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局加強政務公開工作意見
時間:2022-12-22 11:36:00
導語:人事局加強政務公開工作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認真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四川省政務公開規定》和《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強機關行政效能建設的決定》(川委發〔2008〕11號)文件精神,結合我市實際,現就進一步加強政務公開工作提出如下意見。
一、進一步提高對政務公開工作的認識
黨的十七大明確提出:“完善制約和監督機制,保證人民賦予的權力始終用來為人民謀利益,確保權力正確行使,必須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加快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建設服務型政府”。這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政務公開工作指明了方向;省委九屆四次全會對加強政務公開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市第二次黨代會也對建立陽光政務作出了具體部署。加強政務公開工作,既是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推進依法行政、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本質要求,也是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充分享有知情權、參與權、決策權、監督權的迫切需要;既是加強機關行政效能建設、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的重要內容,也是充分發揮政府信息對人民群眾生產、生活和經濟社會活動服務的重要手段。各級領導干部和機關工作人員一定要充分認識到加強政務公開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實把思想、認識和行動統一到中央、省委和市委對政務公開工作的重大決策和部署上來,進一步把政務公開工作抓緊抓實抓出成效。
二、進一步明確政務公開工作的重點
各級各部門要進一步明確政務公開工作的重點,增強針對性和實效性,在按照“*市政府信息公開服務指南目錄”規定的七大類二十三個小項內容進行全面公開的基礎上,市、縣(區)政府及其部門要重點公開以下政府信息:
1、行政法規、規章和規范性文件;
2、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專項規劃、區域規劃及相關政策;
3、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信息;
4、財政預算、決算報告;
5、行政事業性收費的項目、依據、標準;
6、政府集中采購項目的目錄、標準及實施情況;
7、行政許可的事項、依據、條件、數量、程序、期限以及申請行政許可需要提交的全部材料目錄及辦理情況;
8、重大建設項目的批準和實施情況;
9、扶貧、教育、醫療、社會保障、促進就業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及實施情況;
10、突發公共事件的應急預案、預警信息及應對情況;
11、環境保護、公共衛生、安全生產、食品藥品、產品質量和監督檢查情況;
12、城鄉建設和管理的重大事項;
13、社會公益事業建設情況;
14、征收或者征用土地、房屋拆遷及其補償、補助費用的發放、使用情況;
15、搶險救災、優撫、救濟、社會捐助等款物的管理、使用和分配情況等。
鄉(鎮)要重點公開以下政府信息:
1、貫徹落實國家關于農村工作政策的情況;
2、財政收支、各類專項資金的管理和使用情況;
3、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宅基地使用的審核情況;
4、征收或者征用土地、房屋拆遷及其補償、補助費用的發放、使用情況;
5、債權債務及化解、籌資籌勞情況;
6、搶險救災、優撫、救濟、社會捐助等款物的管理、使用、分配情況;
7、鄉鎮集體企業及其他鄉鎮經濟實體承包、租賃、拍賣等情況;
8、執行計劃生育政策的情況等。
公用企事業單位要重點公開以下政府信息:
教育、醫療、計劃生育、供水、供電、供氣、環保、交通等與人民群眾利益密切相關的公用企事業單位要從人民群眾普遍關心和關系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以及容易產生不正之風、滋生腐敗的環節入手,重點公開收費項目、收費依據、收費標準、辦事程序、辦事時限、辦事紀律等,不斷豐富和拓展政務公開的內容,應當讓社會公眾廣泛了解的事項,要及時向全社會公開。
三、進一步完善政務公開工作的形式
各級各部門要采取易于看見、易于看懂、易于操作的方式,進一步完善政務公開的形式。各地、各部門要在辦公地點顯著位置設置政務公開欄,對領導班子成員姓名、照片、辦公電話、職責分工以及收費項目、收費依據、收費標準、辦事程序、服務承諾、舉報電話等進行公開,讓群眾明白辦事。各縣(區)政府、政務服務中心以及有條件的部門要設立電子顯示屏或電子觸摸屏,讓群眾方便辦事。各縣(區)要進一步充實、更新、豐富政府門戶網站內容,各部門要在互聯網上設立政務公開或政府信息公開網站(頁),并與本級政府門戶網站鏈接,將“*市政府信息公開服務指南目錄”所規定的七大類二十三個小項內容以及重點公開的內容全部在網上公開,讓群眾快捷辦事。各縣(區)要在公開政府常務會議、全體會議等會議的基礎上,進一步拓展會議公開范圍,各部門要在職工大會、專題會議等會議上公開財務收支、年度考核、評優評先、物品購置、基礎設施建設等情況,充分行使職工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各地、各部門還可根據自身實際,采取新聞會、政府公報、社會公示、聽證會、咨詢會、評議會、群眾旁聽、辦事指南、宣傳資料、監督熱線電話等形式予以公開,增強公開的實效,確保全市政務公開面達到100%,規范化水平達到95%以上。
四、進一步加強政務公開工作的制度建設
要進一步加強政務公開工作的制度建設,嚴格按制度辦事,用制度規范運行,用制度提高行政效率,保障政務公開實效。要建立健全信息公開制度,明確信息公開的內容、程序、形式和時限,落實責任。要建立健全審查制度,通過審查,準確把握公開的時間和內容,對公開事項能否公開、怎樣公開、在什么范圍內公開等內容進行嚴格審核。要建立健全主動公開制度,對應當讓社會公眾廣泛知曉或參與的事項,采取有效形式,及時主動地向社會公開。要建立健全依申請公開制度,人民群眾有權向行政機關申請公開某些具體政務事項的權力,行政機關要保障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高度重視他們的申請,在規定期限內作出答復,確實不能公開的,要及時做好解釋說明工作。要建立健全政務公開責任追究制度,明確政務公開的部門和責任人,對嚴重違反政務公開規定的行為進行責任追究。要建立健全民主評議制度,把政務公開納入社會評議政風、行風的范圍,組織人民群眾對政務公開的內容是否真實、公開的時間是否及時、公開的程序是否符合規定、公開的制度是否落實到位等進行評議,根據群眾評議的意見和建議改進工作。要建立健全考核制度,明確考核標準,定期考評檢查,納入目標管理。要建立健全監督制度,設立舉報電話、舉報信箱、舉報電子郵箱等方式,認真受理群眾的投訴。自覺接受人大、政協、監察、審計、新聞單位以及上級行政機關對政務公開的監督。
五、進一步加強對政務公開工作的領導
各地各部門要高度重視政務公開工作,切實加強領導,“一把手”要對政務公開工作負總責,分管領導具體抓,明確責任人具體承辦,要把政務公開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各級政府辦公室是政務公開工作的主管部門,要認真履行協調、服務、督導的職能職責。要進一步完善政務公開聯席會議制度,聘請政務公開監督員,監督、指導政務公開的各項工作。要加強對工作人員的培訓,為深化政務公開提供技術支持。要總結推廣經驗,創新政務公開的內容和形式,努力推進政務公開工作深入開展。中央、省屬駐巴單位要結合本系統的要求,在市、縣(區)政府的領導下開展好政務公開工作。
- 上一篇:人事局黨的建設的實施意見
- 下一篇:鄉鎮機構改革的實施意見
精品范文
9人事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