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丘崗地和低產林改造工作意見
時間:2022-07-23 11:25:00
導語:低丘崗地和低產林改造工作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認真貫徹落實《省人民政府關于推進低丘崗地和低產林改造工作的意見》精神,科學合理利用低丘崗地、低產林地資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益,現就推進我市低丘崗地和低產林改造(以下簡稱“雙低”)工作,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充分認識推進“雙低”改造工作的重要意義
我市屬鄂西北山區向江漢平原過渡地帶,境內低丘崗地分布廣、面積大,低產林面積也較大,土地利用效益不高的問題比較突出。推進“雙低”改造工作,是擴大我市土地有效供給、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產出率的有效途徑;是改變森林資源粗放經營、提高森林資源質量和效益、促進現代林業建設的有力措施;是優化農產品區域布局,擴大規模化經營,發揮農業比較優勢,促進現代農業建設的效益工程;是加快農民增收步伐,繁榮農村經濟,推進全市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惠民工程。各地、各部門要充分認識推進“雙低”改造工作的重要意義,把“雙低”改造作為我市建設農業強市和國家現代林業示范市的突破口和著力點,作為培育市域經濟新的增長點的重要抓手,認真抓緊抓好。
二、明確“雙低”改造工作的基本原則和主要任務
(一)基本原則。低丘崗地改造要堅持宜林則林、宜園則園、宜耕則耕的原則。對于土層厚、地塊相對平整、交通便利的,建成耕園地;對于立地條件較差,生態環境脆弱,易發生水土流失的,建成林地。低產林改造要堅持生態優先、少砍樹多栽樹、適地適樹、良種良法、優化結構、成片開發、規模經營的原則,建成林業產業基地。
(二)主要任務。從20**年起,用7年時間,全市完成“雙低”改造面積150萬畝,其中,改造低丘崗地80萬畝,改造低產林70萬畝。通過低丘崗地改造,建設一批道路暢通、灌排自如、田塊規整、土地肥沃、林網秀美的當家地、生態田,實現園田化、水利化、生態化。通過低產林改造,培育一批速生、豐產、優質、高效的森林資源和林特產品,實現高產出、高效益、生態好的目標。
三、落實推進“雙低”改造工作的各項措施
(一)科學規劃,突出重點。各地要組織專班,在調查“雙低”資源的基礎上,科學制定“雙低”改造規劃,要突出重點,穩步推進。低丘崗地改造重點在坡度小于25°的低丘地區實施;低產林重點改造坡度在25°以下,責任主體落實,林權明確,立地條件較好,因不適地適樹或種質低劣、多代萌生、管理粗放和遭受嚴重病蟲害等自然災害造成林相殘破的林分、無培養前途的“小老樹”林和低質低效經濟林。“雙低”改造區域不包括石漠化區域和省級以上生態公益林區域;不包括原始林、自然保護小區;不包括漢江、漳河、長湖等江河、大中型水庫、湖泊迎水面和土壤地理條件差,表層土壤不足30厘米厚度,地質災害頻發,生態環境脆弱的區域。
(二)明確政策,保障權益。要妥善處理土地、林地承包經營權及其流轉問題。堅持民主參與,充分尊重群眾意見,切實保障農民土地、林地的承包權、經營權、流轉權,依法維護好農民的合法權益。低丘崗地改造后的土地必須落實承包經營權,承包經營權應優先考慮項目所在地農民,以原承包經營權為基礎,結合土地二輪延包,按照“大穩定、小調整”的原則,認真落實低丘崗地改造土地承包經營權政策。低產林改造后的林地必須落實承包經營權和集體林權改革政策。改造后的土地、林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應堅持“自愿、依法、有償”的原則,鼓勵適度規模經營,提倡興辦家庭林場和茶果園。要準確把握低丘崗地改造涉林政策。充分利用土地詳查成果和森林資源清查成果,以土地、林地利用現狀圖作為確認改造前地類的基本依據;對于生態退耕、農業結構調整或其它原因發生地類變更的,由國土、林業、農業等部門共同認定。低丘崗地改造項目經審查批準立項,實施過程中涉及林木采伐的,由項目所在地林業部門按限額采伐管理權限,依法辦理《林木采伐許可證》。
(三)發展產業,建設基地。按照“以改造促產業,以產業促發展”的思路謀劃“雙低”改造工作,加快發展花卉苗木產業,大力發展高效經濟林產業,突破性發展森林旅游產業,穩步發展速生豐產林產業,切實提高“雙低”改造生態、經濟和社會效益。通過“雙低”改造,建設以2**國道**段百里花卉苗木長廊為主,集生產銷售、休閑觀光于一體的花卉苗木基地,使全市花卉苗木種植面積達到20萬畝以上。充分發揮龍頭企業的帶動作用,按照體現特色,壯大規模,提升品質,爭創品牌的總體要求,加大高效經濟林基地建設力度,建設以烏桕、油桐為主的50萬畝生物質能源林基地、漳河庫區20萬畝優質柑桔基地、鐘祥10萬畝優質核桃基地和屈家嶺5萬畝優質黃桃基地。加強旅游公路綠化景觀帶建設,積極改造旅游景區林相,營造四季變化、景色宜人的旅游風景林。按照“公司+協會(農戶)+基地”的產業模式,建設以楊樹、國外松和鄉土速生樹種為主的速生豐產林基地,使全市速生豐產林面積達到200萬畝以上。
(四)創新機制,加大投入。積極引導和鼓勵各種社會主體參與低產林改造。要在明晰林權、落實造林主體的基礎上,大力提倡公司企業、民營業主、造林大戶,以及企事業單位和機關團體干部職工等,通過承包、租賃、轉讓、拍賣、股份合作等多種形式,參與低產林改造,充分發揮市場機制作用,加快推進低產林改造步伐。要大力支持集體經濟發展,對集體改造的低產林要優先納入改造計劃。要保障“雙低”改造資金投入,切實加強“雙低”改造專項資金管理,實行專戶儲存、專款專用、單獨建帳和核算,規范財務行為,提高資金使用效益。
(五)嚴格管理,規范程序。堅持按項目運作,切實落實項目公示制、法人制、招投標制和工程監理制,確保“雙低”改造質量。低丘崗地改造規劃由縣級人民政府組織編制、市人民政府審批,并報省國土資源廳備案。低產林改造由縣、市、區林業局組織編制年度作業設計,經市林業局審核,報省林業局批準后實施。
四、加強對“雙低”改造工作的組織領導
各(縣、區)是“雙低”改造工作的責任主體,要切實加強對“雙低”改造工作的組織領導,建立主要領導負總責、分管領導具體抓的責任機制,并抓好“雙低”改造工作年度責任目標考核。市直有關部門要各負其責、協同作戰。市國土資源局、市林業局分別負責各(縣、市)區低丘崗地和低產林改造項目規劃設計的審核把關、工程實施的督導檢查,市財政局負責全市的項目資金管理,市發改委會同相關部門積極做好“雙低”改造項目申報工作,市農業局、市水利局分別做好低丘崗地改造宜耕地的產業規劃建設和項目區水利基礎設施配套建設的督導檢查,市環保局積極參與項目論證、實施指導工作,共同推進“雙低”改造工作穩步實施。
- 上一篇:會計主管競職演講稿
- 下一篇:會計領導職務競職演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