加強對民族鄉中學實用技術教育工作的指導,在教學設備、基地建設、師資培訓等方面給予重點扶持,推進民族鄉村開展實用技術推廣普及工作。做好初中后職業技術教育和培訓工作。

10.認真做好國家交給我市對口培養西部學生的工作。對市第一中學西藏班、青海班實行目標管理責任制,不斷提高教育教學水平,確保培養人才的質量。

三、適應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大力推進民族學校“三語”教學

11.市朝鮮族學校、市第一中學西藏班和青海班要大力推進“三語”教學。要正確處理母語、漢語、外語的關系,在保證學好母語和漢語的同時,學好一門外語。市朝鮮族學校小學部實行7年制,把延長1年的學制納入義務教育計劃,第一學年主要學習本民族語言。

12.民族小學三年級開設外語課,與普通學校同步實施信息技術教育,條件成熟時可以提前開設外語和信息技術課程。為鼓勵少數民族學生使用本民族語言,高等院校和中等專業學校招生時,對用本民族語言授課的少數民族考生提供與授課用語一致的試卷,并在總分上加10分錄取;初中畢業生升高中時,在總分上加5分錄取;對滿族鄉的少數民族初中畢業生升高中時,在總分上加10分錄取。

13.市民族教育研究培訓機構要配備重點學科教研員,加強民族教育的科學研究,發揮民族教育科研在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中的作用。

四、加大對民族教育的經費投入,確保民族教育優先或與普通教育同步發展

14.市政府設立民族教育專項經費。主要用于資助民族學校改善辦學條件、“三語”教師培訓、教學研究、硬件建設等。通過加大投入力度,保證民族學校的辦學條件、教師待遇、設施設備等不低于普通學校水平。支持和調動社會各界力量參與民族教育捐資助學活動。對勤工儉學、校辦產業以及為學校提供生活服務的相關產業,繼續實行稅收優惠政策。

15.市屬高校的少數民族貧困生在同等條件下,優先享受國家資助政策,確保每一個少數民族大學生不因貧困而輟學。

16.積極推進民族教育手段現代化進程。在“校校通”工程中,優先加快民族學校現代化教育手段、遠程教育的發展,重點加強民族鄉中學、中心小學的教育信息化建設,2007年底前建成標準化的微機室、語音室,促進少數民族教育跨越式發展。

五、加強民族教育師資隊伍建設,提高教師專業化水平

17.教育行政部門和民族學校要按時組織相關人員參加上級有關部門舉辦的民族教育教研員、教師、校長培訓班。進一步提高民族中小學教師的學歷層次,到**中期,使50%的小學、幼兒園教師達到大專學歷,60%的初中教師達到本科學歷。

18.改善生活條件,不斷提高教師待遇。著力解決民族學校師資流失嚴重的問題,穩定教師隊伍,吸收優秀人才到民族學校任教。有關部門在評聘教師職務、評選特級教師、學科帶頭人、明星教師時要向民族學校傾斜;在進行教師資格、職稱考試時,用民族語言授課的教師可以采用民族語言進行答卷、說課、答辯。

六、加強學校德育工作和民族團結教育,促進各民族團結進步

19.教育部門和各級各類學校在教育工作中要認真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把民族團結平等教育作為學校德育教育的重點。加強各民族團結奮斗的光榮傳統及優秀文化傳統教育,使各民族廣大群眾進一步增強“三個離不開”(漢族離不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離不開漢族;少數民族之間也互相離不開)的觀念,牢固樹立自覺維護國家統一,反對民族分裂的思想意識,不斷鞏固和發展平等、團結、互助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