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局魔芋產業發展工作意見

時間:2022-06-08 04:52:00

導語:農業局魔芋產業發展工作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業局魔芋產業發展工作意見

各鄉鎮人民政府,縣政府有關工作部門、直屬機構:

為了加快我縣魔芋產業發展,促進農民增收,按照**省“一縣一業”發展要求,特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及目標任務

(一)指導思想。以提高農業生產效益為中心,增加農民收入和壯大縣域經濟為目標,以市場為導向,政府做引導,企業為主體,科技做支撐,訂單做保障的機制運行。以推廣普及魔芋豐產栽培技術和培育魔芋加工龍頭企業為重點,加快魔芋板塊基地建設步伐,不斷提升魔芋產量和產業化發展水平,把魔芋這一傳統種植項目培育成實現縣域經濟突破發展和農民收入快速增長的主導產業。

(二)基本原則。1、堅持科學布局的原則,切實搞好魔芋板塊基地的發展規劃。根據魔芋生長對光照、土壤、溫度、海撥、水分等外部環境及耕作制度要求,魔芋板塊基地建設的重點區域是海拔550-1000米的川道平壩區、海拔1000—1200米的淺中山區的旱坡地。2、堅持高產高效的原則,加大魔芋高產栽培技術和主要病害防控技術的宣傳、培訓、普及,不斷提高魔芋產量,增加種植效益。3、遵循市場經濟規律,尊重農民意愿,加強政府引導和科技示范作用,做好產業發展的服務和產業龍頭的培植,促進魔芋產業的發展。

(三)目標任務。從2009年到20**年,建成魔芋基地10萬畝,產量達到18萬噸,產值4億元;建成省級龍頭企業一家,年加工魔芋精粉2萬噸以上,生產魔芋食品1萬噸,實現銷售收8億元,利稅5000萬元;從事魔芋生產的農戶人均純收入達到5000元,魔芋產業的收入占農民人均純收入比重達到60%。

二、主要措施

1、加強組織領導。魔芋產業是一項見效快、效益高、富民富縣的**產業。全縣各級各部門要站在統籌城鄉協調發展的高度,統一思想,堅定信心,充分認識實施“一縣一業”重大意義,真正把這項工作擺上重要議事日程。縣上成立魔芋產業發展領導小組,由縣人民政府縣長任組長,分管副縣長任副組長,縣農業、計劃、財政、科技、綜開(扶貧)、國土、水利、鄉企、質量監督等單位為成員單位。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縣農業局,縣農業局局長兼辦公室主任,主要負責魔芋產業發展指導、協調、檢查、督促工作;抽調專業技術人員成立魔芋產業發展技術指導組,縣農技中心主任任組長,負責魔芋產業的技術指導和服務;各相關鄉鎮也要成立相應機構,負責搞好本區域內魔芋產業發展的規劃、協調和指導工作;各有關部門要各盡其能,各司其職,為魔芋產業的發展搞好服務,形成主要領導帶頭抓,分管領導親自抓,職能部門重點抓,有關部門協同抓的產業發展格局,確保魔芋產業又好又快發展。

2、培育壯大龍頭企業。以市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縣錦泰實業為主體,用2—3年時間,建成30000平方米鮮魔芋加工車間,建成鮮魔芋機械化干燥生產線24條,普通魔芋粉加工生產線15條,研魔精粉生產線5條,普通微粉生產線5條,純化魔芋粉生產線2條,魔芋食品生產線1條,年產魔芋粉4000噸,年產魔芋食品3000噸的生產能力。從項目扶持、政府擔保貸款及貸款貼息補助等方面,支持企業開發魔芋微粉、保健食品等高附加值產品,增強產品的市場競爭能力。支持龍頭企業建立1000畝生產基地,與農戶建立穩定的生產、收購合作關系,并給予必要的資金和技術扶持,促進企業發展、農民增收,提升產業化水平。

3、建立健全魔芋技術服務體系。建立縣級魔芋技術服務機構,充實專業技術人才,配套相關設備,具體負責制訂魔芋產業發展規劃、加強技術指導、開展技術培訓等工作,為產業發展提供更好的產前、產中、產后服務;在14個重點基地鄉鎮,配備1—2名技術專干,專職從事魔芋技術指導工作;在100個重點村每村選定3—5名懂技術、會經營的農民技術員或致富帶頭人,充分發揮示范帶動作用,形成“一戶帶多戶、一村帶一鄉、一鄉帶一業”的產業發展新格局,促進魔芋產業快速發展。

4、加快建設高標準的魔芋基地。按照“區域化布局,專業化生產,產業化發展”的思路,依托現有龍頭企業和市場需求,采取“龍頭企業+基地農戶+科技部門”的發展模式,以**寺、**河、小砭**等14個鄉鎮為重點,通過對本地主栽魔芋品種進行提純復壯和品種更新,建成高標準的魔芋產業基地10萬畝。建設**河5個萬畝魔芋“一鄉一業”示范鄉鎮,每個示范鄉鎮建設種芋基地3000畝;建設20個“一村一品”省級示范村,發展魔芋基地2萬畝、種芋基地5000畝;建設60個“一村一品”魔芋推進村,發展魔芋基地4萬畝、種芋基地2萬畝。

5、加大魔芋病害防治技術的研究與推廣力度。依托現有科技隊伍,整合資金和技術力量,鼓勵、扶持龍頭企業、科技單位、農民合作組織開展魔芋軟腐病防治技術,加強與科研院(校)的技術合作,積極開展技術攻關,采用現代組培快繁技術,破解軟腐病防治的技術難題。健全完善我縣魔芋技術推廣隊伍,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方針,良種良法配套,推廣標準化魔芋栽培技術,提高魔芋規范化種植水平。采取合理輪作,選用健康種芋,合理間作,推廣魔芋專用肥,加強田間管理,使用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等綜合措施,有效控制魔芋病害的發生率,確保魔芋產業健康發展。

6、建立健全產品質量和安全監測體系。積極爭取省、市農業項目支持,建設**縣農產品質量檢測中心,保障魔芋從生產到銷售全過程的質量安全。加強產品標志標識使用和管理,強化市場監管,確保我縣魔芋產品質量。制定與國際市場接軌的產前、產中、產后全過程的地方標準,修訂完善魔芋生產標準、種芋貯藏標準、加工標準等,逐步建立科學合理的質量監測體系,引導芋農開展標準化生產技術應用,提高龍頭企業產品質量水平,增強市場競爭力,提升產業效益。

7、加快基地認證,打造知名品牌。提高魔芋生產者、營銷者和龍頭企業的品牌意識,積極開展魔芋基地認證,到20**年,全縣魔芋基地綠色認證達到6萬畝,有機認證達到2萬畝;加大“秦漢”牌等魔芋產品的推介宣傳力度,提高產品知名度,強化食品安全意識,加快標準化生產進程,增強產品的市場競爭能力。

8、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組織。依托錦泰實業有限公司,以魔芋基地鄉鎮為重點,建立8個農民專業合作社。引導、協助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訂單農業”、標準化生產,與基地農戶建立利益聯結機制,解決農民“賣難”問題,加快企業發展增效。到20**年,訂單魔芋面積達到8萬畝以上,帶動農民增收2億元,實現“建一個組織、興一項產業、活一片經濟、富一方農民”的目標。

9、強化資金扶持。要多渠道籌集資金,增加投入,建立多層次、多形式、多元化的魔芋產業投入機制,增加投入總量,集中投資方向,增加投入實效。建立魔芋產業發展基金,千方百計落實省市扶持項目的配套資金,主要用于優質、抗病新品種引進、試驗、示范、病蟲害防治技術研究、優質種芋繁殖基地建設、龍頭企業扶持、基地建設、技術宣傳培訓、專業合作社扶持和培育中介服務組織等方面。

10、實施項目帶動。按照“渠道不亂、用途不變、捆綁使用、各計其功”的原則,整合項目資金,支持魔芋產業發展,加強魔芋產業基地的水、電、路、通訊等基礎設施建設。縣財政、計劃、農業、綜開、水利、電力、交通、金融等部門要通力合作,積極支持魔芋產業發展,圍繞魔芋產業,逐步建立魔芋發展項目的開發、貯備、推介制度和體系,搶抓機遇,加強項目的申報工作,積極爭取符合產業政策、帶動性強的重大產業化促進項目。同時,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實施重點項目招商,注重提高項目整體水平和招商成功率。通過捆綁項目的方式,將農業、水利、林業、交通、以工代賑、農業綜合開發等涉農資金重點投向魔芋產業。

**、創新運行機制。一是創新利益聯結機制。大力培育龍頭企業和專業合作社,筑牢企業和農戶的利益聯結紐帶,著力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采取“公司+基地+農戶”等方式,實行預約生產、訂單收購,保障農戶收入。二是創新土地經營模式。積極探索農村土地入股機制,擴張企業魔芋基地規模,引導農戶利用土地使用權入股,企業對農戶按比例進行分紅、提成,推進產業健康發展。三是建立抵御風險機制。多方爭取國家、省上政策扶持,設立魔芋風險保障基金,對全縣芋農實行魔芋種植保險和收購補貼,降低芋農種植風險,增加芋農收入。四是建立發展獎勵機制。對魔芋基地建設作出突出貢獻的企業、集體、個人,采取“以獎代補”的方法,給予現金獎勵。

12、加強工作考核。縣政府把魔芋產業列入鄉鎮工作目標考核項目,分別與相關鄉鎮簽定目標責任書,明確生產規模、產量、產值和增收指標,將任務逐級分解,嚴格考核、獎懲兌現。魔芋產業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定期或不定期對鄉鎮進行檢查、督促,對年終綜合考核完成目標任務的鄉鎮給予一定的獎勵;未完成目標任務的進行通報批評。具體考核辦法由魔芋產業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配合縣考核辦制定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