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局職業教育與社會教育工作意見

時間:2022-12-08 08:34:00

導語:教育局職業教育與社會教育工作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教育局職業教育與社會教育工作意見

一、指導思想

以黨的十七大精神為指針,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省政府、南通市人民政府《關于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發展職業教育,鞏固成人教育,推進社區教育,規范民辦教育,全面提高勞動者素質,加快技能型人才培養,努力創建學習型社會,積極為地方經濟建設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撐,為推進*區域教育現代化建設、構建和諧*作出新貢獻。

二、工作目標

1.穩定職教招生規模。全市中等職業教育招生7000人,與普通高中招生規模大體相當。

2.加強基礎能力建設。推進職業教育布局調整,*職高、農綜技校力爭建成省四星級中等職業學校,并進入國家級或省級高水平示范性中等職業學校行列。全市重點建設好富士康精密模具(南通)人才培訓中心和*職高綜合實訓基地,建成省級示范專業1—2個。新建*市級鎮社區教育中心3個。

3.服務新農村建設。實施農村教育培訓工程,全年完成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3000人,農業實用技術培訓43000人,農民創業培訓1740人。

4.推進教育現代化。成立“區域教育現代化建設領導小組”,全面、深入地推進區域教育現代化建設。

5、規范民辦教育。進一步完善民辦教育辦學體制,加強管理監督,努力實現民辦教育的健康持續發展。

三、工作措施

1.加強對職業教育的領導。進一步加強對職業教育工作的領導,組織召開全市職業教育工作會議,出臺工作意見,加大改革力度,強化保障措施,推動我市職業教育進一步加快發展步伐,不斷提高職業教育對*經濟社會建設的貢獻率。

2.推進職教資源整合。根據《省教育廳關于推進中等職業教育持續健康發展的意見》精神,進一步加快全市職業學校布局調整的步伐。撤銷平潮職中、西亭職中的建制;支持*建校創建省三星級中等職業學校;重點建設好*職高、農綜技校,力爭兩校均建成省四星級中等職業學校并進入國家級或省級高水平示范性中等職業學校行列;大力支持江蘇電大*學院積極發展高等職業教育,創新思路,積極籌建高職學院。

3.穩定職教招生規模。創新職教招生工作思路,規范招生市場秩序,穩定職教事業規模,確保高中階段教育職、普規模大體相當。將各初中升入本市職業學校學生數作為重要指標,納入初中校長的爭先創優考評。鼓勵、支持各職業學校積極開拓省內外招生市場,在中西部地區設立招生、招工聯絡機構,與當地職業學校及職業培訓機構溝通聯系,采用聯合辦學的模式,為本地企業訂單開展學歷教育和技能培訓,引進技能型、應用型人才,滿足我市經濟社會發展對勞動力的需求。

4.加強校企合作對接。各職業學校進一步增強主動服務的意識,與市內相關企業建立長效、穩固的聯系、合作機制,根據企業對人力資源的需求,快速反應,將學校的學歷教育及技能培訓與企業對專業技能人才的需求緊密對接。在全市推進“四大主導產業人才培養培訓基地”建設:*職高——機械電子、精密模具、紡織服裝、現代服務業人才培養培訓基地;農綜技校——船舶修造、鋼結構、現代農業人才培養培訓基地;江蘇電大*學院——計算機應用、軟件設計、家紡設計人才培養培訓基地;*建校——建筑業人才培養培訓基地。以此為依托,積極開展訂單式培養、菜單式培訓,滿足我市各類企業對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為我市產業集聚、經濟躍升提供人力資源支撐和高質量服務。同時,各職業學校在人才培養的層次、規格與周期上,也要順應企業需求,主動對接。

5.全面啟動職工教育。進一步加強企業職工教育,充實市級職工教育管理力量,建立健全市級職工教育工作網絡。全市規模以上企業將恢復和建立企業職工學校,組建職工教育師資隊伍,通過實行培訓、考核、使用、待遇相統一的政策,引導、支持員工通過教育培訓,提升業務素質,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各職業學校、成人學校要積極為企業職工教育做好服務,配合相關企業開展崗前培訓、在崗培訓和文化培訓等。

6.加強實訓基地建設。加大對職業教育實訓基地建設的投入力度,重點建好示范專業、骨干專業的實訓基地,今年力爭建成2個省級示范專業。全市重點建設好富士康精密模具(南通)人才培訓中心和*職教中心綜合實訓基地。將各校實訓基地在承擔本校學生技能實訓的基礎上,面向其他學校相關專業學生和社會人員開放,擴大服務范圍。各校要充分利用企業的設備資源、技術資源和人才資源,爭取在設備先進、管理規范的各類企業以及示范性農業基地和其他服務性機構建立校外實訓基地,全市今年力爭建成5個校外實訓基地。

7.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建立職業學校教師到企業實踐制度,專業教師每兩年必須有兩個月到企業或生產服務一線實踐,并將其作為專業教師上崗和職務晉升的基本要求。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確保明年暑期前各職業學校的“雙師型”教師占比達到50%以上。

8.強化創業教育。進一步強化創業教育,加強學生的創業實踐,大力推廣“全真環境”下的創業教育模式,使廣大職校學生掌握創業知識,增強創業意識,形成創業能力,推進職校畢業生由“就業者”向“創業者”轉變。全市職業學校畢業生創業率力爭達到5%。

9.提高就業水平。進一步建立健全職業學校畢業生就業服務機構,與行業、企業和職業介紹機構緊密結合,為畢業生就業、創業提供咨詢指導和各種便利條件,努力提高學生就業質量,確保畢業生就業率98%,優質就業率(一次對口就業率、獲得較高報酬)70%,當地就業率30%以上。

10.推進課程改革。加快向“以能力為本位、以職業實踐為主線、以項目課程為主體的模塊化專業課程體系”過渡,挖掘和整合學校、企業和社會的課程資源,開發和使用多種形式呈現的校本教材。*職高力爭進入“江蘇省職業教育課程改革實驗學校”行列,農綜技校力爭成為“江蘇省職業教育課程改革實驗點”。重點圍繞課程改革、教師專業發展和提高教學質量等,積極開展職業教育科學研究和教學研究,大力推進以專業課程開發為中心的校本研究。改革教育教學評價機制,把畢業生具有良好職業道德、勝任工作崗位要求,作為考核教育質量和辦學水平的重要指標。

11.加強鎮成教中心校建設。貫徹落實《江蘇省教育廳關于進一步加強鄉鎮成人教育中心校建設的意見》,充分利用現有教育資源,切實加強鎮成人教育中心校建設,努力做到編制獨立、校園獨立、辦學獨立、經費獨立,確保年底前80%的學校達到省定合格標準。

12.著力推進社區教育。建立健全社區教育工作機制,形成以社區培訓學院為龍頭、鎮社區教育中心(鎮成教中心)為骨干、村文化技術學校和社會培訓機構等為基礎的社區教育網絡,確保建成省級社區教育實驗區和省級社區培訓學院。引導、支持各鎮整合基層黨校、人口學校、科協、文化活動中心等教育資源于一體,把鎮成人教育中心校建設成為鎮社區教育中心,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服務,力爭今年新建*市級鎮社區教育中心3個。

13.加快發展職業培訓。積極實施農村教育培訓工程,努力提高服務水平,促進農民增收致富。繼續把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作為重點培訓內容,大力實施“定向培訓”、“訂單培訓”,確保全市年培訓3000人。根據當地產業轉移需要,配合農林、科技部門積極開展農業實用技術培訓,全年培訓43000人。立足培育“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著力提高農民的科技文化素質和就業、創業能力,全年完成農民創業培訓1740人。

14.規范民辦教育。深入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及其實施條例,切實加強管理,堅持從嚴年檢,進一步規范民辦教育的辦學行為,確保民辦教育健康發展。貫徹落實省教育廳《關于加強民辦學前教育機構管理工作的通知》的精神,結合對民辦幼兒園的年檢,認真進行清理整頓,逐一審核檢查其舉辦資格,重新核發辦學許可證;指導、幫助民辦幼兒園提升辦學層次,努力提高省優質園的占比。進一步規范非學歷培訓機構辦學行為,提升民辦教育機構的形象和信譽。

15.推進區域教育現代化建設。全面貫徹南通市區域教育現代化建設推進大會精神,組織召開*市區域教育現代化建設推進大會,把區域教育現代化建設作為重中之重,加大投入,加快實施,全力推進。建立“*市區域教育現代化建設領導小組”,制定全市區域教育現代化實施方案,按時序進度扎實推進區域教育現代化建設工作。

16.做好職業教育經費籌措工作。全面落實國務院、省政府、市政府《關于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中關于職教經費安排使用的要求,確保我市職業教育(職工教育、成人教育)的經費投入。逐步建立政府、企業、社會和個人協調分擔職業教育辦學成本的機制。加大財政補助,支持中等職業學校加大債務化解力度。建立*職業教育發展基金,鼓勵企業、社會和個人對職業教育捐資助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