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公室小春生產意見

時間:2022-03-29 11:42:00

導語:辦公室小春生產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辦公室小春生產意見

一、思路和目標任務

2010年我市小春生產的總體思路是:穩定面積、主攻單產、增加總產、提高效益。目標任務是:全市小春計劃播種糧食作物面積64.4萬畝,其中小麥13.5萬畝,馬鈴薯40.1萬畝;小春糧食總產10.6萬噸、增加0.2萬噸,其中小麥總產2.7萬噸,馬鈴薯總產6.4萬噸。油菜籽面積51萬畝,總產5.3萬噸以上。蔬菜面積31萬畝。根據市場需求,因地制宜發展有比較優勢的果樹、中藥材、茶葉等。力爭小春為全市農民人均增加純收入20元以上。

二、工作重點和措施

(一)穩定播種面積,開展創建活動。

各地要因勢利導,積極引導農民開發冬閑田地,千方百計多種多栽,盡力擴大小春播種面積。丘陵地區要通過蔬菜地改制,改凈作蔬菜為預留行種植;平壩地區要通過大力推廣旱育秧、拋秧,減少秧母田面積,增種小春,要搞好田坎的開發利用,增種胡豆、豌豆等作物。要加強耕地使用管理,落實撂荒耕地責任追究和懲戒制度,減少耕地撂荒,確保面積完成。

各地要開展高產創建活動。按照“百畝攻關、千畝展示、萬畝示范”模式,集中連片創建畝產400公斤小麥、200公斤油菜、2000公斤馬鈴薯(鮮薯)示范片,集成應用推廣高產栽培技術,帶動小春糧油作物穩定發展。

(二)推廣優良品種,加強規范改制。

各地要加大優良品種推廣力度。因地制宜選用和推廣高產、優質、高抗的川麥42、內麥11、川麥43、川育19、川農23、川麥39、資麥1號等小麥品種,川油58、蓉油11、蓉油12、蓉油13、德油6號、德油9號、蜀雜10號等雙低油菜品種。要依托馬鈴薯良種繁育項目,大力推廣脫毒種薯;根據生產季節,選用豐產性、抗病性好的蔬菜品種;加快推廣無性系良種茶葉。

各地要加大規范化改制力度。把深化改制作為全市小春生產一項長期性、根本性措施來抓,在規范和利用上狠下功夫。大力推廣中廂、寬廂規范化帶狀種植,為大春適時爭早、趨利避害和旱地深度開發創造條件,積極抓好預留空行利用。因地制宜推廣麥/玉/苕、麥/玉/豆等適合當地栽培條件的高產高效模式。

(三)落實增產技術,著力提高單產。

各地要認真落實配套增產技術。要抓住小麥最佳播期,實行精量播種,大力推廣小窩疏株密植技術,面積達到12萬畝以上。大力推廣馬鈴薯脫毒良種、壟作栽培、適期帶芽播種、覆膜防凍、測土配方施肥等技術,全市脫毒馬鈴薯推廣面積達到10萬畝以上。大力推廣油菜適期早播、培育壯苗、中苗早栽、合理密植、測土配方施肥、增施硼肥技術,“雙低”優質油菜要實行集中成片種植、統一供種、隔離防雜等保優栽培技術。抓好蔬菜集中育苗,推廣營養缽護根育苗技術、無公害生產技術和設施規范化栽培技術,合理輪作和間套作。推廣柑桔無病毒營養袋容器育苗技術、果實留樹保鮮技術。推廣茶葉無性系良種苗木繁育、機剪、機采技術。

大力推廣免耕節本高效技術。重點推廣稻茬麥(油)免耕蓋草高效節本栽培技術,全市免耕油菜面積要達到32萬畝以上。抓好測土配方施肥,以農業部測土配方施肥項目縣和省“育土工程”項目縣為重點,全面實施測土配方施肥。通過項目實施,使項目區肥料利用率提高3個百分點以上,每畝節本增效35元以上。

切實加強“病、蟲、草、鼠、濕、害”防治。牢固樹立“防病保糧、蟲口奪糧”的思想,認真抓好“病、蟲、草、鼠、濕”五害的防治。突出抓好小麥條銹病、馬鈴薯晚疫病、油菜菌核病的防治。積極推廣農田無草害工程。認真抓好農村鼠害控制。推廣深溝高廂、開溝排濕技術,減輕濕害影響。力爭將“病、蟲、草、鼠、濕”的危害損失控制在5%以下。

(四)做強產業基地,推進產業經營。

各地要努力做強產業基地。要整合項目,打捆使用項目資金,提升糧食生產能力,在小春生產中要加大中低產田造、測土配方施肥、耕地有機質提升的改造和推廣力度,提高耕地質量,增強耕地糧食生產能力。要按照省、市關于現代農業產業基地建設的要求,狠抓各項措施落實,要結合當地實際,建好馬鈴薯、油菜和茶葉、蔬菜等產業的核心區、示范園區,著力打造特色農業強縣,提高特色效益農業產業發展水平,為全市現代農業產業基地建設布好局、開好頭、起好步。

要建立優質無公害訂單生產基地,走“公司+基地+農戶”的路子,將優質原料轉化為優質產品,創造名優品牌,提高商品率,提高種植效益,促進農民增收。大力推進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建設,努力提高組織化程度,促進農產品轉化升值。當前重點是推動“雙低”油菜、專用小麥和馬鈴薯集中產區的產業化經營,實行統一供種,集中成片種植,優價單收、單儲、單加工。

三、加強組織領導,提高服務水平

(一)強化落實政策。要認真落實國家小麥、油菜良種推廣補貼政策,按照中央、省、市實施方案要求,加強項目管理,認真組織實施。中央新增產糧(油)大縣獎勵資金要全部用于糧食、油料產業發展,重點支持新品種、輕簡化集成技術試驗示范展示及推廣、開展優質高產示范創建等工作。

(二)強化目標管理。嚴格實行糧食行政首長負責制,繼續把小春生產主要指標列入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的目標考核內容,省政府和市政府已分別設立了糧食生產“豐收杯”,各地要積極爭取獲得獎勵。

(三)強化資金投入。各地要認真落實省政府《關于確保糧食安全的決定》和市政府《關于確保糧食安全的意見》精神,切實加強糧食生產扶持力度,加大財政投入。

(四)強化農資監管。各級農業部門要積極會同工商、質檢等部門,加大市場監管力度,嚴厲打擊制售假冒偽劣農資的行為,確保農民買上放心農資。

(五)強化技術服務。各地要通過各項措施確保農業技術服務到位。