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局縣委法律援助工作意見

時間:2022-06-05 09:57:00

導語:司法局縣委法律援助工作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司法局縣委法律援助工作意見

為了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不斷完善法律援助的各項工作程序和工作機制,加大法律援助工作宣傳力度,擴大法律援助覆蓋面,切實保障困難群眾的合法權益,根據《內江市*年法律援助工作要點》的精神,特制定*縣*年法律援助工作意見。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認真貫徹十六屆六中全會精神,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堅持以服務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為己任,以化解社會矛盾、促進公平正義為主題,努力提高法律援助服務質量和效率,不斷滿足困難群眾的法律援助需求,為促進社會穩定做出貢獻。

二、工作目標

完善法律援助的各項工作程序和工作機制,擴大法律援助覆蓋面,不斷提高法律援助效率和質量,確保需要法律援助的困難群眾都能獲得必要的合格的法律援助,積極推進我縣民主法治建設、人權保障制度的發展,促進社會穩定及人民群眾安居樂業。

1.公眾普遍知曉法律援助制度。大幅提高城鄉居民法律援助知曉率。

2.法律援助申請渠道暢通。任何公民可以借助公共交通工具2小時內到達法律援助機構(含法律援助工作站),就近申請法律援助。

3、夯實法律援助物質保障能力。要主動爭取縣委、縣政府對法律援助工作的重視和支持,積極協調縣財政等部門,爭取法律援助經費投入逐步加大,保障工作需要。要積極爭取省司法廳、省法律援助中心的大力支持。繼續加強對法律援助經費的管理和有效使用,特別是中央財政辦案補助資、財政撥付的辦案經費,一定要做到專款專用。

4.法律援助范圍進一步擴大,經濟標準進一步放寬。努力實現符合援助條件的案件應援盡援,尤其是要需援盡援農民工申請支付勞動報酬和工傷賠償法律援助案件。

5.法律援助提供能力增強。大力推進鄉鎮、街道法律援助工作站建設,力爭鄉鎮、街道建站率達到80%以上,公民可以在工作時間隨時撥打法律援助咨詢電話;公民可到任何一個法律援助機構獲得免費法律咨詢服務;符合條件的經濟困難公民和特殊案件的當事人可在規定的時限內獲得必要的合格的法律援助。提高法律援助案件辦理數量和質量,力爭*年辦理法律援助案件260件,法律援助案件質量達標。

三、主要措施

1、建立健全嚴格科學的法律援助工作管理體制。

一是加強對鄉鎮法律援助工作站的監督、管理及業務指導;建立對律師、公證員、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及法律援助自愿者的管理監督機制,保證法律援助工作效率和質量。二是充分利用經驗交流、教育培訓、調查研究、督促檢查、表彰懲戒等管理手段,促進法律援助整體發展。三是廣泛宣傳法律援助制度,積極協調相關部門,為法律援助工作發展創造良好社會環境。

2、發展完善以法律援助機構組織實施為主導的規范高效的法律援助實施體系。

一是完成法律援助的規范化建設,逐步使法律援助工作站覆蓋面保證滿足全縣公民申請法律援助的需要,每個法律援助工作站有健全的工作制度和規范的操作流程,保證機構依法履行職能。二是暢通申請渠道。推行公示制度,向社會公開法律援助機構辦公地址和咨詢電話,以及申請法律援助的范圍、條件、程序。有條件的法律援助工作站設立專門的接待室。通過媒體,使公眾能隨時了解法律援助的信息。保證公民以簡便可行的方式就近到法律援助工作站提出法律援助申請。保證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依法通過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轉交法律援助申請。三是搞好接待咨詢服務。公民可獲得免費法律援助知識宣傳資料。四是積極受理、審查申請。推行法律援助申請指導制度、首問責任制、一次性告知制度等,保證困難群眾申請法律援助及時方便快捷。按照*府辦[2006]126號文件要求實施經濟困難證明制度和操作規程。建立拒絕提供法律援助及其救濟的規則程序。五是調動多方資源。建立健全科學、合理、高效的法律援助案件指派制度和機制。在城區、農村鄉鎮發揮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的作用。廣泛調動社會團體等社會組織人員、法律援助志愿者參與法律援助工作。六是探索多元化服務方式。除刑事辯護和訴訟方式之外,探索非訴訟法律援助方式。廣泛開展咨詢活動、印發宣傳冊、向公眾進行法制教育、為當事人提供指導性意見等。七是嚴格案件管理,提高辦案質量。健全對法律援助辦案人員的辦案補貼支付制度。按照上級法律援助中心的要求,建立法律援助案件歸檔管理制度和業務信息統計管理制度。

3、建立健全法律援助制度體系。

制定法律援助規章制度體系。建立健全包括組織機構、人員管理、業務工作制度、辦案流程、經費管理、職業道德和執業紀律、法律援助服務標準和案件質量監控,以及法律援助機構內部的管理制度等規范。

4、初步建立可操作的法律援助質量監控體系。

一是按照司法部、四川省法律援助中心擬制定的法律援助質量標準,建立健全法律援助服務質量檢查公布制度、質量跟蹤檢查制度、質量投訴監督制度,逐步完善有效的法律援助服務質量監督機制。二是探索法律援助工作日常監督機制和辦法。開展服務質量跟蹤反饋、開庭旁聽、結案評估等活動,堅持進行法律援助案件質量監督檢查,積極有效對法律援助工作進行監督。

5、建立健全法律援助人員教育培訓體系。

一是強化法律援助人員的業務培訓工作。縣法律援助中心負責對各鄉鎮法律援助工作站的工作人員、法律工作者及法律援助志愿者進行業務培訓,*年計劃培訓100人次。二是建立法律援助中心與局機關聯合培訓制度,局機關舉辦的業務培訓課程中適當加入法律援助的內容。

6、建立健全法律援助人員獎懲激勵機制。

一是建立健全法律援助機構和人員的表彰獎勵制度。擬定在*年年底提請表彰一批在法律援助工作中表現突出的法律援助承辦機構、承辦人員和法律援助工作站。二是建立健全法律援助懲戒制度。加強對違法違紀的法律援助管理人員和服務人員的懲處,保持隊伍的純潔,為提高法律援助工作質量提供保障。

7、加大宣傳力度,提高法律援助公眾知曉率。

一是通過電視、廣播、報紙、互聯網等各種媒體宣傳法律援助制度的實施,緊扣“法律援助、惠民行動”這個宣傳主題,通過舉辦咨詢、講座、散發材料等多種途徑加大宣傳力度,提高法律援助在黨委和政府、相關部門的知曉度,貧弱群眾的認可度。二是通過開展大型公益宣傳活動,擴大法律援助宣傳效果。三是深入農村開展法律援助和法律常識的宣傳,送法到農村,讓普通百姓知曉法律援助。

8、加強溝通協調,為法律援助工作創造良好外部環境,,擴大法律援助社會影響力。

進一步加強與公、檢、法部門溝通協調,建立刑事訴訟法律援助與司法部門的工作配合協調機制和民事訴訟法律援助與司法救助的銜接機制;進一步加強與政府有關職能部門的溝通協調,解決法律援助案件辦理中相關費用的減免,降低辦案成本;進一步加強與政府信訪部門、工會、共青團、婦聯、殘聯等溝通協調,共同維護困難群眾的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